6263 字

加州游记(上)

1

我现在在实践一种新的休假打工旅游方式:游学士。事情的起因是今年三月份我开始考虑换个地方做博后,这个故事比较曲折,结局是我最后选了西奈山医学院。不过当那边问我啥时候入职时,我犹豫了一下,按说不应该出现实践断档,但我又确实感觉需要休假来填坑(这个理由很光明,不过假是休了,但坑似乎数量和深度都增加了),所以我最终选择了9月开始新合同,这意味着我有8月一个月的时间休假。

2

前半个月我做了两件事,第一件是到加拿大东部的蒙特利尔、魁北克城还有多伦多旅游,主要关注人文景点。在逛博物馆几乎跑断腿的状况下,我自我感觉收获还是挺多的,这个以后再说。然后就待在滑铁卢处理没完成的工作,也是比较费时。这个阶段我发现旅游还是比较昂贵的,平均一天大概200刀的开支,这还是优化过的,属于该看的要留足时间而不是简单走马观花,这样很多地方要留足思考体验的空间,这是我感觉旅游最重要也是最贵的部分。虽然20号一张机票飞到了加州,但开支会比较可观。

3

来加州是我事先规划的,因为找博后期间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一位教授看到了我Twitter上的求职微博,然后又因为我的邮箱是42,她也恰好是个《银河系漫游指南》的粉丝,所以她给了我第一个面试并认为如果有机会可以来加州。当然,喜欢《银河系漫游指南》与《银魂》的都不会是坏人,不过因为我最终选了西奈山就没去,但教授认为短期访问也可以,当时我就在设想游学士的概念,这个契机自然不能放过。最后我们达成的协议是我不拿工资访问两周,但加州欧文负担机票与住宿,这样是对我最没压力的方式。不拿工资意味着我不用在文书上费事且相对自由平等,而机票与住宿则其实是旅行开支的大头,如果没有这部分,我的休假就更轻松。而且对我而言完全放松的休假我觉得浪费时间,能够换个环境与语境做科研其实是双赢。

4

当然,让公立大学出钱不能什么活也不干,而我现在不是且也不打算是什么被邀请的高级专家,所以其实在7月份我就借给滑铁卢那边组织代谢组学交流会的机会整理了近两百张关于数据分析的幻灯片,配合那本其实最近没时间更新的metaworkflow电子书,打算在加州这边重新讲一边。听众从分析化学口的换成分子生物学口的,即算是学科交叉,也算是从教中学。那套幻灯片与电子书我是打算最后做成一门课的材料,这样以后如果找教职,我会省下很多重复造轮子的事。这里我遵循的原则是:如果一件事早早晚晚都要做,那么早做就会有时间效应带来的复利与遗忘双重影响,自己权衡利弊后可果断执行。另外就是加州这边教授也确实遇到了些关于分析化学与数据分析的实际问题,我也比较感兴趣,这样过来交流感觉也没亏欠对方,我心里也过得去。

5

这就是我要说的游学士,这个概念我构思有些日子了,但这世上想的人总多于做的人,还得实践一把来看看,目前已经一周,所以可以谈谈了。游学士概念来自于《空之轨迹》中游击士协会的设计,不同于游戏中打怪兽赚赏钱累计等级的复杂体制设计,我认为游学士是面对那些目前还没有被研究机构收编为正规军的科研人员,在读博士与博后为主力,但是依托课题组或院系的博后其实项目科研都被限制,真正的科研兴趣会被职业化的科研体系埋没,这些人却实际上是科研主力军。当前的青年学术人才培养计划过于精英化、体制化与指标化,培养出的学者对学科与个人发展过于功利化,例如追求名校牛组与资源大户、看重文章或期刊的量化指标且成王败寇之心日见增多。游学士则应该侧重个人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学科交叉,通过平等互利的短期交流,按项目或问题为单位,半休假式科研。其实在滑铁卢的两年里我发现,如果你的知识体系已经完整,带着问题或项目的短期交流其实是最高效的。而如果一个问题一周内解决不了,通常一年内也解决不了。游学士其实就是把自己休假与面向问题式跨学科交流进行结合的体系。国家出钱或自费的访学很多时候外导并不重视,合同制的博后或访问教授容易被合同或项目所限制,双方一个差旅一个掏饭钱则表明是互相认可,交流起来应该更畅通。

理想模式不会是像我这样线下交流而应该存在线上平台,只面对青年学者休假或工作间隔,有跨学科需求且经费允许的课题组可以发布信息征召游学士,时间长度不超过一个月,提供差旅补助但不需要雇佣合同,有任务记录。这样可以给有意愿的游学士很轻松的选择,注意这不同于短期讲座与长期访问学者或者会议,就是平等互通有无的一种方式。对于邀请方,损失再大也就一个月差旅;对于被邀请方,最大损失也就是休假时浪费了时间,不过在我看来休假与浪费时间很多时候是同义词,换一种形式浪费而已。这个模式其实一直都有,不过机会更多给了功成名就的人,而这些人其实不太需要这样的机会。另一个问题是现在的模式都不对等,不是邀请方强势就是被邀请方强势,游学士系统应该双方平等互利去讨论问题。对于青年学者自己,如果要获得游学士机会也要学会传播自己的学术观点与知识系统,论文或会议的效率都偏低,最高的方法还是走网络这个人民战争路径,把你的学术观点或成果以合理的方式传播,让那些有疑惑的人能找到你,且最好是被动模式例如个人网站或博客。

6

说完理念,我来谈下这一周的感受,简单说就是忙但有趣。第一天我航班延误为了不耽误第二天的报告我改了航班,结果还提前到了。第二天开始连续做了两天报告,我发现当前报告的受众跟分析化学确实非常不一样,对于搞分子生物学的,起码都有生物统计基础,所以我不用费事去解释统计量、假设检验与回归等概念。但跟分析化学受众差不多但地方在于一到模型层次就开始有大量问题了,模型构建、假设、参数检验与诊断这些偏机器学习或统计学习的部分在分析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领域看起来都是黑箱,确实相对复杂些的模型对于使用者而言只关注输入输出就可以了,但用的对不对是很有问题的,需要结合实际语境,例如你的数据本身不具备层级概念的理论支持就去用随机森林是很危险的,虽然不妨碍预测但对于测定生物过程的理解可能毫无帮助。

7

另一个感受就是搞生物的对于分析化学的基本要求非常陌生,例如相对标准偏差在分析化学里非常常用,生物那边就不是很关注这个指标。另一个问题是统计学上称相对标准偏差为变异系数,同一个东西不同学科提法不一样而算法一样在我看来非常可笑,嫌不够乱吗?同样的问题发生在化学信息学与生物信息学之间,生物信息学的很多模型与概念坦白说是领先化学信息学的,而化学信息学里很多模型偏好在我看来完全无法理解,例如特别喜欢偏最小二乘回归,搞得整个代谢组学动不动就PLSDA,而对于正则化例如lasso算法进行变量选择几乎一无所知,有些聪明人把lasso的变量选择融进了PLSDA,结果又搞出了一个所谓PLSDA的新算法:sPLSDA。不过这么一搞那些懂lasso的看名字直接懵圈,还以为什么新东西。加州这边的教授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我也只能解释说等你投文章时去看看过往发表的文章,里面叫它啥就是啥吧,例如这个欧文分校,还有个译名是尔湾,中文上看简直就是两个分校,结果英文都是 Irvine 。我觉得跨学科研究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其实应该是统一命名,鬼知道牛顿的梯形法在不同学科被重复发明了多少次,现在同样的事正在新兴学科的不同流派之间反复出现,这种采用术语来构建自己专业性壁垒的状况应该像医生的手写处方被打印技术取代掉一样被统一规范起来。

类似A学科解决问题,B学科移植改进后反过来促进A学科发展的故事很少听到,更多情况是B移植完那个参与移植的聪明人为了自己在B学科内的事业发展对其进行了改头换面成了所谓学科独创,然后尽量避免与A学科人交流。这种搞笑的事再不解决非常阻碍学科发展,我找博后时就遇到过类似情况,有些所谓技术面试的人自己功底薄弱但一直去强调具体算法的差异性而忽略了共性,这样的人也许可以保住自己当前的饭碗,担当决策层回过味来后代价也会相当大。打破学科壁垒其实是动了很多人的蛋糕,如果你打算成为游学士,要对此中利弊有一个清晰认识,尽量选择与开明的人共事。

8

在加州这边交流我发现其实虽然院系不同,但具体到项目上,不同背景的人其实在做类似的事,而类似的事却需要综合背景。举个例子,我们要了解一个疾病与正常人的区别,做环境的会考虑收集两组人的环境暴露因子差异,做生物的会从基因、蛋白或代谢产物水平找差异,做进化的则考虑家族病史,做社会行为的考虑生活习惯,做心理考虑情绪影响…看起来角度不一样,但从分析角度,环境因子就是萃取环境样品中的污染物,基因蛋白代谢产物就是从病人生物样品里提取分子片段,家族病史可以从保守基因的变异中探索,生活习惯可以通过光谱传感器来追踪,心理学的情绪影响可以对大脑做核磁共振成像。总之,以量化为基础的学科都离不开测量,而测量本身的学问这些学科虽然都涉及但与当前真实用的技术存在滞后性,而测量之前的实验设计与之后的数据分析所需的最新技术看起来也没跟上趟。不懂仪器分析原理与数据处理原理而仅仅希望仪器输出报告来结合领域内知识进行判断是会出系统偏差的。

举个例子,很多学科都喜欢跟健康研究扯上关系而容易获得经费,但个体差异比较大,如果只追踪一种化合物在不同组里变化,那么不同人基线是不一样的。此时应该使用线性混合模型来讨论固定效应,不过同样的问题也出在测量上,不同批次分析也存在偏差,这个很难通过实验设计来挽救,例如除了流行病,你不能要求所有人同一时间生病,如果不同时间,样品的分析时间就会不同,如果去储存样品同时分析,那么储存本身的影响也不同。此时你需要另外一个线性混合模型来对分析建模,此时你测量到的每个数字都是真实效应、个人效应、批次效应与随机效应的线性组合(也可能有交互作用),而真实数据的问题在于批次效应可能不知道,需要重新估计,这又是个因子分析问题。那么这个数据分析过程就会相对比较复杂,更复杂的地方在于如果这是个时序数据还要考虑自相关。同时,不同仪器由于分析原理不同,你可能要对高通量测得的数据按照原理进行加权分析。这里面研究的每一点展开都是一个博士论文的体量,这还不包括学科自身的研究背景,所以这类问题本身就是难。

也许你会说很多论文看起来都做出来了啊?但恕我直言,很多文章发表归发表,结果很多都比较粗浅或者是通过合作方式来完成,一作能否系统知晓所有细节是值得怀疑的,看这类文章不要忙着对结论进行推演,系统评价整体是更重要的。也因为这个原因,我觉得现在研究生教育要加大学科交叉方面的训练,不要把学生的知识面收缩而是放大,然后讲整体知识面应用在自己学科里,这样更有助实际问题的解决与打破学科间壁垒。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除了帮助学生在学术圈发展,也可能帮助他们在社会上任意领域内提炼抽象模型并运用知识。此外,访问期间我也发现很多同构问题,或者说元问题,很多不同项目看似背景差异比较大,但在元问题层面结构类似,可以建模或构建统计量来解决。不过,这些显而易见的解决方法很难被学生采用,一个重要问题在于学生不认为自己的专业背景可以构建统计量,这都是学科壁垒的锅。

9

前面似乎跟游记没啥关系,但其实也是游记,不过我还是说下旅游相关的问题。

住宿方面一般学校跟周边旅馆都有协议价,写邮件过去问一般都能拿到代码或折扣,有的就在网站上挂着。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些搞常旅客的总觉得这个代码很神秘或制造神秘。一个大学肯定会吸引访问者,对提供旅客的来源主体提供折扣是理所当然的,大胆去问就是了,不用担心你不是学校雇员,重要的是你知道这个折扣的存在。对于游学士,能给邀请方节约经费自然可以使用。

吃的方面这边属于南加州了,靠近墨西哥边境,很多人都是西裔。也就是说,可以在这边吃些墨西哥餐。周六去了趟新港海滩,那边有冷冻香蕉,做法相当简单粗暴,就是把香蕉冷冻,然后浸没到热巧克力里包上糖衣,热巧克力内层遇冷凝固而外层则软,然后在坚果碎屑里一滚包上浆就完成了,口感不错。另一个算不上特色但值得说的就是棒式热狗,我记得小时候楼头上卖馒头的大妈也卖这类热狗,不过做的比较扁平,口味就是面包口味,里面有一段小拇指大小的火腿肠。当时我觉得这就是热狗了,等出来后才发现街边的热狗都是夹肉肠且肉肠比较粗的,而在这边我终于见到了棒式热狗的真身,原来真的就是玉米棒子一般且里面是正儿八经一段热狗肠而不是几厘米的火腿肠,这也算是中国特色棒式热狗了。

出行有公交,一小时一班是常态,不过日卡只有5刀,比加拿大便宜。但其实Uber也不贵且旅馆有小巴往返学校与机场,非常方便。橙市属于平均收入比较高的地方,人口20多万,如果对比水卢,会发现路更宽但不如加拿大看起来干净。欧文分校也挺有特色,校园是圆环套圆环结构,中间一个大公园。这个学校历史非常短,滑铁卢大学1957年就够年轻了,欧文分校竟然是1965年才建校,不过已经出了4个诺奖了。这边可以看到很多亚洲面孔,不过似乎大都是二代或三代移民,也有不少留学生。我在校园里等小巴就有亚裔过来搭讪,不过竟然是传教,传的是基督教,可见文化差异已经存在。其实我从滑铁卢去机场也遇到个传教的,国内领着退休金在加拿大生活,传的是轮子教,还说自己国内被通缉,我就奇了怪了,国内被通缉却还能领退休金。不过听听也挺有意思的,轮子教在出海后显然也与时俱进了一把,把审判日、三退理论还有国内贪腐与贸易战进行了杂糅,且看其实他们也打出了反党爱国传福音旗号,但并不针对当前领导人,只针对前任且进行了妖魔化处理。不过我对这些东西实在提不起兴趣,很多论点完全经不起推敲,不过看那个大妈的热情劲,怕是真的信了,要是她觉得强身健体也就罢了,不过坐个车还忙着传教就有点过了。

宗教很难说服我,特别是想用绝对真理或正义的时候,不过我整体还是很尊敬有宗教信仰的人,起码他们的道德感似乎比普通人要高。在我的世界里答案是可有可无的,但过程是实实在在的,而所谓的来生我感知不到。当然不能说感知不到就不存在,中微子就很难感知但确实存在,我只是觉得,将信念单纯托付给信仰是一种妥协与放弃,也是思考的懒惰。我人已经很慵懒了,脑子还是要勤快些的,再说了,答案就是42,我知道了。

新港海滩还是挺不错的,非常大。有两个栈桥,很多钓客。我在这边头一次看到冲浪的实际过程,其实就是抱着板子往海里去,然后看到有大浪过来时就趴着抱住板子,等板子被冲起来后就尝试站起来。然而,真正冲浪时刻非常短且常常没站起来就摔下去,而且冲回来还得抱着板子再冲回去。这个运动远没有看照片来的光彩,更像是西绪福斯推石头,有点找虐的意思。这边有个特色活动是看鲸鱼,全程两个小时,其实除了出海港时看到了几只海豹趴在一个浮标上晒太阳外,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啥也没看到。不过突然船长说那边有海豚,然后船就开了过去,接下来的十几分钟我们一直追着一群海豚,号称地球第二聪明的生物非常可爱,一上一下的。听船长说也有鲸鱼,不过我没看到,不过出海一趟能看到一群海豚还是不虚此行的。此外还看到了一群海鸟在休息与捕鱼过程,就是这船实在晃的可以,如果晕船就慎重考虑。另外可以在酒店拿到优惠券的,比现场买便宜近一半,折后也就二十多刀且当场买有可能买不到。这个沙滩非常适合骑车子逛,网上租一天20但实际有些小店10块就可以租一天。另外就是有个运行90多年的游乐园,里面的设施比较旧,但小孩子就特别喜欢玩。这个港口有个救生员雕像,是为了纪念14年夏天为救游客而死的一名救生员,还设立了相关奖学金,这个很美国。

10

截止目前我对加州这段还是比较满意的,旅游虽不多但心情很轻松,学术交流也比较有意思。其实这种模式还是挺值得尝试的,世界很大,多经历些不是坏事。下个周末我应该没啥事了,如果不去沙滩,可能就是真的要填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