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用了沉浸式翻译这个插件,我的外文阅读面增强了一大截,也是用了才知道原来母语的理解优势还是天然存在的。不过我手边还是有基本纯英文的纸书,睡前读催眠,白天读也催眠,思来想去只有我坐在交通工具上读大概能读下去,而我大概一个多月就要坐火车去一趟纽约,一次来回就是6个小时,中文书能读一本,受益于我那不大的词汇量,英文书也就能读一半,最近两次来回读了《the professor is in》,中文就叫《教授来了》吧。
这本书是我在西奈山做博后时系里活动发的,另外还有一本学术写作的,当时为了防止干扰我自己写书就一直没看,当然本质原因就是比较懒。这本书作者是拿过教职做过系主任然后又退出学术届专职写博客的,她写了三年就出了这本书,而这本书的内容基本停留在10年前。因为有些同样的观点会反复出现,能看出来不少章节应该是博客文章改的,但涵盖主题比较全面。最大问题在于作者教职阶段不是原生实验学科的,是搞日本文化人类学研究的,因此很多建议理工类虽然也适用,但只能参考,很明显作者现在是靠给学生博后提供咨询服务来获取收入等,我去翻了下报价并不低。这个商业模式能跑通,学术界营造的象牙塔氛围背大锅,很多学术界经验之谈是不适合放到光环下讨论的,同时这本书主要讨论美国找教职过程,很多现象国内没有或还没出现,但也有苗头了。这里我重新整理下结构与主题,事实上只要能按照这个框架自己思考一遍就能得到大部分不上台面的经验。
首先就是列举下当前美国教职的问题。大环境就是经费减少而学费增加,找教职的一般都有学贷债务,但高校的应对方案却是增加兼职讲师的数量,这个岗位收入很低却事实上在进行负担高等教育运行,高端教职岗都在卷研究与拉经费,终身教职的特殊体制设计跟市场化资本化社会不匹配,始终是买方市场,门槛越来越高。但当前找教职的学生博后很多时候过于理想,认为读博就要搞学术,这加剧了教职竞争。不得不说,这个美国十年前的现状跟国内未来十年内的状况应该差不多。
书里面章节很多,但大致可以分成准备阶段与找工作阶段两大部分。准备阶段甚至早到选研究生院,要去看学校名气、就业率还有是否有钱给全奖,要尽早准备个人简历,列好章节然后去填空,每年去参与一次全国会议,长期联系一些外部推荐人并去申请各类学校或社会的奖学金或项目来锻炼。这些建议确实属于实用性目的性比较强的,甚至还写了要保留点博士课题的成果等教职阶段发出。我现在去看这个流程最大感觉就是我当时几乎啥也没干,但这么干的人感觉相比科研可能更想找到一份工作,这也正常。
然后就是对找教职流程的描述。这个从我个人经历看变化不大,都是秋天出广告,然后形成25人大名单开始远程电话或视频面试,然后形成5人小名单发出校园访问邀请,在一两天里要做报告、跟系里大部分教授聊个天,参观下设备然后跟系主任聊聊财务就回家,发个感谢信就等通知了。面试需要准备的问题也是跟研究计划、事业规划还有课程相关。这里作者重点强调要事先做好准备,别指望临场发挥,甚至可以自己对着镜子讲一遍看看表情手势有没有不合适的地方。
之后书里给出了求职信、简历、教学声明、研究声明、多样性声明还有基金申请相关资料的写作要点。有些属于比较实用的,另外有些对实验学科基本不适用。这块对找教职的人而言价值比较高,因为大多数找教职的人都只关注自己研究内容的专业质量,对于其他买方需求例如教学、自我定位、搞钱、谈条件等的比较职业化的技能一般都是欠缺的,当然这也是学术界普遍不屑于讨论这些主题的清高氛围导致的。这里需要明确的就是专业化只代表能力水平,职业化更多代表了社会交流上的职业自我认同,要找教职就不能把自己的学生思维带进来,要更多从跟教授们同事间合作角度出发来定位,这样更自信。当然,我对这些经验是有点怀疑的,不是怀疑经验是否有用,而是从我观察上看拿到教职的人精基本都是先天就自己悟出了这些经验,如果是另外通过其他人分享的,不知道效用是不是还那么高。
最后,因为作者自己离开学术圈了,所以也写了一大段关于离开属于个人选择的论述。这点其实挺重要的,喜爱看各种经验分享的人往往擅长执行与吸收这些潜规则,但很少去反思自己究竟是不是适合过这样的生活。我个人读书上偏向于相对普适性的经验与观点,因此不读任何个人传记与文集的,实话说也不关心别人过得怎么样或有哪些经验与八卦,人生苦短,更多时候应该去体验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复读名人名言,能想到这里基本就会对大多数画饼式忽悠免疫了。找教职的重点从来都不应该是教职本身,而找一条适合自己工作几十年而不会讨厌的路,相比优点对其缺点的接纳可能更重要。
这本书整体推荐给打算在北美找教职的人,里面有普适性的东西可能也会放到《指北》里,下一本火车读物是关于美国监狱制度的,也是买了吃灰几年了,但愿能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