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6 字

公平选择题

我读高中时班里曾流行过一个校园传说,说有个成绩特别好的学生在考理综的时候所有选择题都选错的,目的就是向老师证明考试的荒谬,零分不代表不会而满分不代表全会。我第一次听半天没反应过来,后来才意识到选择题这个题型天然存在漏洞。也就是说,如果出题人打算随机化四选一选择题答案,你全都选一个答案还是能得到四分之一的分,如果答案全部是错的,很可能不是答题人不会,而是故意选错的。四分之一的15次方跟四分之三的15次方概率上虽然差了三的15次方,但考虑到分母是四的15次方,本身也只有不到百分之二的可能,按照p值的说法是不大可能随机产生的。

其实当时我就想了一个打补丁的方法,那就是倒扣分。同样是选择题,选对了1分,选错了-1/(N-1)分,不选0分,N是选项数。这个设计下,你都选一个选项,期望就是0分,跟啥都不选一样。 这样学生遇到不会的题就会犹豫,乱选没有保底分而不选至少不会扣分。如果有人故意全都选错,那就会出现一个很高的负分,那么我们就可以识别出那些故意犯错的学生。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种思考就是图一乐。

不过,我至今还未发现期望为零的测试,这其实是有问题的。如果随机性是某种标准测试的一部分,那么我们其实无法找出真正的满分与最后几道题连蒙带猜碰巧做对的人,在这个意义上最高分就包含了运气成分。但从公平角度出发,会就应该得分,不会就应该是零分。那么该如何破局呢?

选择题属于客观题,客观题的意思就是肯定出现正确答案。而正是因为存在正确答案,所以可以做随机选择碰运气。那么能不能将这个限制拿掉呢?也就是说,给出的选项可以没有正确选项而这时候做对题的唯一方法就是不作出任何选择而凡是做出选择都是0分。这样可以在部分程度上规避负分的分数问题也可以规避掉随机选择问题,但这一规则肯定是要在题目说明时讲明白。

不过如果我是学生会怎么想呢?我会在把握准的题上做出选择,在不准的题上不做选择,这样有机会靠运气赚到那些没有正确选项的分。

那我作为出题人又会怎么应对呢?我会在选择题开头声明题库里存在没有正确答案的情况,但可能所有题都有正确答案,这样学生就不知道我究竟有没有设置这样的题目,这类题比重也是未知的,也就不会在拿不准的题上动小心思。这样的话,我们就能设置出一套尽量排除掉运气成分的测试题,答题者做对得分,不会不得分,乱选同样不得分。

为什么想到这个问题,因为市面上绝大多数测试都很难排除随机性的影响。打比方我们认为60分是及格,但如果都是四选一选择题这种客观题,乱选或一直选一个的期望就拿到25分了,60在25到100这个分数段里分位数连一半都不到。这种情况下百分打分制区分度其实不高,还不如搞5分制那种更粗粒度的打分方法,这样随机性的影响就相对小,达到某个分数段的人可认为都掌握了知识。

在选拔性考试里,我觉得客观题是可以尝试那种存在无正确答案的题的做法,这样可以真实展示出考生的实力。但其实客观题这种考察方式在大多数学科里我们应该已经落后于人工智能了,靠运气这种赌徒式思考方式可能算是人类独有的。不论改不改评分方式,未来的考察很可能会减弱客观题的比重转而变成更复杂的主观题或需要系统综合多个知识点的评分题,人类既然创造了人工智能,就应该让它们接管那些记忆就能完成的事。但这对未来的考生而言算不上好消息,相当于所有考试都是我允许你用人工智能辅助的大开卷,此时考试不单考考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考察考生对工具的使用。除非学生真正掌握了某种知识,否则就算有人工智能辅助也拿不到分。

另一方面,很可能大多数人也够不到这个门槛,也就是表现也许超过了随机选择,但不如人工智能直接选择。此时,从生产与效率角度,人的价值就有限了,教育本身都显得多余了。最近有新闻说因为人工智能提高了生产率,所以以后可以少上一天班,一周工作四天,甚至进一步讲由于人工智能的生产率过高,可以创造额外财富,这样可以给所有人发基本工资,实现技术普惠。

我从不怀疑技术带来的变革作用,但很好奇生产率提高后创造的财富如何回馈给所有人。现在来看,生产率提高直接影响就是落后产能淘汰,而这个语境下落后产能就是人本身,这其实首先是个财富分配问题。例如,最先使用高生产率技术的公司会获得最多的收益,那么它们如何将财富普惠呢?靠慈善?还是靠给产品降价?上个世纪最常见的就是普惠技术把生产成本压低,这样所有人生活都有改善,东西也都很便宜。但这个世纪的玩法是价格比较高,优先去找目标人群,对准一群羊精确薅羊毛,可能并未普及到最需要的人那里。

我再举个例子,有了电商后,我们砍掉了省代理、市代理、区县代理这种层层代理的盘剥,但仔细看看会发现很多线下店促销最常用的口号就是跟网上价格一致。也就是说,一件出厂价100元的产品线下建议零售价500元,网上卖400元,线下少赚点也可以卖400元。这本质上就是线上线下形成了价格联盟,大家至少都能转300元。不过,原来这300元要在三级代理商间分润,每一层都得赚100,解决三层代理商的就业。而电商那边呢,一个程序员就够了。从这个意义上,程序员的高工资其实是因为其劳动生产率超过了三层代理,一个人赚原来三层人的钱,但互联网公司只用开出市价一倍的工资,自己净赚其他多出来的收益。新技术看起来首先会通过竞争淘汰多层代理,但本质上是告诉社会卖东西这件事不需要那么多的人,这样获取的收益会集中化。从普通人视角,如果他本来是代理商,会发现东西不好卖要跟线上做价格联盟,但赚的钱少行业就会不景气,再往后就会被技术淘汰失业或转行;如果他是程序员,看起来收入比其他人高一倍,但财富累积的大头在公司的投资人那边。这里本来是市场行为,但本质上是在让从事某传统行业的人转到另一个行业,但如果所有行业都被冲击,那么确实也就得考虑发放基本收入的事了。问题在于,给所有人发基本收入的主体是政府,而技术最大受益人是公司及其股东,这两个主体不是一拨人。

我隐约感觉,未来一段时间,政府入股企业将成为一种趋势,只有把所有人的利益跟公司绑定到一起,才能实现技术普惠。现在很多国家建立了主权基金,这可能就是一个风向标,政府要尽快定位到那些显著提高社会生产率的企业,通过入股方式获取分红来实现普惠。单纯依赖公司自己搞慈善并不靠谱,要趁它们还没在上市阶段就成为股东,利用董事会票权来进行盈利后的普惠。这个不同于立法强制国有化,而是有选择性入股那些关系民生的技术企业,预防它们吃了红利后口头上说搞慈善,实际上一毛不拔。毕竟这些企业的创始人,大概里都是些都是想得多少分就得多少分的选择题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