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43 字

阳台小卖部

小卖部是很有时代特色与地域特色的一种零售商店。说它有时代特色,是因为它大概只广泛出现了二十年左右,基本就是上世纪90年代到2010年,前面是货郎担与门市部时代,后面接的是连锁便利店与网购时代。说它有地域特色,是因为它只可能出现在人口高速增长且人口居住密度高的国家,基本就是亚非拉了。我基本经历了其登上历史舞台到退出的全过程,这里回顾一下个人经历。

90年代前期,城市零售业要依赖国营门市部。印象中一个厂区门市部大概五六十平,三面墙都是展示性货柜,货柜前面空一米出来站售货员,前面又是一圈玻璃的低矮货柜,中间是比较空阔的。里面卖的东西大都是散装散卖的副食品,例如烟酒糖茶,也有一些小型日用品、文具、玩具与衣服,台面上会有台秤与算盘。因为是国营的,所以基本都是爱买不买,进货也没有品牌啥的概念,你去买东西直接报名字就可以,也没有挑选空间。

80与90年代是国内60年代人口高峰那一代的生育期,这一代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里会舍得买东西。到90年代城市化也很快,就出现了大量改善性需求,例如玩具与零食,此时门市部可能会进阶为百货大楼,各地也会出现一些批发市场与小商品集散地。但90年代没有触摸屏来吸引孩子注意力,小孩放学后基本就是书包家里一扔就出去撒野了,家庭条件好一点的孩子还会有零花钱。前面说了,这一代也算是人口高峰,小孩子出去玩总能碰上同龄人,此时除了玩就是吃。

我当时读的小学就在前门后门各有一个小卖部,相比门市部,小卖部通常不超过10平,经营者都是校领导关系户。这种小卖部基本就是小学的流行文化中心,孩子间流行啥零食或玩具基本都是看同时期小卖部进的货。当时信息传播效率非常低,A小学流行的零食可能要晚一两个月才能在B小学流行,这还得依赖小卖部进货时批发商的意见。但市场无形的手也在起作用,除了校园里小卖部,放学时门口还有摆地摊的,他们一周轮换着地方摆摊,经常能把别的学校的流行文化给带过来,麻辣串、刨冰、雪糕这种小摊生意也很火爆,一个小学其实就能带动不少个体户经营。

但回到家情况就不一样了,当时很多住宅楼都是刚建的,根本没有物业与小区的概念。我家当时在城郊结合部(现在可能不算郊区了),那个小区开发进度很诡异,我们周围五六栋楼都住进来了,另外的楼还是工地,还有的还是地基。这对孩子可太友好了,工地上的砖头成了我们搭建炉子烤地瓜的材料,没竣工的楼可以玩捉迷藏,挖的地基锻炼了我们爬墙技能,一些沙堆跟水池也成了我们模拟兴修水利的原料。而且我到现在也想不通,按我们当时的破坏程度,为啥没人来管?后面小区建成了给每栋楼划定了绿化区,我们那一代在读高中前,每年都放火烧一边。而我们读高中后,基本都被家长拿来开荒种菜了。

这种基建你就没法指望有啥服务业配套了。不过搬过来一年不到,前楼楼头就在自家一楼阳台开了窗户,外面拿铁管木板搭了个楼梯平台,没有剪彩也没有广告,这楼头小卖部就自然而然开张了。而且很快就成了我们这伙熊孩子放学到家后的聚集地,经常是到了四五点,一帮半大小子有的坐在楼梯上,有的做扶手上,然后互相交流玩啥的经验心得,有钱的往往直接就买包瓜子或两毛一包的零食边吃边聊,阳台里的阿姨也会在那边听,要是听到啥学校流行的玩具零食,她往往第二天就能进到货。

这种阳台小卖铺没有贵的东西,超过五块的都不多,但日用品是很齐全的。我就在那边打过醋,对,不是瓶装的,是你带个醋瓶子那边拿漏斗给你从桶里灌一瓶。到了晚上小区里也没有路灯,但这种阳台小卖部会挂个灯,有时候小孩子晚上会借着灯光在下面打扑克。其实一开始小孩子会在楼道里打扑克,虽然搞的出入很麻烦,但大人们也没有抱怨的。但后来楼道里装了声控灯,这样打扑克的同时就必须时不时喊一嗓子,不然一会就黑一次。虽然我不清楚小卖部赚不赚钱,但生意是挺好的,甚至后来我们楼楼头也开了一家,五六栋楼消费水平可以支持两家小卖部,最大的可能在于当时买东西确实不方便,你不至于买包烟得骑车二十分钟到糖酒站,而且人家到点下班你还不一定买得到。

这家的小伙伴也是我们熊孩子里的一个,他们还在阳台下面挖了个地窖养兔子。我记得当时经常一帮小伙伴带着家里白菜帮子烂菜头过来喂兔子,而且好像这兔子是长毛兔不是肉兔,我们盛传一只兔子好几千,后来没过多久都养死了。这家开店的阿姨是下岗职工,叔叔跟我妈一个单位的,这在当时挺普遍的,而且后来我妈单位效益不佳,从粮贸公司破产去了粮库,后来粮库也要不了那么多人他们单位就把大楼改成了旅馆,全员下岗而我妈成了旅馆服务员。那时候我家还没买电脑,但旅馆有一台直连公安的扫身份证的电脑,我周末就会跑去做作业顺带玩游戏,当时还给装了仙剑奇侠传。一边玩一边帮忙扫身份证,当时看到云南的莫名就激动,心想属于我的仙灵岛是不是就要出现了。

能出现阳台小卖部,一方面要有大力发展的经济来保障需求,另一方面则要有过剩的就业人口来填补空白,这两个看似矛盾的条件在90年代的中国三四线城市恰好满足。不过也得说工人确实不懂经营,我当时去这个小伙伴家玩,阿姨就很热情请我吃零食,而同样的东西我要是从阳台上去买则是花钱的。于是我们就都喜欢到这个小伙伴家里玩,因为我成绩还过得去就美其名曰辅导功课,叔叔阿姨总是很热情招待我们。现在看在一个人情社会里想赚钱总归是难的,但这个时代并没持续多久,等我们这伙熊孩子上了中学,这些阳台小卖部的客源就锐减了。这一方面是因为人口高峰过去了,另一方面则是社区小卖部竞争比较激烈,最后剩的都是货全且愿意24小时卖货的,而且90年代末我所在的城市出现了大型超市,这可以说截胡了大量的日常需求。

90年代我印象中家里经济状况一直也没啥起色,但进入新千年后可以说进入低谷了。前面说我妈下岗后做的工作收入其实不如之前在公司多,我爸就是个一线工人,退休前两年才给提拔成班长,所以我家的消费状况除了买了台电脑很少有改善性消费,全是必要性开支,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考学成绩还可以,从没交过择校费而已。但彼时城市里可以说风起云涌,很多下岗职工自己做小买卖或去外地赚钱,短短几年下来差距非常大。那个时候虽然阳台小卖店落寞了,但大一点的社区小卖店还是生意不错的,顾客都是老街坊也都乐意照顾生意,而且那个时候也允许卖彩票了,很多小卖店单纯靠彩票也能有不错的生意。很多人可能没概念,彩票一张会有7%的收入是给彩票站的,比银行利息差都高,如果你的站点开在工地边上,一个月单靠彩票都能月入大几千的。

2008年前后家用电脑开始大普及,电商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同时期城市连锁超市也开始进驻社区。这种资本拿钱教育市场的事搞了十几年,可以说彻底吃掉了很多小卖店的盈利空间。原来一个商品出厂价10元,过了省级、地市级再到区县的批发市场价格就得16元了,小卖部这种终端零售大概20元。小商品市场出现后,小卖部的进价可能都比小商品市场这种直连厂家的批发商高了,而电商出现后,基本就是出厂价加上邮费了。千万别觉得出厂价就是成本价,成本价大概8元,这是包含工资的,另外2元就是所谓的剩余价值,要么拿去扩大规模再生产,要么就进了资方的分红了。很多商品之所以敢五折卖,是因为某些条件下五折也能赚到钱,赔钱赚吆喝对于小本生意是不可能的。

小卖部的另一个竞争对手连锁便利店以来渠道与较低管理成本,将可能成为把小卖部彻底送出历史舞台的最后一把推手。连锁便利店代表的是一种标准化不出错的面向陌生人的销售终端模式,其实还有更终端的无人售货机,但这玩意对品类有要求。而小卖部呢?是面向熟人的自发形成的非标准模式,一旦进入消费社会,人们有了品牌认知,你就很难卖散装无品牌的商品,小卖部可以伴随一代生育高峰的人生老病死,自己也消逝掉。这就有点像美国的华人餐馆,基本就是一代移民在做,到了二代移民基本都成医生律师工程师了,很少有说继承家业的。这里没有怀念,因为它就不是一个会长期存在的东西,只能算时代的浪花。

那么北美呢?据我观察,因为一家一车这个模式普及时间太早,现在活着的大多数美国人应该是没经历过小卖部年代。这边压根就不存在小卖部这种销售的末端毛细血管,因为一脚油门你就能开到一个沃尔玛,而且人口密度也不能可持续支持小卖店的经营。当然,我得把纽约排除,纽约还是有类似小卖店的糖果店或乐透彩票站的存在的,地铁口也会有小型超市,但这是建立在陌生人随机进店都能养活的前提下的,跟国内那种进门先聊半小时再买东西的杂货铺子不是一个概念。类似的东西,现在可能存在于一些族裔聚集区,例如唐人街的熟食店这种买面向特定族裔商品的店,但杂居社区一般都是去带会员积分的连锁店消费。

国内的城市其实是不太支持美国这种一家一车的模式的,到最后小卖部这种末端毛细血管还是会在社区里存在的。疫情期间我听说小区团购其实就是依赖的社区小超市来组织的,这样也挺好,不过如果没有疫情,可能很多人几年都不跟邻居说一句话。在陌生人的社会里找熟人一直会是现代人生活的精神寄托,依赖血缘、友情、爱情、兴趣爱好、毕业院校、同事等方式构建社交关系都是找熟人的一种体现。我只是好奇为什么要找熟人?为什么要进行社交?现代社会其实就是逼着人进行陌生人交往,只要不犯法你甚至不需要说话也能生存下去,这当然会破坏掉家庭结构与农业社会流传下的道德伦理,但也不代表熟人关系就一定要存在。如果一个外星的人类学家在观察地球,大概会给出如下记录吧:

这颗行星上的人类用了几千年才发展出个体化且号称具有自由意志的陌生人社会,但他们却把人生的大多数时间用来处理熟人关系且总想把精神寄托在别人身上,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