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5 字

开博十年

我这个博客最早文章是12年的,算起来也有10年了。但其实我科学网博客是10年开的,更早的博客可以追溯到06年的百度空间,但那个已经彻底找不到了。在我眼里,中国互联网发展大概经历了五个阶段。2002年之前属于前互联网时代,上网这件事属于很新潮的事,大城市里年轻人间属于小众爱好或专业爱好。

2002年,家用电脑价格降到了大概4000元左右,当时电脑按五年寿命计算,年化价格已经不到1000元了。彼时国内城市年人均收入在7000元,大城市则达到10000元,月工资也基本在1000元左右。当某个商品年化价格降到月平均工资线时,其实是消费者购买欲最强的时候,因为你买也是咬咬牙才买,周围人同等收入可能还舍不得,此时炫耀效果最强。

同时,此时也是大众日用品的定价上限,再高你买的要么不是流水线上的工业标准化生产的产品,要么就是品牌溢价或智商税了。一个谁都用得到的东西如果年化定价超过当地月平均工资,那么要么不是谁都用得到,要么就足以影响社会稳定。

我周围的工人家庭基本就是2002年开始陆续安装的电脑,这个过程持续了五年左右。不过,当时家庭电脑定位并不是上网,我是打着学习的旗号买的,其实一直在玩单机游戏,没联网一来是为了考学,二来当时网费也不便宜且网速也慢。如果需要上网,那个年代最方便的是网吧,单价1元一小时,内容也丰富。不过大部分泡吧还是玩游戏的多,彼时互联网信息传播模式还是很传统的,基本就是去门户网站与知名论坛下面看排行榜刷帖子,QQ或MSN是主要的交流方式。这个时期互联网依然不是必需品,但可以算改善生活的消费了。

到2008年,笔记本电脑的价格也降到了月工资水平,特别是神舟电脑降到了2000元这个档。我06年读大学入学的同学得到的升学礼物一般是手机(非智能机),等到2008年入学的新生基本都自己带笔记本电脑了,我的第一台笔记本电脑也是08年配的。笔记本电脑时代伴随了宽带价格下降,算是国内第一轮大面积互联网普及,持续到2013年左右,也是大概五年,这一阶段国内网民数量激增,占到了一半的人口。此时,家用电脑或笔记本开始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信息传播模式进入到社交网络与博客时代,内容上开始繁荣,很多所谓的元老或先驱网站都是这个年代出现或奠定支配地位的。同时,这个年代也出现了墙,很多人的互联网技术都是在与墙的对抗中自学的。

2013末,国内开始普及4G,同时智能手机的价格被小米搞到了2000元区间,因为手机升级换代相对频繁,所以年化价格也来到了当时月人均收入水平附近。此时,移动互联网大爆发,这个态势持续到2019年。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递短平快,情绪引导大于事实引导,伴随AI流行假消息泛滥。同时,大互联网公司的跑马圈地基本也都结束了,很多领域当前的头部企业已经把持了信息平台与用户,网民增长基本也到头了,后面他们要么被国家收编,要么被反垄断法拆分。

之后就是新冠年代了,不仅仅是中国,全世界的经济增长都疲软了。主要经济体的人口都出现了停滞与严重的财富分配不平等,后面要么是全球大移民时代,要么是滞涨,再或者就要是战争或革命来重新洗牌,此时互联网啥作用就不好说了。

中国的崛起其实恰好伴随了互联网的全球普及浪潮,因此我们仅仅利用搜索引擎就可以很方便的回溯过去二十年生活发展的变化。但这里的变化里前十年缺失了乡村内容,后十年则被意见领袖主导。前几天跟印度同事聊天,我们一致认为过去二十年便宜的互联网产品让人们切身感受到了世界,上一代人生活遇到问题基本还是找熟人或找专家,到了现代这一代可能首先是在网上找共鸣,再傻的问题也总能找到其他人的讨论,这无形中给了很多人更广的眼界与独立面对问题的勇气,可以说互联网是打碎熟人社会最后的子弹。

然而,打碎熟人社会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只是把安全感从寄托在熟人关系网转移到陌生人网络,并不见得能够促进个人成长。很多人确实见识了更广阔的世界,但最后却选择无条件去相信网络上的意见领袖。也许互联网上的意见领袖能给你力量去对抗现实中的不公,但相信意见领袖本身就是在用一个信仰替代另一个信仰而已,意见领袖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其思考问题的角度与方法而不是观点本身。造神这种运动不论是在现实中还是网络上都是极为愚蠢的,其理论根基就在于不相信人们可以形成自己的观点,因此一定要灌输“正确”的观点,要打造个人专业标签与品牌,明里暗里表示出自己掌握了内部消息,啥事都要出来说两句。

但作为一名老网民,我很清楚一些意见领袖的套路,他们并不掌握内部消息,但确实会一点搜索技巧,有耐心看好几页搜索结果,同时也善于将琐碎的信息碎片用叙事逻辑重构来形成观点,找资料知道去专业论坛或贴吧翻精华帖,少数可能还要去下图书馆。这其实是任何一个人只要稍微勤快一点就能做到的,其实08年时一条新闻就指出美国国家情报的数据来源90%是公开信息,很多问题的答案一直都是公开的,很多政策不需要专家你也能从数据里推理出来,互联网时代缺的从来都不是数据而是脑子。马超同志的睡前消息就是最典型案例,你看他选题的新闻很多都是平时看不出门道的,但让他一吟唱就出社会化抚养跟房产税的味了。但其实他自己也说过信息来源就是搜索引擎,他们并没有信息特权,这样的节目还是太少。更多节目为了人设都是去给自己贴标签的,然后观众看了标签就直接跳过步骤信结论去了,这就是放弃思考的表现。这一点在搞科普的人里尤为明显,这种填鸭式科普只是用一种结论替换掉观众脑袋中另一种结论而已,只要他们不知道结论怎么来的,永远都搞不清科学思维。

这一点在视频时代更为明显。很多人鼓吹高速互联网下的音频视频时代,认为文字已经成为历史。但从信息密度上看,文字信息密度远高于视频音频,你读2000字可能用不了五分钟,但换成视频就要接近10分钟,因此传递同样时长信息视频里就只能去略过细节,而视频的逻辑如果没有个大纲基本就只能靠情绪与段子引导,到最后你看了很多视频也记住很多结论,但也仅仅就是个结论,依旧不知道结论怎么来的,依然需要新视频来给结论去更新之前的结论,达成终身复读机成就。

某某说这是对的毫无价值,找出他的理由更重要。所谓的讨论不是辩论,辩论是预设立场而讨论是不预设立场通过证据与逻辑来得到结论,大多数现实存在的问题需要讨论而不是辩论。所谓大隐隐于市,很多新观点新发现新解决方案其实都埋在日常的琐碎之中,习惯了麻木了有结论了,也就不会再有新的体会了。这个世界没有啥秘籍去通关,甚至都没有通关这一说,只是人把自己的一生划成了一个又一个的阶段,然后有目标去努力。然而,其实人生并不存在阶段,也没有那么需要别人的经验,很多人给出的经验说白了都是很片面的总结,他们只是用斩钉截铁的语气来对你提出的问题给出答案,但很多问题根本就是开放式的,没有标准答案,得去探索才行,躲在“高人”指点后的人生或许平稳,但太浪费。

现在想想,我开个博客絮絮叨叨这些年,其实大多数内容也都是从网上资料与个人体验中总结出来的,有些确实是复读机,但还有些我认为起码首先对我是有意义的,如果别人读了也觉得有启发就够了。完全没必要认同我的观点,因为有些东西我今天读起来都不认同,观点与结论是最不保值的,但如果我思考问题的方法与思路恰好对你解决自己的问题有启发,那么在我这里浪费的时间起码也有点意义。

作为一个普通博主,我不专业,但我同样不需要粉丝也不需要观众,这里只是我搭的一个实验室,恰好过去十年见证了我个人的成长与世界格局的变化。我之于诸君恰似头顶繁星中的一颗,没法给你们照明也指不了方向,但当你赶夜路时可以抬头看看,它就在那里闪烁,而你们亦闪烁于我的星空。

不过十年终究只是个天文计量单位,并没有特别的意义,真正精彩的永远是未来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