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7 字

不可能三角

不可能三角泛指同时达成三个目标可能性低的场景。最出名的不可能三角就是国际金融里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及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不可能同时达到的原则。例如大陆选了独立自主货币政策与稳定汇率,那么资本就没法自由流动,一旦自由流动,货币政策就会被全球货币绑定而无法独立自主或汇率就可以被大资本操纵。

不过,如果一个国家可以存在多种政策,那么倒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三个目标的妥协。例如香港政策就选了固定汇率与资本自由流动,其货币政策其实就被固定汇率的美元,也就是美国所影响。而台湾省选了资本自由流动与独立货币政策,相应的汇率就没法控制,被全球化兴衰影响,这也是大多数国家的选择。这样只要管控好不同政策区之间的货币资本流动,三个目标可以部分同时实现。中国经济过去三十年的发展有相当一部分是依赖了这种灵活度来实现的,所以从经济角度上看,中国经济发展其实部分受益于一国两制这个政策创新。

从纯全球化视角看,一种全球货币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是最佳的。但因为国家的存在或者说身份政治的存在相当于取消掉本地的金融管控,短期内不可能解决。加密货币其实就是想跳过本地监管直接实现自由流动与全球货币的价值交换系统,也必然会被各国政府打压。从政府角度看,货币的信任共识一定要构建在国家身份认同上,不然国家就无法保证本国人民利益优先。

所谓全球人民平等的口号可以喊,但一定要在本国人已经足够好的基础之上。如果我们破除掉国家认同,那么绝大多数政治家都会马上失去职业合理性,经济也会很快被跨国资本或现存超级国家把持。相应的,全球会适配一套法律与行业标准,从资本运行效率上来看是很好的,但对应的民族、宗教、文化差异也会逐渐消失。毕竟如果资本打算推广一个产品,那就要让全世界的人都认为这个产品是有用的,这种价值认同的打造必须要借助标准化生产来降低成本,也要借助宣传工具来营造共识。这个阶段资本本身就是政治,它借助全球化为全球人民利益最大化服务并有可能操纵人们利益需求来配合资本增殖。

其实这样的事已经发生了几十年了,已经成为很多人心中的金科玉律了,但逆全球化的事实也在提醒,人类内部之间是很难达成共识的。世俗国家、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甚至性别差异、性取向、肤色乃至对某件事的观点差异与商品的品牌认同都足以在互联网信息流加持下割裂人群,甚至资本本身也需要这些割裂来获取更多的利益与竞争优势。身份认同与人群割裂正在当前制造最大的社会矛盾,对其任何形式的推波助澜都会最终引发战争与革命。

全球化-身份认同-和平是金融不可能三角的政治延伸。目前全球化与身份认同都无可改变,那么最后就会出现对立,好一点就是网络互喷,坏一点借助国家力量互殴也不是不可能。同样的我们也能找到解决方案,保护身份认同与和平相处就需要把身份认同不同的人隔离开,很多宗教国家与独裁国家就用的这个手段。而更可能的解决方案则是保护全球化与和平现状,这就需要人们不去纠结身份认同这件事,与持不同的观点的人和解,这就需要弱化那些到处挑事唯恐天下不乱的人的发声渠道或提高大多数人对这类煽动言论的免疫力,前者导致言论管控或“政治正确”审查而后者需要更多教育投入。除了这些方法,恐怕没有其他途径来阻止未来的战争了,当然技术进步在里面可能是油门,也可能是刹车。

除了大面上的不可能三角,再个人投资理财上也存在风险-收益-流动性的不可能三角。低风险高流动性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一定高不了,余额宝、国债就是典型代表;高收益低风险就要放弃流动性,例如定期存款与寿险收益率就比较高但你没法实时取出来;高收益高流动性那就一定是高风险了,股指期货期权都是这一类,但也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承受高风险的。因此,所谓理财产品,其设计原理就是搭配不同风险、流动性及收益率的组合,然后给个折衷方案或偏好性方案,然后大家买定离手,自求多福。

如果有人告诉你有个高流动性、高收益且低风险的产品,那么一定有额外的理由,这个理由通常涉及信息差或内幕交易,发财宝典《刑法》里管这个叫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或金融诈骗罪。所有的不可能三角都是在合法合规概念下定义的,如果不合法不合规,确实存在无限可能,包括吃饭不用花钱睡觉有人站岗的那一种。

单从内容创作上,其实也存在一个不可能三角,也就是内容质量、发布频率及免费这个三元关系。内容质量高的免费内容,发布频率不会一直很高,因为创作者是看不到经济反馈的;发布频率高又免费,那么内容可能是模版创作,很多新闻单位其实已经开始用这类自动化新闻了,相应的质量就很难保证了,最好也就是流水线水平,能用但也就仅仅能用;内容质量高、发布频率也高,那么这就进入职业化创作的阶段了,一定是有人掏钱了,或者是广告商,或者是作者用爱发电,要知道用爱发电其实相当于作者在花自己的钱,因为同样的精力是可以换成其他有收益的创作的。

当前互联网因为马太效应存在很多内容创作明星,他们都是实现了内容质量、发布频率与免费妥协后剩下来的那一部分,不过其成功是很难复制的,有很多机遇只能通过更多试错提高概率,但不是一定能遇到的。如果打算持续性内容创作,那么一定找到自己的节奏。例如我自己有全职工作,博客大概一周一篇且是免费的,那么质量上就会出现起伏伏伏伏伏伏伏伏伏伏伏伏伏伏伏伏伏伏伏伏伏伏伏伏伏伏伏伏伏伏伏伏的模式。

而目前比较成熟的内容创作者很多也是周更、高质量的状态,但如果是全职做内容就需要有广告商支持。我关注的专职内容创作者软文硬广就少不了,不过也有很多是依赖自己的专业内容创作的小领域带货的,再不济也知道卖个课了。其实从可持续角度,内容创作的盈利如果能依赖内容本身是安全度更高的,如果依赖硬广,那么只能祈祷广告商业务能挺过经济周期了,而且万一产品翻车了也会影响口碑。

一个有意思的场景是B站,我发现B站正在变成一个广告商。油管是依赖贴片广告或视频插播广告来给创作者带来收益的,属于传统流量生意。但B站是没插播广告的,或者说其视频内容本身就是广告,经常猝不及防由内容创作者直接给你在内容中播广告。从这个角度看,B站内容创作者其实都成了某种程度广告营销人员,而B站本身也成了大广告主,经常看到甲方催更这种梗。

要是观众接受问题也不大,优秀的广告也算艺术品。不过经常能感觉到群体性营销现象,也就是短期内很多创作者同时集中推广一个产品,快速建立品牌。这应该是利用了人们对短期高曝光产品的好奇心,快速建立品牌,短期效果应该不错。但我很反感这种教育市场的营销手段,这种推广策略是冲着冲动消费来的,容易让人搞不清自己的实际需求,这种市场可持续性可能不长,毕竟产品复购率才是好产品的指标。当然,现在很多产品就是走一波流量就消失换下一个了,我只是单纯不喜欢这种被操纵的感觉。

学术界内容创作也符合这个不可能三角。这里不存在免费问题,绝大多数学术成果都是付费的,或者纳税人或者私人基金或者企业。但内容质量与发布频率都兼顾就需要特别多的钱了,因为要养一个大团队其实是非常贵的。现在学术界还是传统的小团队居多,保证内容质量与团队规模就很难保证发布频率,发布频率高了大概率就是模版化论文了。如果一个小团队短期大量产出高质量内容,要么就是长期成果累积爆发,要么就是内容质量并不高,要么就是有大团队支持。这里的大团队就是其所在院系的支持,所以院系在招人时会特别看重其与其他团队工作的耦合。

其实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其他的不可能三角或者不能兼顾的目标,“全都要”的想法很危险,很多时候意味着要打破原有的框架。大多数人都是在不同目标间做取舍、平衡与妥协,什么都要的结果往往是什么都要不了,长期处于焦虑与犹豫之间,不停地计划与变卦而不敢行动。相比之下试错的方法更可取,通过行动获取反馈,不纠结过去而直接创造未来。

顺带一提,信仰、思考与自由也是不可能三角,过去、现在与未来也是,家庭、事业及个人理想也是,手机、厨房、电脑也是,大概只有葱姜蒜不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