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制度是地球文明史双足代一个特色文化现象。双足代文明中长期有着明显的生理限制,为了文明传续,他们除了生殖外还建立了教育系统,确保子代在幼年期能够吸收祖先的生存经验。这种教育系统最大的特点在于有教无类或亲贤不分,也就是接受过教育的人在生存经验上是相对平等的,但平等的生存经验跟双足类社会的组织结构是矛盾的,大家如果知识水平一致,那么谁来管理就成了问题。
这其实是初等文明的一个显著特征。绝大多数初等文明的体制模型都痴迷于管理与被管理的二元划分,甚至在灾难来临前都要先推举出个领导个体来统筹规划应对方案。到了中等文明阶段,危机管理等重大决策问题就转给了掌握更多生存信息的自动化决策算法,当然这也可以看成初等文明时期群体决策向专家决策的过渡,当然也不乏有些反智文明拒斥智能决策而灭亡的例子。高等文明基本摒弃了决策过程转而使用模拟来穷举可能性,创造多个初等文明成为了常规手段,而初等文明一般称之为多元宇宙或平行世界。当然这个初中高等的划分也是初等文明臆想出来的,他们还无法理解更高等的智慧。
地球双足类为解决管理层选拔提出了两种策略,一种是亲缘策略,另一种是评分策略。在教育系统的流行下,评分系统被认为在维持性人才选拔上相对公正,但创新性人才评价水平一般,管理性人才上通常样本不足无法评价。而亲缘策略则属于一种古老但有时比较有效的策略,在人才选拔上通过既有人才的熟悉度来进行选拔推荐,因为血缘关系通常代表了一定的熟悉度,所以亲缘策略经常被误读为血缘至上。事实上,亲缘策略是通过熟人来选拔人才,越熟悉的个体哪怕能力欠缺但信任度会提高,这也降低了交流与规则成本。
同所有初等文明的发展历程类似,双足类也受限于认知能力经历过陌生关系社会,因此看起来相对公平的评分策略相对流行。不过在地球产业增长期放缓后,基于亲缘策略的人才选拔借由推荐信制度重新流行。推荐信制度其实是两种选人策略的中和,是服务于陌生人的熟人信用体制,在人才选拔上,评分指标达标后推荐信可以从熟人角度给出评价与背书。
推荐信制度更多应用于管理层或专家精英的选拔,规避了评分策略中的刷分作弊行为,而且形成了某种连带责任。虽然因为不透明饱受争议,但在双足类陌生关系社会中后期推荐信制度非常流行,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双足类觅偶行为里出现的前任推荐信文化。
地球的双足类觅偶行为一直是文明研究的热点。由于双足类独特的生理构造,其并不具备明显的发情期,或者说无时不刻不是发情期。两足类没有固定的交配期,也没有观察到雌雄同体的自交配行为,成年双足类可以经常性习惯性发情随时随地交配,也可以通过宗教戒律至死不发情。这一特点决定了其必然需要额外的社会规范来防止低效的近亲交配或生殖资源被少数个体把持,颇具智能的双足类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一夫一妻制。一夫一妻制体现某种程度上的公平,但这对个体而言施加了觅偶行为中的责任感。因此在繁衍行为之前,双足类雌雄个体会有相当长的时间处于寻觅状态,特别慎重。众所周知,处于进化期的物种在觅偶上大都采取双陌策略,通过与遗传库不同的个体交配来保证子代可应对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这种内在逻辑决定了推荐信文化在双足类觅偶行为中一定会流行。
从出土记录来看,双足文明觅偶推荐信的出现是一件偶然事件。某雌性个体在双足文明的信息传递平台上首先给出了其对某雄性个体的公开评价,此时据信双方间已无觅偶行为。经翻译如下:
某某与吾于x年x月x日(此处为两足记年法)相识,于x年x月x日结束觅偶互动,为期x天。
期间,我们一同旅游多次,观看动态影像多次、觅食多次,互相认识了对方的交际圈。
某某表现出优点包括但不限于良好的学识与品德;缺点仅限反应迟钝、感情麻木、睡觉打呼、好高骛远、自负、钻牛角尖、理想化、懒惰、内向、拖延、刻薄、虚伪、自卑等。
我们解除觅偶互动的原因是性格不合,无法有效沟通。
下一任雌性同侪请注意:此货绝无法响应任何暗示,包括部分明示;千万不要跟他讨论化妆品或保健品;他约好的时间迟到不要超过三分钟;他讲笑话的水平极差,可酌情配合一乐;重点关注他每周四晚十点后的浏览记录,有惊喜;他如果能记起你喜欢吃的东西,就给他买西瓜吃;他不会泄露你们之间的对话,但大概率是他也记不住;你最好开得起玩笑;他从不夸人并引以为傲;他厨艺极差,每次建议自己做的时候一定要出去吃;不要给他买衣服,他欣赏不了;他会说三次如果无法继续磨合就分手,然后他说到做到;如果你们最后也分手了,请不用担心他,单身对他也许是一种解脱。
祝你们好运!
安全提示:婚姻有害健康。
这封信是否是第一封觅偶推荐信已经无从考证,但文末那句“婚姻有害健康”确实存在时代共鸣。有意思的是雌性个体更热衷于撰写推荐信而雄性个体由于普遍较差的文字表达能力流传出的推荐信较少。前任推荐信出现后很快成为觅偶市场上的流行现象,社会也形成了前任有写推荐信义务的共识,毕竟这对提高觅偶行为成功率做出了贡献。
对于没有前任的觅偶个体,其推荐信一般由其亲代师长或亲友出具,但这类推荐信的可信度饱受质疑,不过对于觅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很多亲代为了出具有效推荐信都会付费进行培训,以下为一份出土文献中亲代推荐信的样板,括号内为当时推荐信优化专家的批注:
某某今年x岁,自x年x月x日至x年x月x日为吾家庭成员,之后离家求学,成为吾家庭临时成员。
某某在家期间表现优异,挨打无数,无可汇报的早期觅偶行为。某某求学期间家里继续提供经济支持,但工作后停止,但吾已为其准备了一份筑巢基金作为礼物(此处要同时表现其独立性与家庭支持意愿)。
某某曾获得……(此处为荣誉介绍,荣誉不在大小,但要突出其贡献与获荣誉前后的改变,同时给出上进心与能力)
某某的缺点有……(此处要明贬实褒,但不要过度美化,版不对货会降低可信度)
吾希望其对象能……(此处要明确指出作为亲代的期望与要求,但要注明该要求当事人可忽略)
祝你们好运!
安全提示:婚姻有害私房钱(此处安全提醒表明来自亲代)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家庭结构破碎,双足文明后期很多个体的推荐信是由政府监护人来撰写的,通常是抚养机构的宗教神职人员或行政人员。这类文书基本是模版化的,被认为参考价值有限,但觅偶市场上依然会需要这封推荐信作为参考。
觅偶推荐信在某些亚文化内取代了预定觅偶行为,后者通常需要一种随处可见的无色透明碳基结晶作为仪式化凭证,而这种不具备稀缺性的石头却需要高价来购买。在这些亚文化内,双足类雌雄个体会以交换觅偶推荐信联系方式来确定关系,通常是一张精美的小卡片,有意思的是这张小卡片也越来越贵,甚至装饰上了无色透明的碳基结晶。
如果双方推荐信均来自非前任,那么这种觅偶是被社会祝福的。不过,确实存在很多个体假装没有前任而一直用非前任推荐信在觅偶市场内寻求祝福,这种现象后来被技术手段消除。具体来说,双足类每个个体会有一个社会唯一性身份编号,觅偶行为中双方可通过分享身份编号来表示诚意,然后在某个双足类信息交流平台上输入编号可以调出其相关推荐信,另外还有一个觅偶验证码,如果对方分享了觅偶验证码就可以给这个编号的个体写推荐信,通过一种块锁链的信息技术,觅偶推荐信被加密后存储于公共信息平台,成为社会信用体系的一部分。在这项技术出现后,通过谎称方式来取得祝福变得不切实际,技术运行初期曾有个体发现其交往对象身负三位数的推荐信,其中多数为负面。
当然,身份编号与觅偶验证码都存在泄露可能,所以觅偶验证码是具有独占性有效期的,超过一定时间将无法为相关编号撰写推荐信,而这段时间同时写推荐信的不能超过三人。不过独占性有效期是可以自定义的,有的个体为了表示诚意设置了永久性有效期(后来有效期存在一次修改机会),甚至把设定有效期这个行为仪式化作为觅偶行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后果也需要自己承担,因为如果对方发现自己无法为某人撰写推荐信或推荐信永久性停留在某个年份时,这通常说明对方还没有从前任关系中走出来。此外,推荐信是双方可设定查看权限跟有效期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机会在得到许可条件下看到对方给自己写的觅偶推荐信。
前任推荐信的流行促进了很多双足类流行现象。雌性前任推荐信很少出现褒义的而雄性前任推荐信则很少,因为雄性会认为写推荐信有失体面,这种带有占有欲暗示的行为为雌性所不齿。后期也出现了双方在正式交配前必须先写好推荐信的风俗,这其实是对维持家庭责任的一种许诺。这类推荐信就相对比较和气,有研究发现确定关系前互相撰写觅偶推荐信可以有效提高觅偶行为的成功率,当然也不乏写着写着就发现对方确实不合适就中止觅偶行为的案例。
另一种现象就是付费推荐业务。很多在觅偶市场上成色不佳的个体会请人假装前任撰写良好的推荐信来提高觅偶成功率。不过技术上很快就实现了双向推荐信数目查询,查询人可以看到对方推荐信的年龄与写作过的数目,这就让职业推荐信作者走向隐秘化。一个有意思的新闻是某机构大量收购了年轻死亡人员或无意觅偶人员的推荐账户来办理业务,这种行为很难查证。
而职业觅偶推荐信作者被打压后很多转而发展了虚拟觅偶推荐信业务。事实上,虚拟推荐信的文化产品出现后就超越了小说这种虚拟人生文化产品的销量,成为年轻双足类茶余饭后最喜欢的读物,他们往往能从只言片语里还原出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相关主题的动态影像产品也非常受欢迎。很多流行文化中的双足类个体在过气后都会出通过揭秘过往出一些觅偶推荐信产品,当然很多大人物的觅偶推荐信也经常被人拿来做文章,很多政客在谋求民众支持时会公开自己的推荐信来收买人心。还有些个体会通过公开自己给某大人物写的觅偶推荐信来获得关注,当然这都促进了双足类觅偶法律法规的健全。
觅偶推荐信、求职推荐信与求学推荐信是双足类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三封信。伴随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这三封信的相关技术互相迭代,最后成为一个双足类在陌生关系社会的立足基础。这个推荐信系统被认为是双足类可持续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有人指出其降低了个体努力的自由度。
无论如何,推荐信制度对于初等文明演替是一个重要课题,希望学城可以拨付一些模拟资源来进行相关研究。
报告人:地球文明第十七期研讨班第五研究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