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期间读完了《人口大逆转》,其实我这博客里关于人口问题的悲观已经属于司马懿之心了,人口这个变量毫无疑问将会在未来几十年里成为一个推动社会改变的重要因素。这本书更多从经济角度考察了这个问题,跟很多经济类畅销书类似,本书作者毫不讳言自己关于人口的观点只是一家之言,其很多归因讨论也让我感觉有点勉强,有些章节则完全跟本书主题无关或进行了删节。不过,这倒不妨碍我们带入作者视角来审视一些发生过的事。
《人口大逆转》的主要观点就是认为人口这个经济变量会导致未来的长期通胀与高利率。当然直接看结论肯定是莫名其妙,但事实上这本书大部分推理都在第一章导论就完成了,后面的章节更多是提供各类论据来丰富论证。这倒也是很多观点类畅销书的主要写法,甚至我觉得是为那些喜欢做笔记或思维导图的人贴身优化过的写法,不过我还是理一下这个推理过程。
经济发展离不开生产,生产有三个基本要素:技术、资本与劳动力。硅谷的人会认为技术主导,例如《人类简史》就认为伴随技术进步,很多人都会成为无用之人。皮凯蒂为代表的左派经济学家则认为资本利率与生产率差异主导,在这一派观点下,贫富差距会在未来不断扩大进而无可避免引发社会动荡。这本书作者则认为应该更多考量劳动力影响。这本书关注更多的其实是二战后的全球经济发展,这一阶段其实人口、资本还有新技术可以说互相成就,所以其实你归到哪一个上面都说得通,而且因为前两派观点已经流行开了,所以这本书也从人口视角进行了讨论。
从人口角度看,二战后全球人口指数增长,很多国家都出现了人口红利,也就是说从事生产工作的人的产出高于所有人的消费。这样人口抚养比就会持续下降,也就是整个社会劳动力充足,同时全球解放运动也风风火火,配合家用电器的普及把女性就业率也拉了起来,可以说是黄金年代。然而未来几十年各主要经济体都会迅速进入老龄化状态,这样人口抚养比就会变高,这里的一个新论据是关于老年痴呆的,这种疾病并不影响患者寿命但却是实实在在的绝症,患者维持日常生活需要大量护理成本。这个所谓的护理成本一方面是个人要用退休金或储蓄来应对的,另一方面还要求社会提供充足劳动力来满足需求防止有价无市,而后者事实上要分走本就紧缺的年轻劳动力。
在老龄化的大背景下,被抚养的人只有消费而不进行生产活动,抚养社会的人口又是下降的,总生产不足,那么买家就会比卖家多,物价会上涨也就形成通货膨胀,这个通胀在作者看来看毫无避免的可能。事实上,过去几十年全球各国政府都采取并认可了温和通胀的策略,而过去三十年中国人口则是支持全球化的主要动力。虽然中国人口从1955年起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就开始下降了,但中国的改革开放、加入世贸组织及应对08金融危机的政策都对维护全球化起了重要作用。中国过去三十年本就有人口红利而恰好碰上了发达国家制造业因人力成本上升而导致的全球外迁,而中国的教育体系及时提供了大量合格生产者。其他国家并非没有机会,中国改革开放前后实际上是日本还有亚洲四小龙拿到了这部分外溢性发展,伴随中国的开放,其比较优势击败了不少潜在竞争对手拿了大头。不过,因为大家都在赚钱,所以都会支持全球化的持续发展,这个情况在未来几十年会发生变化。
这里要注意,发达国家人力成本上升不代表一定要外迁,但资本全球化流动为外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里的一个重要论点就是制造业是正儿八经解决多数普通人就业的重要行业,对于稳定社会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服务业工作的稳定度是不如制造业的,很容易在技术支持下出现旱的旱死涝的涝死的状态。发达国家资本成本低而人力成本高而发展中国家资本成本高但人力成本低,制造业外流同时降低了发达国家的生产成本并提高了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水平,看起来双赢,但输家还是有的,那就是发达国家制造业,也就是类似美国锈带上的工人。因为政治体制,失去竞争优势的产业工人自然会抵制包括移民在内的全球化浪潮,在这个基础上会用选票把民粹主义保守主义政党推上台来抵制全球化。因此,发达国家会出现无产阶级保守化这种看上去跟各种政治经济理论都矛盾的场景。
不过,这个现象不会长期持续,因为人口劳动力供应不足这件事也是全球化的一个结果。全球化让发展中国家快速经历了现代化过程,城市生活配合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升是最好的避孕药。不可否认,世俗社会里生育这件事带来的体验已经打不过影视作品、游戏等泛娱乐产业带来的满足感。当社会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生育这件事就会逐渐脱离传宗接代维持生存这样的底层需求,反而会转向优生优育甚至丁克这样的社会趋势。即使在印度,相对比较发达的城市现在生育率也只有1.6,而可持续的生育率要2.1。人口供应不足将成为逆转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动力,更不用说还有很多老龄人口需要占用大量新生劳动力来供养。毕竟服务业不是生产耐用工业品,可以很容易被技术替代,打比方给老年人换尿不湿这件事人来做是容易的,但让机器做难度就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了,而且老年人自己能不能接受让无法实现感情交流的机器人来护理也是个问题,毕竟老年人更多缺的是陪伴与交流。
本书另一个重要论据是各国经济政策。一般来说货币政策主要帮助金融机构、地方政府与大企业,但财政政策才能帮助中小企业,占就业70%。目前各国政府在货币政策上的调控是多于财政政策的,到头来大而不倒的都是少数大企业与银行,而关系民生的中小企业则被反复洗牌割韭菜。这里面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各大经济体都在疯狂发国债,而债券融资对投资人安全性高但对被投资方负担很重,因为债券是刚性兑付的,破产清算里也是优先还债的。但债券这种特性会导致另一结果,那就风险累积,与之对应的股权融资则会实时释放风险。
这里我举个例子,一个小镇镇政府可以选股权融资也可选债权融资来进行发展,每年定时付出债权与股票的利息。某一天来了瘟疫或战争,镇政府收益归零,此时从债权角度看完全不受影响,该还的债一分也不能少,那么镇政府的债权就会在利率下不断累积。而股权融资也是受影响,但影响仅体现在当年没有分红,也就是这部分意外造成的风险在意外发生时就通过风险共担方式消化掉了,不会产生后续影响。那么我们把小镇换成国家就会发现,国家如果发债确实取悦了投资人,但整体是累积风险的,势必造成周期性经济危机来进行剧烈释放。
不过目前各国政府不约而同都选了增发国债,然后我们就看到美国经常出现政府停摆而日本全年GDP都拿来还国债利息都不够这样的景色了。债务违约对任何一个国家或企业都是极其危险的信号,而避免债务违约各国都会不可避免使用货币政策来舒缓债务压力,也就是这本书反复说的超发货币导致通货膨胀。本来老龄化就会导致通胀,各国当前经济政策对风险的累积又能迫使政府搞通胀,后果自然就是未来不可避免的通胀。
任何排斥风险的稳定回报金融产品都会事实上累积风险到未来,或许我们需要考虑下更多股权融资的手段。本书作者特别说到了房地产,房价短期看就是一种看起来可以抵御通胀风险的手段,但这是建立在需求端持续稳定的基础上的,房贷利率的长期锁定事实上锁定了投资者的风险,这样当市面上其他资产都直面风险时房子自然就成了保值产品。但是,长期看政策制定者一定会把房贷利率搞成市场化浮动,这让投资者长期保持直面风险,不利好房市但确实可以调控房地产过热问题。吃瓦片这种职业无法提供就业与生产力,将来是肯定要被房产税或市场化利率来打击的。同理,现代国家也不会容忍任何寡头企业的出现,各国反垄断上利益是一致的。后面我们会看到各种对低风险投资的打压,越早进行风险释放,后续影响就会越小。等风险累积到足够大时,此时政府就有政治风险了,少数获利者或行业跟多数无利者的阶级对立势必会以非常剧烈地方式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书中提到全球不平等恶化的三大因素就是技术变革/垄断/全球化与人口趋势,任何打算做久一点的政府都会在这上面做文章的。
除了分析中国,这本书也花费大量篇章讨论日本这个奇葩。很多人也喜欢用日本来说人口老龄化影响可能有限,不过仔细看数据也能发现些端倪。首先,日本过去二三十年确实出现了老龄化,但日本的退休人口很多还在劳动力市场里工作提供生产力,劳动参与率一直维持较高水平,这样也就实现了某种程度的延迟退休的效果,当然也顺道牺牲了年轻人晋升的空间。其次,日本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依赖了对外投资收益,也就是全球化的利润补充了生产上的不足,这个经验恐怕只有发达国家能学习。再次,日本企业的年功序列一直被很多人追捧,认为这对稳定日本社会提供了很大帮助。这倒是事实,不过从另一面看,日本的固定职位与临时工比例在过去一段时间一直在降低,而临时工的工资议价能力非常低,这样我们虽然看到了稳定上升的年功序列,但没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是临时工享受不到高福利,类似过去二十年中国的农民工进城,工资尚可但与城市福利无缘,这实际是通过剥削一部分人来维护另一部分人。日本之前经济底子好,这么搞也没搞出政治风险,但放到别的地方就不一定了。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别国应对老龄化的经验基本都没啥借鉴意义,剩下的可能也就是通胀这一条路了。
书里也讨论了很多抵制老龄化的思路,但基本都一一质疑了。自动化与人工智能可以替代一部分生产,但在抚养老人这件事上还不成熟。提高老年劳动参与率是有可能的,例如类似俄罗斯那样退休年龄就比平均寿命少两年,但这样的问题是堵了新生劳动力的晋升通道,打击生产积极性。还有就是依赖印度非洲的劳动力,这看起来就是想照搬中国崛起的老路,但引入移民现在已经成了一件有政治风险的事了,政府可能不太敢(当然,现在日本也放开劳工引进政策了,只能说有希望)。而指望非洲印度出现新一代制造业大国希望也不大,他们本土教育实在太落后而且印度似乎已经选了服务业作为未来。从我个人观点看,非洲印度都还属于宗教国家,不具备中国改革开放时代先锋那些只想捞钱而务实的思想基础,很容易务虚而被卖国买办把持,利益给不到普通人手里后面的事就没法谈。另外一条路就是长线搞股权融资来对冲财富不平等的影响,但各国政府是否配合很难说。
总之,这本书看起来是讨论人口单一影响,但实际上也包含了很多对其他趋势的思考。不过很明显人口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国家而成为全世界的问题了,在国家、城市、个体不同层面上都有体现,细微个人体验总胜过长期专家建议,未来一定不会是像专家预测的那样,但一定是现在人的行为造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