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 字

科学传播

《自然》杂志最近启动了与《科学美国人》杂志的新合作项目,发表论文的作者可以付费(2999美元)让专业的科普作家为你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上写一篇研究摘要,这份研究摘要可以展示在《科学美国人》的网站且被其推特账户推荐。

在过去的几年里,学术出版受到了包括开放获取、预印本、社交网络、数据共享等在内的多种趋势影响,大的出版集团开始寻找售卖全文或文摘数据库之外的商业模式。为了应对很多基金对开放获取的要求,原来需要读者付费才能读的文章现在正变成投稿者付费公开的模式。同时,各大出版集团也加强了不同层次论文的分层稿件转移与录用模式,只要数据没问题,一篇论文总会最终被发表在各出版集团自己的框架内提高影响力。因此,短时间内各大出版集团都推出了自己的新期刊,这些期刊共同的特点就是付费开放获取与雇佣职业编辑而非兼职编辑,前者保证了盈利而后者保证了稿件处理效率。

《自然》杂志新推出的这个付费功能则是进一步迎合当前公众对科学传播的需求来赚钱。科学传播其实一直是研究人员的短板,很多重要的工作公众不关心也不知道,结果会反过来影响研究人员从国家拿到经费的份额。公众的注意力其实长期以来被生活娱乐类新闻占用,过去二十年互联网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同时拓展了读者与内容创作者的接触面,因此对科技、科研进展感兴趣的人确实需要科学传播行业来满足需求。科学知识的受众并不只是那些学历低的人,还有大量对新发现新知识不清楚的人,如果科学传播不到位,那么盲从、宗教与阴谋家就会用他们的叙事来占领宣传阵地。不过,当前专业研究人员虽然跟同行学术交流问题不大,但是跟公众交流是存在一些术语与思维模式上的障碍的,这也就不难理解《自然》与《科学美国人》的合作来帮助专业人士与公众沟通。

不过,台面上是引导沟通但台面下却都是生意。2999美元实在是太贵了,不过对比《自然·通讯》这份作者开放获取期刊的在美国与大中国区5560美元的版面费也似乎还过得去。对于研究人员而言,想同时让读者开放获取并让公众读懂,需要付出约5.5万人民币的成本,而我国目前自然科学青年基金每个研究项目也就是15到30万人民币的总预算,这些付费服务算是学术界奢侈品了。过于昂贵是很多研究人员对开放获取持负面态度的原因,加上有些开放获取期刊基本收钱就发的,这就形成了所谓“掠夺性”期刊的说法,很多研究人员会抵制这类投稿。大出版集团利用已经形成的期刊影响力来搞科学传播上的二次盈利,有点利用垄断地位空手套白狼的意思,不过不论读者还是研究人员似乎也没得选。

除了大的出版集团,很多民间学会也运营着非盈利的期刊,这类期刊或者向学校图书馆收费、或者是通过会员费或赞助运营。不过,因为期刊运营存在很多非职业编辑,运行效率非常低下,对新技术的接受度也低,很多期刊最后会逐渐衰落被大出版集团收购转为职业编辑运营,就像是学术期刊的新陈代谢。事实上,职业编辑大都是学术界外溢的高学历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为不想继续学术研究但对研究还有兴趣的人提供了新的就业途径。除了编辑,这里面提到的为学者给公众写文章的人也大都有科研背景,至少也是硕士学位,毕竟传统记者或媒体行业人士很难看懂学术论文。其实这类人才目前市面上的可以说都是野生的或兴趣使然的,不过因为做的早慢慢也就形成了最初的所谓职业人士。

在美国科学传播的主力也包括这类自由撰稿人,他们大都有科研经历与人脉,可以直接跟专家沟通翻译成公众听得懂的语言。其作品会被报纸或杂志刊登,后期也会按主题结集出版,你经常能在书末看到notes这个章节,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书中很多观点数据的出处,这跟论文参考文献还不太一样,因为notes里有时候会有很详细的解释,可以看成参考文献的加强版。不过这个行业在国内还不成熟,基本都是些自媒体或新媒体在做,有的过于专业,有的则过于简化。我个人认为这是个吃经验的职业,很难从学校或各类写作课里培养,每一项研究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如果研究者自己说不清楚,让外人讲解要求其实很高。其实按说这事就应该研究者自己来,工具层面现在都有免费的平台,不过我们现在的研究培养体系里这方面其实是缺失的,这给了出版集团盈利的空间。

学术期刊的读者其实很有限,能跟科普期刊联动算是一个扩大影响力的手段。不过高昂的费用可能让这个趋势变成了出版业新的捞钱手段,最后其实是各国纳税人买单。在我看来,现代研究人员应该掌握一定的科学传播技能,自己要能清楚讲述自己的研究内容与结论。至于是否走付费开放获取期刊,其实并不重要,你可以把论文投稿时同步放到预印本服务器上,这样就一定程度保证了公开也降低了成本。我比较反感的是动不动就摆出居高临下姿态说别人解读外行但又不给理由的做法,所谓反驳,要么逻辑上要么事实上得有东西列出来,单纯表态只会促进盲从。

科学研究经费取之于民则势必要把不涉密结果公布,但是否要接受大出版集团的高价服务,相信研究人员自己会用脚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