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是国内的购物节,老妈说家里要换个微波炉,按照我对爸妈他们那一代的了解,之前那个微波炉一定是基本快要报废了才有这个需求。不过我掐指一算,那台微波炉好像用了都快二十年了,其实刚买回来前面几年基本也就是我上学早餐或者父母都去值夜班热菜才用一下,后来他们相继退休有了喝热牛奶补充钙质的习惯,这样这个微波炉才真正开始日常用。
其实大型购物节不论中美每年都是两次,6月一次11月一次,中国是618跟双十一而美国则是prime day跟黑五。不过在我看来6月跟11月也许恰好是两国消费性节日比较少但又是换季的月份所以零售商就特意打造出了打折促销活动来促进消费。6月后面是暑期而11月后则入冬,一般家庭换季时会打包旧东西也顺带添置些新东西,商家的任务就是让旧东西永远吃灰。
经历过物质贫乏年代的一代对所谓时尚啥的是没概念的,我父母那一代兄弟姐妹多而他们年龄都算小,这就搞的我小时候衣物玩具书籍大都是表哥们传下来的。特别是玩具,因为这玩意在爸妈那一代印象中有玩物丧志的刻板印象,导致我的童年里好像就没买过新玩具,全是些缺胳膊断腿的玩意。通常只要有表哥升学,他们的一堆垃圾就全到我这边了,我后面有个表弟,但无奈他学习不行,我那一堆垃圾他爸妈担心影响成绩,然后就没传下去。我往下一代都是90年代新世纪的孩子,自然不稀罕这些上古垃圾,这就搞的我有承前无启后。
不过垃圾也不过是放错了时空的资源。我记忆中衣服不合身这事直到进校园强制穿校服才算摆脱,而校服也都是买宽松款。而书籍则着实脱离时代,给我的那些作文选里的范文也是跟我当时语文课上有所出入,反倒是几套《十万个为什么》《世界真奇妙》啥的算是最早的科普。我记得初三开物理课前学校曾经拿了一套初中物理竞赛的卷子让所有人做摸底,我记得考了个59,这读课外书就能接近及格的分数给了我后来选理科的勇气。不过我还得过一次59,是高中文理分科考试的政治成绩,这给了我绝对不选文科的判断,毕竟选了都及不了格了。
那时候对这些传下来的东西我觉得是可以传下去的,都是耐用品。不过这耐用品的想法是脱离时代的,当前社会消费的重要性是超过生产的。以前国内生产的很多产品实际都出口了,靠持续投资跟外贸来累积财富,现在则需要推动消费来消耗掉生产的产品,完成价值循环。这种大环境下你一个微波炉用二十年那对于平均寿命五年的中小企业而言就属于笑话了,品牌活不过产品的生命周期就无法在商业社会立足。
不过,在增长期耐用品反而是优势,因为从消费者角度看买一个东西自然不希望一年就换。我最近查了下,发现美国二战后出现的品牌都是很主打耐用性的,毕竟那时候美国有婴儿潮提供不断增长的需求,而持续的经济发展巩固了巨大的中产市场,提供了可持续的购买力。那年代一件20美元的商品用个10年是设计是很自然的考虑,这样年化成本2美元,也是大多数美国家庭可以负担得起的。我查了亚马逊上的很多二战后面向大众品牌经典款商品的评论,里面都充斥着说质量下降不耐用的遗憾,有的甚至说现在可能要到二手店才能买到当年品质的产品。很多商品下面问到最多的就是这玩意是不是中国产的,似乎中国产是某种低质量的代名词,但这是个错觉。
过去二十年虽然还是消费社会,但耐用品被快销品取代,世界工厂马达一开消费端就变成两极化了。其中一极是便宜的消耗品,用料过得去但回收价值几乎为零甚至回收本身都高于其价值,例如纽约东哈莱姆区125街上就有1刀,5刀或10刀的杂货铺,里面的衣服洗一次就缩水两个号,就是给吃救济粮的人买的。不过虽然价格便宜但年化成本却不低,例如1刀的衣服一月一换一年也是12刀,而20美元商品用两年却是10刀,低廉的单价很容易搭配较高的消费频率提高实际成本。另一极则是奢侈品,做工精细用料精良,但单价极高,里面含有大量的品牌溢价,1000美元用十年年化成本也是100刀,这里收割的是富人的认同感。从这个角度,中国产并非低质量而是资本利益最大化的选择,现在中国产已经不是鄙视链底端了,拉美跟东南亚正在接棒这类产品的生产。很多耐用的奢侈品原产地反而是中国,只要材料给够,产品品质都是可控的。
但耐用品市场确实是消失了,这可能是市场规律的一个必然组成部分。曾经几十美元能买到的耐用品被十几二十美元的快销品很快就挤出了市场,而快销品通过不断换理念或设计来引领时尚与购买冲动,从最初的衣服到现在的生活方式让你构建过季或买新不买旧的购买习惯。这样实际还是提高了年化成本,而且比极为便宜的消耗品还要贵,大概是15美元的衣服一年一换这样年化成本15美元。同时,质量上也做不到维持到两年一换的频率,很多产品都是一出保质期就坏。不过这种商业模式却给零售商带来了最大的收益:底层高频可以赚,中产快销可以赚,富人品牌可以赚。耐用品在这三个档位里都不存在很大的生存空间,底层中产成本上竞争不过低质量物品,富人区赚不过奢侈品溢价,平民大众的耐用品怕是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或者走高价路线了。说白了现在的市场不喜欢平价商品,他们会强制让消费者选低价高频或高价低频,就不给平价低频这个选项。
由于消费社会的成功洗脑,很多人思维里已经有了购物节买大件的习惯。但现实是购物节买大件看似打折商家还是有的赚,平时赚100购物节赚50走个量,这样通过价格歧视即赚走了平时买东西不看价的人的溢价,又能通过购物节下放门槛赚一波平时舍不得买的人的钱。所以我们会看到所有的法定节假日都成了事实上的购物节,这样才可以收割到既不想6月11月扎人堆抢低价平时按零售价又有点感觉小贵的人。价格质量还是挂钩的,但安心执行的企业是玩不过搞营销的,而这营销确实是在过去20年借助互联网发展最迅速的行业而互联网行业最大的金主是广告跟游戏。我们养活互联网行业的一部分钱实际间接抬高了自己的年化生存成本,当然只要个人收入在增长实际也体会不出来。
现在识别耐用品二手店或慈善商店其实起到了很好的过滤作用,里面摆了很久卖不出去的大都是快销品,有价值的耐用品通常被捐了之后会快速上架并卖掉。从个人角度,捐赠或二手交易可能也是个人更新产品后老旧产品最好的处理方式,像我父母他们一定要用到坏其实也与现实脱节了,很多企业现在自己就回收自己生产的老旧产品,这样在了解生产工艺的角度下其实物质资源利用率是最高的,论斤称那种都是要打碎的。通常而言,二手买家是要比普通买家更了解自己需求与产品耐用性的,能在二手市场上被追捧的产品应该都是有两把刷子的,例如二手房里学区房通常更贵。
其实耐用品也是跟使用频率挂钩的,我公寓的扫帚买了三年因为懒用的不多也很新。其实从个人角度可以把家里的所有物品按照价格跟使用频率两个坐标定位一下,或者干脆算一个年化成本(特别要考虑耐用品的维护费用),这样买东西就不会只盯着价格了。网游里有句话说免费的才是最贵的,真实世界也一样。各类自媒体营销专家告诉你手机要两年一换、电脑要三年一换、衣服一年一换、家具一年一保养,这倒没骗人,因为现在商品的设计使用年限就是卡着质保期来的。类似和平号轨道空间站这样设计5年实际跑10年的耐用品现在绝对不会定价在5年而是至少定到10年,算下来年化成本跟其他同类商品差不多。
我有个猜想,在市场充分调节作用下,所有品牌对同一个人或同一目标收入人群的年化成本应该是差不多的。当然,这不排除有例外,但这个年化成本应该是可以用二手商品的价格或官方回收价格来定量估计的。例如当前A手机上市一年后从原价1000刀降到二手市场的500刀,那么A品牌年化成本500刀;B手机同样售价一年后300刀,那么B年化成本就是700刀,显然B手机是竞争不过A手机的,毕竟对个人而言年化手机开支超过500刀就太贵了,但B手机的买主平均收入可能要比A手机目标人群更高一些,否则无法支撑这种更新频率。市场会自发把人通过年化成本划分为不同客户群,而客户群中个体虽然单次消费差异很大,但年化成本却是接近的。这样就可以给出不同产品线来最大程度获取客户,显然这个目标收入人群主要看国家或城市平均收入,平均收入达到产品盈利线才有可能进入这个市场,否则进入了市场也没有收入支撑。因此,很多品牌想进入三四线市场但不符合当地年化成本就会失败,反之,当地方经济发展起来后也会对高价品牌产生需求。如果市场真的做到了充分调节,那么年轻人选城市定居可以直接去看一些品牌是否在城市有专柜,如果有,那么也可以反过来估计自己能拿到的薪资。
虽然但是,我还是有些怀念耐用品的时代,毕竟咱也是继承过垃圾并在垃圾中寻过宝的人。当前想便宜体验耐用品大概也就是军需品商店或特种商品商店还有点可能,把耐用当卖点在当前的商业社会属于自杀行为,聪明的都去搞订阅换新或卖延保保险去了。不过,知识这玩意明明是耐用品现在搞成消费品我就有点迷糊,知识本身是有更新的,但绝对到不了一个年年更新,很多信息其实就是新闻听了就忘反而被包装成了新产品,只是成了为了消费而消费的一种选择。世界上新鲜事每天都有,但要能转化成个人生产力需要的不是海量的信息,而是会思考的脑子。
这倒让我想起之前搞过的《全球目录》,或许应该构建个《耐用品目录》项目,收集当前还在坚持做耐用品的品牌或产品型号,这样有这样小众需求的人可以在这里发现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