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1 字

安全感

最近去翻之前的笔记,看到了弗洛伊德的防御机制。我对精神分析一直是怀疑态度,倒不是因为这玩意不灵,而是相反,这玩意逻辑太过自洽,根本就没有证伪的可能。一套科学理论是需要讲逻辑的,但一定也是可检验的,精神分析跟行为主义这两种心理学理论都属于不论结果如何都能给出解释的学说。对精神分析而言如果不灵,可以说没找到正确的性人格阶段或者直接推给无意识,而行为主义在遇到刺激半天就是学不会的情况也可以说奖励不够或惩罚不到位,这样无论如何你都不能说理论错了,只能说学艺不精,本质上跟八卦演万物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过,这种理论会对掌握的人形成一种能解释万物的“专家感“,我将其归类为现代社会分工异化人格后的安全感。但我不得不承认的是这里面很多思考方式是很有启发性的,在防御机制理论中,人会根据现实的状况来保护自己精神状态不至于被外界的变化给搞崩溃了,例如当你感觉自己如何努力都无法改变现状时,就可能用各种替代行为来平衡,例如强迫性洗手就可能是象征性抵消手淫的罪恶感、为了掩盖嫉妒别人会对别人格外友好、为了转嫁性压力去进行激烈的运动竞技等。总之,在精神分析三个自我与社会压抑本能的理论框架下,很多行为你都能给出一个合理化的解释,这无关真相,但从治疗角度看很多心理问题说到底就是要个合理化的解释,经常是解释通了人也就不纠结了,很多怪异行为就会自然消失。这可以说是某种标本兼治的方子,但倒也不会产生什么新知识,所有的解释都是在防御机制框架内的,大概只有遇到生理问题这种意识上知道了解释也没用的状况才会失效,但此时心理分析专家会说这是儿童时期心理创伤搞的,他们也没法坐时光机会去及时纠正。

其实就连“合理化”本身都是防御机制理论的一部分,因此前一段落也不过就是从一个外行视角合理化防御机制理论到今天依旧在用的论述,也没有逃出这个自洽逻辑的循环。不过,解释世界是所有人生活在现代社会必须的能力,如果你没有自己解释世界的理论或者说世界观,那么世界上发生的事就太过离奇。好比你看到一个人这一秒还在说话,下一秒变成了狼在嚎叫,如果不是做梦你会不知道到底发生了啥(精神分析当然也给梦准备了解释)。人是无法长期处在无法解释的世界之中的,这种解释感营造出了内在与外界的平衡,也就是所谓的安全感,不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安全感都是很重要的,如果外界过于魔幻,那么本能上人也会自发形成安全屋。

有意思的是,安全屋里有什么其实只在这样东西进入安全屋之前有效,一旦进入人会迅速寻找下一样家具。现代社会的分配问题导致不是所有人都能自由发展天性,这里面既有当前分配不均也有时代机遇导致的代际不均。一个人在成为现代社会的齿轮之前基本是依赖家庭提供安全感的,独立成家之后则是依赖自己的资源与需求的匹配来提供安全感。好事者会提出一个量化指标,例如当前年收入的15倍为财富自由的门槛,然后通过各种数据告诉你当资产达到这个水平,基本想干什么都能做到,毕竟社会的价格设定是针对大多数人口的,当你财富累积到一定程度且投资收益足够覆盖正常花销时,此时就是可以啥都不干吃利息了。不过这说到底还是现代社会体制下的幻象,没有人能保证你的被动收益能维持在高位,当然存在部分人可以持续拿到高于平均收益率的收入,但这个圈子不会开放给所有人。因此,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承担一个财富自由的梦也就仅仅是个梦而已,只是给生活找个目标。而且真达到了量化的指标也会马上发现,似乎还可以更自由,需要更多努力,这种打怪升级的游戏对追求增长的现代人有着无穷的吸引力。

其实这样的安全感是外部因素驱动的,量化标准化的现代社会可以轻易给出一个这样的标准。但问题也在这里,如果安全感是外部定义,那么这个外部通常不会是整体社会的平均水平而是你个人的熟人圈,人这种动物在自己的熟人交际圈通常是报喜不报忧而关于陌生人的新闻却总是考虑传播效果报道负面故事居多,这样人会天然囿于熟人圈的评价标准之中,毕竟外面的世界总是危险的。所谓的安全感自然要依赖熟人带来,这里的熟人基本是指亲人、朋友、同学还有同事,所以很多人的日常信息来源就是微信朋友圈。我清楚的记着当年科比去世时霎那间我朋友圈全成了球迷的盛况,有些我知道是平时看球的,有些可能连走步规则都说不上来也跟着点蜡烛。所谓同侪压力不过如此,很多人的努力不过是为了在熟人中炫耀一下,顺带也就把熟人中的安全感标准给固定在一个高位上。所谓内卷,不过是超过一半的人给自己设定了超过中位数的目标,无论如何都会有不达标的,与其说很多人努力不懈是为了追求卓越不如说是为了防止不达标掉到熟人圈平均标准之下。很多人把内卷跟阶层固化放在一起讨论但实话说阶层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不如说熟人圈更准确,或者说你认可的熟人圈,毕竟谁没几个看不惯的熟人呢?

但安全感说到底还是你的需求来决定,凡尔赛人跨越太平洋必须要求能躺平的反鱼骨商务舱,但体验上跟凡尔登人的火车硬卧其实没多少差异。我感觉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在信息时代所有人似乎都倾向于评分或专家意见来形成自己的判断,吃饭要参考网络评分、上学要看大学排行榜、连娱乐化的看个电影都得先去豆瓣看看评分,省的浪费时间。这种把自己的需求跟别人或大众需求绑定在一起的行为不断被技术支持、量化、反馈加强,而且似乎也没有替代方案。现代社会对效率的追求让每个人都对性价比有着莫名其妙的向往,都意识到自己的时间精力有限,都不愿浪费时间,但又因为社会分工还没有自己的独立评判标准,这个时候最安全的方式自然就是看看别人啥意见,买东西看评论销量评分成了必须的步骤,自己成了复读机不算还要把后来者也拖到这个评价标准之中。

问题在于,衣食住行你自己难道不能有自己意见吗?衣服好不好看眼睛会告诉你;东西好不好吃你舌头会给出明确的答案;房子够不够大看你东西够不够多;出门要不要车看你自己的日常行动半径。安全感每个人都不一样,生理需求安全感是很必要的,例如我肠胃不好,到陌生地方肯定先去找厕所。不过心理需求的安全感一定是要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去构建,这个是你读多少书、请教多少大师或看多少统计数据都替代不了的,现代人总是渴望别人去了解你,但恰恰自己都不了解自己,特别是自己的心理需求。所以我倒不反对去读精神分析的东西,至少能促进你了解自己需求的可能来源,只是保持怀疑就好了。

形成安全感本质上就是一种让自己在遇到外界变化后心态不变的能力。有些人天生就有,神经大条,吃东西分不出好坏,品不出红酒的泥土芬芳,别人阴阳怪气还听不出来这种,他们的世界对外在刺激响应迟钝,也谈不上感受自己的小九九,所以安全感对这种粗人来说是伪命题,他都感受不到不安全,哪里需要安全感?广大的男同胞,别嘿嘿,我说的没错吧。前两天想起来看了下这个博客读者的性别比,原来是1:1的,现在成了2:1,我都搞不清是说了啥产生了性别差异。不过,一定要意识到安全感对另外一些人而言非常重要,他们可能对生活中的某些情况更敏感些,不能因为你感受不到就说不存在。当然,希望很多构建安全感的标准是来自于你的真实需求而不是被熟人圈或现代社会强加的。我能设想出的满足基本生存要求的安全感标准其实非常低,只要关了朋友圈相信很多人也会马上没了很多烦恼。

不过追求增长的现代社会可不希望人人都是平成废物,社会体制会搞出996、KPI、绩效工资、人生赢家、FIRE等这类概念,然后现代社会的受益者或既得利益者会跳出来鼓吹这些概念让后面人接盘去堆出一个金字塔结构,并且他们会警告那些不认同他们价值观的人会被时代抛弃。不过时代这玩意,真抛弃起来根本不分敌我,有时候连通顺的逻辑都没有,倒是从来不缺从噪音里扒拉规律的人,尝试用简单逻辑合理化一个复杂问题,像极了斯金纳的迷信鸽子。现代社会中的人是被分工异化的,但生理上心理上却需要一个完整的统一人格,安全感不过是协调这种社会齿轮角色与个体完整角色矛盾的一种体现。放弃个体独立性去迎合社会角色会被鄙视链与同侪的超越中位数悖论煎熬、放弃社会分工角色完全追求个人感受可能基本生存都有问题,在没有标准答案的情况下,每个人都需要自己想清楚。

这大概就是现代版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