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4 字

现代社会

今天我想尝试总结下现代社会中的一些特点,发展到今天,现代社会其实还是没完全摆脱农业社会构架,这导致很多人面对新问题总是搞退回到农业社会或田园牧歌那一套,其实我们不但是回不去那种生活,甚至那种生活都不曾真的广泛存在过。

在原始聚居条件下,人们终生活动范围有限,语言隔阂等也限制了信息交流,好的生存模式或经验很难传递到下一代或更远的地方,短暂的寿命基本都用在维持生存繁衍上了。这种狩猎采集的原始聚居其实并不太需要共同的社会行为规则,但后来人们驯化了农作物与牲畜,其实很难讲谁驯化了谁,作物与牲畜也可能通过驯化更好地传播了基因,进而从流动走向了定居。定居后的社会出现了更细致的分工,例如一个村落需要祭祀、防卫、生产、医疗等部门维持生存结构,这种分工有着自己的生命力,一旦产生会让整体受益,同时也会让这种结构加强。同样的,这种分工模式并不惟一,但如果两个定居的社会共同体产生利益矛盾,最后剩下来的总是一种更有利群体生存的模式,这个模式下的行为规则形成了社会道德的起源。然而,这个阶段的社会政治经济体制依然很大程度被自然条件所控制,多数规则要么偏向农业社会,要么偏向商业经济。人类的视野逐渐开阔,但基于血缘与地域的多样化依然可以保留,直到更追求效率的技术与体制规则进一步交互作用,孕育出近代工业社会。

近代工业社会将分工与效率推向了极致,影响的范围从多个国家推广到了全球。伴随而来的就是一套基本抛弃血缘关系与多样性的相对普世的陌生人交流法则而不是依赖熟人社会里宗法或潜规则,地理限制被信息技术与交通技术打破,所有国家都会遵循同样的工业标准,语言也尽可能一致例如使用阿拉伯数字计数,法律也会去遵循共通的法则来处理陌生人间的关系。到了现代社会基本是延续了工业社会对分工与效率的追求。所谓对田园牧歌的幻想,实质上是工业社会里农业社会的遗老遗少们加了美化滤镜的描述,确实有人能过上那样的生活,但不能支撑所有人都过上。不过,不论哪个时代都有先上车后恨不得焊死车门的一部分既得利益集团,站在他们立场上多数人过得怎么样是无所谓的,给的方案也都是肉糜之论,对现代社会发展或解决问题毫无价值,可直接忽略。

对分工的追求导致工业品的生产与消费不再由一个人完成,人越来越嵌入到社会机器运转的齿轮之中,不用关心所需之物如何产生而更多关注其功用,新产生的职业带有明显的目的性。例如心理咨询师就是要解决心理问题、营养师就是要给出最好的营养搭配、财务顾问就是能给个稳定的投资回报率、经济学家就是要能预警经济危机、科学家就是要能把核聚变搞成可控的等。不过,很多新产生的职业虽然事实上发展出了自己的术语或黑话体系,但并不能真的解决问题而仅仅是用专业感给现代人确定性,毕竟作为个体的现代人遇到自己知识外的问题除了寻求专家并信任专家外似乎也没有了探索其他知识领域的勇气。这种分工导致的个体角色工具化或目的话经常给现代人带来困惑,现代人会很难理解科学结论里的概率而很快把概率转化为有用或没用这样的定性判断,例如传染病出现后现代分工制度会很快给出疫苗,但如果打了疫苗依然被干扰就会被舆论放大,事实上疫苗的有效率从来都到不了100%。

现代社会对效率的追求则主要是为了迎合工业革命以来的增长现象或者增长理论。现代人经常搞不清现象与规律的区别,简单把过往经验推广到未来而不去注意时代背景。现代社会犹如一台机器,能源供应以化石燃料为主,在几百年的时间里把植物上亿年从大气中固定的碳重新释放回大气。伴随技术进步,能源的供应似乎是有其他解决方案的,例如可再生能源与核能。在解决动力问题后,机器的生产出的产品还需要被消费掉,支持消费需求的则同样是过去几百年,甚至更具体说就是二战以来才出现的人口大爆炸,近似指数增长的人口带来了巨大的需求与创造新需求的空间。不过,目前似乎几乎可以确定伴随经济发展,全球人口增长将在几十年内终结,很多发达国家如果排除掉来自生育率较高的发展中国家新移民,人口事实上也早就停止增长了。或许现代社会会不断给现代人新的需求增长点,事实上,现在全球财富的增长量远低于全球GDP,大量生产出的产品或服务会很快被消费掉而不是累积,这营造了全球尺度消费主义氛围,新技术例如个性化推荐在继续深挖个人需求并满足。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打破了层级分销体系,把利润集中到了少数科技公司手里,加剧了贫富不均。只要全球人口不涨了或贫富不均进一步加剧,人口总需求端疲软的现象是一定会发生的,这会直接终结掉现代社会的增长逻辑。

然而,增长逻辑已经深深植入到现代社会的经济运转之中了,金融行业发展推动了资本的全球流动。资本所到之处会在区域内投资建厂、提供工作岗位、提升基础设施并创造繁荣景象,但同时当资本发现无法获益时就会毫不犹豫流向下一个价值洼地。这个过程之前会被限制在国家之内推动全行业进步,但全球化信息化的现代社会之中,资本流动更多考虑的是低成本高收益,因此我们会看到很多国家特别是小国家的行业门类是不全的。他们嵌在全球供应链上去发展,而具体品类产品的生产总是会集中到利润最高的几个区域或国家里且通过不断扩大规模降低边际成本,这同样是资本驱动。资本永远是逐利的,但当全球所有行业或区域因为各种限制或风险无法产生足够的利润,资本将会自行退出历史舞台。不过,现代社会目前还没有提出一个增长逻辑之外的经济运行方式与科技发展模型,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价值流通体系目前遭受了很多新技术与保守主义的冲击,现代社会需要给出解决方案。

同时,现代社会之中的基本单元家庭也在解体,从农业社会的家族聚居到工业社会的核心家庭,人们对家庭这一制度的美好幻想也延续到了现代社会。然而,现代社会的生产过程切割掉了家庭共同生产的职能而仅保留了共同消费过程,这就让家庭这种制度变成了经济单元与合法生育单元,更像是法律概念嵌合到现代社会之中。个体所追求的爱情亲情对于现代家庭而言属于既不必要也不充分条件,但对维系家庭关系却很重要,一旦爱情亲情出现裂痕,现代家庭的维系往往仅仅就是依赖经济关系与法律义务。然而,追求增长的现代社会需要不断创造可消费的需求,而这种需求通常是从个人角度出发的例如个性化新闻或游戏,这样个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的时间越多,拿来协调家庭关系经营感情的时间就越少。此外,现代社会的新需求往往不需要体力劳动,因此长期处于劣势的女性在现代生产环境中会有更平等的收入地位而不是被经济压力限制在家庭结构中。长期下去那些曾经不得不忍耐不公平待遇的家庭成员会觉醒,而且只要技术发展足够强大,人们基础物质需求例如食物可以像空气一样直接从现代社会里领到,搭伙过日子忍受对方缺点的家庭成员就会选择退出,击破那些本就摇摇欲坠的家庭,这类家庭会因为个性化需求引导下的消费社会发展而越来越多。

虽然宗教或伦理上现代社会还是醉心于家庭结构的安全感,但现代社会最可能出现的结果反而是大量核心家庭因为个体对自己需求的明确后而出现的解体。那种四口之家幸福美满的生活幻想很可能是现代社会高速增长期的一种临时过渡形态,而人口增长的后期经济单元会从家庭逐渐退化为个体,行使后代抚育职能的机构可能会完全甩给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不然就是教育上内卷式军备竞赛,家长孩子都苦不堪言,给现代社会搞出一堆会屠龙术的人,而现代社会里根本就没有龙。其实九年义务教育就算这一类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而以后义务教育可能包揽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阶段,父母的角色对现代成年人而言就是三四年的阶段性过程,之后各自继续追寻自己的发展,家庭回归本质变成情感维系的结构伴随成员间的经营而或存续或消亡,不再被经济与伦理绑架。

现代社会中维持文化多样性与个体-社会相互关系的思考不断涌现,它塑造了个体认知,个体认知却反过来反思现代社会的诸多问题例如民族主义的崛起、环境保护、气候变化、社会隔离与歧视、机会公平、人口老龄化、战争暴力、谣言传播、经济危机、金融危机、人工智能等。这些问题的根源有相当比例是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构建过程出现了漏洞,而今的科技发展把一些问题放大了,或者说这个系统需要打补丁了。虽然在意识形态或经济发展模式上现代社会有些概念上的区分,但说到底都是去构建或选择一个让大多数人能接受的体制,然后能够去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如果问题足够严重,所有现代国家会搁置争议联合起来解决,毕竟本质上现代社会制度都是解决发展问题的。而发展中问题的出现自有其内在规律,不会主动迎合现有社会体制。

现代社会总归是一个历史动态过程的部分集合,会出现很多暂时的现象或问题,有一些是临时的,过了某个发展阶段就自然消失;有一些则必须要解决掉,否则社会会退步,甚至退无可退,文明崩溃。人类的知识说到底大都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才总结出的,在现代社会里我不认为任何现存制度能提供所有现存问题完美的解决方案,因此也就无需浪费精力去讨论现存制度对错优劣,先把问题解决了,后人中好事者自然会起个好传播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