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95 字

情绪化

最近有种明显的感觉,那就是情绪化,不是个人层面的而是社会层面的,感觉像是历史的怪圈。从农业社会靠天吃饭到工业社会的靠工具理性与科学技术吃饭这段发展似乎总会导致下一阶段的整体情绪化,人一旦解决了物质匮乏问题,情感需求马上就会把物质需求贬的一文不值。

情绪化最大的表现形式就是有热度没持续性,作为生物的人是不可能长期处于亢奋状态的,即使是主张激进的公益组织也需要引入现代管理制度保障持续输出而不是依赖个体。说直白些就是起承转合的叙事逻辑,从正常到不正常再转到新的平衡态维持正常,这对社会中的个体而言是很自然的现象。今天你喜欢张三,恰巧又看到张三的新书,脑子一热就买了,读到深夜连连叫好,明天这种喜欢的情绪过去了,再看书就感觉很平常。本来这就属于个人观点与体验,但如果你今晚写了篇书评放到网上,第二天可能就会成为另一个人情绪化的扳机,这种传播链会延续到信息所能传递的最大长度,此时看到张三作品的人要么就是兴奋情绪过去了,要么就是根本不感兴趣,然后这股浪潮消亡。

我之所以很清楚这点是因为我写过一些冷门书评,然后书评发出后确实会在豆瓣对应书目下的想读人数形成一个小起伏,但通常一周之内就恢复平静。正常来说,应该是书本身引发持续性兴趣但现实却是所谓的兴趣经常是不可持续的,大家都是标记一下来安抚看到兴奋观点的情绪,照顾到了情绪这事就完了。书商卖出了书,读者感觉自己读了书提升了境界,作者赚到了生活费,多赢。不过这里面很可能作者的本意还是无法被理解而读者只是多些谈资照顾他自己其他或者炫耀或者赚钱的目的,不过显然这对社会整体而言不重要。

社会只需要价值产生与流动而不在意内容,一件事如果能创造更多的岗位让平均寿命不断延长的现代人有点事做就好过让他们自己解决内心空虚,毕竟有些人解决自己空虚的方法就是让别人难受,最终摧毁社会现有制度。真正维护社会体制的从来都不是某个人而是一种现代社会共识:所有人都要学习产生价值的知识、工作去产生超额价值然后超额价值维护其他不产生价值的学生与老年人的正常生活,不学习不工作并不违反人的自然属性,但不参与社会价值循环是一定会被信守这套规则的大多数人指责,你不能不按游戏规则出牌。

但现代社会显然低估了价值生产与信息流通效率,为了持续营造增长的预期,现代社会的生产重心从必需品转到了非必需品,卖产品卖不上价但卖情怀一定能给出现代人急需的“高级感”,以前是需要有品牌,现在品牌不够用了,需要有品牌故事,但故事会起承转合归于平静,所以要有故事宇宙来让用户自己补充细节,最终就成了输出价值观了,持续性挑动用户非理性情绪与价值认同来维持经济增长,把非必需品变成必需品。高信息流通则给出了更好感同身受的体验来增强情感认同,这是价值观认同的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要打造现实不存在的美好感,让情绪始终都能得到响应,把一见钟情延续成百年好合。现在的流量明星除了没有作品啥人设的都有,一万个一年肯掏一千块众筹买点周边养个偶像的用户就能支持一个千万身价的偶像团队。你以为用户傻?他们就是要花点钱在别人身上实现下自己不敢走的路,而且这个偶像人设崩了可以换下一个,还可以在饭圈里体会下呼风唤雨的宗教长老式体验,一年一千是不是很便宜?一天不到三块钱玩个真实版模拟人生而已,而且找一万个冤大头也就不是那么难了,有这种需求的人多了去了。

供养偶像、玩网游或是迷恋品牌这类别人看起来迷糊的行为也有自己的逻辑,他们选这些方式释放情绪从价格上看很冲动,从个人需求上看还是很便宜。毕竟虽然现代社会企图对所有东西量化定价,但每个人的必需品根本就是不一样的,你觉得可有可无的东西别人可能一天都离不了。除了每天的能量供应算是生理上的必需品,其余的东西都属于个性化需求,我们不能简单用价格来评价个人需求,这也是不理性的,情绪这玩意可能贵的上天也可能压根免费,这里面巨大的利益空间是现代经济与资本追逐的对象,他们会偷换概念创造需求让你感觉你也需要某样产品,这也是造成社会情绪化的经济因素。

同时,不断提升的社会生产率养了一大批办公室工具白领,他们远离一线生产而从事的所谓创造性脑力劳动其实也是机械化可替代的,而现代社会一定会为了维护就业与稳定而维持这样的岗位慢慢消减而不是用新技术直接取代。这并不难理解,新技术取代传统岗位一直在发生但新技术首先要攫取超额利润而把价格定在介于人力成本附近或略低形成可竞争形式而不是压倒性的低价,后者几乎一定会被社会舆论特别是工会或既得利益集团抵制且赚的钱还少,新技术几乎一定会选择高利润慢节奏来维持运营迎合社会惯性与资本回报需求,慢慢消耗掉那些落后生产力。

这就造就了一批拿着工资但总感觉不到自己工作价值的人群,这样的人既存在于传统行业,也存在于高科技行业,前者是为了防止他们失业后造成社会动荡,后者则是超额利润太高养闲人也无所谓,很多公司招人策略就是给出市场价1.5倍工资的,让你来了就有愧疚感,不论哪一种都属于物质上不焦虑但因为缺少价值认同需要安抚的人。我估计这部分吃饱了撑的群体并不大,但却牢牢把握了舆论或被舆论左右,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电脑屏幕前输入输出,用情绪输出创造着一波又一波舆论风潮。这种技术进步带来的个人剩余时间肯定会被消费,且总有人从众,而消费方式最好是精神安抚,说点好听的话或代入一个新角色都可以,这是社会情绪化的时间基础与人群基础。

有钱可以赚且有人有时间来寻求情绪化体验,情绪化就会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部分,被人群推动也塑造人群认知。不论是里根还是川普还是施瓦辛格还是现在德州州长候选人,他们都具备一个演员或娱乐圈的身份,比正常人更容易察觉到观众情绪变化并迎合,而政客们的偶像化是最近十几年的一个趋势,看脸这招对大多数民众而言就是管用。以前明星是娱乐业的产品,现在各行各业都在造星,金融领域国内国外都出现了对基金经理的追捧,国内有张坤,美国有木头姐,科技领域里把马斯克捧成了神,科研领域也热衷于打造学术领军人物或话题人物…等我反应过来,他们甚至造了KOL这个词来指代这个群体。有意思的是,人们关注他们除了鲜明的观点外,还喜欢关注他们的日常,从对比中找差距,经常是成功学到所有KOL的怪癖或缺点的精髓。毕竟模仿比思考容易多了。

让我个人最不解的就是情绪化带来的立场感,过去大家聊一个话题就事论事就可以了,现在都得先找立场确认过眼神才敢说话。经常说一句话就被贴上粉红或美分的标签,然后剩下的讨论就成了对着标签疯狂输出了,讲个话题就只会从取悦自己人的角度收集素材而弱化或忽视与观点矛盾的事实。屁股决定脑袋这道理每个人都知道,但屁股在哪怎么就能从一两句话里判断出来?更多阴阳怪气的评论就是在表达情绪,脑子里已经有了对错自然就是争取更多人的认可而非讨论了。我一直很反感看辩论就是因为有些问题现阶段就是没答案,你非要分个正反对立空对空讨论还要让观众投出个赢家就是搞笑,好比让1000年前某个部落聚众辩论疾病起源,正方说恶魔作祟,反方说行善积德不够,最后投票反方赢了(依靠诡辩),然后病毒导致的传染病来了都死绝了。

证据不足请存疑,但现代人似乎很难理解存疑这种状态,一定要给个对错好坏判断,那我只能说是在照顾自己情绪了。我有过那么一个阶段读文章总是想看结论与观点,后来不断被事实打脸,脸肿了也就明白了结论都是暂时的且观点仅供参考,真正重要的是事实的真假而不是观点对错。因此也就不再关注那些喜欢剪辑事实与史实的人或者用对冲的方法去关注观点对立的人,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收集的事实也不同,有利于拼出一个可能的真相。如果我顺着自己的情绪来,反对一切让我不舒服的言论,现在大概率会成为一个时刻愤怒的敏感中年人,而这个形象却很符合描述当前社会中的情绪化。你在应对大众时一定要字斟句酌,生怕哪个词激怒了某个群体,同时只要你还在发言,你就会被算法识别并贴上一个分类标签来指定人设。这种情绪化已经到了无法容忍中立的地步,你只要不发言或者晚一点就会有阴阳怪气的评论出现,而且似乎也怪不得那些评论,他们不过是发表下个人观点疏散生活中的不畅而已。

很多人可能意识到情绪化的问题,但控制情绪其实也是违反生物天性的,毕竟情绪就是一种本能应激反应,要是完全没有也不正常。我现在的原则就是不对别人做情绪化表达,有情绪自己处理,最简单就是揉面,500克中筋面粉250克水,然后你就揉吧,不超过20分钟啥情绪都没了,揉完了直接烙饼。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是消解内心情绪的良药,比找人聊天管用多了。你找人聊天对线是暂时转嫁了自己的负面情绪,治标不治本,真有本事就自己化解,依赖外力总归治标不治本。以前有个朋友信佛,说最难就是打坐,一静下来万千头绪涌上心头,这太正常了,就是闲的无病呻吟,真要修行就要让生活充实,这样一打坐就能睡过去了,四大皆空,当然这是我这种俗人的理解。打坐的、健身的、追星的、揉面的,说白了都是知道自己需要平复情绪或响应需求但不知道咋办的表现,这时候咱可以对他人友好点,搞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神佛妖魔靠边站,自己的问题自己办。

但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当情绪化成为社会经济政治运行中可操作的一部分时,那种基于陌生人间的信任搭建起来的现代法律与伦理体系就会面临冲击。人们有表达观点的权利,但为了表达而表达或被利益操纵而表达就是另一个问题了。党同伐异的本质其实就是熟人社会,评价只会基于立场而不是事实,而遗憾的是,当对立双方谁也无法说服不了谁时,情绪化表达会形成彻底的割裂。当交流被中断后,误解就会发酵加深出现进一步情绪化表达,最后现代社会碎成一块块保守派的自留地,所谓的文明自己把自己发展到自闭,周而复始。这个循环能否被打破才是大问题,目前的出路要么就是冲出地球殖民宇宙,不断用新天地来填补空虚,要么就是抛弃情感让机器人理性主宰发展,再或者就是找条既能持续发展又不导致社会整体情绪化把自己玩死的路,人能在其中独立、自由而睿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