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74 字

小镇与城市

最近去了趟费城拜访朋友,对方是一对教育工作者(非教授,中学老师与大学文职人员),有三个孩子。其实他们也是最近两年才搬家到费城郊区的一个小镇,原因很简单,三个孩子都在读大学,作为父母不愿看到孩子背负太重的学贷所以就从之前的顶尖学区搬了出来,这样支出里就少了一半的地税,正好供大学的部分学费。

在进一步讨论前,需要澄清一些对美国的误解。首先就是房子,你的确是会有永久产权,但房产税开支对于大城市或好学区而言并不轻松,每年需要上交房价1-2%作为地税,这个各州不一样,新泽西就超过2%。什么概念?一套美国住房大概中位数售价在12w到40w美金,好的地方直接翻倍没毛病,以一套30w的住房来看,一年需要交大概5000美金的地税,而对应到学区,地税就轻松过万。美国家庭年收入中位数也就5.5w美金,想在学区买房,每年15-20%的收入就得交地税,非学区也得预留10%的预算。别忘了这是持有成本,前提是你全款买了,考虑收入税与按揭等因素,一般而言美国家庭每年在住房上的开支也会有总收入三分之一,或者交按揭,或者交房租。如果是曼哈顿这种公寓为主的地方,物业费跟地税基本一样多,一室一厅每月这两项开支就要1800美金,如果是租房,一般都会超过2000美金。说这些数是想展示一个现实,一户普通美国中产家庭,供一个孩子上公立大学的一年一万多学费其实挺贵的,私校一年三四万的学费就更贵了,得是医生律师家庭才能负担。类似朋友这样搬离住了二十年的学区房其实挺无奈的,但这也比较理性,几个孩子都上了大学了学区房意义就不大了。至于说孙子,这是儿子辈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过我看了些数据发现当前美国的老一代也开始逐渐分担子辈孙辈的负担了,有些大头开支例如大学学费与婚礼目前父母负担已经比较常见了。类似情况在纽约也有,很多家庭都是等孩子上了大学立马就搬走了,很多去了德州,那边虽然没有收入税,不过地税却高一点。

全球老龄化的副作用就是全球啃老,这也没啥办法,现在发达国家中老年收入普遍比大学毕业生高一个数量级,虽不至于像国内六个钱包出首付这么夸张,但美国的五六十岁的父母年轻时并没有千禧一代当前的生活压力与负担。很多年轻人月开支会有几百美元的学贷要还,这个对于国内读大学的我而言会感觉高的不可思议,当然美国人也很不理解中国年轻人在房子上每月超过一半收入的开支与不到三十岁就要买房的现状。美国工薪与中产的储蓄并不多也并不太需要储蓄,因为工作时有工资,退休了有社保基金与401K啥的,虽然扣完税跟保险到手钱不多,但大大方方全花了也不太影响未来生活质量,当然这是过去,现在有些变化但普遍观念上都是这样。月光在发达国家是因为对未来社保与福利有信心,在发展中国家月光则提高了家庭变故的风险,因为很多发展中国家养老基本还是靠自己。总之,社会财富不平等中有相当比例目前正被家庭内部代际财富转移进行了稀释,当然政府也不傻,赠予超过一个数(好像不到两万美金一年),你也得交税。毕竟,税收在制度设计上也是财富再分配的关键。

说回来在这个小镇,我发现了一种失传已久的制度:合作社。合作社是面向小镇居民的一种经济制度,每年会交几十美元,然后你会得到合作社运营的超市商店的全年9折优惠,同时你也得每月在合作社的超市商店里义务工作几个小时,也可以在合作社的商店里里出售或购买其他社员的二手家具、艺术品或后院里种的菜。这是一种符合内循环的可持续社区,因为互信度高,所以很多面向陌生人设计的商业逻辑与附加成本就没了。例如我的朋友可以售卖自己用自家后院长得番茄做的蕃茄酱而社员买这种蕃茄酱则不用担心农药化肥问题且比有机超市便宜。这种经济制度跟全球化大分工是反着来的,提倡社区可持续自治而不是连到一个大的经济网络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合作社在较富裕的社区里并不常见,美国是活在车轮上的国家,较富裕的社区没有构建合作社的动力因为可以一脚油门跑到大城市买自己想要的东西,循环可持续对于低收入社区是自发的经济行为。朋友经历了从富裕社区到相对工薪社区的变化,对此感触特别深。我们目前网上看到的关于美国的描述大都来自留学生或曾经的留学生团体,相对学历较高且重视教育,但对美国社区文化的描述其实不多,而占据海外华人另一个大头的唐人街移民在网上发声很少,他们一方面学历不高网上发声影响力不大,另一方面其实老乡会等唐人街模式与美式社区差异很大且留学与投资移民正在成为主流。海外华人群体中很多人是抱着反正跟我也不会有什么关系而我只关注好的所以不用了解的心态,所以你会看到他们炫耀自己孩子的藤校学历,但基本不会讨论类似合作社这种生活方式。我倒是在旅游途中也接触过一个哈佛ABC,做的课题是帮谷歌避税,但稍微质疑一些细节后马上就上脸,好像他的学历背景必须是要夸奖的,做的东西也得是高大上值得夸奖的,但其实其对税及背后的经济规律是没概念的,只是觉得这样挺好能帮公司赚钱有面子,最后自然不欢而散,从此以后我再碰到高华炫耀自己孩子的学历内心都是呵呵,不过如此。当然也遇到过真正厉害的,不过我观察一个人是否有能力跟学校关系很弱,反倒是天天炫耀学校背景的一般实力都不咋地,除了出身就没有拿的出手的东西了。海外华人还有各式各样的鄙视链、吃相与神奇价值观,但都有其合理的解释,讨生活各有各难处与坚持,只要别对别人推销一些偏激观点就行。

这类日常其实构成了美国一种二元对立:小镇与城市。在美式小镇里,大家互相熟悉互相帮助,我这里更多谈的是经济行为,美国小镇上存在大量的合作社商店与银行甚至保险体系。这种传统与美国曾经的孤立主义不无关系,但受到了大城市与全球化的猛烈冲击。我们在中文媒体上常见到的对美国的描述其实是对美国城市群生活的描述,美国都市带集中了一半的美国人口,但另外一般社区或小镇的聚居模式依旧存在。另一个经常被描述的城市结构是大学城,但大学城的多元化与包容度类似大城市,跟社区文化是两个概念。在我看的,美国小镇文化是保守的、排外的但内部是亲切与合作可持续的。大城市则是包容、开放与多元但确实面向陌生人构建的制度。城市是典型的耗散结构,内部的高度有序与效率需要外部资源与人才的持续输入与废物的持续外送,小镇则更像是封闭系统,内部平衡可以相对自给自足。有一副很出名的画叫做《美国式哥特》,画中的人物如果让小镇居民去看会感觉亲切与写实,让城市居民去看会觉得古板与讽刺,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情况真实并长期存在。有意思的是,价值观自洽的人往往是感受不到另一种价值观下的意境的,他们会把价值判断优先于事实判断,先有态度后讨论事实而不是从事实中形成观点。华人海外移民整体看更多是城市移民而非小镇移民,所以价值观里基本是尝试远离这些不熟悉的文化与生活方式,或者归于唐人街的文化认同社区,或者完全西化为美式思维,只是后者更多是美式城市思维而非看起来比较落后古板且不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小镇思维。但小镇对于选举是很重要的,知识精英感觉不可思议的竞选口号在小镇居民耳朵里就是很有道理的,单纯把他们归成红脖来符号化是不妥的,是缺乏调查与理解的。是非对错从不唯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有色眼镜,都会不自觉认可那些认可自己的观点与人,也会想当然认为别人跟自己想的一样。大家其实都蠢,起码得意识到大家也包括自己才行,价值观不同交流起来是挺困难的,但并非不可能,我最近偶然听到华语广播里老和尚讲经,发现虽然内容玄乎不靠谱,但佛教似乎就挺包容的,看到别的宗教集资救灾老和尚也动员信徒去帮忙,打着上帝旗号也无所谓,解决问题优先于价值观的态度就挺好,上来区分敌我然后扯皮下套争名夺利就没意思了。

说到底,小镇模式在国内也会出现,目前国内人口迁移更多是从乡村到城市,从中小城市到国际大都市,当城乡收入差距稳定后就会出现小镇模式。我估计未来国际化多元都市与自给自足自治自洽的小镇会成为世俗国家的主要行政单元,甚至国家都会被城市群来分割取代。不过小镇可以离开城市可持续存在的概率要比反过来高,城市这种经济组织方式一定会想方设法把更多小镇组合到城市群里去分工实现高产出,而小镇的低开支闭环模式也不会完全消失,总用人逃离都市,总得有地方去。同样的,有人身在小镇也会向往大城市的繁华,两边的人都有自己坚守或离开的道理,不存在绝对优势。每个时代都有一些红利,今天的互联网就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小镇人的精神都市人与都市人的精神田园人,需求总有出口。有意思的是,海外油管上排名高的就是李子柒跟滇西小哥这类乡村生活视频,很多人在怀念那根本就回不去的故乡,而故乡里则见证着年轻人在大城市的迁徙与定居。

说回费城,这所城市很有年代感,但能感到没落感。大街上无家可归者很多,小镇则干净很多,虽然还是能听到远方的警笛声。我的朋友(其实是某人朋友)虽然逐渐适应了小镇生活,但也坦然等孩子大学毕业了,他们还是想回到之前工作的地方附近过退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