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6 字

什么是贵

这个问题我想了一段时间了,虽然没什么结论但挺有意思的。现代社会里商品的定价范围分布是什么?在国内有10元店,日本有百元店,美国加拿大有1元店,里面的东西都是统一定价。超市里则不一样,但我观察价格从不到1美元可以一直到上千美元,但有意思的是很少有超过2000美元商品,国内商品似乎到一万块往上的都不能用性价比来衡量了。

家用电器可能比较贵,但使用周期比较长。根据家电安全使用的参考年限:电冰箱12~16年、彩色电视机8~10年、洗衣机8年、空调器8~10年、电热水器8年、个人电脑6年、电饭煲10年、电风扇10年、微波炉10年、电熨斗9年、电子钟8年、电热毯8年、燃气灶8年、吸尘器8年、电吹风4年、电动剃须刀4年。年化开支电冰箱(180)、电视(200)、洗衣机(300)、空调(240)、电热水器(150)、个人电脑(2000)、电饭煲(20)、微波炉(40)、电风扇(15)、电熨斗(40)、燃气灶(70)、吸尘器(250)、电吹风(40)、手机(2000)、无线路由器(300)、烤箱(100)、电动牙刷(500),所以年化电器开支约为2020年的1000美金或7000人民币。

从这个角度看,所谓的大件其实并不贵,反倒是耗材每年会有个三五百美元的年均支出。当然,这是不考虑四脚吞金兽跟化妆品的,因为我个人对这些没啥发言权。仅从生活必需品角度出发,现在超市食品会标注单位质量的售价而非食品类其实应该标注折算后的年化单价,很多消耗品每个人的消费量是不一样的,可以设计一个针对个人的年化单价计算器。其实人不过生老病死,这些都有风险,我们可以利用统计出的风险数据来计算一个年化生活成本。当然这个对每个人肯定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一个月要下两次馆子而有的人一年都不聚餐一次。考虑了生活习惯可以设定三个档次,第一档就是吃土生存档,这个基础数据直接用人群统计数据来做就可以,因为房价因素要按照城市来区分,用来描述作为社会动物的人年化开支;第二档是自我实现档,这个要考虑个人的家庭与生活习惯,此时个人爱好之类的成本就要加进来,用来描述作为具有自我意识的社会人的年化开支;第三档是事业档,这个要考虑的就是个人为自己的梦想与未来所做的付出或服务大众目的,例如成立课题组,创建团体与企业,完成对社会体系的缝缝补补或变革,例如建设一个电厂可能既是个人事业也为大众提供生活便利,但这个成本根本不是个人应该承担的。前两档靠工资就够了,第三档得依赖集资、政府拨款与捐赠继承,属于b2b的开支,牵扯社会这部大机器的运行,最好单开个对外账号处理。

我大概计算了一下,发现除了房租或月供外,其实吃方面的年化开支是最高的,其次是交通。然而我们去看单次消费单价,吃跟交通其实又是最便宜的,生活中的大件消费因为频率低,反而不是很贵。然后我就想到一个问题,消费频率与定价的关系是怎么产生的?一件商品的消费频率越高,需求量也就越大,生产者就会开足马力生产,对应激烈的竞争在生产技术不是短板时,价格战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该商品的利润率会逐渐摊薄,最后低于资本要求的最低年化收益也可用银行的贷款利率,然后资本会撤出,商品定价回归成本与需求。如果想保持商品对成本的不敏感,最常见的方法就是价格歧视与行业价格联盟。Trader Joe’s 的香蕉总是19美分,而其他地方的香蕉基本都在60美分每磅,对于TJ,单一商品的低价可以让消费者进门然后从其他商品的利润补,对于其他地方,60美分的香蕉就是个价格联盟,他们至少每一磅可以赚40美分,这样即使成本上升到30美分,TJ最多就是搞个限量供应而其他地方则可以继续保持原价或者利用原材料上升的新闻提价而继续稳赚不亏。这种情况对于个人年化开支有影响但单次消费几乎没有影响,或者最多就是少吃点香蕉而已。也就是说低价商品会有一个价格下限,这个下限保证了供应链上每个人的生存。

高价商品则是另一个场景,以个人电脑为例,90年代一台电脑的国内售价一两万,而那时候普通工人年收入也就几千,毫无疑问即使电脑可以完成很多个人消遣,真正买的人却是拿来完成科学计算或商业数据处理的,此时完成的是第三档。当成本下降到个人买得起的时候,定价也会降低,但会不会降到19美分论斤卖呢?也不会。虽然现在有性能不输PC的廉价树莓派,但一个商品一旦形成一个行业,所有产业链人都要吃饭,单机利润就不可能很低。一个销售年薪5万,那么他需要至少5万的纯利润,也就是商品过手一年得有五万块留在手里。那么他要卖多少电脑呢?单机利润率5%的话需要100万的销售额,一台电脑卖5000的话需要卖200台,一年工作日大概二百四五十天,基本要每天卖出一台。电脑的更新频率3-5年,按4年计算每人每年需要0.25台,大概每户家庭一台的话一个销售要800户家庭才能供养,也就是说一个100户的乡村里你可能找不到一个专业的电脑销售,因为他在对应的销售体量里根本就养不活自己。

我眼里高价商品好比食物链的高级捕食者,其存在本身就需要养活自己,而对应商人个体的收入至少要达到平均收入的60%或满足基本生活开支才可能稳定存在,但因为资本与利率的原因行业平均收益率跟国家经济GDP增速差距不会超过一倍(否则资本就会扎堆去推动行业竞争),因此高价低频的消费品必然首先在大城市出现与接受,不同消费频率的商品好比不同营养级,消费频率越低,专业门店需要的支持人群就要越大,驴包专柜就很难开到乡镇。大家电能到镇上已经不容易了,而油盐酱醋则可以深入到最边远的地区。而人的收入是存在范围的,商品特别是日用品不可能超过当地人年收入,甚至都不能超过月收入,否则无论再怎么好,都属于华而不实或性价比低的商品。有人说性价比或需求是伪概念,有钱就有需求与新的性价比标准,这当然没错,但对于绝大多数吃工资的社畜,收入变化不大需求自然也就配套变化不大。个人成长存在逐渐变好或变坏,但整体而言是动态平衡。有些商品虽然相对而言物美价廉,但其食物链的位置决定了产业规模。打个比方,VR现在还不是必需品并不是体验不好或技术不成熟,就是因为其需求覆盖人群基本都是打游戏的,什么时候电视台可以搞全息信号入户了,VR的食物链级别就会降下去。草比羊多,羊比狼多,商品也符合生态规律。

但高价商品是可以借助互联网与物流覆盖全国。今年卖口红火了个男主播,销售额经常破千万,但你按一支口红100元的价格去看,购买人数不过几万级别,考虑全国400多个地级市,平均一个城市不到一千人,考虑城市人口差异,即使这么火的人,在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也只有千分之几的覆盖率。所谓千万销量的爆款,具体你身边完全感觉不到是很正常的,虽然这个数字对个人而言5%-20%的抽成已经原地打造一个百万富翁了。也就是高价低频的商品需要传播才能实现高收益,而5%人口都不知道的东西却很可能已经是一个超级爆款,爆款与小众在互联网时代是并存的,没毛病。

我怀疑商品的价格分布可能是幂律的,1元店覆盖了少部分日常高频开支,1到100美元覆盖了大部分的食品与衣服,100美元到1000美元则是年消费频率低于1的大件,1000美元到10000美元则属于年度休假与娱乐的开支上限,10000美元以上年化开支除了房租或月供我想不到其他了,连车开个10年就换年化也到不了10000美元。对于普通家庭,拥有年化单价超过10000美元的物品的概率非常低,想想一年赚多少就知道了,起码年化收入与开支得持平吧。商品社会所提供的普通商品必然不能是供少数人的奢侈品,如果成本降不下来,人们也无法接纳,也就无法真正实现商品化。现在看看苹果卖的产品,考虑年化最贵的可不是那个蜂窝煤,而是年年换新的订阅计划,它直接计算了年化开支。

同理,不同国家或城市的商品溢价是不同的,但基本都会与该国家或城市的年化人均收入中位数实现对应。说到底钱或价格就是一个数字游戏,如果想这个游戏长期玩下去需要保证两点:参与游戏的人都对这个体系的信用与信贷有认可;这个价值交换需要符合公平效率原则。前者需要政治家努力,后者靠市场自发比靠经济学家可能要靠谱些。这个游戏的参与人不是傻子,单纯迁移到收入高的地方年化开支也高,我觉得可以对不同城市计算一个年化开支与年化收入的比例,把你的兴趣爱好开支与职业发展的潜在收入等变量都算进去,然后走不走留不留就一目了然了。一方面你对未来的透支不能让比例超过2,否则你可能需要至少30年工作来偿还透支。另一方面也不能低于0.5,开支过少说明你没有充分享受你付出的回报与这个时代的自由红利。最简单增加开支的方法就是慈善,富有的最高境界就是富到可以帮助别人,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在跟自己的欲望作斗争,根本顾不上别人。

什么是贵?超出年化收入的年化开支就是昂贵的,很多时候也是不必要的。人在不同阶段需求也会变化,消费主义提倡在能折腾的时候超前消费与体验,只是它把能折腾的人生时间段从出生到死亡全都覆盖了。贵的东西可以消费,但了解自己的内心需求应该永远放在第一位。

这是一篇普通的随笔,不过我是在浏览器里创作推送的,IDE是我在美国租的服务器上运行的RStudio,这一年我会尝试更多把工作真正放到网上脱离实体束缚,一台展示终端与键盘或语音输入就够了,这也是时代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