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71 字

极圈化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阶层固化、鄙视链定序、圈内刻奇成了舆论热点的源头,这一部分是商业社会价格歧视的结果,一部分是分工后专业化的信息壁垒,另一部分则是本质上人群价值观割裂后产生的信息不对称与隔离。每个人都在尝试用自己的世界观来解释世界运行的规则,这个没什么好说,但问题在于你对别人世界观的宽容度。越是独立的人,道理上应该越是宽容,但眼下舆论也好技术也罢似乎在往相反的方向走,现代社会也许让人经济上更为独立,但思想上却更偏向圈子化与极端化。

我们来定量思考下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假设存在这样一个普通人,她或他生存下去需要物质与精神,假设基本开支是可以自理的,那么其幸福感来源主要是非必需的物质与必需的精神,但说到底还是必须的的精神满足感。进一步细分下精神满足感可以分成认同感、安全感与优越感,认同感与安全感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优越感则一定是通过比较获得的。认同感与安全感来源是亲朋好友,如果一个人需要100分的精神满足感,家庭完全供给,那么他甚至不需要交朋友就可以感受到幸福。但家庭支持在过去家族体系下还好使,大概能有一半,现代社会都是核心家庭甚至婚姻本身可能都不被认可,所以这一部分对于普通人而言目前最多30分,对于独生子女与单亲家庭,这个得分更低。现代社会父母对孩子陪伴整体减少,很多朋友说忙着赚奶粉钱,也有人说家里陪上课检查作业一点不少,但问题在于这些理由孩子是不能理解的,缺的会从其他地方补回来。

除了家庭,第一个能补回来的地方就是朋友,学校则是朋友出现的地方。校园霸凌这个问题其实几乎同步出现在现代社会国家之中,霸凌双方一边是单体,另一边通常是一个团体,这个团体的形成很大可能是成员们认同感与安全感缺失后导致的。家庭里得不到的支配感与任性在这个时候会转移到同龄人间获得,而每个个体的100分组成是跟性格有关系的,有的人强势,他的100分就可能是不强势人的150分,后者不需要那么多而前者则必须达标,这就在人进入社会后形成了第一次价值观分裂。不过这个是人的天性,古往今来都存在,只是现在这部分更明显些。就我个人而言,与父母辈最大区别在于他们有亲兄弟姐妹,可以互相关注,我也有表兄弟姐妹们可以关照但疏远些,而下一代从亲戚里得到的关注就赶不上小伙伴了。这里的朋友亲朋好友不是酒肉朋友或弱联系,而是诸如青梅竹马,男女朋友,密友等的级别,有些人只需要亲朋好友就可以很幸福了,社会里关系再差也可以找到这个避风港,或者说现充的人。这些人你从媒体上看不到,因为他们基本不掺和陌生人社会,虽然现代资本社会在全力把他们拖进来。熟人社会里很少有优越感,优越感通常是对外的。

不过,社会也在发展。我小时候跟小伙伴闹矛盾,两方家长一见面都是先向对方道歉然后当面挨自己家长打。这样的副作用就是我跟小伙伴一商量,以后干脆私了,省的见了家长不出头就算了还挨打。但过没几年这风气就反过来了,家长总去扮演那个不顾一切保护孩子的角色且对孩子只夸不批,都是独生子女,咋感觉我就没享受到待遇。然而,这样的保护与夸奖可能并非好事,我今年作为评委参加了一个泽西城中小学生科创比赛的活动,最后的结果让我很吃惊,因为这个评优活动最后竟然所有参赛组都有奖,但奖的不是一个方面,有的是最佳组织奖,有的是最佳潜力奖。高中组就三组参赛队伍,我们也就三个评委,我记得评委合议的结果不是那个最好的高中,但高中组优胜队伍还是那一只,只不过其他队伍有其他名号的奖。看起来美国人真的是只需讲好话不需讲缺点且很看重光环效应,不过后来我了解国内情况也差不多。我这个年代的孩子会表现出赢不起的情况,就是没有领导力,不爱出头,承受挫折能力强但表达上弱。不过现在孩子在夸奖文化中更可能出现输不起的情况,因为一直有人夸,所以对外自信但遭到重大挫折后会一下极度自卑,只有高人一等时才有安全感,这种心态就是走不出“避风港”的表现,夸奖与批评应该就事论事,不能让孩子形成对夸奖与批评的依赖,否则一进入社会他们就会出现极度不适应,然后很容易投入陌生人圈子里寻求共识与温暖而对其他人缺少宽容与理解。

亲朋好友毕竟不多,虽然组成变化但能提供的分数最多50,另外那一半就要从陌生人那边找补。通常的陌生人社会里的认同安全感主要有五个来源:校友、教友、老乡、同行与同好。现代社会之前,老乡、同行与教友是主要途径,主要是地理条件限制。一个人到一个新地方,找老乡、行业协会的当地分支与信仰相似的人是比较安全的,因为你们具备共同话题。现代社会里老乡与同行基本都是坑,因为陌生人里最容易赚钱的就是相似但没关系的人。对于海外华人,媒体里的老乡吃相一个比一个难看,为了迎合读者与观众进行片面解读,那些用意识形态是非来掩盖经济利益的论述基本都是为黑而黑,唯恐天下不乱,有时还有主流媒体的推波助澜,在情绪宣泄与刻奇中获取的快感的人其实很可怜。至于宗教,我大飞天拉面神教的煮不在乎,再加上七天无条件退教这些规定实在给不了啥安全感,最多就是认可对方都是有幽默感的一本道爱好者。但我也有信教的朋友,按他们反馈来说幸福感是比不信教的要高。

那么主角来了,现代信息社会让两种陌生人团体曝光率增加了,一个是校友,一个是兴趣爱好相同的人。前者可以说是鄙视链的源动力,从清北到华东五校到C9到双一流到211,这种排行除了让做排行的人赚翻了以为给所有看排行的人带来的幸福感大都是负数,除非你站在顶端,但赢家会有优越感。不过站在顶端的人周围全是同样优秀的人,认同安全感只能降维获得,再碰上不按套路出牌不认鄙视链的人,可以说也是相当无奈。周围都是同质化的人,你要么融入,要么离开,不管哪一个选择,结果上都是极圈化:只认可同质化的人,对多样性宽容度不那么高,喜欢高高在上与丛林法则。极圈化的终点是体制,用潜规则与鄙视链打造出一个层级结构,不断上演屠龙少年变成龙的故事。有人说社会就是很险恶,但社会险恶与否是一个中间派占多数的问题,你觉着好就会为之努力然后整体变友善,你觉着坏也添砖加瓦整体就会恶化,这不是谁说了算的问题而是你说了算的。极圈化的流行的最简单案例就是香港,现在香港那边已经把店铺进行了颜色划分,不同政治主张去不同的店消费,这种脸谱化对立是非常危险的信号,意味着非此即彼,也就是不打算坐下来讨论问题而是走向对立,这是这个世纪里人类文明的一次倒退。

学术团体里也存在“学统”这类跟知识探索无关的组织结构与共生体,职业化分工加剧了这种互捧臭脚但不解决实际问题情况的出现与延续,这种内耗实际阻碍了学术发展的同时养活了一批混混,新评价机制与规则可能是一个解决方案。例如基于分支区块链的自组织学术期刊。用区块链来保证思想原创性,一篇文章可以挂在多个分支上,所有文章都是节点,是某领域的N+1式增长,投票开放给所有博士认证过的人(原始代币100枚,投票可选择代币数),评论开放给所有投过稿的人,也可以接受投票,投票代币归节点稿件上所有具备博士学位作者平分。稿件一定是基于某一个已知节点,终结于新的已知,评价依赖节点自发生长,如果有人发展了且不断有投票就自动标注热点。每年根据分支组织分会场开年会,最“富有”的人可以做报告。这样不论成败探索的历史脉络都是清晰的,学术抱团也会因为实名投票而被外界直接观察到而收敛。

兴趣爱好也类似,最常见的案例就是粉丝团对骂,我无聊时关注过,发现是真无聊。两方根本就不是在解决矛盾,单纯就是强调自己的观点,不需要你认同我,只需要本来认同我的更认同我,那还聊个什么劲。所谓发展是要有新观点出现,互相喷来回都是陈词滥调,属于无效沟通,但其能存在恰说明这些人对认同感与安全感的渴求。也许他们从亲朋好友那边也不缺认可,但他们整体需要的外界认可要比普通人多一些。就这多的一点就有足够的套利空间与价值观割裂。对商家而言,赚所有人的钱不如吃一个生态位上均质化人的钱,通过会员化或线下活动营造平台感是提高品牌溢价的关键,然后通过副品牌或节假日的价格歧视吃掉那些买不起高端但消耗自己时间精力也可以达到目的人的钱。这一手赚钱同时还准确锚定了消费者的类型,经济学家称其创造了社会福利,让更多人买到了商品,但我感觉就是没事找事,割裂人群的副作用更大。

此外,商家迎合不同人不同的消费水平长期看也没啥福利可言,穷人没钱下馆子感到幸福,富人天天下馆子想获得同样的幸福感所需的开支也并不少,财富就像是西绪福斯的巨石,不论你多么富有,都让你没有安全感。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富人口袋里的现金其实不见的比穷人多多少,因为资本根本不允许现金这种低效流通手段,富人的住房甚至都是层层抵押出去换更多的财富了,这个过程永不停歇。不同财富水平有不同的烦恼,很多人坐拥千万身家的房子但也不敢卖掉,因为还有着贪婪。就连城市也存在这个问题,大城市规模大了确实有很多好处,但也会有布雷斯悖论这种城市病,单一追求增长不一定会带来福利。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抱团取暖意义不大且不可持续,死亡时每个人都是独自上路,有时间嘲笑别人来获取幸福倒不如做好自己的事来获得内心的平静。我们来做个思想实验,假如当前时间静止去计算所有人当前生活满意度,我想会是正态分布而不是财富的指数分布,财富可以差几个数量级但生活满意度大家都在一个数量级上晃悠,这个不平衡会是个大问题,想提高整体满意度跟经济发展在初期速率接近,后面就分道扬镳了。有了小圈子后追求内部认同实际是拿压力换安全感与认同感,不过这里面真正的问题在于:你真的需要来自外部的安全感、认同感与优越感吗?

我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需要但可自控,其实亲朋好友有个30分,陌生人有个20分,剩下缺的50分自己填上就可以了。这个世界本来就不安全,认同感也不解决实际问题,至于说优越感更是荒诞,没有人能真正比另一个人全面全时段优秀,甚至跟别人作比较都是无聊的,你都不一定能知道对方真正在乎什么。只有价值观一致才能产生比较,但每个人的价值观并不是都可以量化的,我的50分跟你的50分根本就可能来自完全不同的地方,数值的抽象有时毫无意义,只能自我安慰。来自外部的安全感、认同感与优越感跟资本一样需要不断增长来进行能量补充,一旦你习惯了就很难去思考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而沉迷于增长的游戏了。极圈化是社会里的毒品,沉溺后甚至左右运行规则,能遇到志同道合的人是福气,但没必要让志同道合变成传销洗脑与排外,那么极圈化的对面是什么呢?

和而不同:我同意或反对你的意见但不会努力让你认同我,我也不接受那些没写到法律里的潜规则或鄙视链,我不试图向别人脑子里灌输是非对错而仅仅就是讲述故事与我自己片面但可能不迎合你的观点,你也当然可以不认可且反驳我的观点,我不关心但尊重你对我价值观的评价,面对外界的压力你只要按自己想法来就会发现那些压力都是纸老虎,没什么大不了,人言也许可畏,但喘气毕竟是靠空气而不是声波。毕竟,煮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