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62 字

可持续性

这一年来有种感觉特别明显,那就是20世纪初到21世纪末可能是人类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增长期,可能后人看今天会感觉很不可思议,因为这二百年的增长实在是蹊跷。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人口,一个是资本。我没有说技术不是因为技术不重要,而是技术能够发展也是构建在人口与资本之上的。

人口这个不过多解释,当前估计世界人口会在本世纪末达到顶峰甚至更早,其实2050年后亚洲人口就会触顶,后面都是靠非洲,悲观来说能不能过100亿都是个问题。20世纪初全世界人口有多少呢?大概17亿。也就是说,200年时间人口高了接近一个数量级,然而与20世纪前人口被自然资源限制不同,限制80年后的人口峰值的不会是吃不上饭,而是各种复杂因素,少子化、老龄化、老年生活质量下降还有逐渐解体的现代家庭伦理结构都可能是原因。过去这一百年我们有绿色革命,有的吃不是问题,想不想增加人口才是麻烦。目前能持续实现人口高增长的人群有两种:宗教信仰与富裕阶层,但后者总是少数而前者其实也依赖后者(正统犹太人的宗教生活其实是依赖富裕世俗犹太人的资助才维持下去的)。人口的大引擎一熄火,从生态学角度来说我们的多样性就失去了重要支持,如果一个革新想法需要150亿人才能出现,那这个想法在当前的地球上就永远不会出现了。很多人谈人口红利指的是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认为智力密集型产业靠精英教育就可以维持增长,其实不然。10亿人口时社会可支持的分工与100亿是完全不同的,此外同样一个学科或细分领域,10亿人基数交流只能通过1000人大会,100亿基数就可能是万人,思想交锋产生创新的概率会伴随人口趋稳而趋稳,此时基于创新的增长就会是个问题。过去几十年我们体会并不明显,但再过几十年我们可能会发现技术的增长无法构建于萎缩的人口结构之上。

另一个增长就是资本,资本永不眠且增长是必然的。现代社会已经习惯了小公司快速融资扩张,然后快速上市做大的玩法。投资人在公司上市后就可以套利离场了,但公司如果是泡沫行业,财报是骗不了人的。之所以过去几十年这个玩法行得通,很大程度是因为人口基数上升后的需求空间还没填满,但这个空间其实不难想象,家电行业为例,全中国有约3亿户家庭,每个家庭一台微波炉的话这个行业的总经济规模就是3亿乘微波炉售价,不可能更多了,多了就是泡沫。我们到今天看到的增长主要是因为需求量还没达到,但饱和了会怎样?也许你会说饱和了我就不扩大生产了。但是资本是绝对不喜欢没有想象增长空间的公司的,皇帝的新衣一旦被戳穿,增长也就到了天花板。资本会找下一个增长点,从必需品到奢侈品到纯概念,但这些也是人口支撑的,没人信的概念套不了现,何况成熟的金融市场里没有傻瓜,最后其实大家都是在赌。但资本推动的经济增长对各国政府吸引力实在太大,为此增长逐渐从现象也变成了信仰。人口维持稳定,寿命有生理限制,抛开睡觉时间,全世界商业行为的总空间其实是有上限的,就是人口乘清醒时间,所有需求都是这些时间来满足的,一旦人口停止增长,资本驱动的商业的增长点在哪里?其实就是在人群内部分配上做文章搞价格歧视,我们眼下不能跟外星人做生意,所以资本所要求的增长最后都成了通胀,账面上意思一下。人口与资本的矛盾将严重威胁当前增长的可持续性。

我这一代人见证了各种增长及增长对人的影响,特别是互联网兴起后,在网民增长的那些年有太多匪夷所思的扩张与疯狂,造就了很多行为模式:选专业挑热门,买房子疯狂上杠杆,养孩子各种焦虑,买虚拟货币,4000点入市… 诚然,增长打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功人士”,他们也不遗余力去维护自己的增长信仰,随大流捞一把总不会太差。但每一次疯狂都会消退,因为疯狂是不能持续的。那么可持续性又是什么?或者更简单问,相对稳定的市场价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肉贵米贱?开始我以为是按好吃程度来的,后来发现贵的也不好吃且口味这东西一个人一个样。按稀缺程度?这个对资源能源食品都说的过去,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认为定价都是按稀缺性或风险来的。不过稀缺性或风险在服务业似乎说不通,如果你的生活缺少乐趣,可以去看下1818黄金眼,各种社会新闻会让你明白各类套路,这其中套路最深的就是理发店办卡,卡上的价格可以说非常任性。这似乎按智商定价的,不过这类行业基本也拿不到回头客,所以基本坑一个算一个,倒闭跑路对于这类喜欢办会员卡的店面似乎是家常便饭。那么问题来了,服务业如何持续?

我们看下出版市场,畅销书的作者会拿到码洋的8%到10%,如果一个职业作者想过的体面些,那么就按年入十万来说,一年写一本就要有一百万的销售额,一本书50元的话这个作者要有2万的读者群。因此我推测畅销书年销量最多高一个数量级,也就是几十万的销量。这就很尴尬了,畅销书也就达到微信上一篇十万加的爆款文章的影响力,而十万加的爆款文市场有售价,单篇大概过万,所以自媒体的风潮本质还是个经济现象,一年写一本书不如一月写一篇软文收入高。这两年网上到处都是教写作的也就不难理解了,起个惊悚标题加上病毒营销还是能赚到快钱的。我最近关注到一种供养模式pressplay,这个是台湾的知识付费的形式,读者订阅自己喜欢的作者并支付年费来换其正常更新。不过我怀疑这是个赢家通吃的模式,不如反着来,举例来说,你有10万忠实读者想达到120万年收入,每个人月供1元就可以放开了创作了。不过十万的免费读者是可以办到的,恐怕很少有人能找到10万付费粉丝,哪怕就1元月供。不同能力创作者会收敛到自己精力能力与用户开支的平衡,如果能靠这个活就会接着做,活不下去就不能全职做,剩下来的都是职业写手。玩票的做不到高频更新,那种觉得自己可以赚零花的想法并不靠谱,要么最后成为职业写手,要么就会在热情消退后进入低频更新。

上面这种定价方法其实是按生活成本定价,全职服务业工作要能维持生活,做不到就还是当兴趣来玩玩就好。以此为基础,当全民平均收入涨,月开支会等比例扩大,但此时基数大的作者收入扩大更快,读者一月工资1万元,5%买信息500元,工资涨3%,多515元,原来1元订阅涨到2元边际效益小,但月供放大效应很大,因为作者收入会翻倍。但因为是非必要开支,收入下滑砍掉作者收入就全没了。基数小,订阅费用就会高且稳定,这里有个平衡点,大概万人规模才能开启订阅模式,几千个人的订阅其实是一次性订阅,因为知识多样性跟规模有关系:感兴趣的人少,知识多,那是学术期刊,政府出钱;感兴趣少,知识少,规模形成生意;感兴趣多,知识少,搜索引擎/短视频;感兴趣多,知识多,视频/书籍/课程。一个垂直领域知识,如果规模不够大,可持续性不强,但如果知识本身能吸引用户或者获利就有可能,例如股票、星座、八卦、新闻、体育等,本身没有知识规律,但事实很多啊,每天更新也能成。至于专业内容,即使原理知识的受众不少,原理本身不会太多,后期肯定会偏向新闻等事实与案例解读,不然也维持不下去。其实这也解释了很多自媒体的问题,你的核心人群如果不大,即使全是你的听众,你也没办法全职去做在线内容,只能靠广告,内容上也只能蹭新闻热度,除非你搞线下培训与卖书,否则就当个兴趣做就可以了。做不到全职那么前期的工作都是沉没成本,做了全职养不活自己,那么你也维持不下去,个人的话周更是咬咬牙能做的的,如果想日更且保证质量,那几乎一定要全职,不然就只能友情转发或降低质量或拿正式工作时间来做,不然也是很难持续的。开源软件开发上有个巴士难题,说如果某软件开发组去开会乘坐同一个巴士,然后翻车无人生还,此时这个软件就报废了,开源软件只有做到开发者离开也能维持才算成功,这就需要用户基数够大才行。

对服务业而言,服务人群基数是最关键参数。拿贴吧举例,地级市吧规模看似过百万不少,但刨除马甲估计都是几十万甚至几万用户,日活跃用户也就两位数,线下活动坐满两桌就不错。专业或兴趣论坛活跃人数两位数属于不错的,三位数就需要专人全职管理了,四位数就有请茶的了,五位数活跃论坛板块应该凤毛麟角,连整体数量日活超过百万的都是数的过来的。有这个数量级的概念很重要,百万人群体是一门好生意、十万人群体是一门生意、万人群体是线上骗子的温床、千人群体是线下骗子的最大规模、百人群体是销售个体的普遍客户数、十人群体基本就是亲朋好友熟人网、个位数就是核心家庭与密友。在这个尺度下,骗子能不能全职就一目了然,如果骗子工资都吃不上饭,那这个骗子也只能是兼职,所以我们会看到有些模式在达到规模后自己更新配合洗脑,对人群进行选择性垂直吸纳,深入套牢,例如只做线下等,譬如MMM等传销组织。大城市与互联网降低了骗子钓鱼门槛,世界绝大多数城市人口都是几十万,大概就是做生意的起点,但大城市动辄百万千万很容易出现线下骗子,互联网具备双向选择性,效果更佳。可持续性对于不同职业要求不同,越是细分领域,人群要求就越高,新兴事物多出自大城市,少不了人口的支持。

既然说到了可持续性,我们就得算下数量级。世界上销量最高的唱片不过千万级,年均百万级都是爆款,漫画书籍年销量过百万也都是现象级。这里百万人群就是兴趣行业的天花板,另一个天花板数量级是万亿美元,这是可以撼动世界上任一独立经济体的数量级。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这个世界上可交易的商品定价范围是怎么样的,独立经济体大都人口过亿,如果万亿美元已经关系民生了,那么可交易的商品单品定价应该不会超过1万美元,也就是说,对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而言,1万美元都应该是个关系个人生活的量,超过1万美元的商品受众不会最大化甚至都不能商品化。不过按我经验,1000美元的商品都已经不算日用品范畴了而算大件了,日常开支100美元也不是小数目,当有人想从你那边拿走超过这些数量级的钱时,不论你贫富都应该意识到这里面有不对劲的地方了。有了这个商品价格数量级与人口或目标人群,其实我们这个社会整体的价值想象空间就放在那里了。你吹的再厉害一个人也不可能一天用某互联网产品超过16个小时,因为这样搞他连接入互联网的电费网费都没时间去赚了,这不可持续。也不用说16个小时,我估计一个现代社会自力更生有家庭的成年人每天能独处去接触新生事物的时间最多两个小时,当然人与人差距可能也就是来自于每天两小时。一个创新的产品能不能挤进每人每天这两个小时去改变一个人的习惯是非常难的,你可能都赢不了一部刚上映的大片。

20世纪初我们精神生活不如当前丰富,但眼下却又是个选择太多的时代,资本所期望的增长必然也是要关系到人的,人口趋稳后资本如何继续画大饼,也许我有生之年就能看到。很多人面对新生事物总觉得一无所知,其实不然,你知道的很多,你喜欢这事,类似你的人就也会喜欢,这样就可以估出最大市场,当资本要求的增长超过市场可接受范围时,就是退场的时候。现在资本追逐的概念不论精准医疗还是人工智能,如果挤不进你及家人那两个小时,多半都很难持续下去,需要商业模式创新或者说营销手段去包装。那些鼓吹概念的人的生计问题只要考虑到了,可持续性就不难想象,要知道现在公司的平均寿命远远不如人的平均寿命,持续不下去的商业模式是多数的,资本对增长的要求在这里面起了优胜劣汰的作用,然而如果一个赢家都没有,那么资本本身如何维持自己?那些信仰增长的人又该如何?不能总是回购股票吧。

资本要求增长,国家要求GDP增长,这不可避免导致寅吃卯粮,现在这些大国的央行利率都在走低搞量化宽松,欧洲甚至是负利率,这从历史上看也是一朵奇葩。这意味着金融体系已经预知到价值的货币标的没一个靠谱的,都得打折,说起来这也是美元独大后自己狂发国债的锅。大家都觉得美元可靠,你却一个劲印钱释放流动性为不良资产背锅,这个玩法不可持续啊,然后大家可不就去搞比特币去了。我去年年底说今年夏天要出问题,结果其实是一直横盘,现在说白了就是信仰之争,信仰要是没了,交易成本一提高原来很多玩法也就终结了。当前多数人信仰增长却不看重可持续性,都是些火中取粟的投机猴子,赚一票就走,但谁又不是呢?

可持续性在科研领域也是个问题,你无法想象五年后科技水平,但理工类博士培养期就是五年,搞错了方向未来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达到平均水平。有些学科没落非常快,有些则莫名其妙就出现了,一个课题组做一个课题十几年如一日只能出现在新闻美化里,真实的情况可能是这个组中间差点解散或很多已经解散或转行。独立课题组长至少要比同行平均水平快五年才能保证学生毕业不难看,这里面可持续性逼的很多研究组只能去做排列组合,增长的指标可能如同资本对经济的侵蚀一样让科研变得无趣,这也是代价。

可持续性是比自由市场更本能的生存要求,即使没有自由市场出现,社会也会自发找出一种可持续组织结构或游戏规则玩下去,当然不乏玩过火的案例例如复活节岛与短暂的新朝。当我们的社会结构发生改变,总会有领跑的制度,过去二百年资本与人口共舞,现在人口不玩了,资本估计也玩不下去多久了。但每个时代的人除了人性的善恶还有强大的求生欲,他们总能交出一份答卷持续下去,但持续下去与否其实谁都不知道。我们这代人太熟悉繁荣、增长与发展而对文明的衰落毫无概念,甚至都不认为文明会衰落。我个人对费米悖论的解释在于不是没有外星人,而是文明本身可能就不是一个可持续的东西,很多文明没等冲出引力束缚就被自己的制度与文化控制了增长,进入了兴衰循环而无法实现对宇宙的探索。当前的地球可能就是一个案例,我小时候幻想2020年汽车都是能飞在天上的,月球火星移民在上世纪70年代的各种作品中被认为21世纪初就能解决,结果如何还有两个月大家就都知道了。

希望我说的都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