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字

全球变暖与养生朋克

虽然关于气候变化的原因是人为还是自然存在争议,但气候正在变化的事实基本是无法忽略的。人作为个体的智慧总是很容易淹没在整体的混沌之中,过分高估眼下的事又低估长期的趋势,毕竟你能看到眼前的危险但若干年后的麻烦总是个概率。最近看到了一个讨论全球变暖影响的视角觉得很有意思,如果是真的那么在我这一代人老去的时候就能看到结果。

一般讨论全球变暖的影响,主要论点是极端气候对农业与城市的影响、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海洋酸化及生态系统的影响、海平面上升还有冰川消融等。坦白说,这些都很重要但并不能说服普通人意识到与自己的关联,因为这些事要么属于低频事件混合在意外之中,要么会被归类到大自然的调节过程。不过也有跟普通人相关的,那就是生活成本与风险会提高,但这会被技术进步掩盖,而我这次看到的观点则认为,全球变暖会改变生物的基础代谢率,说的更简单些,就是影响寿命。

虽然现在有些畅销书提出了所谓百岁人生与多阶段职业的观点,但实话说过去一两百年全球人口平均寿命的提高的主要贡献其实是婴幼儿存活率的提高与非正常死亡率例如战争传染病的降低。你可能听过建国前的平均寿命不到50岁,这不是说生理限制是50岁,而是技术与文明限制出来的,在古代如果你能活到20岁,不打仗不搞瘟疫那么活到60岁或70岁是很正常的事,只是夭折率太高拉低了平均寿命。过去的一个世纪人们做到的最大成就其实是终于能活到自然死亡了,至于说延长自然死亡达到类似长生不老的技术,过去那么多年到现在也没什么进展,恢复青春的干细胞跟无限增殖的癌细胞相似点实在太多,稍一不留神长生之术就成了长眠之术。我不否认诸如基因修饰技术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可能会延长寿命,但这就像是一个大海捞针的计划,更不用说现在很多人的养生朋克习惯了,一边拼命吃各种保健品,一边玩命作死搞极限体验,有个段子说每天跑步一小时可以延长一小时寿命但问题是延长的时间都拿来跑步了。类似的研究成果其实是在说你足够作的话会达到完全不作的效果,何苦呢?

如果人人活到自然死,有没有量化指标呢?无聊的科学家还真找到了,所有哺乳动物一生的心跳总次数大致相同的,大概15亿次,体积小的生物需要较高的心跳数,这导致了老鼠寿命很短而大象与鲸鱼的寿命很长,现代人类心脏则能跳25亿次,然而这个现代意味着也就最近一两百年的事,之前的人类也是15亿次的平均数。看起来15亿次不是社会意义上的自然死的指标,而是生态学上的自然死亡指标。心脏构造不同的爬行动物或两栖动物的心脏马达供能是达不到哺乳动物的水平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恐龙进化成恐人几乎是不可能的。更本质地说,这25亿次对应的另一个恒量是细胞通过呼吸代谢合成能量的次数,大概1亿亿次,对应人体内ATP分子数量也基本不变。从这个意义上说,你的每次心跳加速,燃烧的不仅仅是激情也是寿命。

然而,如果没有心跳加速,人生不过是一潭死水。衰老与死亡是无法避免的过程,是活着所必须面对的,也许未来机器义肢可替换掉不能用的器官,但其实研究发现就算汽车的引擎寿命也近似在10亿次的量级上,唯一的好处可能就是机器义肢可以换新的。那么疫病呢?如果我们消除掉所有心血管疾病,平均寿命会提高6.73年,如果搞掉所有的癌症,还可以再提高3.36年,但无论如何我们这一套零件跑不过125年,当然你作弊换零件或进行零件加固那是另一个故事。这个生理限制的背后是能量转换效率与磨损率,这被物理化学规则写死了,除非你强大到对抗物理规律,否则还是老老实实岁月静好。

既然是物理规律限制,那么温度作为物理学基本单位自然有影响。2001年《科学》杂志的一篇论文指出如果体温下降两度,寿命可以延长20%到30%,只是这个降温需要搞一辈子才行,否则低温的副作用会缩短寿命。另一个思路则是降低代谢率,你每次少吃10%的食物大概可以比别人多活10%,起码老鼠实验结果没偏离太多,不过这可能又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养生朋克。说回来温度,我们可以讨论下全球变暖这个现象了。

生命是ATP驱动的,生成一个ATP分子需要0.65eV的能量,温度每上升10度,ATP生成就会翻番。也就是说,如果你想丛林探险少被蚊虫伺候,应该在凉爽的早上出发,这时候大多数没有温控系统的蚊虫能量供应不足,飞不起来,更不用说露水了。进一步说,全球气温如果提高两度,生态系统的底层单元的生命演化率都会提速20%到30%,大概就是寿命缩短的意思。作为有温控系统的人也许影响不那么大,但要说没影响就属于扯淡了,而且这个影响是整体性的,只要在地球上你就躲不过去。地球的生态系统从来都不需要被拯救,物种大灭绝与大爆发都出现过,人类能拯救的从来都只是自己,说白了就是三个字:活下去。

所有节能减排之争到最后都是生存权之争,全球变暖相当于收缩了整体蛋糕的体量并提升了整体崩盘的风险,文明是个精细而脆弱的东西,稍不留神人类自己就会把自己玩崩了。但折腾又是人的天性与力量的来源,想到这里不得不说此时此刻的世界很朋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