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0 字

惰性思维

作为一个现代智人,努力改变生存环境的同时,也会被那些用来改变生存环境所构建的制度、技术与文化所改变。我们的日均能耗一直在走高,生活方式也贴合工业化社会的要求,追求效率与名利。所有这些跟当年狩猎采集时期有上顿没下顿的生活差距非常大,并不是说那种更好或更坏,只是个人价值观其实是历史的产物,不同时期价值观的差异是很大的,同一时期不同人的价值观也是不一样的。不过,有些东西很明显是一以贯之的,例如惰性思维。

惰性思维的表现很简单,就是先价值判断(例如是非对错与立场)后理性思考,通常第二步是缺失的,不过也许缺失也是件好事。小时候听评书,说书人介绍新角色都会先说面相,眉分八彩、目若朗星的一般都是正面角色,尖嘴猴腮、三角眼的一般都是反面角色或孙猴子。这是很脸谱化的,这种抽象或符号有个很大的好处就是你一上来就不用去猜忠奸了,安心听故事就行。不过坏处就是虽然情节不一样,但都大致符合起承转合的套路,评书听多了会发现情节重叠率相当高,程咬金、牛皋、李逵在说书人的套路里语音语调与行为方式都差不多,很多新编评书里角色塑造你基本都能从或隋唐或说岳或杨家将或三国或白眉大侠里找到原型,当然听书也是听故事,人物一致不影响场景变化后的新故事。在评书里,说书人为听众构建的脸谱化世界在人物塑造上偷懒,听众也乐得其所,是为通俗。

后来读一些小说,此时人物塑造与故事情节同步展开,阅读时你会伴随主人公成长,此时人物形象的丰满带来了更丰富的阅读体验,但此时读者就会失去对情节走向的预判,其实这种缺失反而成就了文学作品。不过此时的阅读体验就需要读者更高的专注度,否则某个角色反水了你不知道,跳着读就读不下去了。这类作品中价值判断不那么重要,因而读起来不容易形成预期,代入感更强。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类作品就不那么通俗,大众是习惯先价值判断的惰性思维的,你的作品思考密集度高而弱化价值判断,这就构成了理解门槛。那些理解门槛比较高的基本被划归文学作品,而很多东西一旦产生独立的分类就会构建出专业术语等理解壁垒。不过这也说明了一个现象,很多人读过很多名著,但等听别人讲起来时会觉得之前白读了,很大原因在于很多人读书不去思考与理解,后果就是只记住的情节大概而丧失了对作品的鉴赏体验,多数人的重新解读其实就是展示作者思考那部分的细节与伏笔,在价值判断优先的读法里这部分基本是不考虑的。

这个惰性思维在高度分工的社会里特别流行,而价值判断也从好坏善恶逐渐扩展到有用没用或结论观点是什么的样子。很多人不喜欢读长文但喜欢看总结或摘要,一方面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强化惰性思维。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购物评价,原来去商场买属于双盲,卖家不了解你,你也不了解卖家,买东西依赖口口相传。现在虽说是有了在线购物,但我相信多数人也会优先从众,看看销量最多的那个,再看看差评是否可以接受就买了。本质上个人买东西所做的功课并不多,随大流或信任权威就可以了,导购网站因此就很流行,例如知乎。这其实就是一种价值判断优先的惰性思维,我不用去知道所有参数含义,只要去CTRL+F找到推荐这个两个字在页面中的位置就可以了,其余的不想看或者说看了也是徒增犹豫。从众、相信权威或跟自己类似的先行者是典型的表现,这个思维可以说奠定了商人营销的部分基础。

也就是说,在市场主导的社会体制下,商家是可以通过强化你的惰性思维来营利的。那么我想不出有什么理由商家会去鼓励你进行深入思考,一来可能真的没必要,二来价值判断与决策通常是紧密联系的,你中间插上一个思考,决策就可能变化脱离价值判断引导的方向。那么作为一个精明的商人,你的所有销售策略其实就是让顾客放弃思考,产生价值共鸣,然后自然而然品牌溢价就出来了。行为经济学的一个核心就是本能反应与理性思考后反应的区别及其对决策的作用,这里面惰性思维应该也很重要。那些打着教你独立思考而其实是缓解你焦虑,用大量知识填鸭的知识付费的商家其实最不想你能独立思考而更希望你构建对其品牌的依赖,独立思考的人是很难收智商税的,但粉丝却可以,反正他们只是打着求知的幌子放弃了思考,买买买就对了。做笔记但不回顾,打卡但不享受学习,对别人观点总结头头是道但无法形成自己的体系,这些都是值得反思的。学而不思则罔,发朋友圈晒进度打卡并不可取,这事就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这种花钱买安慰的事并不是这个时代独有的,我记得看过一个传统出版商访谈,他提到一般纸质书的完整阅读率稳定在5%左右,鼓励阅读更多是商业行为而教化作用非常有限。书商比任何人都清楚设计个态度鲜明的封面与名人推荐的腰封更容易吸引顾客购买,但其实并不关心你能否读完,毕竟对持惰性思维的人而言,买了就相当于读了,买了商家的任务就结束了。不过真正读书的人却可能受益,因为更大的购买量有可能降低购买成本。微信读书改版前几乎就是读书人的天堂,只要你想读并持续读,那么读书就是免费的,而读书人解读书籍可以让持惰性思维的人掏钱来实现平台营利,不过现在似乎他们也走上了订阅付费的套路,不是原来模式不好,只是智商税来钱快啊。

惰性思维不止存在于商业,政治上也用得到。例如多数人喜欢先站队后辩论,预设立场对于政治博弈的考察是很关键的前提。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你去看看论坛里有争议的帖子,很多时候他们不是在讨论问题而是证明自己是对的,也就是说立场主导论据选取,断章取义比比皆是,这种情况下的讨论其实是鸡同鸭讲,毫无价值。所以你会看到西方选举基本都是在争取中间派而不是维护左或右,因为偏左偏右的人考虑问题大都惰性思维且立场主导,你不争取也不会叛变。但是,中间那部分人很多可能立场不明,这里没有惰性思维的人更可能真正去思考问题。其实选举里有个 arrow‘s theroem,说的就是任何超过三人具有帕累托有效与无关选择独立性的社会福利函数都是独裁的,翻译成不那么准确的人话就是常见的选举其实被中间派独裁,这事看看美国过去二十年大法官的构成就知道了。一旦思想上犯懒,其实是放弃了很多选择权,不过现代人的生活复杂度非常高,为了效率放弃选择或单纯相信某些东西是正确的也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有些人会把自己的价值判断上升为原则底线,决策时进行一刀切,这有点类似刺猬策略,很多时候是有成功案例的,但成功不代表对,将结果与价值判断混淆也是惰性思维。通过这一点你会发现有些人表面上风格鲜明,其实是贯彻推广自己的价值判断;同样有些人看似理性客观,字里行间也满满的惰性思维,拒绝思考且年龄越大的人似乎惰性思维就越多,拒绝关注实证与现实而沉迷于逻辑自洽不可自拔。我前几年就特别喜欢那些告诉我怎么办的东西(早年博客是存在这个导向的,现在翻旧文有种是陌生人写的感觉,不过可能只有我体会的到吧),判别标准也很单一,就是看别人用了这个方法怎么样。然而现在我觉得为什么的问题更重要,很多时候搞清楚为什么自己就知道怎么办了,但这需要昂贵的时间成本,只能自己找平衡。其实惰性思维每个人都有,但可能每个人使用的场景差异很大,只要意识到惰性思维的存在就已经很通达了。这是个工具性质的东西,用好了可能生活轻松愉快,用不好会淹没在细节海洋之中。

其实我更想把惰性思维看成一个自然而然的产物而不是单纯去批评,而且我就算批评也不见得自己做的多好,我做不到站在高点上指点江山,最多就是支个茶摊聊天自嘲(这算是家乡传统,300多年前淄川就有个开茶摊的落第秀才,我可以跟他比数理化,别的都是被吊打)。不过人类有充足的理由去相信高度分工的社会,但也应该明白这个思维对个体思考是存在反噬的。如果你习惯了惰性思维或者总是优先考虑价值判断,那么你不思考的那部分总会有人替你思考,当然不会站在你的立场上。惰性思维可能是进化过程刻在我们遗传信息里很重要的一部分生存本能与快速决策方法,然而这始终是一个有得有失的交易,失去的那部分可能没啥可留恋的,也可能是化解隔阂与矛盾的宽容所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