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7 字

饮食周期表

研究生阶段每天困扰我最多的是吃饭问题,也就是一到饭点就不知道下顿吃什么,结果常常是中午转了好几个食堂甚至跑出几里地后也没找出到底要吃什么,更可恨的是到了傍晚同样的事还要发生一遍。然后我一怒之下列了个饮食周期表,强行规定一周五天工作日的早午晚饭是什么,例如周一一定是早上鸡蛋夹饼,中午一定是研究所食堂套餐,晚上一定是三两庆丰包子一碗粥,周末则看心情。

这个饮食周期表在初期效果非常好,因为我根本不需要思考,按着表走吃就是了,反正一周都不重样或最多重一次。此外我还特意优化半天,保证每天荤素搭配不重样且营养均衡。不过慢慢我就发现一旦出现不按照计划的情况,例如本来该吃半导体食堂二楼的什锦炒饭,结果走到门口发现一楼竟然还有油饼(我是油饼的真爱粉)就在一楼吃,这种即兴发挥会造成我的优化完全乱套,这样就出会出现同一天吃同一样东西两次的情况。虽然我不是完美主义者,但计划被打乱总搞得不爽,有种前功尽弃的感觉。

不过这种感觉其实属于得陇望蜀,如果没有饮食周期表,我累积的不爽肯定要比少次的不爽多很多。很多工具就是这样,用了比不用好,但用了又被工具限制住了。事先计划总是比没有计划要强些的,把要做的事事先条分缕析安排好然后按部就班完成会让很多乍看之下无法完成的工作实际得到执行。不过还有句话叫做计划不如变化快,很多计划良久的事很容易一下就被突发事件打乱节奏。因此,事先计划这件事总是听起来很美但执行起来容易出问题。

反思一下,按计划清单规划的任务往往不能涉及需要思考与创作的部分。在思考难题的时候如果限定时间是一种毫无意义的行为,因为思考需要集中注意力而能想明白问题有时需要进入思考的状态,要是刚集中注意力就弹出提醒说该干下一件事了往往下一件事也做不好。这个矛盾的核心在于广义上的工作效率是建立在知道怎么做的情况基础上的,而很多工作效率提高不了的问题在于根本没有流程或思路来解决当前问题,就是需要大量时间来综合、演绎与归纳事实与经验,这个时间无法压缩也无法规划。

有人提倡按照紧急-重要四象限来做事,让尽量多的重要事在不紧急的时候完成,这个想法没问题,但很多紧急与重要属性都是事后才能判断的,这样的方法有点逻辑完备但事后诸葛亮的意思。我觉得可以把需要做的事按照是否流程化与自己意愿来进行区分,喜欢做的事能流程化就走流程,不能就给大段时间,不形成压力;不喜欢的事能流程化就按部就班,不能就坚决不做,否则会成为黑洞吞噬无数宝贵时间;如果逃不掉就放到最后,其他事完成再处理。

除了对事情进行区分,另一个方法来应对意料之外的事就是事后分析。我现在的习惯的是每天早上或前一天晚上列出今天一定要处理掉的事,然后在晚上或第二天早上在日历上记录过去这一天真实的时间利用情况。刚开始没几天我就发现原来我是这么口是心非,每天安排的事跟真实利用的情况很难对得上,当然那些可以流程化的事都还是能对上的,但涉及写论文与读文献,进度规划几乎跟废纸一样。不过我现在适应了,重要的是别盯着天花板啥也不想浪费时间就行,虽然这样浪费时间其实是我最放松的时候。

制定完美计划并完美执行是理性派的不二守则,不过这也是让理性派不理性的源泉。工具是死的人是活的,工具与流程可以保证一件事的最低质量但会压抑自由发挥,不对需要时间的事设定计划与进行事后分析可能是一种解决思路,有些事不想费力思考就可以用事先计划来规避,当想享受选择乐趣时也要做到不被规划限制住。不过说真的,各位看官可以尝试对自己一天、一周与一月进行下事后记录,说不定能发现很多很有趣的事实与行为模式。计划是理想,记录是现实,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就是生活幸福与否的源泉。

话说回来,饮食周期表其实我现在也在用,虽然真的就是个摆设,但这种自我嘲讽方式让我感到真实,大概也许可能我不是个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