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5 字

匹斯堡会议见闻录

匹斯堡会议可能是分析化学领域里最大的学术交流会与仪器展览会,这个会议起源于美国宾州匹斯堡市,每年春天召开,基本就在几个美国会展城市里轮转。匹斯堡会议规模近年来虽然在缩小,但去年也有来自88个国家和地区的14144人参会。今年在奥兰多举办,参会人数也在万人以上,要知道虽然坐拥环球影城与怀特迪士尼乐园,这个佛罗里达小城人口也不过二十多万,要不是有发达的服务业支撑,这种规模的会议是很难协调的。

匹斯堡会议有几个显而易见的功能,第一就是评奖,很多分析化学领域的奖项都是在这个会议上颁发;第二则是为了买卖仪器设备,很多仪器公司会选择在这类规模很大的会议上发布新品,而确实也会吸引潜在买家,所以你可以预期这个会议的赞助费到最后是谁掏的;第三则是学术交流,除了学术报告、研讨会与展板外,很多课题组或研究机构会选择在匹斯堡会议上组织为期一两天的短期课程来推广自己的分析技术或理念,我目前所在课题组本来也准备了一组课程,但因为报名人数少而被取消了,不过会议方很大方地免了课程讲师的住宿与注册费用,虽然我不参与课程但也蹭到了很低廉的住宿协议价;第四则是为分析化学方向的学生找工作提供面试机会,学生的注册费只有25刀,可以提前注册提交简历,然后开会时招聘公司会给心仪的学生发面试通知,当场面试;第五则属于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会议会提供团体票去环球影城且一万多人一来一住一走,留下的都是开支,我从机场打车去酒店,当地司机都很清楚我是来参加哪个会议的并推荐购物中心与游玩景点,整个 international drive 上的酒店都有免费到达会场的大巴,15-25分钟一班,会场也有电视直播且可以在酒店特定频道看到,感觉套路已深,好听了说是服务到位,不好听就是宰客一条龙,因为有天坐 UBER 时司机小哥很直白的说很多地方就是宣传出去让你们外地人消费的,当地人根本不去,听着耳熟吧?

其实国内也有个会议几乎完全借鉴匹斯堡会议,没错,就是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同样的评奖、展览及学术交流整合于一体,我在北京读博时就参与过,不过真的就是打酱油到展台收集小礼品去的,啥报告也没有。这次来奥兰多开会,老板非要求投两个摘要以防万一,结果一个口头报告一个海报报告,还都在一天,我又是刚从国内休假回去加拿大当天就又飞的美国,时差不说报告都是前一天晚上才作出幻灯片,一遍没练就上台讲了(其实之前的报告也都是一遍没练,不过起码都会提前做好)。后果倒也没啥,因为报告在早上,听的人少,主要就跟其他报告人交流了。但我发现海报报告其实更有利于学术交流,因为要立在海报边上两个小时而海报可以放一整天,其实曝光率比口头报告更高也更累,而我以前国内开会都是贴上海报就跑了,没意识到其交流的重要性。

我这次最大失误就是在家过年过懒了,什么也没准备就跑来开会了,其实可以提前下载会议的手机应用标记想听的报告,这样可以省大量闲逛的无用功。不过好在还有个展览,所以闲逛也不那么无用,毕竟可以开开眼界,至少会议方提供了虚拟现实体验区、答题抽奖与盖章等游戏供玩乐。此外,如果有打算联系的合作导师也可以提前邮件约见面,我则完全忘了半年后要失业这茬了。但其实还有个亡羊补牢的方法,我在听完报告后会把问题记下来但不当场问(时间一般不允许),晚上回旅馆写邮件询问,虽然找工作是没啥用,但至少通过邮件交流可以让对方知道你的存在。而且他们也确实会回邮件,毕竟你能提问题就说明去捧场了,在会议这种众星云集的场合有个听众也不错。

然后就是社交了,我这个人比较独,所以一般不会主动去跟人交流,这不是啥优点,不交流谁也不知道谁的。但开会忌只跟一同去的人在一起,那就完全丧失交流意义了,一般要趁会议跟之前认识的人打招呼然后去结识自己认可的人,像我这样端着实际是吃了哑巴亏。不过好在我酒店跟其他同组的人不在一起,所以行动比较自由不用协调,这次会议国内的博士导师、答辩时主席及一些朋友都来了,异地见面更觉亲切。此外也结识了一些新朋友,基本都是做报告认识的,有很多前辈,也有博士生。交朋友这事是这样的,一定要互相认可,否则交流起来会很不舒服,所以姿态是要低一些的,但如果感觉对方不吃这套,也没必要死磕。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很多人这辈子可能都不会再见到了。

其实来开开会也是了解学科动向的好机会,我观察到很大的仪器公司似乎开始缺席匹斯堡会议了,一方面是可能赞助费要的多而回报反馈不够,另一方面则是分析技术目前似乎到了一个瓶颈。现在分析技术两极化发展很明显,要么就是大到类似光源、冷冻电镜这种根本没法展出,要么就是往模块化、OEM、微型化及便携化发展,大仪器公司在前者上有优势,但会展上更多的却是各种小公司,做的东西也都比较专一。值得一提的是大概有50多家中国公司参展,不过我感觉很多公司显然没啥经验,对于会展中吸引有效客户的手段完全没有,但愿他们能从海外同行那边吸取点商业经验,毕竟仅靠技术是卖不出去东西的。我个人比较感兴趣的是一些微型泵,7号电池或 USB 供电,只有啤酒瓶盖大小,感兴趣的原因则是我一直觉得对于可穿戴分析设备,如果没有稳定的采样结果可重复性就有折扣,而微型泵就很有必要,特别是能跟充电宝等其他日常设备偶联的接口对于野外采样或可穿戴采样非常有利。

学术方面我只能说这种万人规模的会实在是很难找同行,但听大佬们的报告可以感觉到他们都对 unknown unknown 也就是非目的分析感兴趣,特别是 Hites 老爷子的报告就是这个题目,不过 Hites 的研究模型比较吃经验与灵感,有着老牌科学家做研究的底蕴。新派科学家例如 Scripps 的 Siuzdak 更崇尚技术力量,连 IBM 的沃森都用上了。我也跟 NIST 的人交流了下,发现他们也还是保守的,不相信模型的力量更多喜欢标准品与标准谱库。我隐约感觉到这种对立会持续下去,因为 AC 主编的发言也是保守派的,而会议很多短期课程却是关于统计模型或化学计量学模型的。伴随人工智能的崛起,分析化学可能面临认知上的对立与革命,我自然不属于保守派,但统计模型中不确定性也确实是传统分析化学家完全无法接受的,有的则是他们还没意识到的。工业界的人则似乎对非目的分析不感冒,更多是传统高通量与目的分析的实际问题。如果真的要说个趋势,我想大概就是当今分析化学更多面向了生命科学与其他应用科学的实际需求,很多方法论上的革新都有着很具体的实际问题对应。

类似这种综合性大会,好的报告一定要把背景知识说清楚,我听到几个报告都十分具体,术语一大堆,这种报告我个人只能选择放弃且我感觉报告人就没打算让别的学科的人有机会听明白。相反,有些报告也许并不执着于列上所有的研究成果,但起码一个故事讲圆了,也让听众听懂了,那就是有效交流。有时我感觉很多研究人员自己一骑绝尘跑得太远,其实也不利于自己成果的展示。当然,这也是某种策略,我觉得学术水平没到某个层次时最好别用,除非你很清楚你在干什么。

其实我15年后就一直没参加会议,一方面是我自己也在转行,另一方面则是我一度觉得学术会议很低效。其实即使参加完匹斯堡会议,我依旧感觉学术会议上的交流是相对低效的,但很多会议模式确实比我之前参加的会议要更好一些,不过我觉得实时在线交流其实更合适,很多学科有着自己的邮件列表几乎每天都在交流,而实验性学科因为属于劳动密集型的所以会议交流可能更多,但我觉得伴随技术进步,会有新交流方式出现的。

此外,我这次开会报告前在英文博客上也发了个提醒,算是一种新尝试吧。因为女友在美国,我下半年也确实需要在美国找个博后,我个人倾向于代谢组学数据分析,特别是环境方面的应用,简历一直都在网上挂着,如果您是我的读者且有合适的推荐,欢迎留言,十分感谢!我也想试试走博客自荐途径能否用来找学术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