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4 字

南极谋杀案(十七)- 慈善绑架

“这是第六起了吧?”

“不一定,只是这六起案件有共性且都报案了。”

“一般都会报案吧,这种交赎金的方式。”

“要求受害人做慈善确实比较特别,但我查了下,过去十年本市慈善捐款有一个明显且稳定的提升,如果我们拿掉这六起案件的赎金,这个提升会出现中断。”

“也就是说,有人长期在做这个?”

“被绑架的人都安全获释,甚至有两起根本就不算绑架,只是绑架者可能获知了这几个孩子要去探险的计划,炸了附近的信号塔制造的伪失踪,而且还事先散播了信号塔辐射的谣言,我们都不知道被炸是巧合还是策划的。”

“其他捐款也有可能是赎金?”

“绑架者要求加密货币匿名捐助,而且多是小额多笔防洗钱的模式,现在这些慈善组织都有这样的钱包,一进账公链上就能看到,这样的事很难查,我只是听说本市安保公司纳税额增长率比慈善捐款增长率还高了一倍。”

“那就不好查了,会不会是安保公司?”

“查过了,安保公司是全球连锁的跨国公司,根本查不动,就我们市这点业务不值当。”

“那其他新港市有没有类似事件?”

“不知道,但我查过过去二十年同体量新港市的慈善捐助,总体确实在提升,但很难归因于这类绑架事件,毕竟这些城市的贫富分化也比较高,提升的捐助很难查清原因。”

“还有什么线索可以用?”

“有一起的赎金要求是部分买入一支股票,而被买入的公司确实正在被恶意收购,收购成功很可能会导致上千人失业,这部分买入完全打乱了收购谈判,勉强也可算是慈善类型,但我们查了所有关键人物,大部分都没有绑架期间的不在场证明。”

“那不就是说他们可能就是绑架者?”

“恰恰相反,这一起被绑架的孩子说见过绑架者的脸,跟这些人对不上。”

“绑架者不怕露脸,怕是做过整形手术,整容医院记录查过没有?”

“查过了,只能说整容不发生在本市,我们也调了监控摄像头,绑架者在摄像头覆盖区域绑架全程戴口罩墨镜,但跟被绑架的孩子单独在一起倒不在乎露脸。”

“画像呢?”

“被绑架的除了探险那几个半大孩子,都是学龄前儿童或不超过10岁的小学生,绑架者露脸似乎更多是排除我们锁定的嫌疑人,体貌特征全都对不上,说不定也做了伪装,但小孩子的话也没多少能信的。”

“听说另一个特征是赎金金额?”

“嗯,这算某种共性吧,嫌犯是根据财富排行榜或过去三年公开报道的纳税总额的5%来要求,但并不总是最有钱的家族或个体,钱数绝对数量不小,但对受害家庭负担确实不大,这可能是很多案件根本就没报案的原因。另外似乎对所有被绑架的人都做了调查,被嫌犯联系的往往是年长的女性,会刻意绕开那个最可能报警的家庭成员。感觉对方是在用一种对被绑架者影响最小的方式在执行绑架,可能就是要维持慈善金额的增长率。”

“金额数能对上吗?”

“嗯,我们的慈善金额计算时需要算上二维码卡片撒钱的。”

“二维码卡片?”

“很多街区会一夜间突然出现这些卡片,扫描后直接就是稳定币,扫描者会得到一点钱,然后会用其名义进行分布式捐款,这种方式真的很让我们头疼。当然有几次卡片确实是诈骗,但大多数就是真金白银,而且这个码是一次性的,第二次扫就转到市政府主页了。”

“那我们不是可以通过金额来反推受害者吗?”

“大头应该还是匿名捐款,这几个报案的收到的信息都是混合型,比例也完全没规律,似乎就是为了防我们查。”

“有点意思,背后应该有一个组织,定性是恐怖主义?”

“嗯,目前是这么定性的。而且我们也捉到一个模仿犯,他跟受害者没有任何关联,但要求的赎金是去一个便利店买光所有产品,我们查到那个店主的孩子需要动手术,正好缺一笔钱,不过这个模仿犯漏洞太多,赎金完成后放松警惕,小孩自己跑出来还记下了地址,在其余案件里小孩都是戴上不透光墨镜到坐公交反复换乘,同时喝下低剂量安眠药果汁,孩子醒过来时找司机报案被解救的,显然这个模仿犯不知道这些细节。如果不定义为恐怖主义,只怕模仿犯会越来越多,另外也得跟那些媒体打招呼,他们给的线索太多了。”

“但实质上的社会危害性也有限吧。”

“这话只能是辩护律师跟法官说吧,针对少数有钱人的犯罪也是犯罪,我其实更在意那两起炸了信号塔的案件,这种事恐怕根本防不住,你总不能不让这些半大孩子出去玩吧。”

“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没有了,市长。”

……

“怎么样?”

“定性为恐怖主义,暂时没有对策。”

“下一个目标是谁?”

“市长,毕竟我也在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