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岁的时候,每过一年,人生阅历会增长约5%;三十岁的时候,会增长3.3%;现在,只会增长2.7%。阅历这东西是随年龄边际效益递减的,经常感觉啥也没做就一年过去是年长者的专利,如果把受教育当成社会层面的复读机驯化,那么年龄就是个人层面的押韵,韵脚就那些,自然感觉快了。为了让年龄的边际效益小一点,我进行了很多改变个人习惯的尝试,毕竟像我这样在家工作的懒人,假如保持疫情间的简单作息,我是可以很轻松几个月不跟人说一句话的。
今年我回国两次,加起来在国内住了快两个月,对国内疫情后的生活体验了一下。我最大感觉就是信心不足,有工作的人跟没工作的年轻人活的都有点小心翼翼,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生机勃勃的拿政府养老金的退休群体。这是地产经济破裂的必然结果,国内市场不景气会逼迫企业出海找新的商品倾销地与原材料产地,这段日本已经表演过了。只要是个现代国家,看起来路线都不会差太多,这种挤泡沫没搞出九十年代大下岗或美式次贷危机就算不错了。另一个感受就是抖音,现在似乎万物皆可直播带货,看似记录生活的故事总跟着个卖货的后续,很多故事明显有剧本,而且是很不高明但很容易上头的那种。其实区别一件事的真假可以看其叙事逻辑,越是逻辑严密,越可能是编的,故事线是社会面的一维投影,你要是沿着等高线投影就感觉没有起伏,沿着山脊投影就过于陡峭,在看到地图之前,你的感受都不会跳脱出投影的角度,但总要意识到镜头后面那个头。
回国时清购物车买了些测幽门螺旋杆菌的试纸,测了下阳性,回美国后就找家庭医生开药,结果给我开了个四联抗生素,说白了治疗幽门螺旋杆菌就是要先用质子泵抑制剂减弱胃酸环境,然后还是抗生素杀菌。大夫给我开了两周的药,说吃十天就可以,这很关键,因为我吃到十一天身上已经起红疹了,大概是抗生素的过敏,然后我就停药了,红疹也马上消失了。这个玩意其实治不治疗影响不大,但抗生素过敏或依赖危害可能更明显,由此我很好奇究竟有多少类似的感染或携带是有必要采取措施的,查了半天资料结果互相冲突。对此我个人的黄金标准就是车祸死人的概率,在美国这个车辆大国,一个人一生中死于车祸的概率大概1%,而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人因此得胃癌并死于胃癌的概率在0.6%到1.8%之间,同时,长期抗生素使用导致死亡的总体概率可能在 0.5%-5% 左右,我看不出治疗这个玩意的明显收益,而且可能没等到结算就被车撞了。这里面这些数字都是AI算的,我特别喜欢让他们算一些奇奇怪怪的概率。
折腾完胃,我又开始折腾肠道。因为服用抗生素,肠道菌群可以说团灭了,为此我开始尝试各种不同的酸奶。效果不好说,但每次我换酸奶品种,第二天几乎一定腹泻,倒不是那种病理性的,因为腹泻完马上就恢复正常,算排毒。看起来今年我的肠道打了好几次世界大战,每次都搞得一片狼藉,其中有种椰子做的酸奶,口感跟普通酸奶差不多,但如果你敢尝试一天正常酸奶,一天椰子酸奶,我几乎可以保证你每天都站不稳,这个梗我早晚用到推理小说里。除了用酸奶,我的厨艺也经常导致腹泻,我每周都会尝试自己做一道新菜,然后无数次刷新了我曾经吃过最难吃的菜榜单,有些口味让我深刻怀疑人生,无他,唯手生尔,但我几乎不会重复之前做过的菜。然后就是拔智齿,这还是回国拔的,过程比较轻松。今年打了新冠疫苗,不出意外被疫苗放倒了,烧了一天。
今年我第一次发现自己头上有了白头发,本来以为只要秃得够快白头发都出不来。然后又查了些老年人相关资料,立马去超市买了包纸尿裤,先开启下适老性生活。因为一包纸尿裤有二十片,我初步定了两周的适应疗程。实话说,纸尿裤除了不环保,透气性差些外感觉不出什么异样。当然,你坐到硬椅子上会有点问题,明显被垫高了,我猜跟女性垫卫生巾感觉差不多吧。这玩意不如棉内裤舒服,穿脱麻烦些,必须要一天一换,如果我老到需要纸尿裤的年龄,可能需要一个自动辅助穿纸尿裤的机械臂,人大概率用不起。
今年从事最多的运动就是钓鱼了。从前十几次空军到后面一次十几条,我一年期间大概钓了接近一百条鱼,全部放生了。从最开始的路亚到后面的飞钓竿,钓鱼这个爱好算是彻底构建起来了,明年应该会继续。其实钓鱼收获最多的还不是鱼,而是认识了周边的钓鱼佬,中年离异二婚男、越战老兵、父子兵、还有些从来没说过话,但没鱼情看到对方也在懵逼就莫名安心的老家伙们。第一次交谈都是小心翼翼的试探,也难掩各种偏见,但爱钓鱼的总不是什么坏人,跟这些人聊最大的感觉就是听到了很多美国版聊斋志异,聊开了更会发现除了长得不一样,中美钓鱼佬内在区别不大,爱吹牛、有偏见、老了就喜欢想当年还有一肚子对政府的牢骚跟数不清的钓鱼战绩。
既然提到了运动,今年冬天开始,我尝试了间歇性晨跑,用第八套广播体操热身,最初目的是观察下是否有鱼情,后来发现绕池塘一圈大概两公里正好适合跑步。说跑就跑,装备自然是不能少的,我用上了压缩裤。这条裤子我五年前就买了,今年才第一次用,本来是打算绕中央公园里面那个湖,没想到拖延成绕钓鱼的池塘了。第一次跑我连一圈都跑不下来,现在就不一样了,能跑一圈。随身装备里有我今年买到最满意的产品,meta的智能眼镜,跑步时可以听播客,如果看到什么可以第一视角拍下来。说起来,我读研究生时买了x100初代,当时立志拍一万张照片练习摄影,毕业时拍了五千张,后面就几乎不咋拍照了,现在已经吃灰很久了。用照片记录生活曾是我的习惯,但我好像很多年不拍照了,现在有了这个眼镜确实又开始拍了,主要还是方便。
说到电子产品,今年自然没少玩游戏,我给自己的游戏限额是每月最多通关一款,今年差点超额完成。职场浮生记终于拿到了版号,这款游戏我玩过试玩,玩下来感觉完成度不错,第一次玩没看攻略,直接中途破产了,后来认真搞了下卡组才通关。也玩了极限脱出三部曲,每个房间的谜题一度成了我睡前读物。还通关了muv luv alternative跟十三机兵防卫圈,都是文字冒险游戏里的科幻精品。回国期间通关了传送门2,也是科幻解密佳品。差点超额的是八方旅人,今天再度尝试隐藏真结局,然后又被团灭,只能算明年业绩了。漫画方面特意重看了金田一37岁事件簿,同龄人比较有共鸣。杀手寓言第二部也是各种笑。愚者之夜与怪兽8号打发时间也都比较合适。动画方面每天一集看完了神山健治的tv版攻壳机动队,非常棒,但也有明显违和感。stand alone complex,这个议题很有意思,我已经看到了不同大语言模型似乎是存在某种个性的,有的当然你去调提示词就可以。但如果我们把个性当成某种完美全集的子集,那么很明显端侧模型受限于资源一定是有个性的,如果我们让渡一部分行为决策权给端侧模型,让他们基于主人的行为记录来进行判断,那么端侧模型间的博弈几乎就可以看成主人的博弈,例如我们可以基于历史文献构建虚拟的关羽战秦琼之类的。但如果这么想,人的决策就从基于生理智力的博弈变成了基于算力资源的博弈,人与人之间的无知之幕会被对方算力击破,到时候会出一堆伦理问题的。今年电影我设定的指标是一周一部,结果因为两次回国,半年时间就达标了。实话说,没啥印象深的电影,关于华人的喜福会不错,北野武的黑帮片也比较过瘾,顺带了解了下剑戟片这个日式武侠类型。书的方面,回国补票量子江湖·姑苏城,下一本不指望了,逛耶鲁书店时看到了一套 101 Things I Learned in X School系列,买了本工程学的,一两天就翻完了,榨菜书。另外就是今年读参考或工具书我用了偷懒装备,一个是谷歌的notebooklm,另一个是沉浸式阅读,这两个工具对于英文阅读帮助很大,基本不用等中译本了,从翻译到总结一条龙服务了。我今年订阅了科学美国人,还是比较值的。
今年研究上终于把西奈山最后一个工作发表了,在E&H上组织了一个特刊,近期写了个观点类文章讨论下数据伦理。去年那个预印本投稿折腾一年还在审稿,我无力吐槽。今年终于撸起袖子在AI辅助下重写了一套支持离子淌度的质谱成像脚本,大量使用c++,明年要到处打广告了。今年拿到一个企业合作的项目,虽然不大,但有助于我了解业界的问题,但流程上实在繁琐。我另外在做的项目因为有类似工作发在子刊上我就先暂停了,为了确保另一个工作能早点做出来。今年审稿大概十来篇,明年,依旧很忙。回国看到同龄人最大差异就在于他们更多开始依赖学生与团队堆成果了,我这种光杆司令效率确实不行。今年在云计算还有单细胞测序上接受了一些培训,看到了可以让研究生失业的AI编程机械臂,我有点无法想象实验学科从业人员的未来了,无人工厂?
明年还是有所期待的。第一个是端侧模型与智能代理,第二个是可回收航空航天,第三个就是川宝了,总感觉他会整几个逆天大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