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0 字

担心失去

作为一名刷过瓶子跑过柱子的科研民工,我一直认为控制实验是得到靠谱结论的几乎唯一手段,不过我的实验对象更多是污泥、植物、动物这些,所以执行上不会有太大心理负担。但有一类实验,是我想做但不敢做的,那就是人类行为的控制实验,这类实验会直指人心,操作上不可控因素也非常多,毕竟设计执行实验的人本身也可能被实验涉及的人性所控制。

不过,我不做不代表没人做,2018年在虚拟货币繁荣期就出现过一款基于区块链的社会实验,名字为Fomo3D,英文全称是fear of missing out,担心失去。这个项目本意是想揭露加密货币是一种博傻游戏,不过当年各路人马还是自带干粮冲进去了。游戏的规则很像拍卖美元的实验,首先游戏设定一个24小时倒计时,玩家可以通过购买钥匙增加倒计时时间,最后一位购买钥匙的玩家得到奖池里所有的奖金。因为存在担心失去的心理,玩家会不断购买钥匙,然而设计成这样是不会吸引太多人的,Fomo3D引入了分红机制,每一次购买都有一部分会分给之前购买的人,这样就形成了庞氏结构,参与游戏的人会不断自发推广游戏来使自己通过分红获利,因为钥匙价格会随购买数不断缓慢增长,分红是可以超过最初投入资金的,这样即便最后拿不到奖池奖金,分红也能保证不会完全亏本。事实上,游戏设计者还提供了四种战队供玩家选择,战队区别就在于调控分红与奖池的比例,默认战队蛇队有最大的分红比例,毕竟设计者很清楚来参与的人大概率是冲着分红而不是最后奖金来的。

这个游戏机制很好模拟了社会中出现新机遇时人们的心态,极少部分人抱着赢家通吃拿奖池大头,少数人则是依赖较早的入场机会通过维持机遇的热度赚取分红,大多数人则根本就不知道或者对此不感兴趣。这个过程有意思的点在于最后拿奖的人其实不重要,因为跟绝大多数人没关系,真正重要的是少数人对大多数人的信息渗透,也就是画饼,这张饼画的越大越像是真的,游戏本身就能延续下去,而早起入场者也可以盈利退场。在这个场景下,游戏作为最大噱头的奖池可以是任何事物与理念,而在Fomo3D里,就是单纯的金钱,可以说毫不掩饰其游戏本质。而这个游戏本身,其实在现实社会也广泛存在,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其奖品可能对应某种具体事物与价值观。

众筹就是一种类似机制,项目发起人可以给一个计划书来筹钱。但计划书本身是不能吸引人的,因此众筹网站会给出不同赞助人的福利,例如赞助一定的钱就会送初代产品。如果你去对比初代产品跟市面上成熟产品的售价,会发现差距不大甚至更低,那么这个项目的众筹更像是预售,吸引的人更多是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人,而这些人天生就喜欢传播产品吸引更多人入场。我自己参与过几次众筹,也确实换来不少吃灰的东西,有点众筹产品后来也确实上市了,这样的项目看起来就更像是正常的商业行为而不会被划入Fomo3D类诈骗,但本质上其实很难区分。例如,房地产卖楼花或期房看起来就像是正常商业行为,但放到一个房价似乎永远上涨的时代背景里就很可能被转化为一种击鼓传花的诈骗,需要不断有新购房者入局才能转下去。

如果是价值观,那就更危险了。我现在已经毫不掩饰对各类“主义”的厌恶了,这种过分的抽象与形而上学是种种脱离实际决策的根源。例如新自由主义者最喜欢市场主导一切的指导思想,本能厌恶一切监管,此时这个价值观的早期追随者就会将其中的观点规律化神圣化,像传教一样传播观点,他们当中少数是真的信仰,多数是将其当作区别敌我的标记。而几乎所有的价值观在其自洽理论框架里都有自我实现的本能,也就是信的人越多,这个理论体系就越可能变成真实,这种自我加强的信念对于追随者不仅仅是正反馈,更给他们提供了优渥的生活。同时,只要一个理论无法说服所有人,那么反对某个价值观的人就会成为敌人,对这个人的攻击就可以无限上纲上线。很多人尽力维护的价值观不是不能被打破,而是打破了就会动了其切身利益。学术界也是这样,都知道很多概念实质等同,但就是喜欢考察规训下一代人的概念辨析,而此时距离提出概念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已经非常远了。

我将其称之为“追随者两难”,对于新事物理念的早期追随者总是可以因为早期的追随而分红,但囿于分红的舒适这些追随者会放弃质疑新事物理念的想法。新生事物其实还好,因为相对容易被验证,例如交易量或搜索量,过气了就是真的过气。但理念这东西很多时候是没法验证的,甚至不论出现什么事实,都可以放到两个筐里,一个叫做“你心不诚”,一个叫做“敌对势力”,这两个筐从内心到外部势力双向甩锅,避而不谈理念本身的局限性。那么这个问题如何解决?还是回过头来看下Fomo3D的昙花一现。

Fomo3D的前两轮游戏细节网上还是比较多的,总结下就是黑客利用区块链本身的设计机制,制造了交易阻塞,造成一段时间内除了他别人都无法下单,然后赢了最后奖金。因为前两轮都这样结束,后面的玩家在吸引新人方面就受限了,毕竟还有一部分新人对最后奖金抱有幻想,而这个机制也导致分红不一定能超过投入成本,同时类似游戏也分流了加密货币持有人的流量,到最后热度消退甚至网站都没了。我其实在后期关注过但没截图,印象中那个时候游戏确实存在最后捡漏的可能,但总盘子已经很小了。而Fomo3D的类似游戏这两年也反复出现,核心玩法都差不多,可以增加代币销毁或限制总量的模式来寻找不同风险爱好者进行博傻。这类游戏很难从原理上找漏洞,反而在技术实现上的瑕疵可以导致崩盘。

现实世界被不同主义或教义营造的博傻游戏也同样可能被技术进步击溃。现在的概念泡沫一如曾经的宗教,本质上是不是博傻有时候我们这些局中人是不一定能看明白的,但新技术却可能从意想不到的角度打破之前的神话与都市传说。有意思的是,当前最大的现实Fomo3D游戏却有可能是一轮技术泡沫,人工智能与航空航天这两个相对新的技术增长点分别在智能与空间这两个没上限的概念里创造着新的机遇,也许有些入局者是为了自己的理想,但追随者们自己还都是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的,他们常用话术就是“错过就没有了”。很多技术与理念没有最终造福一方,但却实实在在创造了一些百万富翁。当然,也有很多理念与产品是造福世界的,这里面的关键在于是否允许质疑。毕竟Fomo3D也好,博傻也好,都只是手段而不带感情色彩,要达成一些目标,很多时候是需要耍手段的,例如在慈善募捐里也经常有博傻游戏,参与者很多明知上当也乐在其中,这里面的学问就深了。

人的行为永远是社会实验里最有趣的那一部分,也包括科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