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帮带是当前实验学科研究生最常见的培养模式。说培养模式都高大上了,本质跟传统行会制度下学徒制没有多大区别,高端的实验技能往往带有很浓重的经验传统,也附加了传内不传外等封建陋习。很多实验室或课题组到今天之所以能存活,很多是具有一些不可替代性的,最常见就是对某个专一领域掌握了特殊的分析技能。这个技能必然不会是特别通用的技术,但一定是对某个问题效果特别好的技术,一旦换了应用范围就不那么灵光,只要业内有这项技术傍身,教职与基金都可以维持住,有时还可以拿来唬一下外行。如果你去观察这类课题组的文章,会发现他们课题组几乎不会有人继续做科研,似乎有意维持技术的规模,出来的学生如果独立了基本也是要完全换方向。
这种实验室越来越多,因为没有研究特色几乎不可能有独立组建实验室的机会。而研究特色如果不能维护独特性,那么很快就会有内卷的同行把这块吃下去。其实这种高烈度的竞争在生物医药领域很常见,两个实验室一个做衰老一个做癌症,但其实技术手段都是高度重叠的,只是应用方向不同,如果基金断了,做衰老的转头做癌症不存在技术壁垒,了不起就是多招个有癌症背景的博后。因此,生物医药领域内卷很大程度是技术过于透明的结果,而另一些领域例如分析化学不那么内卷则很大程度以来技术的独特性或不可重复。这里不要认为不可重复是真的没法重复,而是没有这个资源去重复,重复别人的实验也是要花钱的,几乎没有基金会允许把钱花到别人发表的成果上,被重复在科研领域算得上一种实打实的致敬了。更多实验室会深耕自己的生态位,不轻易碰别人擅长的领域,算是某种潜规则了。
这个大背景下,实验部分的秘诀就越来越像手工作坊里老师傅的秘方,只会传给少数人。另一个原因则是经济上的,很多实验技术需要学生参与仪器培训,但到了下一年新学生来了,课题组就不太愿意付高昂培训费了,然后就让高年级带低年级学生,这种情况传个两代三代五年十年很多操作就出现神秘主义或玄学化了,例如必须要有某某步骤或用某某厂的试剂,否则不出数。实话说,刚进实验室的小白根本也不敢质疑前辈,自己成了前辈也不知道如何解释给后辈,越往后就越像你来比划我来猜,很多操作都变味了。这种好一点还可以找仪器厂商培训资料自己回炉,要是碰上实验室独占的技术,那就只能照单全收,毕竟别的地方也做不出来。
研究生扩招也是传帮带流行的一个大背景。当前的研究资源在很多学科根本不需要那么多人做研究,很多研究方向根本不存在高校研究所之外的就业途径。持续的扩招吸引最多的其实是没想好如何就业的超龄青少年,他们读研读博只是为了学历或迎合父母的期望,并不是特别在乎自己的研究实际意义。这样的学生最常碰上的导师是一味想在学术界立足的野心家,他们也许不知道如何指导别人,但都很清楚研究生是学术界能找到的最廉价的劳动力,只要压榨,总能出点文章,毕竟他们都需要毕业。这样凑出的卧龙凤雏一定是论文大户,但也几乎看不到什么能写入教科书的成果。其实扩招不是问题,问题是扩招要按需求而不是论文数来,否则扩招一定带来后续无意义内卷。
传帮带能流传到今天,很大程度是因为科研不是工厂流水线,哪怕是排列组合式科研,产出的东西也是非标品。有很多论文上不写就完全没法重现的细节,如果你把这块也给规范化了,其实也会打击创新。因此科研里实验部分传帮带还是会长期存在的,这里面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不规范操作,如果导师不关心,下面教的人不走心,最后很可能会出大事故。要想规避除了让导师加强监管外,更重要是让学生得到负责任的培训,真正理解每一个操作的意义与风险,而不是赶快做完水文章混日子混职称。遗憾的是这样的培训会很慢,需要耐心,而很多课题组最缺的就是耐心。
应该说这种手工作坊式科研距离被时代抛弃也不远了。实验的模块化与自动化现在很多公司已经在做了,美国有些高校新课题组已经完全不搭建实验室了,直接买公司的机时做标准化分析测试。当然,并不是所有学科都可以外包,但很显然这种模式在经济上存在巨大优势,自己维护实验室固然自由,但运行成本其实很高。当别人用外包一个月做一千个样品而实验室只能做三百个时,信息差就会逐渐拉开。也就是实验学科很快就会面临流水线冲击了,可能还有很多人认为自己的想法用标准仪器没法实现,确实,但很多新规律的发现都有点大力出奇迹的味道,等数据量累积上来了,很不之前看不到的东西就变明显了。我们正在远离假设检验的研究方式,转而走向大数据量下模式识别的新时代。
在那个时代到来前,传帮带造成的悲剧可能还会不断上演,我们没法超越时代解决问题,而这类问题可能在下个时代不用解决就会自然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