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1 字

脉冲式工作

我一直想找个词来描述脑力工作,一翻笔记发现不知道啥时候留了个“脉冲式时间管理”的短语,顿觉“脉冲”这个词很贴切。当下脑力劳动里重复性、冗余性还有外交式程序式的工作会逐渐被包括生成式代码在内的代码所替代,其实对于伏案工作的脑力工作者而言,长远看更需要适应脉冲式工作。

当前的脑力工作者有相当一部分其实是不做创造性脑力劳动的,很多就是大流程或一步步走程序,可以看作脑力版流水线。例如我们研究所给研究员配的行政秘书,这边是一个秘书服务三个课题组,每周她们会给课题组做个周报,列出当周课题组组会,个人会的安排,还会列上课题组长邀请或者认为重要的报告。然后就是每天收课题组成员的邮件,例如请假、报销、议程取消等杂事,然后去调整日程表,很多秘书在疫情后都直接改远程工作了,只是在需要接待访客时过来安排一下,其实也会远程安排,我们系秘书就直接搬北卡了。看起来疫情后他们工作强度降低了,但其实是隔离政策后人们发现之前很多流程是可以省略的,这看起来会提高效率,毕竟流水线上环节越少,效率越高。不过我会认为以后这个秘书退休了可能就不会再招新秘书了,因为可以让另一个秘书多负担几个课题组,反正现在效率高了但只是减少了个人工作时间而没转换为更高的资金利用效率。说白话就是短期的技术进步其实受益的是个体,整体效率的提高只能看长期,或者你从一开始就把秘书工作搞成外包临时工。

这类走程序的脑力流水线是完全有可能被软件替代的。例如有一个新课题组,课题组长用一些时间管理软件来自动发提醒与周报,每月开支20刀,远低于跟另外两个课题组长养一个全职行政秘书的一两千刀的开支。那么这多出来的钱可以进行更多的实验试错甚至多招个学生。当然,这并不是说科研里面资金效率高了产出就高,只是说机会略多。这种形式的职业取代才是脑力劳动者需要面对的,很多小企业的财务报表系统其实就已经让很多会计存在感越来越弱了。没错,你确实是会操作这些报表系统,但照着软件说明书去做的东西大概率现在生成式人工智能也能搞明白。换到老板角度,如果资金充盈自然可以养闲人,但经济下行要降本增效的时候就是另一幅嘴脸了。其实,很多低端程序员岗也面临同样问题,原来很多需求需要真人响应,但如果产品经理能用ChatGPT,他简历上就可以写自己懂编程,遇到问题就找ChatGPT,还少了交流里的沟通成本。虽然编程需求还是很多,但需求方不需要程序员了。真正留下的技术人才标准可能会更高,原来的脑力流水线可能被压缩到一个人身上,当然这个人工资是一个人的三倍,但本来这可能是十个人的就业机会,从企业角度最多可降低70%开支。

当然这类脑力劳动不是今天讨论的重点,今天要说的是剩下这个人的工作体验。如果你从事创造性工作,那么会很了解这并不是可以走程序的。“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种”的场景是符合农业社会大脑的,但你去问问任何一个延期的实验学科博士,努力跟收获是不是正比。这里不要去问硕士,大多数硕士课题难度都可以忽略,这个学位在学术界含金量24k纯银,毫无意义。很多人设计成了按部就班的计划,但执行的过程全是计划外选项,我就看过一个博士论文,中间有张图有一个月数据全异常,读了下说这个月实验室装修导致进水异常,但这个实验周期两年,所以异常也没法重来了。这篇论文能通过说明答辩委员会是通人情的,但因为这个异常,他论文结果的科学意义几乎归零,不是说能力不够,单纯就是运气差。

创造性劳动里的灵光一闪也就是一闪,记下来去执行这块其实不费脑子,但问题很多人没有这一闪。我经常见到有些人简历内论文突然一年爆发,这是闪对了,这种其实占多数。每年闪一下的只能是在课题组或研究所这个水平,个人层面一辈子靠自己脑子闪一次就大概率上岸了,闪两次算成功人士了,闪三次我没见过。注意我说的是个人,课题组铁打营盘流水兵,学生运气好底子好一年闪一次还是有可能的。研究领域默认博士跟博后是第一生产力,课题组长主要负责要饭,指望他们提新想法还不如买彩票。这个现状也就导致了脉冲式工作,首先用流程化排列组合工作来维持运转,然后突然有突破就一波起来,如果别人买账就在高点形成高台,但更多人会再次回归日常流程试错。

我从来都不信啥发现或创造是累积十几年搞出来的,因为累积十几年的是数据,要发现提取信息其实用不了多久。当然,这个就看缘分了,同样数据有些人折腾半天一堆垃圾套话,另外的人则可能通过探索发现新情况。前者正是流水线脑力劳动的常态,后者才是创造性工作的状态。创新这东西不大可能通过流水线作业产生,但不会流水线作业的脑力工作者可能连工作都找不到。对于创造性脑力劳动者,你得先证明自己是个懂流水线的废物才能在标准化现代社会活下去,这虽然有点黑色幽默,但流水线代表的现行脑力劳动的现代体制天然就对创造性存在压制,创新并不总带来福音,也可能是噩梦。至于量变诱发质变的说法我也存疑,只有质变了你才会把前面定义为量变,但定义质变本来就是个玄学。

更多脑力劳动的时间是处于等待状态的,例如采集数据、数据预处理、跟合作者沟通、聊天八卦听播客刷视频……然后数据一出来就进入应激状态,连续几天高强度探索式数据分析,拿到结论后休息回归等待日常。这就是典型脉冲式工作,你都很难用八小时工作制来定义,单纯记录工作时间可能一天十几个小时,但出效率的就十几分钟,其余时间实质上处于焦虑等待。但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就这十几分钟确实会产生极高的效率能把摸鱼那部分效率损失覆盖掉,甚至摸鱼与高效是捆绑的,有些人就是依赖摸鱼的羞耻感来推动高效产出。这个脉冲式状态属于创造性脑力劳动专属,很多灵感与机会要么就不来,一来就同时来,基本不会稳定出现。

那么怎么应对呢?也没啥好办法,就是心态放平。脉冲式工作是短期会有很高的压力,但并不持久,或者说我们大脑没办法长期兴奋,然后回归基线。你要觉得自己长期高压,一定去做个心理咨询或疏导,不然发癫发狂也并不意外。我观察自己碰到短期高压状况最喜欢干的事其实是去做重复性体力劳动,效果还不错,一到月底我要写研究速递就会把家里家务做一遍,就算创造性劳动结果不好,起码家里变干净了。但我可以预计,只要是做创造性脑力劳动,那么就不能指望这个项目进度条是匀速前进,卡壳或突然前进才是常态,如果你不喜欢这种压力起伏的工作,眼下还是有其他重复性流程化工作可以从事的,但长期不好说。情绪管理做不好或者看重情绪价值就不要选创造性脑力工作,在压力下保持冷静是很重要的,不然很难说你的身体能不能承受住情绪脉冲,当然你是艺术家另说。

这里顺带提一下冥想这些保持内稳态甚至追求心流的方法。我觉得如果自控到位,不必借助这些方法,更没必要指望这些方法给你带来长期益处。心绪杂念这玩意想压住是不太好通过外部行为来改变的,压不住也没啥大不了的,你又不是要修仙。只是不要沉迷于寻找解决方案的状态就可以了,有些问题其实不必解决或者不需要解决,过了年龄或者过了那个高压阶段就自己消失了。盲目追求高效率工作对创造性脑力劳动意义不大,效率跟创造就不是一个体系下的东西,我又想起了那些迷信的鸽子,本来喂食就是随机的,结果鸽子的脑子还是强制它们去发现一些根本不存在的规律。很多时候我看那些给职场白领介绍工具或高效率经验的文章就感觉是在看鸽子,感觉他们总结了一堆要么用不到要么不存在的规律然后信誓旦旦说其重要性。如同开头几段所提,个人效率提升很可能只是给了更多摸鱼时间而已,可能这些人真正需要的是一种成就感或其他人的赞许吧。我觉得这些都是虚的,把该做的事做好做完,外界压力没道理影响你睡觉,问心无愧就可以了。

说起来我最近也注意到博客流量的脉冲,查了下推测是《现代科研指北》电子版已经上市了。这里说明一下,目前京东、得到、微信读书的电子版是出版社纸质版本的电子版,不同于我在GitHub上那个开源版,但区别并不大。我年初说今年夏天要更新开源版,但我低估了当前工作的复杂度,争取年内更新吧,主要内容应该就是关于人工智能那部分的。我很庆幸去年这本书出版了,算是在前人工智能时代的末尾了却一桩心事,要是拖到今年我应该会大量去用ChatGPT进行润色,读起来可能就很外交部了。后面的更新我应该还是自己写,但我基本承认GPT-4很多地方比我强了。

没办法,我毕竟是旧时代的残党,新时代没有载我的船,只是好奇,当下的一代该如何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