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6 字

优秀的绵羊摘录点评

上个周末我打开电脑,查了下笔记里想写的主题,挑出几个有兴趣的开始写,但这次我多加了一个步骤,那就是跟ChatGPT聊聊这个主题。等我聊完,我意识到两件事,第一件是我对于主题的想法太肤浅,有的主题我之前已经写了些片段,喂给ChatGPT后一润色让我感觉之前写的就是垃圾,然后我直接让ChatGPT自己按主题写一篇,结果发现我给的那些片段属于负战斗力,还不如让它自己写好;第二件事结果就比较直接了,跟这货聊半天,没时间写了。

其实我认真想过,是不是这博客也算开到头了。我写的东西从来都是形散神也散,文章主题比较跳脱,我还把自己网站喂给必应版聊天(我感觉必应那个跟ChatGPT差异还是很大的,倒不是它资料更新,而是感觉它性子更急还有点脾气),结果人工智能分析半天给的建议也是如此。而且让它模仿我的风格来写文章似乎还很困难,我说写的不好它直接说现在办不到然后就把对话主动结束了,相当有性格。似乎看起来我的不可替代性在于文章写的太差,毕竟成功的人能总结出有明确规律的成功学鸡汤,但不成功的人基本就属于聊斋志异了。因此,就算为了让未来的人工智能在训练我这个网站更智(xiang)障(ren)一些,我觉得也有必要继续写下去,毕竟保持物种多样性还是很有必要的。

这次想聊的是《优秀的绵羊》这本书,这书我几年前就读过,只是最近才发现读书笔记一直没总结,就拿点碎片时间重新读了遍。老实说,第一遍读我就知道个大概的中心思想,第二遍读反而去关注那些作者不经意会透露的话语,这里就做个摘录点评吧。因为目前来看人工智能擅长总结归纳,但除非你指定它不会对一篇文稿的只言片语进行漫谈。不过想到这里我还是内心有点凄凉的,现在我连写个东西都自发考虑会不会被替代了,而人工智能并不在乎我这个低端智能的忧虑。

现实就是香草味,只不过是挑出了32种不同口味的香草而已

这句讽刺了优秀学生经历相似的现象,他们表面上存在多样性,但其实核心都差不多。

竞争的集中营里茫然的生还者

这个描述也很贴切,很多学生刷指标进入名校名企,但其实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能走到最后,然后就会同时产生自信与自卑两种情绪。

明明知道有些学生根本不会被录取,但是大学还是鼓励所有学生都来申请,为的就是降低录取率和得到漂亮的招生录取数据,这些数据不仅仅象征着学校的社会地位,而且更有实际意义

这就是排行榜的问题,如果低录取率有利于提高排名,那么学校一定会去优化这个指标,不论这个指标是否真的有利于教育。

精英式的生活方式是通往幸福的唯一途径……答案就是超越他人……不少父母利用孩子的成就来填补自己脆弱的内心……部分原因是他们会把问题归咎于孩子的不成熟……因为其他家长并不理性,因此学校也就不理性,甚至整个社会都不理性

确实,家长预期其实是学生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很多家长自己并不成熟,总要去按投入产出模型来评价孩子,结果就是孩子成了讨好型人格,很容易构建安全区来封闭自己的真实诉求。

富裕家庭的生活方式就是围绕着如何培养可以量化的美德……非应试教育,而是应试而活……当一个孩子追求的是受人肯定甚至被人羡慕,那么这样的需求就是个无底洞,因为它与追求被人爱是没有关系的……倘若哪天哈佛的录取要求每个人学会倒立,那么这些高中生也会一如既往不假思索地认真去对待并达到娴熟的程度

这里量化一词非常具有现代性,量化就有标准与可比性,那么生活就成了连续的考试。孩子如何形成了追求肯定的价值观,那么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如何爱与被爱。

英式高等教育在美国南北战争之前得到发扬,课程设计依托于文学名著,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道德品质。……以学术研究为方向的德式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见证了反对教育专业分类化的浪潮,开始发展“通识教育”,最著名的例子当属哥伦比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名著课程”。如今高校之所以还设有专业分类,实质上是两种理念在深度和广度之间的一种抗衡。

这里提到的两种高等教育模式可以看成一种在于让人个体成长,另一种则是融入集体社会化大分工,后者其实更符合现代社会对人的工具化要求。说白了就是现代教育的目标并不是促进个体全面发展,资源上也不允许,现实上恨不得所有人都齿轮化,用经济体系拴住大多数人的发展目标,维护一个永续的现代体制。高校需要在其中找到平衡,但很遗憾很多高校管理者自己可能都没想清楚,被现代社会推向了后者。

……所以他们的教学内容往往就是他们极其专业化的研究领域,由此,碎片化和专业化的课题主导了本科教育……教授并不重视教学,因为他们在乎的是课题研究,他们的教学内容也就是自己的研究方向,他们没必要去考虑他们那方寸研究领域之外的事情……选修制度本身鼓励了学生利用学分的灵活性获取最大化收益的学位。

这段对教职体系的批评是个亮点。确实目前本该教学生学科视野的专业通选课几乎都是刚入职的青椒来做,而青椒自己还没有对全学科形成概念只能照本宣科;教授要么就只会讲特别符合其研究方向的课,要么干脆全职科研不教了。有学科视野的人本就很少,而培养这样的人不利于科研成果的产出,在教职体系里也被边缘化,后果就成了学生刷学分提高GPA的目标。

所有一切都是以技术为中心的。虽然名校喜欢昭告天下,他们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如何思考,但是他们真正所做的是,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演说能力,为他们在商界和职业领域的成功做铺垫。

有意思的是,很多人认为分析能力与演说能力就是高校或名校该培养的,结果就是包裹在成功外皮下空洞的内心,根本思考不了自己的事,只是在父母期望与周围同龄人形成的选择偏好浪潮里不断向前。倒不是说分析能力与演说能力不重要,但这都是把自己刨除后的面对陌生人的交流技能,我很好奇如何分析的枪口或演说的对象对向自己会发生什么。

从小接受赞美教育的学生,他们的自信心来源于完美主义,因此他们不具备接受批评的能力……唯一的办法就是每个人,包括教授在内,降低他们的要求……政策制定者开始通过贷款和助学金的形式向学生提供大量资金,开始把高等教育的运作模式转型为消费者驱动的市场模式

这段是对优秀学生的心理素描,欧美现代教育体系几乎不允许在教育场景里使用负面词汇,这可以塑造自信心。但麻烦的地方在于教育体系的市场化运作还迎合了这个趋势,这样很容易形成正反馈。来的都是好学生,好学生就要给好成绩,好成绩让他们更容易成功,反过来更多提高学校名声获得更多捐助。只要这个正反馈对大多数人行得通,那么对应的副作用就可以忽略,但副作用基本都是精英们自身根本就解决不了的而且承受副作用的人也是少数,所以这根本就算不上问题。确实,大多数精英都会按这套逻辑平安幸福渡过一生,他们构建或加入的阶层根本就不会让其中的个体陷到进退两难的场景里,一切都是优化过的。这就好比拿着攻略玩角色扮演游戏最后完美收集所有剧情、称号与奖励,但现实中很多人一周目都是没头苍蝇二周目才玩收集要素,作为父母的过来人现在直接让孩子玩二周目,这究竟好不好?还是说父母根本也是自己父母的二周目产品根本就没考虑过一周目的乐趣?另外,让孩子玩一周目会不会太不负责任?我没答案,而且现实中似乎也不应该存在所谓人生攻略的东西。好比你要读一本本格推理小说,开头第一句就告诉你凶手是谁,那你还读吗?

受高等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就业(即产出和回报)……追究大学的使命是什么,无异于追寻生命的目的,即社会存在的意义以及人存在的意义……大学承担的责任首先是教给学生如何思考……真正的教育(即“博雅教育”)的首要责任是教会人类把自己从以讹传讹所形成的常识中解救出来,先要认清它,其次质疑它,最后从新的角度思考它,而不是被“常识”这匹蒙着眼睛的野马拉着跑……大学并非是学会思考的唯一机会,它既不是第一个机会,也不是最后一个机会,但它绝对是最好的一次机会……真正的教育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迎接社会,而不是给学生一份个人简历

这一段摘的是作者认为高等教育的真正职责,坦白说这个想法偏理想多过实用。能这么理解教育的人并不多,因为这么理解教育是打算让个体关注意义等哲学问题的,但社会运转意义是被体制定好了的,例如完成一个项目或赚没有上限的钱或获取最高权力。体制指定的目标只有这三种:完成项目这种有始有终的算是最简单常见的;赚钱是没有终点的可以把人的一辈子或家族完全限制住;权力这种虽然有终点但终点位置有限,所以就会开始内卷。现代体制只要用项目、金钱与权力架构就可以圈住绝大多数现代人的一生。作者的想法想教学生突破现代体制去思考其他东西的意义,这对一个人很重要,但对现代体制是没价值的。个体从思想上突破了体制也不代表行为上能突破,结果要么犬儒,要么被归为社会异类,想超越时代去思考质疑是没办法刺激生理产生多巴胺的。不过,如果没意识到体制的问题那就很可悲了,现代体制下的教育对质疑的宽容度并不高,更喜欢搞立场先行的辩论然后拿结果说话。对个体而言,接受反体制教育也确实对于生存在现代社会里没用,而且这也很不好教,甚至是不是能被教都不确定,有些个体的反体制想法其实是被体制压迫后逼出来而不是教出来的。说到底,教育的目标可以是给社会输送螺丝钉,但总要保证有部分螺丝钉可以突变,否则很难产生社会层面的进步与发展,当然宗教社会会认为不进步不发展也挺好。

欲度关山,何惧狂澜,风生水起,正好扬帆

我很好奇英文原文是啥,不过这段翻译很棒。

干细胞现象,即我们一直认为自己可以成就任何事情……只要掌权,不在乎你所选择的领域

这其实就是所谓领导力的核心。先有一定的自信,然后通过成功与权力来自我实现。精英教育的问题在于视角一直偏高,毫不在意其他非精英的想法。命令与执行中他们自然对位到命令这一端,有意思的是这种情况经常被赞美成有魄力或魅力,进而团结了队伍。我觉得其实基层轮转对于所有想做管理的人而言都是一定要经历的,不然命令就会被执行者抵制也没有办法理解具体的问题。西医的培养过程中住院医科室轮转是非常重要的,即使一个医学生最后去做外科手术,也是要有其他科室经历的。这点值得科研体系学习,也就是虽然教授可以有专精的方向,但本学科所有分支也是都要有基本了解的,当然现在有了ChatGPT。

思想家指的并非学术界的学者,而是能够以批判的视角来审视自己所处的组织和社会的人士,他们能够把批判落实到实处……最核心的任务是,筹建一个有能力与这个社会现状对抗的个体

这其实是作者写半天图穷匕见的几句。我猜大多数实用主义者并不买账,不管是思想家还是对抗社会,在今天都属于能直通吃饭不用花钱睡觉有人站岗的地方的。这点也没必要去扯意识形态,民主体制里的政治正确与集权体制里的一言堂在执行上区别不大,不用五十步笑百步,而且大家仔细查查现代国家的宪法与现状,几乎都是民主集中制与知识精英运转国家体制。不论把谁放到一个权力位置上,他都会最大程度寻求体制的稳定,游戏规则与内部制衡体系确实有区别,但不要指望任何现有体制能长期适应技术、伦理还有环境的变化,人类只要还是群居动物,就总有幺蛾子。

博雅教育并不为职业技能、经济回报或某种意识形态而服务……博雅教育所探究的是知识的产生过程,是对知识的溯源,而不是去接受现有的知识;学生不是吸收知识,而是对新旧知识进行思辨……博雅教育的终极目标并非实用主义,而是培养你超越空间和时间来思考问题、不受工作性质所限制的能力……他们往往被专业桎梏,不能突破自己的专业背景思考问题

这里作者又拿了一章来讨论博雅教育,这是很明显的文科生逻辑。文科生大都长于批判,但给的解决方案基本都是不切实际的,理工科学生长于优化解决问题,但几乎从不批判,因为理工科掌握的规律都是相对唯一的自然规律,没办法让你辩论或形成流派。现代社会更需要理工科而不是文科生,甚至社会科学会引入实验等理工科思路来研究社会问题。而对于文科生认为很重要的哲学问题,无法证伪也无法证实,只能在观点层面而没法落实,其实是违背现代性中量化标准化原则的,所以文科教育式微在现代社会会是一个长期趋势。但教育衰落不代表个体没有相关的疑问,因此心理学、成功学、历史、传记等文化产品会去补这个缺,补出来的东西大都又比较肤浅,会让文科生更难受,认为人心不古,然后奋笔疾书再批判一把。我这里没有讽刺文科生的意思,只是描述下现状,你大街上随机抓一百个人,让他们谈谈对电车难题的感受,他们大概率认为你神经病耽误他们赚钱,但回想下疫情初期封城与打疫苗的具体问题,说白了也是电车难题,现代人要么甩锅给体制或政府,要么随大流,你让他们去思考,属实属于折磨人了。我要是有经费,大概会去招募一批人让他们进行这种思考,然后用多巴胺作为奖励,量化下这种思考带来的幸福感。你看,这又是臭理工思路。

SAT的本意是摸清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但实际上,它摸清的却是学生们的家庭收入……其目的只不过是为了装点门面,让那些无缘进名校的孩子们无话可说而已……原因在于精英治理时代的来临。学校开始拼命讨好学生,这样做有很多原因。它会让客户(学生)开心。只要客户开心,捐款就不是问题……我们不是理所应得,我们只是足够努力……你要做的,是真正把对方当成与你平等的人

这几句剖析的是教育的市场化本质。国内的鸡娃与学区房很多时候也是家长财力与资源的体现,你投入多不见得学生好,但家长脑子里都打上了如果不投入就一定不好的思想钢印。其实本质上是对学校这种公立教育公平性的不信任,认为学校是保证孩子未来下限的工具,但其实很多孩子的未来是自己作出来的。学校的教育除了教书还要育人,其实是替代家庭教养的,从现代社会要求看培养出来的人应该差不多,现在家长课外培养是打破这种平衡的军备竞赛,最后结果就是高校也认可了这种军备竞赛然后把服务业精神发挥到极致去迎合家长,特别是出钱多的家长,培养出的人当主人习惯了都带有精英视角居高临下看其他人。这种现象恐怕要延续很久,本质上其实是封建思想余孽。说白了现代社会里等级制还是无处不在的,这就是封建思想的终极源头,只要还有人想做人上人,就没办法根除。

所有领导阶层都会发展一套证明自己权力合法性的意识形态……那些没能达标的 CEO们仍然能拿到大把的薪水,这本身就是成人版的 A-……虽然很多精英人士披上一层自由民主的外衣,但他们信奉的仍然是里根主义——二者的逻辑都是一样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这里提到的现象学术界也有,美国有些高校为了政治正确会特意降低标准招少数族裔的教职,然后这些人即使考核不达标系里或学院也会想尽办法来保证留下来。这里道理很简单,如果教职多样性不够,那么会影响学校形象与排名,而表现差的教职只要比例不高都可以用表现好的教职人员的优异业绩来掩盖,这就造成了身份政治在美国的大流行,这也是阶层固化的一种体现:只要你跨过最初的门槛,后面就是自己人了。精致利己在精英群体中也属于不能评论的话题,毕竟大家都差不多,有情怀的很可能背后被说成虚伪。善良这东西,穷人会因为生计放弃,精英会因为贪婪放弃,中间那些人则无法想象穷人与精英的伪善。

所谓公平,并不是要让每个孩子都一样;它只是说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拥有足够的资源

这其实是结果公平与机会公平的讨论。其实这里作者这一层只是说结果公平不现实,但只要机会公平更合理。问题在于这也是典型文科思路,现实中根本就没法定量啥叫做足够的资源,这条路的终点在于社会化抚养,完全剥离原生家庭资源不均对教育的影响,不过你咋去说服富人放弃使用自己的资源?他们肯定扭头就去私立学校了。而从管理者角度,他们更喜欢结果公平,这样具有可预测性。兜兜转转教育这个文明传续的行为不是撞人性的墙就是撞现代社会体制的墙,目前的问题解决方案都是折衷或顺其自然。严格说都不算问题而只算现象,因为当你认为这里面存在问题时,其实已经进行了价值好坏的判断了,而人与人间价值观差异又特别大,只要不形成共识,那么落实就会很遥远,因此你大概率不会看到现有精英阶层去深入讨论教育问题,毕竟对于有些人而言,这不但不是问题,反而是他们为数不多能把握命运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