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速递是我2017年启动的一个实验性项目,每月会汇总推荐一些环境科学领域的论文。其实在研究生阶段,我读文献的习惯是每天回宿舍前都会选一篇论文打印出来睡前读完,这个习惯持续半年基本就把博士课题的过往文献看差不多了,剩下的就通过RSS订阅来追踪关键词搜索结果。不过我很快就意识到我看的文献是没办法形成对学科尺度上的理解的,关注点实在太过小众,然后尝试去读综合类期刊,发现完全找不到头绪。
话分两头,我2011年注册了知乎,当时的邀请是私信找黄继新要的,其实我也不认识他,但似乎那时候他也比较大方,不论谁要都给邀请。之后我就在知乎上回答了一些科普向的内容,那个时候其实做科普更多的是果壳及背后的科学松鼠会,不过我逐渐意识到自己的知识面还是不够,读的文献也不够广。
2013年我拿到了知乎专栏的权限,当时就起名为“土鳖的论文修养”,用来督促自己多读文献。那个时候我读的文献的定位是经典论文,起因是读了一本《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这本书是被营销式书名给坑了,其实这书列举并追踪了四十篇经典论文,包括后续研究及评论,完整展现了实验学科科研发现被质疑及逐渐认可的过程,而且这书再版时都要更新最新的研究结果,这也是我那本《指北》十年一更新的根源。不过写了几篇后就感觉压力很大,因为很多经典论文并不是我专业的,读起来又慢又糊涂。
与此同时,我开始在豆瓣上写周记,其实就是总结这一周看到了哪些新鲜东西,当时是看到统计之都每周精选的栏目受到的启发,现在公开能看到的是100周之后的记录,原因在第一百零一回里写了。那个时候就是把周记作为一种简短回顾,长篇的都写成博客了。这个周记写到了我博士毕业前夕,之后衔接的就是我个人博客的长期周更,所以从博客文章来看我是16年似乎开始更新多了,但从个人历史视角来看,我其实是长期处于每周都进行反省总结的状态,只不过前期更多是吸收与分享,后面才逐渐开始自己总结写点东西。这个阶段视野是广了,但并不是专业视野广,读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
回到科研这边,我当时接收日常信息与文献都是通过rss订阅,每天大概要拿出一到两个小时来消化吸收,碰上感兴趣的可能用时间更多。日常信息是通过周记来分享推荐,那么文献的推荐就没有出口了,曾经费力把ES&T一期全部总结过,但发现实在太消耗精力。这种别扭的状态持续一段时间后我就出国了,出国后在加拿大的农村,时间精力又回来了,所以我在2017年启动了很多项目,其中就包括《指北》跟这个研究速递,掐指一算到现在都是五年了。
研究速递我从一开始就打算甩锅,所以采用了 GitHub issue 的投稿模式,然后也把这个模式移植到后面统计之都的统计月读上。现在尴尬的是统计月读已经完全可以通过投稿来养活了,而研究速递到这个月就我一个在投,不过这也没啥,本来我的计划就是就算全世界都抛弃了这个项目,我一个人也能养活,结果求锤得锤。其实更多人知道GitHub投稿这个模式可能是通过2018年阮一峰博客上开设的科技爱好者周刊,他博客的读者更多,可以满足每周的量,新闻类其实例如喷嚏图卦或睡前消息编辑部这种还能做到日更,但我就是个兴趣使然的普通网民,月更是我个人水平平衡质量与数量的极限了。
说到质量,其实我并不能保证。过去这五年每到月底我都头疼不已,相当于自己给自己定了个工作量指标,我更新研究速递本意是打算让读者了解更多,但意外让我自己养成了读文献的习惯。五年一共推荐了大概六百篇论文,但我浏览过的论文数大概在三四万篇,读过摘要的大概有三四千篇,推荐的那些肯定都读过原文,还有大概相同数目的论文也读了原文,但感觉没意思就没推荐了。这也是为啥我说一年也就读五六本书,我读的更多的其实是论文,用来读论文的时间拿来读书估计一年上百本没啥问题。而研究速递里推荐的是泛环境科学主题的文章,我自己研究方向的论文读的虽然没有那么多,但都是全文阅读,不过那些论文大多数不在研究速递里。
研究速递之前我也订阅过期刊更新,但经常不看或只看自己能看懂的。有了研究速递后我就不管懂不懂都会去读,这样累积下来的好处就是你会对整个学科的研究热点有基本的概念。我的起点期刊就是ES&T,这属于专业内顶刊,再往上就是些综合类期刊了,不过现在我也会去读这些了,因为我发现其实知识面累积够了之后就能读懂了。我并不是那种上来就只读CNS的研究人员,还是觉得得先把自己学科搞明白了再说,而且我后面读很多CNS论文会感觉到其中的发现并不比专业顶刊更重要,可能是新闻价值而不是科学价值高。形成这种认识对科研人员其实挺重要的,能快速进入一个子领域了解其概况也是很重要的,长期读专业期刊是可以形成这种经验的。也正是因为这些经验让我也看到了很多学术圈抱团取暖搞小圈子互捧的现象与问题,这些地方都有改进空间。
其实我心里有个数,那就是我的输入一定要大于输出一个数量级才能保证输出是有价值的,否则一来没有思考全是复读,二来知识面也没法累积到位。其实我各方面都只能是算最普通的人,所以累积经验就是为数不多能产生对外输出的途径。不过我这个养成习惯的法子应该是对大多数人都能用的,一个习惯坚持半年基本就会形成肌肉记忆了。当然实话说,过去几年有段时间研究速递与统计月读同时更新几乎把我精力掏空了,幸好统计月读那边有人接手了。
其实更新五年对别人也有点价值,这个栏目在我那个小研究领域算是很独特的存在。我师兄还把研究速递推荐给了他教的本科生,另外也因为这个栏目跟很多学科内前辈有了联系,这些都不是我当初设想的目标,属于意外收获。另外,这个研究速递的推荐有相当一部分是批判式的,有些文章我推荐出来是因为我很不满意其中的一些观点,这也是这个栏目能有固定观众的原因。学术界在私下里其实很多人对很多学术观点有争议,但都是私下表达,我觉得既然是学术交流就没必要遮遮掩掩,有意见完全可以说出来,这样也会破除掉很多科研新手对论文或期刊的盲目信任与崇拜。
其实更新过程中很多人提建议说可以做大做强,但我觉得这个随缘,这只是个分享项目,分享的多了大家都受益,但没必要做强制也没法强制,读者应该有自己的主见与思考,但很多人不乐意分享可能也有他合理的考虑,但分享也会有意外的收获。这就相当于做实验,你不给出刺激就永远无法看到反馈,负反馈也许看了不舒服,但保持开放态度就可以了,你没必要对陌生人的评论负责。
总之,这件事我做了五年,希望后面有更多人能参与进来,但就算没人参与,我也会继续支持下去。永远不要觉得启动一个计划太晚,我刚开始做这件事的时候已然三十岁,但只要你脑子还在不断吐故纳新,年龄就只是个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