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4 字

引用

今天打开谷歌学术,发现多了个里程碑,引用超过了1000。说来惭愧,我用了十年时间才累积到这个数,但里面没有一篇引用超过100,而且大多数引用多的也不是我的工作而是合作文章。而且谷歌学术是出了名的引用数据有问题,他们有时并不能很好区分学术期刊的质量,所以如果用一些文摘数据库来查引用也是到不了1000的。像我这种没有一篇成名作却混到谷歌学术上千引用H指数过20的,可以算是一种学术老油条的要饭标配了。

一般而言,引用通常是会比发表更能说明学术影响力的,因为绝大多数论文发表后的所有读者就是自己与审稿人,同行看不看完全看眼缘。一般而言,最后能留在学术界的在博士毕业就要有过百引用,做几年临时工达到过千引用可以找正式工了,总引用上万的不论哪个学科都是话事人级别的。这说的是平均水平,而显然还是有马太效应的,少数人博士上千引用也不是没有。想累积引用数,需要同时保证持续写论文而且论文有人认可,这其实还挺难的。不过引用也有很多种,不同类引用价值也不一样:

  • 前言类引用。这类引用更多是作为气氛组的,比较保险的方法是引用最近3-5年内的综述文章。也有人喜欢引用自己之前的文章作为背景,这可能是看不上别人写的东西,也可能是怕引到了带有负面评价文章。很多人为了提高引用率会把自己或朋友的论文放到引用气氛组里,这类引用就属于刷数据了。一篇文章引用的文章里八成都是这类引用,就是为了凑背景,很多都是写文章时现用搜索引擎找的,有的可能就读了个摘要就放进来了,反正现在插入文献都用软件,非常简单。这类引用的泛滥是近期所有期刊影响因子都通胀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个原因是搜索引擎的广泛使用开拓了视野,毕竟互联网技术降低了门槛,提高了学术圈的信息流动率。

  • 地基类引用。这类引用是引用了业内经典方法或自己前期工作构建的方法,这类引用是用来表示自己的工作基础的,也是省字数用的。大部分研究都是基于之前的工作继续推进,所以如果文章能作为别人的地基类引用算是得到了学术圈的部分认可或验证。被引用的文章通常会是业内的高引用文章,经常被课题组组会集中讨论或解读。

  • 评论类引用。在综述文章里如果对某篇文章进行整段评论算是文章获得部分江湖地位了,当然评论得是正面的。在研究论文里也存在评论类引用,会出现在前言与讨论里,有的时候是当靶子的。要是自己之前的文章还好,算是自己挖坑自己填,要是拿别人文章当靶子,那小圈子里就大概率会有内战了。我见过几次小学科内战,多数都是一方和平认怂,但也有几次算是搞出了门派差异,互相老死不相往来。评论类引用的文章一定是被写文章的人反复读很多遍才敢下结论的,很可能都有过邮件沟通。不过,我注意到很多人在引用文章时其实解读原始文章是有问题的,很多为了显示自己方法的优势刻意强调前人工作的劣势,而如果去读前人工作会发现他们早就讨论过这个优劣问题了。这类引用如果被内行看出来是败人品的,这种小动作非蠢即坏。

  • 审稿类引用。如果你读文章发现突然有一部分集中引用了某个非作者的文章但跟文章又不搭边,那大概率是为了讨好审稿人才引用的。其实严格算这属于学术不端,审稿人是不应该带私货的,但这东西很难取证,只能等公开审稿风气再流行下大家都实名审稿并公开审稿意见才行。不过有些审稿人提出的文献也确实是他们审稿时用审稿系统的相似文章搜索或基于自己经验搜出来的,也是有价值的。很多时候也存在作者为了规避负面评价故意不引用某些文章,这种一般都会被审稿人发现,除非审稿人不称职。不过大同行审稿其实经常出现这种审稿人不靠谱的情况。

现在一篇论文几十个参考文献很常见,八成是描述事实或背景的,一成是描述研究地基的,剩下的大都是审稿类引用,评论类引用其实非常少。很多论文就是个排列组合缝合怪,作者也根本就没有学术观点,所以通篇可能都找不到评论类描述。很多人觉得这样写谁都不得罪,但这种文章大概率也不会有人读,被引用也都是放在气氛组里。所谓论文,还是要有自己假说跟科学问题的,可以没有结论,因为通常一个问题能揭示清楚就很不容易了,结论比较模糊也正常。但是,论文没有讨论只有前言、方法与结果是不行的,这就成了技术报告了。还是要聚焦到科学问题上,例如环境领域可能就是某种污染物的健康危害具体是什么,单纯报道其环境浓度意义非常有限,不过首先发现的话还是可以发表的,但后续研究如果找不到具体科学问题或危害就尴尬了。

所谓科学前沿,是观点多事实少的,有了事实支撑的观点才会形成论文,但一定是要有个假说在前面放着的。不能说只列举事实而羞于表达学术观点,自然科学也有学术观点存在的,没有观点讨论就不会有学科发展与进步。当前的学术界存在很多问题,内部的僵化就是一个表现,很多职业科研人员非常懂忽悠钱的坐牢小技巧但却很少去思考更大的问题,不去讨论看得见的难题反而致力于解决显示不存在的科学问题来维护自己的学术生态位,学科间会有重重壁垒来营造内部舒适圈。如果我们从时间尺度上看,未来这类固步自封的研究很可能会自然衰退掉,这个世界没有无限的资源去满足无穷尽的好奇心。

我这一千条引用里其实被评论的非常少,大部分人引用文章都是拉来做气氛组,这就像是学术界里的引用泡沫,现在看没有任何会被戳破的迹象。不过,小同行间其实都很清楚引用这东西是拿来给外行做评价的,最新的成果很难短时间大量被引用,没有任何前瞻性可言,真正好的研究带给人的震撼是阅读产生的,如果无法体会智慧火花的美也就没必要委屈自己在科研圈要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