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5 字

观书有感

前些日子断断续续读完了两本跟金融有关的书,一本是《与天为敌》,另一本是《千年金融史》,这两本书的都是从历史发展来讨论金融的影响。这类固定视角模式的书很容易写成万金油模式,就是啥都归因到要讨论的视角上,为了逻辑通顺强行攒故事这样。人之所以为人就是有抽象与虚构能力,如果把一些偶然事件强行关联就会产生出一些自我实现的伪规律或禁忌啥的,例如某天很倒霉正好看到了黑猫,那就把黑猫当成厄运代表,遇到黑猫的日子就格外小心。但厄运这玩意通常是跟你小心与否没关系的,小心了也不能预防随机事件,不过你只会记住那些印证厄运与黑猫的事情,这样黑猫就成了你的禁忌但其实只是一种确认偏误。

不过想抵御这种万金油视角也只能靠另一种万金油视角,用魔法对冲魔法才不会被单一观点牵着走,自洽不代表真实,讲得通不代表就正确。但其实这也是绝大多数畅销书的写法,很多宣传观点的书籍就是围着某个视角搜集所有支持材料,但他们很少把反对观点与案例列上去,因为这会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试想你读了本麸质过敏的书,然后就会突然发现餐馆里标注无麸质食物的合理性(某种商业行为的从众而不代表真假,好比我在所有饮料上标上“信仰飞面神教者放心饮用”并不代表我信仰飞面神教,只能说明信仰飞面神教的人最够强势使其宗教信仰得到了照顾),但这类书是不会告诉你麸质过敏在人群中比例只有个位数百分比,如果具体到亚裔可能千分之一都不到。这里不是说小众群体不能发声,但矫枉必须过正就没必要了,原来大众忽视了某个小团体的利益,解决方案不是把这个团体捧成人上人而是尽量让这个团体的标签在社会中去歧视化或者说正常化,不被针对。用歧视应对歧视,用对立来加强标签的反歧视对策对小团体发泄情绪还有点作用,但对于改善现状属于负战斗力,只会把问题搞得更尖锐。这两本书都特别强调金融工具对文明发展的重要性,读起来也有矫枉过正的地方,但列举的史实确实很多我之前都不知道,算是开拓了眼界。

《与天为敌》这本书出版时间比较早,属于上个世纪的作品,但我感觉这种写法确实被后面很多人借鉴了,当然这本书是否借鉴过更早的书我并不清楚。基本模式就是按时间分时代,西方的分法基本就是古希腊打底,然后罗马帝国,然后就是中世纪,然后文艺复兴,然后启蒙运动,然后维多利亚时代,然后就是两次世界大战,然后就是战后到冷战结束,然后是最近三十年的进展。当然具体到某个主题会从大时代背景里继续拆分,然后给每一个时代找一个代表人物,通过介绍这个代表人物的成长与其作品的引用来说明这个时代下对某个主题的看法与观点,之后作者会将其归纳总结为一个时代并指出此时存在的问题,下一章会引入另一个人物的故事。这种写法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你按照主题去写发展历程很容易写成观点堆砌,读起来就会感觉在读教材。而你单纯写代表人物就容易写成人物传记,故事性强但主题就弱化了。因此视角史作家会采取观点为舞台,历史人物轮流上场的写法来兼顾可读性与主题的连续性,作者会借助历史人物的嘴来传递当时的观点,所以你会在金融史里看到一个投机失败的牛顿与同时代的南海泡沫事件。另一种写法会去关注一些重要的事件,把某些事发生的前因后果写出来,但这种写法的问题就在于很难链接到下一个事件上,此时用人物的个人经历来过渡就很自然。

我一直怀疑畅销书作者的写作训练是哪来的,类似华尔街日报体这类小人物故事开头,然后铺陈大背景罗列专家观点最后重新落脚到小人物故事深化下主题的写法似乎影响了很多西方畅销书作者的写作技巧。不过书籍作者大概率是要去平衡文章可读性与逻辑结构,我个人觉得可读性写作技巧虽然重要但炫技并不可取,要是搞成公众号10万+那种靠配图跟段子先把读者骗进来的写法估计大多数出版社都没法出版。我读过很多内容不错但评分不高的书,很多评论会说过于啰嗦或晦涩,诚然翻译质量是很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但作者确实没必要去迎合读者。现在很多读者就是被网络爽文给惯坏了,读不懂就说写的不好,我建议他们都去读读科技论文,了解下啥叫不说人话。我今年写了篇综述,很小一个主题也有三位数的文献要细读,被各路神仙虐的时候我就读点其他的所谓写的不友好的书,那感觉就是在读爽文。体验上有大的方差才会更平和的评价,总看好的或者顺着思路写的就像是被宠溺坏的孩子,放松也就算了,但还跑出来指指点点就没必要了,抖音快手更适合他们,也不用扯什么品味高了这种自欺欺人的话,读个书要是读出优越感那八成是作者或读者至少有一个脑子进水了,互相理解本就是很困难的事。

不过读者也没必要顺着作者思路去捋他们的文本结构,前些年甚至到今天都不断有人去推崇思维导图这类读书方法。我的感觉是如果你拿来教课问题不大,教材的逻辑结构一般都是清楚明确的,但拿来读书就过于看重作者的思路了。大多数人读书一个领域只会读一本经典的,这样很容易读成复读机,如果多看几本同类型的就会体会到书籍本身的局限性,同时也会形成自己的判断。其实这跟读论文差不多,有些论文确实写的比别人要好,引用要高,但读多了就会发现论文中的倾向性与局限性。但读学术论文的估计很少会把这种阅读体验平移到读书上,一方面很多人读书是为了放松,不想承担读论文那样的思考负担;另一方面读学术论文的人本来也很少读其他领域的书,甚至他们对学术圈那点鸡毛蒜皮的八卦的兴趣都要远高于读本面向普通人的书。如果你读书到一定程度,再去读那些之前读过的主题体会就会完全不同了,经常会发现只靠一本书大概率形成的都是刻板印象,很多观点案例在第一本书里成立到了另一本书就说不通了,到这个阶段就可以从学生型读者转换为参考型读者了。此时读书便不怎么关心书的结构与作者的思路,更多关心那些之前没想到的地方,很可能就是某段话的一部分语句突然就会给你启发,这种乐趣或与作者的通感是无法从别人总结的读书精华中感受到的,当然很有可能你的体会也不是所有读者都能有共鸣的。

到这里又回到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读书?开拓眼界这是场面话,真正的答案会很复杂。有的人读书是从众,别人读了自己也要读,不然没有可以聊的共同话题,这类书常出现在畅销书中常年霸榜,例如《乌合之众》、《三体》、《百年孤独》等;有的人读书是为了吹牛装腔,显得自己涉猎颇广,这类书有自己特定受众的自媒体基本都会给个书评读后感啥的;有的人读书则是为了娱乐共情,跟着书中主人公体会现实中体会不到的悲欢离合,这类书涵盖了绝大多数的网络文学;有的人读书则是为了搞清楚一个长期困扰自己问题的答案,或者说需要从书里找到一些可以抵御现实不确定性的解释,不管这解释是否靠谱,这类书经常摆在机场高铁站书店的门口;当然销量最高的应该是教辅与幼儿读物,这类书常年绑架读者,但人质换的也挺勤,只要家长还在担心孩子的未来,他们就会接着霸榜。

上面这些读书目的我都体会过,但现在感觉读书更像是冒险或跟作者的对话,其实打开前我也不知道为啥要读,毕竟我没读完的书要远远多于读完的书。有时候读着读着对主题没兴趣了,有时候则是发现作者开始诡辩夹私货,有时候单纯就是读不懂了。现在的书也是,你要说没新东西是不对的,很多书主题是歪的但很多案例确实是有启发性的,但要说有新东西其实也不对,因为很多书费尽笔墨可能讲的就是一个人尽皆知的大道理,例如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类谚语,要是你当年暑假练字抄过《增广贤文》的字帖,基本就已经了解绝大多数成功学管理学书籍的观点了,区别其实就在于是否用更新的案例来迎合下时代口味。大多数读书体会其实是不容易分享的,同一本书不同年龄不同阅历去读感受也是不一样的,所以看别人的总结或笔记也许能获取到知识,但少了一份个性化体验。

我现在基本不读虚构作品,非虚构的内容更有参与感也更刺激些,甚至读着读着顺手就可以做个事实核查。当前的我们必然会出现在未来某一本非虚构书籍的大背景里,如果我们能从自己的生活中发现总结出当今的趋势,每个人都可以是未来的作者而不必去等待别人去总结归纳。这跟专业无关,只要去记录下周期性日常中的非周期事件,累积下来可能就是时代风情画。你可能不会出版、没有喝彩、甚至没有观众,但很多事本就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未来的你就是最忠实的读者。今日的焦虑与困难在二三十年后回看可能别有一番感受,有时间在,即使只有一个人也不会孤独。

写到这发现我还没开始说金融,题目开始起的是《金融视角》,写到中间换成了《视角》,现在看着上面这一坨觉得又像是读书感悟了。我写博客纯属自娱自乐,想到哪写到哪,跑题偏题习惯了,终于没有语文老师跑出来给我打7分了(我高中语文月考曾经不仔细读作文题目就开始写,让写叙事文写成议论文60分只能给10分辛苦分,结果那次还是个命题作文,我自己起了个题目又扣了3分,被当成了粗心典型案例)。本来是有个书评的结构想在前面写点引子,现在看这引子都吐槽三千多字了干脆就下篇再写内容。算了,写得开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