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42 字

科普与精英主义

我也是最近才知道在互联网上“科普”成了贬义词,虽然并不意外但查了下发现原因跟我想的不太一样,不过这里也大致从我个人经历回顾下最近二十年的科普发展吧。

我上大学前社会主流科普方式就是传统媒体与书籍,例如走近科学这类还有各类报纸杂志。我小学缠着我妈给我订阅了《少年智力开发报》,主要倒不是学知识,而是对里面的迷宫很感兴趣。后来我妈发现订阅费比市少儿图书馆的年费要贵,就给我换成了一个小红本本,放学了去图书馆借书,周末去阅览室看杂志。不得不说,虽然通过猎奇心理学到了不少知识,但少儿图书馆的漫画基本我都看全了。到了中学学校就有阅览室,好像两周开放一次,但我记得当时也订阅了一本月刊杂志,好像是什么博览一类的。但毋庸置疑,现在想来最大的科普莫过于义务教育与高中阶段课堂里学的知识,其余的更多是猎奇,看了都是拿来跟同学吹牛的。

王兴现在最出名的身份是美团CEO,但在我这一代人眼里他是校内网的创始人。2006年我刚进大学,手里的大件是一部诺基亚1600,并不指望能有笔记本电脑。那时候校园里各个学院都开了网吧赚点外快,一小时一块钱,校外网吧包夜5块有的还赠瓶矿泉水,更不用说多冲多赠这种会员制度,那时候感觉上网算是大学生最廉价的娱乐方式,这行业卷的力度比现在996可能还要厉害。那时候去网吧基本就是联机打游戏与看电影,社交方式主要是网游跟bbs,但很快就出现了校内跟占座网的校园宣传竞争,虽然我不清楚占座网最后怎么黄的,但我不用占座网的原因就是单纯不喜欢占座这个现实行为。考试月经常背着包出去转一圈最后又回宿舍打游戏去了,唯一一次看到空教室还是因为这里出现肺结核流行,而我知道这个结果时已经在里面自习了一个下午了。

不过校内网的实名社交网络真正火起来是因为偷菜跟占车位的游戏,这是个表象。其实本质原因在于2005-2008年家用电脑与笔记本电脑的价格降到了普通家庭可以承受的水平,有了个人电脑后网吧就迅速衰落下去而很多人开始有了自己的资料文件夹(之前是在优盘),生产工具普及后生产力也就不成问题。校内改人人后在校园里特别流行,最独特的功能就是能看到访问过页面的人,这个功能简直就是八卦利器。不过,那时候开始出现一些在人人上写日志科普一些新概念的文章,最受欢迎的当属数学物理这类。同时代另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科普阵地是贴吧,很多小众领域贴吧精华帖水平非常高,当然那时候大部分人还是热衷于山口山吧看图。科学松鼠会是2008年成立的,早期就是一个博客与论坛的混合体,想成为松鼠需要写投名状,算是民间组织里自由生长出来的科普团体。

在北京奥运之后,市面上开始出现智能手机,国内电信运营商开始铺天盖地宣传3G手机,同时期笔记本电脑也开始成为大学生必备工具。不过实话实说,智能手机真正大面积推广可能还是小米的功劳,虽然买不到,但把华强北山寨机市场给激活了。360跟腾讯在10年的大战算是台式机或笔记本市场的巅峰,往后的时代逐渐被廉价化的智能手机所主导。此时科普行业也面临互联网时代的冲击,科学松鼠会的主要成员在2010年创办了盈利性质的果壳网,据我所知其实有不少松鼠成员当时还是坚持在科学松鼠会这个非盈利组织平台上继续贡献的。不过,真正致命的是公众号时代,很多松鼠自己开专栏或公众号运营自己了,科学松鼠会本身其实也早就名存实亡了。今年春天科学松鼠会的网站域名过期,似乎也没人管了,就这样自然消亡了。这跟后面发生的ent事件其实正好接上了,科学松鼠会顺坡下驴关了新浪微博,其实在那之前其运行就已经基本是果壳的附庸了,文章也多是转的别人公众号。

不过,果壳网最开始的运营是非常不错的,王牌栏目谣言粉碎机与死理性派的文章都很有料,不过知名谣言粉碎后后面的文章里的谣言都很小众了,死理性派很快也没新东西说了。我当时恰好在北京读书,参加了果壳很多线下活动,见过姬十三、小姬这些人,印象中当时台湾PanSCI泛科学也有人参与,也算是两岸科普交流活动。我打小就对偶像崇拜反感,所以对他们并没有粉丝滤镜,感觉他们就是有点理想主义,交流上腼腆些的人。不过当时果壳网跟中科院关系非常不错,我参与的线下免费科普活动场地都是计算所那边出的,我猜果壳网那时候就可以从中科院或中国科协那边拿到一些活动经费了,而且当时也盛传果壳网上用户中科院研究生居多。后来知识付费风口到来,果壳网主编徐来跑到得到开课,然后又参与了少年得到的运营,但因为思路上还是开拓视野的路数家长不买账,后来被张泉灵换掉主攻k12教育收割家长焦虑才算运营正常。不过眼下来看果壳网怕是也要没落,很多项目都下线,大概也只能靠公众号刷存在感了。从利益角度如果科普作者自己能通过自己个人品牌或团队作品传播科学或盈利,那么科普平台其实就可有可无了,最后就会变成一个自媒体而已。

提果壳就要顺道说下科学网。我是2010年做本科毕业设计时开通的科学网博客,那时候需要实名认证,科学网的浏览量还是很大的,我的科学网博客文章没有这边全浏览量还到了百万级别,而且搜索时排序也总是靠前。科学网可能是当时言论管控最松的博客平台了,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任何审核,估计也是因为有实名认证的因素。不过,前几年突然有一天我发现很多之前正常显示甚至精选头条过的文章被屏蔽了,估计就是那个时候开了后台的自动过滤器,然后2020年我突然发现新文章直接给我审核不通过了,所以也就不再在科学网发文了。科学网上的科普文章质量差异很大,主要原因就是科学网的用户大都是高校教师,特别是很多退休教师喜欢在上面写,有的质量很好但另外一些明显带有时代特色,思维局限性很大。

其实来自官方的科普活动一直都有,《现代物理知识》这本杂志的文章水平是可以吊打各路维基百科起家的民间团体的,不过高能物理所似乎在推广上一直不咋地,但里面高水平文章作者其实就是科学网上的退休研究员或教授。现在北京市给很多做科普的评了职称,姬十三都成了正高了,让他们持证上岗也是为了更好进行科学传播。据我所知,国内其实一直都非常重视科学传播,但官方搞起来总是说教为主趣味为辅,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不吃这一套。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经费,我在科学网有些博文是后来发表在《中国科学报》上的,拿到的稿费非常感人,80元人民币一篇,没错还扣掉了20%的税,而且还是汇款。不过最近几年经费更多向官方自媒体倾斜了,优质作品单篇能到2000元,所以我看到科协向果壳采购上百万服务合同并不吃惊,只不过钱是花去出去了,效果不太好衡量。在美国搞科学传播的自由撰稿人是可以靠稿费养活自己一家人的,一个月五六千刀,如果写本畅销书几乎可以很快财富自由,但我不认为国内科学撰稿人能普遍达到这个收入水平,达到的大都是有广告软文这类收入而不单纯是兴趣科普。

对了,还有个知乎也在过去十年里提供了不少高质量科普内容。不过知乎的内容质量很不稳定,但因为用户里学生多,所以有些规范问题经常被拿出来说事。我参与过一次关于洗稿的众裁,其实是混乱博物馆与一个大v关于一个视频洗稿的争执,我看过双方意见倾向于支持大v,不过老实说那个大v所说的要经过专业训练才能总结出的文本我是存疑的,只要能看懂论文都能差不多给出类似的推论,只是我感觉混乱博物馆那边应该也没去读论文,给出的反驳意见像是现凑出来的。知乎上的科普精英味很重,经常是居高临下的论断,感觉方舟子附体。其实我还真现场听过舟子的报告,他自己也承认90年代跟老板搞出新药后分了一笔钱,之后就离开科研领域了,所以不难理解他很多科普内容感觉像是上世纪的知识,来来回回就那些东西。不过新语丝这个网站倒是有点最早学术打假平台的意思,很多学术体制内的黑料都是这里曝光的。舟子现在国内不让说话了但新语丝上还是天天做视频写文章非常勤奋,我觉得舟子属于很认死理的那一种,他眼中的科学属于坚不可摧的真相,这就是当年实验做的太少的表现,真实研究世界理论经常被实验结果花式毒打。

在4G末期与5G初期的今天,科普形式正在从文字变成制作成本更高视频或音频,当然靠爱发电就更不可能了。现在的一些科普团体都要按市场化运营,收益基本分三块,一部分是广告,前面给你讲知识,后面顺道推产品;一部分是视频制作,有些商家看重科普团队化繁为简的能力,经常把一些宣传视频外包给科普团体或个人来做,我了解有些大项目结题用的报告宣传片其实就是出自一些科普团队;另一部分就是视频网站分成,这个主要是油管才有,比前两个来说是小头。不过我感觉很多划到科普的视频其实更多算知识普及而不能说是科学知识,因为很多结论是不能说得那么绝对的,科学又不是一言堂。科普的未来一定也是视频为主的多媒体化的,但形式总是为内容服务的,要是内容不吸引人公众还是会津津乐道怪力乱神的。

刚发现写了这么多废话还没说到正题,其实我认为现在“科普”变成贬义词并不是营销文章里说的什么外国资助屁股歪之类的事,很多科普人的精英主义才是被折腾的缘由。当前做科普的人很多都有比较高的学位,这帮人有的是经过了实验毒打的,有的则是不需要被打的,前者通常会怂一些但后者经常自我感觉良好,稍微取得一点成绩就开始拿着谷歌搜出来的结果给别人当老师。而且,最麻烦就在于他们天然喜欢唱反调,大众媒体说一个观点就一定要跳出来说另一个观点,一方面证明自己知识面广,另一方面也算实践下科学质疑,这样做曾经是被追捧的。

没错,2000年到2015年前后,国内经济发展快,整体偏右,喜欢自由化这一套,很多所谓公知在那个年代都是被当成意见领袖捧起来的。不过当中国网民不增长之后美国又来了个川建国,疫情期间一通胡搞打碎了很多人的西方幻想,然后舆论又开始偏左了,啥事都能给你搞成阶级斗争。当年那些做科普的被自己的粉丝捧成了精英,高高在上惯了碰到新闻就一定要去唱反调,这下可好,啥帽子都能给你扣上,越是傲慢就越被人恨,也算是自作孽。其实安安静静写文章别去管那些新闻啥的就不会有事,也别搞个人崇拜,但很多科普团体为了提高影响力或赚钱不蹭新闻热度拿不到点击量,而且就喜欢造神来圈粉。这下可好,风向一变,每次扫黄都有你说你没问题反而是有问题了。赚钱不寒颤,但自己给自己挖坑就是另一回事了。

说到这我想起科普行业一股毒流,毒奶作家卢昌海,要说他的科普文章绝对是第一流的,但科普之外的文章绝对是高华内心鄙视国内的现实写照。去年美国疫情初期他天天在微博上说美国没问题,致死率中国数据不可靠也就千分之几,然后把美国给奶成了世界第一,致死率也提高了一个数量级,恰好跟中国数据一致。其实类似他这样90年代出国混得不错的人面对国内一直都有优越感,这些年国内经济上来了总有些不平衡,所以喜欢抓住一切机会黑国内。不过也好,黑黑更健康。其实,数学、物理或计算机背景出身做科普的人往往对理论或主义更执着些,相比之下做实验的经常不怎么跳出来做论断式科普,因为理论信心其实有限,被打脸概率高的可怕。不过精英们的心态往往喜欢拿自己的知识替别人做判断且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判断错了还喜欢怪别人没把情况说清楚,要面子横竖就是不认错,那自然就只能跟自己的死忠粉抱团取暖了。

我理想中的科普应该是从兴趣出发的启蒙运动,科普论断式知识是学校与维基百科该做的事,到了社会上更重要的是思维与前沿发现的传播。美国这边科学传播的前沿报导文章很多是通过采访研究人员来转述对比观点的,更多侧重新发现的意义与影响。不过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得到结论的过程及新发现的研究背景。新闻写作中流行的华尔街日报体、倒金字塔体或新华体都不适合前沿发现的科普。我认为比较合适的结构应该是先提出从已知到未知引出科学问题,然后给出新研究对科学问题的回答,之后要说明新研究跟之前研究的最大区别与创新,然后批判式评述下是否回答了我们想知道的科学问题,最后再去阐释文章的意义与影响及其他的解决方案。这样整个科普文章的核心是科学问题而不是新发现,因为对公众而言一步步搞清楚问题要比听个居高临下的新结论更容易引发思考,不过这种文章对作者的要求就很高了,因为这有点类似综述加评论了。科普尤其不要为了凑故事性往里加太多没有实证的纯逻辑推理,现代化的民科最喜欢这个。

本着给未来的我挖坑的目的,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将来的我哪天要是犯了优越感的毛病,至少还有个链接可以提醒下曾经的自己对精英主义是持嘲讽与厌恶态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