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过年的审一篇综述,里面提到了风险界定问题,这个主题我很早就在关注,这里正好整理一下。当前美国环保局(USEPA)在污染物致癌风险上划了一道线,就是百万分之一,当对污染物的风险评价后得到的个人终身患癌风险高于百万分之一就需要关注或采取监管。事实上,这个标准一直在变,1973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要求的是一亿分之一,但坚持了没几年到1977年就修改到百万分之一,后来又修改到饮用水可接受致癌风险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这个提法世界卫生组织(WHO)也放到饮用水水质指南里了。不过这个业内黄金标准其实有点拍脑袋,可接受的风险放到真实环境里会很不一样。
在流行病学领域,喜欢用每10万人的发病率来描述一种疾病,我们能叫上名字的疾病,这个发病率大都在100-1000之间,低于这个数就算罕见病了。但高于1000意义也不算很大,是属于慢性病的领域,因为现代社会人群中死亡率本来就有大概千分之七八,一种疾病如果通过管控发病率高但死亡率接近人群的基线死亡率且还能减轻影响生活质量的症状,那么政府大可以跳出来说我们攻克了这种病,当然慢性病真正可怕的地方在于经济开支。任何一个经济体,如果人群需要一笔很大的开支来维持人力资源,那么很快就会被拖垮,当年搞虎门销烟本质上就是一种经济调控。但21世纪人力资源很可能不会像工业社会早期那么重要,此时社会一定要尽早把慢性病放到公费医疗里,否则因病致穷且看不到自己价值实现的人早晚会把不在乎自己的体制给掀了。
回到风险,人群中死亡率里大概千分之二可以算到癌症的脑袋上,但因为癌症说到底也算是老年病,很多其他疾病死亡的老人在做解刨后会发现肿瘤甚至恶性肿瘤。癌细胞在每个人体内都多多少少有一些,但免疫系统会及时识别并清除掉,当人足够老后免疫系统也会功能性衰退,此时发展为肿瘤的可能性就会上升,当人足够老其实死因最后可能都能算到癌症头上,不过也可以理解为到年限了。其实很早就有研究指出生物这套循环系统的寿命大概就是心跳10亿次这个量级,到了这个量级上只要是不搞器官移植基本就是所谓大限已到了。10亿次什么概念?正常人青少年心跳快,中老年心跳慢,代谢能力下降,越老的人整体问题越多,癌症只算是死亡的一个步骤而已。要不是现代社会把自然界能影响平均寿命的资源短缺与流行病还有人类文明内卷后的战争啥的给压制到最低水平,之前的人都活不到需要换零件的年龄。讽刺的是,癌症里曝光率比较高的肺癌原来是罕见病,是烟草行业营销绑定独立女性与男子气概后吸烟文化流行才把肺癌的发病率给搞起来的,而且伴随全球禁烟,很有可能过个几十年肺癌又会变成罕见病。人类就是喜欢养生朋克那一套先作死后填坑的套路,这倒是机器或人工智能可能永远不能理解的地方。
其实只要我们罗列下各类风险,就会发现意外都是一定会发生的。人群里车祸死亡率大概是万分之二,自杀率大概是万分之一。如果把意外死亡看作风险,那么如果某件事在人群中的发生概率高于万分之一或在这个量级,那么研究这件事的解决方案就是有实际意义的,低于这个概率研究可能有科学意义但很可能社会上不会有闲钱来关注。但单就环境污染物的风险问题而言,很多时候风险是万分之一与百万分之一的,还有些可能连百万分之一的风险都没有。所谓世纪之毒的二恶英在很多研究中都发现致癌风险大概是百万分之一风险这个量级的,但关联到垃圾焚烧厂修建引发的影响是远高于这个风险量级的,这种舆论影响与具体疾病风险的倒挂科学家是管不了的,但这种荒唐现象是需要解决的,且需要定量解决,群体癌症发病率提高带来的社会负担要与垃圾不处理产生的潜在影响例如影响市容带来经济下行后贫穷导致的医疗负担比对一下。现代社会是强制把人放到了决策位上了,不选也是决策,只要有决策就会有对应后果,博弈论是每个现代社会人都需要了解的,都了解还有可能互相制衡,单方面放弃你的对手一定会最大限度利用优势策略来维护自己地位的。
不过这里的风险不仅仅是致癌风险而是可以拓展到生存风险甚至患病风险上的,更综合的说法可以是暴露风险。这里说暴露风险,就要说明多长时间的暴露或直接说终身暴露后提高的所有不利影响的可能性,如果按这个标准卡就会发现这个风险每个人是不一样的,例如有些污染物毒性可能很大,但一进入土壤中就会被固定,也就是没有暴露途径,那么对绝大多数人就是无风险的,不过土壤相关行业就有风险,这就算职业暴露。而有些暴露就跟个人生活方式习惯相关,我们现在做研究经常是很宏观去评价,通过一些接触概率模型来推算,但这种宏观指标对个人意义非常有限,有些行为对有些人而言一辈子都不会出现而对另一些人就是百分之百,例如抽烟,这样我们从人群中计算出的风险对整体管理的参考价值是有的,但对个人属于无效信息。
现在新闻或论文报道概率,经常会产生误解,很多模型推导的概率是完全不能用到个人决策的。我们可以把日常交流中的概率分为群体概率与体感概率,前者只对群体决策有价值而不能放到个人决策之中,后者一定是计算的个人在某段时间某种行为造成某种负面后果的概率且一定是允许这个事件重复发生的,例如游戏抽卡,如果你只抽一次那么就是碰运气,如果你反复抽抽到SSR的概率就会变成一定发生的事,网游里氪金玩家跟免费玩家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追求的是确定性而后者是撞大运,而所有的网游都会对确定性的概率做出保障,因为真正的随机所需要的重复次数非常大。对每个人而言,很多东西根本行不成概率,例如你不可能参加很多次高考,也不可能选择很多次专业,也因为这个原因很多获胜者或成功者给出的归因基本没有任何参考价值,反倒是因为存在很多这类一锤子买卖的人生重大决策保证了一定程度的机会公平,如果允许且存在某种计算机反复模拟来辅助决策,那么最先使用这个技术的人一定会对后来者进行限制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几乎在所有领域,先来的人定规矩都是歧视后来者的,甚至会让后来者融入自己才能获得认可,在移民城市里总会看到单一民族聚集区,多半都是早期过来的移民互相帮助形成的,否则比他们还早的人是不会给他们平等机会的。在纽约,爱尔兰人、意大利人、印度人、黑人、拉美人等社区都是这个逻辑形成的,而在上海,不会上海话也是被歧视,苏北人就长期被上海本地人歧视。很多鄙视链背后都有利益冲突或优越感作祟,并不是简单的喜欢不喜欢问题,但并不是所有人能意识到。互联网带宽从拨号改到光纤后,看视频的迅速分化,看英剧的歧视看美剧,看美剧歧视看日剧,看日剧歧视看国产,背后其实是片源的获取难度问题,当技术门槛降低后,歧视就变成了互相看不起。很多人的生存法则就是构建在对别人的优越感上的,一旦拿掉优越感他们就会失去努力的方向,我倒是希望技术进步能快点抹平这些虚幻的优越感,不然大家就只能不断创造可以内卷的标的物,永远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我现在感觉对风险的学术研究很多都挤到群体概率上了,但其实这部分信息与个人最想知道的信息是存在偏差的。你跟我说得新冠转重症的人里A型血概率高,但我想知道的是作为一个A型血我得新冠后转重症的概率,不过这么一看你可能说不就是个贝叶斯公式吗?我能给你算出来,但这个转换目前并不出现在风险计算之中。个人决策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作为背景的群体风险概率,还需要一个带有大量个人信息的似然度。举个不恰当的例子,A城市平均月收入1万块,小明刚来到A城市,他工资会是多少?此时这个1万块参考价值就不如小明的学历、工作经验还有专业有参考价值。我们现在研究环境暴露风险去纠结群体概率其实对个人决策意义不大,甚至不如基因算命给的个人信息有价值,这需要一个个性化模型来更新每个人的风险但里面的参数又不能让保险公司知道,否则风险汇聚的意义就会被打破,保险公司永远不会给高风险的人作保,谁会去做注定要赔钱的买卖?金融市场上早就注意到了群体概率的无效或低效,他们对风险的描述更多基于本身的历史数据,当然这个指标评价还能用拿来预测一定会被市场随机性搞死。
那么对个人而言风险该怎么决策呢?我觉得社会学跟统计数据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年化基线了。每年地球上千分之七八的人会死去,也有更多的人会出生,当然地理分布差异很大。但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网也就一两百,所以每个人每年平均起来要参加一次葬礼跟一次婚礼,因为我们认识的人跟我们自己的年龄差距不会太大,所以二三十岁每年最多可能参加的婚礼数大概等同于七八十岁每年参加的葬礼数,这个数大概率不会超过两位数,毕竟你我都没那么多朋友。同时,如果某件事群体风险达到百分之一,那么你这一生会碰到一两次,如果某件事发生概率到了百分之十这个量级,那么你一定能从周围的人里感受到,举个例子:离婚。
个人决策中百分之十是一个非常高且重要的决策阈值,举个例子,如果你要买的东西价格超过年收入的百分之十,那就是奢侈的;超过月收入百分之十,那就是珍贵的礼物,毕竟宗教也就收个十一税来表明立场;超过周收入百分之十,那就是比较贵的东西;而所有人日常开支例如吃顿饭的合适价位就是日薪的百分之十。有意思的是市场经济下商品定价基本也是按这个来的,奢侈品虽然贵但目标是收入百万人群的话十万左右的东西是不掉价的,日常开支中家电等的定价如果你转化为年均开支就会发现大概都在月收入百分之十这个量级,日常开支单品中耐用品的价格定在月薪百分之十而消耗品通常定价在日薪百分之十。绝大多数商品单品年均定价都不会超过普通人月薪,否则要么是诈骗载体,要么是只面向高收入人群的奢侈品,而且奢侈品定价过高也面临有价无市的情况。本质上商品的市场价格都是比人群平均收入略高一点的,这样也能维持住一点点良性通胀。
这样来说只要你对价格的敏感度锚定的是自己的需求与收入,营销形成的消费主义氛围就很难影响到你。如果某件商品年均定价超过你年收入的百分之十,那么这件商品就还不适合现在的你,例如你每年的旅游开支上限就应该卡到这条线上;超过月收入的百分之十,则可以咬咬牙买了,例如重要节日的礼物来表达心意,太高了其实对收礼方也会形成压力。中国人均年收入达到1万美元,所以1千美元的东西就算非常贵,1百美元就算很贵,10美元就是有点贵,1美元的东西应该是最多的,经济定价总是会按比例而非绝对值来进行,如果你不是资本家就要通过开支优化提高收入来提升生活质量而不是超前消费,绝大部分营销产业做的事就是把10美元的东西卖给你100美元,这个区间品牌溢价最高,受众消费能力比较强且受灾面也大,这种区间你该考虑买的是它的股票而不是商品本身。因为计算的是年均定价,那么一辆可以跑三十年价值十万的车年均也只有三千,如果你每年都换最新款苹果手机,那么手机其实已经比车贵了,而电冰箱这些可以用十年的商品年均定价可能也就是你一家人下馆子的饭钱。如果你的开支超过了这条线,那么会对周围人形成不真实的印象,自己也会承压,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不要去赚能力之外的钱,那边是表演区,普通人都当不了演员,会被人设所累。
从社会视角,群体风险也对应了一些社会关注度。例如罕见病的发病率在千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全球单一罕见病的总人数大概全球几百万到几千人,但具体到一个城市,哪怕千万级别的城市,罕见病总数也不会超过1万人,更多在几百到几千之间,这个数养不活研究也养不活大夫,因此罕见病治疗通常是全国建立一个中心来运作,想明白这背后的经济原因就不难理解大国跟小国生存策略的不同,小国的小而美其实部分是放弃了对罕见事件的关注。通常来说,人群风险达到十万分之一的事就会出现在新闻中,而监管常用的百万分之一其实对应的是群体关注度,对于一个10亿人口的国家,百万分之一的事件一年有接近上千次,一天个位数,恰好是人群新闻关注度的上限。国际上几个大国的人口从几千万到十几亿,对应新闻发生概率几十到上千,因此你看大国新闻大都有些意外,小国家日常头条有时候会很鸡毛蒜皮,微博热搜也不过几十万关注度,很多热搜普通人可能都没听说过。这个社会的运作总会收敛到一种可持续的状态,这其实跟科学没多少关系,更多是人们对风险意外这些事默默达成的一种共识。真正有意思的是为啥生命系统会配合文明演化需要,还是说文明演化的尽头就是生命系统的原理限制,那我们下一步一定就是义肢移植的赛博时代。
认识风险其实是每个人世界观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能把自己体感概率搞清楚了,那会加深对自己与外界的理解,再怎么样也要能快速反应过来一些群体概率,看来未来果然可能是贝叶斯的,不过那样的世界会很无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