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72 字

叙事

最近读完了席勒2019年出版的《叙事经济学》,这本讲经济的书用的核心例子是流行病学的传播模型,结果没想到2020年就真的出了大流行。其实可以找到疫情初期美股多次熔断时席勒教授接受采访时的记录,当时采访者就拿他新书里的流行病学隐喻来提问关于可能的金融危机,感觉他回答的挺尴尬的。不过,这本书也很好继承了席勒的风格:想法优秀,表达捉急,很多人会感觉读了个谷歌书籍词频与ProQuest的使用说明书。当然确实这本书大多数例证都用了这俩工具,这么评价虽然刻薄,倒也贴切。

这本书实际上可看作他从上一本《钓愚》的衍生作品,我现在也逐渐发现点畅销书作家的套路了,第一本一定是最掏心掏肺的,不论他的《非理性繁荣》、钻石教授的《第三种黑猩猩》、塔勒布的《随机漫步的傻瓜》、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还是赫拉利的《人类简史》,第一本书其实是框架最全的,后续作品都可以在第一本书里找到对应章节,然后增加案例与讨论展开变成三部或n部曲模式。这套路类似漫威宇宙电影模式,倒不是说后续作品不精彩,只是这种创作模式可能对于畅销书作家最具备可持续性。更多的滞销书作者不是不知道这个套路,但很少有人第一本书就能被大众关注,而且前面这些作者都是先混学术圈(塔勒布混资本市场,更血腥),经历过审稿人鸡蛋里挑骨头的人去写畅销书只要说人话(当然很多学术界的人天生不说人话)就不会太差。全职写作的人不缺文笔写法,但可能会缺特别专精接地气的经历,当个人经验耗尽后容易缺素材,所以我不是很认可内容创作者要全职的说法,一旦脱离生活体验,创作就会走下坡路,要是沾上抄袭洗稿的习惯就只能算个文坛快枪手了。

扯远了。在《钓愚》里,作者提出了欺骗平衡作为经济行为的一种根基,因为交易中绝大多数的套利空间都是信息不对称与非理性行为主导,非理性繁荣就是这种套利在宏观上的体现。那么这里就要解释清楚一个问题,这种套利是否可持续?《叙事经济学》的主要观点就是经济行为会受到叙事的影响,有开头,有铺垫,有高潮,有转折,然后回归正常,几乎所有的概念炒作都会经历这种涨潮退潮一地鸡毛的情况,职业套利者需要不断创造新叙事或从历史里翻出老概念才能长期套利。当然你把这推广到学术圈也没啥问题,学术界追热点更疯狂,不信你可以去数数现在关于新冠出了多少篇预印本,未来我们可以统计下最后究竟多少被发表,看看这个泡沫有多大。更直接的证据就是微博热搜,从上热搜到退下去其实非常快,很多互联网时代的明星可以没有任何拿的出手的作品或只有一两个代表作,但只要时不时上个娱乐热搜,公众就会觉得他们始终很火。他们是通过经营自己的叙事来让公众或粉丝感受到人设与真实感,如果依赖作品,那么公众印象更深的是作品剧情或角色的叙事,不利于明星后续通过自己品牌赚钱。想成为老戏骨是漫长的高风险的依赖机会的,但成为偶像经营自己人设是掌控感更强的且容易变现的,资本会运作哪一个一目了然。

又扯远了。席勒的叙事讨论是跨学科的,除了流行病学,还涉及了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市场营销、心理分析与宗教研究。他发现叙事这种手段几乎无处不在,且都符合这种传染、康复、衰退的流行病学传播模式。叙事的本源在于人对于有些信息总是过度解读或自动脑补的,偶然事件给你整出个逻辑来非常轻松,因果链交织一下都能给你整出个理论体系来洗脑。席勒将这种脑补过的事实类比为星座,因为天空的星座其实并不真实存在,只是人们观星时方便记录虚构出来的东西,但星座一旦形成就有了自己的生命力。很多历史事件的真相根本不是传播中的样子,但如果因此不去分析这些事为什么失真后更有传播力会错失更多的细节。好比真实的历史是《三国志》,但《三国演义》却成了三国叙事的大本营,过五关斩六将把关羽形象烘托极为丰满但这个情节却是虚构的,吕布的方天画戟是宋代才出现的,如果我们坚持历史事实,事实上反而会忽略关羽或吕布这个历史IP在民间的形成与演化过程。

叙事起源是一回事,但真正流行开来却是另一回事,很多名人警句的出处是更早的作品,但就是因为某个名人说了,现在就都成了他的源头。又比如现在很多人都说拉杆箱是全球机组人员的首选,然后都在传飞行员90年代设计出来这个叙事,但事实上1887年就出现了轮式行李箱的专利,好的产品没有故事就很难传播,但这个故事真假却是最不重要的,直观简单又离奇的小故事格外有生命力。现在几乎所有品牌都在打造自己的品牌故事,毕竟工业品标准化大生产没啥故事性,想搞溢价必须得搞点都市传说增加逼格,不用说奢侈品是重灾区。最近两年流行的后真相与假新闻仔细分析下都有叙事背景,有的要脸的还有事实基础算是加工或片面展示,不要脸的连事实都是人工智能虚拟生成的,但这些虚假叙事你就算戳穿了也有人信。从信息熵角度,一件事发生概率越低,信息含量越高,人们传播意愿就高,一则能传播开的叙事一定是高信息量的,但辟谣相当于去传播一件事的正常化过程,发生概率变高,人们传播意愿低,天然就不如谣言传得快。哪怕你同时传播谣言与辟谣,谣言都有把握完胜,更不用说辟谣还总是慢半拍。好在互联网时代大家记性都不咋地,最后可能啥都恢复基线了。

叙事事件是会在其发展过程中实现理论自洽与贴合价值判断,从而在历史进程中被反复流行或突然关注度暴增,例如比特币本身就是技术,但如果加上无政府主义与中本聪的神秘主义并迎合当前对金融系统的不满情绪,这一叙事就会不断完善,更难被质疑,爱好者从能看明白白皮书的技术人员一下扩充到对技术一窍不通只知道概念的人,但这样的人是有上限的,当无法增长或增长的都是投机者而不是技术人员后必然衰退,投机者始终是会被其他机会概念夺走的,属于未来的技术能有经济效益也必然是在未来而不是现在,热情褪去后生活还是如常进行。叙事这种自我迭代让其特别受阴谋论者的喜欢,他们在事实加工上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

席勒毕竟是经济学家,在引入叙事概念后他又整理了经济领域一些反复流行的叙事元素,对这些元素的分别考察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叙事对经济活动的作用,有意思的是席勒这里把《非理性繁荣》里互联网危机前那些分析过的因素重新描述成了叙事,并用叙事交汇来描述重大经济事件的起因,也是读到这里我感觉他的新书是在换皮,不过也确实有新东西。席勒提出的九个长期经济叙事为:

  • 恐慌与信心
  • 节俭与炫耀性消费
  • 金本位与金银复本位制
  • 劳动节约型机器取代工作岗位
  • 自动化与人工智能取代所有工作
  • 房地产繁荣与萧条
  • 股市泡沫
  • 杯葛(抵制)、奸商与邪恶企业
  • 工资-物价螺旋式上升与邪恶工会

对很多人而言会认为这九个叙事要么是过去的不在发生,要么是现在的,但事实上这九个都是过去反复发生且现在穿着马甲到处跑的。这里不去讨论这些叙事本身对错,席勒研究手段就是谷歌书籍关键词的历史趋势,很多经济叙事是在历史上经济系统不同领域反复横跳渐次出现传播高峰的。有些叙事事实上成了新叙事的原始版本,例如金本位与金银复本位制就与比特币密切相连,大规模失业的讨论也不是alphago出现后才有的,女性进入职场、放宽移民政策还有高效率机器的研发都曾经带动了这一失业叙事的流行。如果我们去研读大萧条时期的报纸或私人日记,会发现各种稀奇古怪的叙事,很多描述明显是情绪化的,与历史记录完全不同。其实远的就不说了,这次疫情中公众号里流行了多少叙事,很多说的时候言之凿凿,过几天就成了笑话,例如不戴口罩有理、服用双黄连还有羟氯喹预防新冠啥的,不过当大家都是局中人时,还真不一定能笑出来。历史上很多危机的解决实际也依赖了叙事的力量,特别是战争期间领导人讲话,有些鼓舞人心的东西其实是虚构的。

整体来说,叙事经济学给出了一则面向加工过事实研究的经济学思路,不同于研究客观数据,这种带有虚构成分的叙事流行现象对于了解很多经济行为提供了跨学科的理论接口,可看作行为经济学的动力学研究。不过,如同席勒所言,我们能用的定量研究叙事的工具与数据源似乎不是很多,但只要我们的流行病学或文本分析或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继续发展,叙事经济学就应该会有更有意思的发现,搞不好以后想做深入的行为经济研究得入职人工智能公司或医院了。

不过,作为一个概念,叙事可以帮我们理解很多社会现象。当我们面对决策时,所依赖的更多是客观数据,但真实社会朴实无华而复杂,充斥了各种虚构与欺骗平衡,如果能捕捉到其中叙事的影子并点出来,有时候就能让很多人走出自己的逻辑闭环。另一个启示就是叙事的流行总会回归基线,没人能做到天天高能对线,考虑到可持续性就能识别很多叙事背后的泡沫。这本书里有大量的案例供参考,有精力可以去读下原文,我感觉现在很多文章强于说理但明显作者本身阅历无法支撑结论,总是抓不住重点,很多逻辑判断事实根本不成立。想来想去应该就是过度强调模型算法思维而缺乏事实训练的体现,成了两足复读机,读下这本书至少还能掌握谷歌书籍词频与ProQuest这俩工具与一些历史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