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8 字

隐喻

最近终于读完了《metaphors we live by》,这本书在过去的六七年里一直存在我的 Kindle、电脑还有手机里,无论多么精神多么没有睡意,读这本书几页都会很快睡过去,堪称催眠王中王。最开始推荐的那货说这本书一两个小时就能翻完,我猜他的翻完意思是翻个身完美睡过去。而我还记得第一次读是在火车硬卧车厢,当时深夜晃得很厉害下铺还聊天,然后一页没读完再睁眼天都亮了。这次我特意拿出一整天读这本书,然后中间睡过去七次,有时是读睡过去,有时是记笔记睡过去,最后是灌着红牛生生读完的。

不过,书是好书,解答了我一个困惑。我对认知语言学是没啥概念的,但当年学科学哲学时老师就说有个流派最后去搞语义学去了,大概意思是当前的语言不论语系都是解决生存问题发展来的而不是逻辑自洽的,其中描述上的漏洞就是科学永远无法填的坑,甚至因为学术交流根植于这种不完美的语义系统,连发觉都很困难。数理逻辑虽然严密,但自打出了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后也就那样,因为语义限制了认知,科学跟实在就很难真正意义连到一起。

我当时的困惑在于不清楚人的语义系统是咋构建出来的,不论学语文还是英语,语法体系都是相对严密的,严密到根本意识不到这玩意为啥是这样。我们认识一个新事物,主要是通过抽象与同义过程来实现,例如计算机这个名词的核心就是计算这个任务用机器来完成,用计算机指代这堆机器就是抽象了其核心特点并用更基础的概念“计算”与“机”进行了组合定义。在这个定义体系下,所有描述都是必要且精准的,更重要的在于是“客观”的。其实只有人开始追求“客观”,才能出现交流,因为这意味着交流双方使用了通用概念。

认知系统需要解决基础、结构、相关与定义问题,而作者认为这些并不是独立的,是通过隐喻来构建而不是基于定义的。所谓隐喻,就是利用相似性来认识事物的过程。例如,当我们说浪费时间时,时间这个概念是不存在浪费的表述的,我们用浪费,是把时间当成了生存资源来叙述的,这里的隐喻其实是我们用已知的东西来理解其他东西或概念的某个属性。从认识角度看,我们一定是从已知来认识未知的而不是凭空脑子里就出现一套概念体系。

在作者看来,有三种隐喻形式,一种是系统隐喻,一种是空间隐喻,另一种是本体隐喻。系统隐喻是结构化的事物类比,例如辩论就是战争,辩论中我们会攻击对方的论点。空间隐喻是方向化感知对事物的比喻,存在文化差异,好就是上,不好就是下,例如我们说进步其实就是用方向上前进来隐喻变好的过程。至于本体隐喻可以把概念具像化、容器化或拟人化,例如我们会说愤怒操纵了人们,但愤怒只是一个情绪概念不会有动作,我们在描述时其实是概念拟人化了。这三类隐喻几乎无处不在,例如我用“无处不在”时,就把隐喻当成了一个物理实体。这也是我最佩服作者的地方,他这么一说才发现日常交流中真的是大量使用了隐喻。与隐喻类似的一个概念是转喻,我们用隐喻的场景通常是为了理解某个过程或描述某个过程,而转喻则不含辅助理解的功能,仅仅就是用其他概念来替代。例如用部分特征指代整体,例如计算机里计算只是一部分功能,还有存储展示等功能,但提及计算机你就会意识到其实体是什么而不必过多解释,甚至也没法过多解释。

我们用隐喻来学习或认识世界的过程是通过辨识隐喻间的差异来实现的,例如我们描述高兴,可以是像糖一样甜蜜,也可以是中彩票后的感觉,这些体验交织后我们自己会更准确描述高兴对自己的含义,很多新概念是用其他已有概念来部分说明的。也就是说,作者认为隐喻是一种基于个人经验的主观认知方式,不能保持通用性。而语言系统其实从来都不保证通用性,这点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缩写,COS可以是动漫扮演,可以是余弦函数,也可以是统计之都,我们天天用的语言系统根本不保证精确性,只是我们大脑习惯了用语境上下文来进行本能判断而作为使用者很难意识到。

那么已有概念从哪来呢?作者认为是伴随个人成长来的,正如内陆国家语言没有描述海洋的词汇,每个人的已有概念都是从身边开始构建的。最基础的就是空间感,上下左右前后,婴幼儿在瞎折腾手脚时就有基础的空间感知,接触到物体就有物理质地感觉,通过把自身情感感受与经验的相关,每个个体就构建了属于自己的隐喻关系。隐喻基础没有谁更基础之分,但概念化过程存在更基础的隐喻,也就是你最先感受到啥就更容易在这个感受基础上构建对更新事物的理解。基础隐喻很大程度基于经验与经验背后的文化,而如果经验与文化有差别,那么隐喻关系的理解也收到影响。所有概念都是新兴事物及新兴事物产生的隐喻概念构成的,是混合的,部分隐喻,部分新兴,用来进行区别概念的不同。隐喻里的定义是基于经验的天然种类,并非完全客观,是开放的,共同经验的。我们能交流不是因为我们用了同一套词典,而是我们在用同一个发音时背后隐喻的场景是一致的。很多所谓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受其实是没有词指代但背后的经验场景是共通点,人类创立词汇与概念来传承知识,但知识的理解说到底还得有个人经验或隐喻背书,否则就是个空洞的概念。而经验存在相干的结构,是多维形状的新兴组合,隐喻有助于经验在不同人的认知体系里互相通用。而理解是认知的核心,是审美的,审美存在趋同,不论是本能还是文化作用。隐喻不同于主观客观,更多是经验综合,西方传统对客观性的追求限制了对世界的认识,而通过隐喻角度则可以放开了认识探索世界。

语言系统里因果关系也是通过隐喻来构建的。因果关系起源于典型直接操纵的聚合,典型直接操纵是可以分析为具体自然发生特性的形状,因果概念的新兴事物内核可被多种部分精密隐喻所描述。很多概念好比忒修斯的船,不断的转述与发展甚至可以增加或派生出新的含义出来,而原有含义则消逝了。例如 SPAM 其实就是战争期间午餐肉的一个品牌(现在也有),但因为美国兵认为太难吃就等同于垃圾,而后来竟然就成了垃圾邮件的代名词。其实过去二十年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大量使用了已有概念,然后特化成了专用名词,例如bug、cookies、e-mail等,我们的所谓创新从隐喻角度看其实非常有限,如果你清楚很多词背后的故事与其结构性隐喻的背景,就不会认为这个词是凭空出现在某个专业领域的。

书中另一个有意思的点在于对形式与内容的讨论,人造语义系统经常是严格区分形式与内容的,严格拒绝冗余,例如编程语言。但我们先天配的认知语言系统却经常是混合形式内容的,例如描述多少时,我们会用多,很多,最多来不重不漏描述量,但日常交流时,我们会用“很多很多很多”这种重复语句来寄托多的程度与背后情感,冗余的形式实际创造了更多的内容,而这些偏个人感受的东西在语义或形式逻辑里经常是不被承认的,或者被当成了缺点。然而在作者看来,如果我们还想更好地面对与认识世界中的未知,就不能拒斥掉形式内容的内在一致性与互补性,而隐喻既可以作为形式基础,也可以作为内容基础。整体上作者是站在隐喻的内核上重新定义了语言学的构建过程,去掉了里面死板僵化的概念,指出了现代语言体系中的伪客观性,最后收敛到了经验综合过程之中,自成一家之言。

我读这本书最大感受就是这本书有个解放思想的内核。之前我无数次表达了对专业术语体系的反感,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我发现他们是为了小团体利益把简单直白的概念复杂化了,读了这本书我大概明白他们术语背后的隐喻内核了,说白了就是除了基础概念外专业术语体系中使用了大量的行业内隐喻,这是没有行业经验无法理解的,但如果有类似体验其实理解并不困难,但术语体系则充当了分割经验体系的墙,提高了互通门槛。这个门槛要么导致行业僵化,要么走向神秘化宗教化,搞些只可信仰不可理解的教条。从隐喻角度看,我们认识世界是一个不断经验综合的过程,既有过往经验体会,也通过组合隐喻来描述新事物,从已知走向未知而不是空降一套术语形式。这个认知系统不完美但却从未停止发展,其并不关注判断而更多关注理解,这样的认识过程就不会僵化。所谓的通用认知体系只是一个理想产物,现实中的认知从来都是打着个人经验烙印的,但因为共同的隐喻经验使交流成为可能。我感觉作者其实是在努力调和语言学里的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用更多思考来替代冰冷的价值判断。其实我也读过一些顽固分子特别是市场原教旨主义的人写的书,因为缺乏对其他理论的认识,很多批判其实都是想像出来的,符号化妖魔化严重,价值判断上明显双标,这种人的思考永远逃不出其已经认可为绝对真理的价值体系,也因此没法针对新事实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而在隐喻的语义学体系中,真理是依赖于隐喻系统定义的认知系统,也因此根本就不保证绝对性,就像科学探索一样,永远在路上,永远在质疑,永远在发展。

希望读到这你还没睡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