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28 字

云会议

在美国人民的辛勤努力下,疫情这条日增曲线果然被头尾放平了,走出了一条特色的倒U曲线,各州轮流坐庄,凭实力争疫情中心。不过对于学术界,最大的改变应该就是学术会议的加速云端化了。

其实疫情之前,很多学术会议已经开始注重电子化资料的云端化,如果你交钱成为一个学术协会会员并参与年会,其年会上的摘要与录像在会议结束后大概一两个月都是可以随时查看的。说到这我想提一下学术协会的年会,很多会议会员与非会员的会议注册费差异超过会员费,其实就是希望所有参会的顺道成为会员,而那个会员价才是真正的参会价格。非会员费看似属于智商税,但对报销审查严格的企业参会者却可能因为注册会员额外单独付费无法报销而选非会员费来让公司买单,这种超额利润其实养活了很多公益机构或寄生虫组织。其实学术协会是需要雇佣一些有管理技巧的人来策划这些东西的,并非是一伙义务劳动的老学究。

而开年会则是学术协会运营的关键,一方面学术圈需要学术会议来交流,由学术协会出面组织会比较了解形式与内容;另一方面则是开学术会议跟办开放获取期刊差不多,都是非常赚钱赚名声的,组织者很多都是义务劳动,很多人会以参与会议或承办分会场为荣,更多的年轻参会者则希望在会议上拿到口头报告机会来让自己简历好看或影响力增加,对于资深参会者其目的则是检视过去一年自己研究领域有没有新动向,另外就是接机维护下人脉,招募新成员。对于企业参会者,基本就是来找甲方的,学术圈的人买东西更看重实现目的,手头有基金的巴不得去买最贵的设备来提高文章档次。这里有个趣闻就是不同学科的企业参会者贫富差距很大,我去年去ACS秋季年会,物理化学分会场的海报会场里只提供了付费酒水与很少的小吃,隔壁药物化学分会场里啤酒标着付费但其实随意喝,小吃管饱,背后影射的就是赞助力度差异,而实打实说,这影响了学术研究。比较穷的偏理论学科都在做干实验,喜欢在细枝末节里死扣,存在术语墙相对僵化,而有钱有设备的学科则是干湿实验一窝端,喜欢综合与炒作,到处借概念相对灵活,毕竟浮夸才能吸金吸人才,学术圈并不能免俗。

上面这些是给学术新人看的,尽早放弃一些对学术圈幻想,去接纳其中现实的一面。很多人认清现实后觉得不适合自己就走了,也有人接纳了其不完美并尽量避免这些东西的影响扎实做自己的研究,千万不要抱着幻想与对抗去钻牛角尖或沉浸于长袖善舞玩鄙视链,上演屠龙少年变龙的戏码,你觉着不好的事可以接纳但不能纵容。学术交流本质上是人的交流,学术观点达成共识也是人达成共识,用反人性的要求去期望学术交流去经济化是不现实的,更多会是与狼共舞的状态。也就是说,不论你目的是为了赚钱还是做学术,学术交流都提供了平台,是否被欲望带偏了完全靠自觉,也没必要去对别人的选择评头论足。就学术会议而言,除了纯粹学术观点交流,很多人就是来找工作、找进修机会、找面子、找客户、找审稿人、跟期刊编辑或大牛套近乎与旅游的,这些都可能在不同层面促进了学术交流与吐故纳新。参会者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要什么执行效率才会高,很遗憾的是很多自己经营不错的人在介绍经验时从来都不把这些说出来,扯些勤奋钻研的幌子而对软技巧只字不提,坑了很多实在人。

学术会议其实经常是找一些第三方的会议公司去租场地、设备的,很多城市其实经济上也依赖会议隔三差五带来的人流与现金流,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一个千人万人级别的三天会议,注册费就是几十上百万美元,会议运维雇佣交通的支出促进了当地就业与旅游、餐饮的发展,几千个人的吃喝拉撒住行玩又会带来几十上百万美元的消费,大的会议中心可以在一年里承办四五十场不同类型的学术或商业会议,带来的钱是上十亿美元,很多城市例如圣地亚哥、奥兰多、拉斯维加斯的会议经济变向带动了旅游、餐饮等产业的发展。这其实是很多会议一定要开且每年都要开的深层原因,地方财政是百分之一万的支持学术社团或企业来开会的,这种会一年收割一次,是非常稳定的现金流。也因此你会看到有些协会年会竟然是固定会议地点的,名义上说协会常设办公地点在此但实际则可能是地方政府给了大的政策优惠。

科研本身即使一直空转没有任何产出,其附带产业也会给社会带来经济发展,说到底就是百万就业级别的任何一个行业都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运转的螺丝钉,只要你创造了可持续的需求,不管这个需求有用没用都必须存在,因为很多人已经靠此谋生了。再比如有些地方政府为卖地维护土地财政,把防汛泄洪的滩涂开发了做别墅区,等人住进去了百年一遇的洪水也来了,这个时候必然陷入电车难题。而我相信此时此刻疫情必然最终会冲击到很多类似会议经济这样原来闷声发财的行业或业务,这些行业其实支撑了大量的潜在就业与非必需需求,而很多人可能根本就没法把这些事联系到一起去评估系统性危机。

说完这个会议运营的大背景,我们看下今年的情况,今年不管怎么看都是一个分水岭了,因为疫情直接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对于会议而言,搬到线上对于参会者其实就是换个形式,但对于会议运营产业与地方经济而言,影响深远。肉身参与会议是不好办了,但要是不开会面上看没了交流机会,实际上连协会的雇员工资估计都发不下去了。所以很多学术会议就着手完全线上操作,例如我刚参与的ASMS年会,二十分钟的口头报告全都改成了提前录像然后集中到会期播放,海报报告也类似,可以录像三分钟,而大会报告与讨论会场则采用直播形式,会期也从四天拖到了两周,第一周直播会议,第二周在线答疑。但其实往年会议也会有录像的,所以这次搞成这样还要收注册费就基本是为了协会的运营与在线会议的一些技术与设备支出了,当然ASMS在化学口里注册费算是白菜价,因为金主爸爸都是仪器商,ACS则经常收五六百刀去补贴类似物理化学这种金主爸爸比课题组可能还穷的学科方向。不过实打实说,如果绕开协会与会议组织方,完全用Zoom去开会在油管上看重播也不是不行,甚至免费版都够用,但绕开组织方毕竟名不正言不顺,还是得花钱买个参会名分。集中到两周播放其实也是形式感大于实际意义,因为播放权利在参会者手里,他们要是想看会自己找着看,集中在线播放感觉就是走形式,营造虚拟参会感。

我这次是同时有口头报告与海报报告,所以算是全流程都走了一遍。一开始做视频我还去写了个逐字稿(之前所有口头报告我都是不准备稿子的),但录的时候发现逐字稿就是个累赘,看稿翻页来回切手忙脚乱,真正录其实还是脱稿,不过最后还是把逐字稿内容放到幻灯片注释里并在推上公布在线版,当然,其实就是懒得做方便聋哑人的字幕,而我讲的跟注释是完全对不上的,很多临场发挥。录视频可以直接用 Zoom 录,我是用电脑自带的录屏软件搞的,iMovie 大概剪了下符合长度就传过去了,不过回放还是发现存在一些演讲的小毛病。老实说我并没花太多精力去制作视频,也没经验去搞这个,我做幻灯片也几乎不用动画,就是一页页翻,读研时候其实是沉迷过幻灯片技术与布局调整的,但现在老了老了花里胡哨的东西完全没兴趣了,稳定不出错的技术方法成了我的首选。

不过真到了答疑阶段,我倒是看到了一点自己研究领域的真相,作为报告人是可以看到有多少人在听报告的。通常而言,一个分会场真实开会时至少四五十或两三百人,但移到线上,特别是答疑放到第二周后,参与答疑的人才是真正关心报告的。这个人数在我那个会场是多少呢?包括主持人与五个报告人,最高在线人数34,很荣幸这个最高人数还是我那个报告,少的时候只有24人,假设每个报告人都有一两个亲友团,真正慕名而来的有多少就很可怜了。当然参会者是看不到这个凄惨现状的数字的,这个会议历年参会都是六七千人,平行分会场会有八个,线下的分会场会议一般都会预备两百人的场地,也就是其中打酱油的八成以上,并不关心内容。不过我也就只能看到我们会场的情况,不过我估计热门主题分会场能有百人在线也是凤毛麟角,多数分会场实质上就是那几个报告人互相搭建人脉的场合,不知道以后ASMS会不会公布这个数字,我其实对这些数字非常感兴趣,例如关键作者参与会议与否是否影响其视频播放量、报告视频的中途退出在几分钟、观看量与后来引用量有没有关系等等。

但其实我是大概能估计出来的,这次会议一共2527个报告,一共问了969个问题,四天的报告数基本都是六百多,但每天问题数从第一天的381到第二天的240到第三天的181到最后一天的161,可以看出即使在线会议,前几天还是有关注度的,后面人都没精力提问了。最热门的报告有14个问题(其实就是第一天第一个报告),只有不到20个报告收到了超过5个问题,一共有603个报告有人提问,没了主持人强行提问与时间限制后四分之三的报告没有任何问题,当然这里面大多数是海报报告。而高提问问题基本不是离子淌度质谱就是代谢组学要不就是新的电离技术。我的口头报告就有一个问题,还是个药企问的,海报报告就完全没人问了。其实这个交流强度跟论文引用比较类似,绝大多数论文其实不论发到哪里,真正读过的只有审稿人与你的合作者,读者通常都不多。这里的真相就是可见大伙开会基本就是碰运气为主,准备充不充分对大多数报告而言不影响没人关注的结果,只是你不知道自己的报告是不是属于大多数,而这些报告已经排除掉那些没被选中海报的。换句话说,如果你开会没有明确目的性,其实效果不大,所谓的目的性在很多资深人士那边就是社交,认识更多的人才是会议对大多数人的确定性目的。从这一点上看,在线会议其实是回音壁效应很明显的,线下那种误打误撞进了会场发现主题有意思的情况在云会议这种你不去就不可能见到的设定下会少很多思想碰撞的机会,很可能最后就是熟人唠家常八卦的状态,当然这也有意义,只是对资历浅的学者而言意义不大。

然而,云会议的成本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对于很多人而言,不论会议多大可能就关注几个课题组的动向,要是去线下会议很多时候是负担不起的,线上会议给了更多人接近前沿的机会。我预计以后不论是否还有疫情,线下会议还是会接着开的,毕竟有钱赚且总有人会选择当面交流,但很可能出于多收钱目的以后线下会议都会提供远程参会模式,注册费少成本也低但又扩大了会议覆盖人群。这件事会不会促进学术交流我是不知道的,但一定会促进学术交流的经济发展,所以大概率以后都会多个云参会选项。但说白了云参会跟学科内邮件列表或论坛也没啥区别,甚至一个电报或微信群或推特转发新闻稿或新文章都可以实时搞学科内社交,学术交流会遵循怎么方便怎么来的原则去接纳新技术。也就是说,学术会议如果长远看是为学术交流服务,那么学术交流如果在其他渠道已经很充分了,很多人可能也就懒得交钱养会议了。目的是新资讯与社交的参会者未来可能被预印本、在线讲座、社交网站等形式消化掉一部分需求,一次集中的大型会议可能不如很多精确筛选的研讨会更容易发现新客户。云会议看上去是一种革新与趋势,但却可能谱写了自己的挽歌。

会议不论怎么讲都只是信息集中交流的方式,云会议技术再强大也要服务信息交流的目的,相信大家已经能预见到很多投机者将把握的商机与危机。未来如何,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