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还是有些变化的,我把日常管理搬到了GitHub的项目里,每周六晚对当前周进行小结并对下一周进行规划,然后发现规划也就是意思意思,基本实际发生跟预想都会有很大出入,不过好处是不会突然陷入找不到事做的情况了。这个新习惯的形成可能是今年最大的变化,习惯意味着可持续性,可持续性会放大一切细微的累积。为了应对习惯的改变,我事实上尝试了形成新习惯的习惯,每隔一段时间就设定一个占用每天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的新行动,今年我尝试过远离手机、限制网速、听广播、种蒜苗、酿米酒、每周末去一个博物馆、到图书馆借书、调试树莓派等等。每进行一项实际上就要占用之前做其他事的时间,我的手机屏幕时间从每天四个小时降到现在一两个小时,工作时间之外基本开启了免打扰模式。有我微信的朋友会发现今年特别下半年我的走路步数明显多了,看起来似乎进入了小镇老年人模式,不过也因为这样发现我之前在网上浪费了太多精力,网络就是一个信息收集的平台与工具,但我不会没有目的去闲逛了,那样更像是一种沉溺。
学习上今年刷了几门课,但效果并不满意,还是需要大量线下时间去看书来搞明白细节。今年读书基本都在博客上有笔记,而且有时候也不在乎是不是作者本意了,会去搜集更多的资料来形成自己的记录。之前总觉得一个领域看一本经典就够了,现在发现经典并不靠谱,只是一种观点,观点越是鲜明漏洞可能越多。观点矛盾多的领域往往是些无法实验验证的知识,这类知识往往无法用抽丝剥茧的还原思路来分析,更多是一种经验且有时候是经验一旦公布就不准,另一些情况则是经验本来不准公布了就一堆人跟风进而自我实现,考虑反馈的系统性思维并不符合人性,人都喜欢简单独立明了的结论,但事实总是复杂联系且含混不清的。是非对错从来不是板上钉钉而是充斥了各种偏见与误解,偏偏还有人喜欢站队与先区分敌我再讨论,每个人都急急忙忙想从不到140个字里读出情感与结论然后马上站队开赞或开喷。或许这个时代最美好的地方在于提供了让人内耗的游戏规则的资源与环境,说白了就是允许人可以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这在历史上都不多见。
今年我参与了两次学术会议跟一次WCUB,都见到了一些想见的人,然后去水牛城大学继续了我游学士的报告活动。学术圈的人包括我在内都是些非常喜欢质疑的榆木脑袋,把别人的钱拿到自己手里还把自己的理念灌输到别人脑袋里大概是难度最高也最有意思的事。不过交流总是好的,我发现为目的A设计的软件在用户那边更关心的是目的B,很多术语体系也严重妨碍了学术交流,经常感觉鸡同鸭讲完全说的不是一件事。此外,我发现知识面是很明显限制了想象力的,很多人不清楚技术能实现什么而单纯认为某个通用工具是专用工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网,你的想法他会对标到自己的知识网的一个分支上,但其实整个知识网就有问题,这种价值观级别的差异会导致交流起来比较困难。今年我参与过关于科学传播的讲座,感觉这个事的意义是很大的,类似李永乐、巫师财经这样善于降维解释的人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写出东西得到的反馈是不明觉厉基本等同于失败,最多体现下自己有知识但就是不告诉你的姿态。你懂不是懂,让别人懂才是真懂,从你这边懂的人还能让更多人懂才有价值产出。今年论文没怎么发但确实写了,上半年写了一本书的章节,关于SPME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算是填补了一个写书的空白。投个基金也没中,去年一篇 ES&T letter 论文却莫名其妙被选为年度 best paper,但我现在工作重心迁移到了质谱数据处理,但寻找方法的应用也很重要。我大概是在方法学混的时间有点久了,明年应该更多回归应用领域。另外,明年我也要在学术合作与协作上尝试一些新思路。
今年回国期间发现自己跟国内已经开始脱节了,但国内的变化也不如我读博士期间那么大了,明年会寻找回国机会。我实际回了两次国,一次去香港参加老杨婚礼,一次休假,大概我去的香港是最平静的那一段时间吧。休假期间的博文我写了又删,最终删掉了。曾经的小伙伴都拖家带口,不像学生时代那样洒脱了,我也逐渐适应了纽约11区的生活,围观马拉松、看游行、看百老汇表演、趁着免费时间逛博物馆,我把自己活成了城市老油子。不同于加拿大农村,纽约的都市生活也是很特别的体验,这个城市适合年轻人中短期旅居,但长住我感觉那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会累积。淄博-济南-北京-滑铁卢-纽约,我不知道下一站在哪里,但是似乎这个问题并不重要了,我已经不太需要从环境中汲取动力了。中年人的停滞在于既改变不了世界,世界也很难改变你,故乡已经陌生,未来也一片混沌,谈不上好坏,好比奥特曼与小怪兽之间打来打去,打累了在夕阳余晖并肩喝着啤酒撸串但又无言以对的感觉。这一年明明有很多故事,但天凉好个秋。
今年也确实没读几本书,除了博客上说的《we have no idea》与《钓愚》,我其实开始读更多的关于复杂性科学的书,例如网络皇帝的畅销书、《规模》还有《模型思维》。最后面这一本实际上是同名公开课的书,我现在读了一半,因为某人年底视察工作的原因今年没读完,但受启发很多,不仅仅是生活上,科研上也有启发。其实说起来我大学最想读明白但没读明白的也是圣·塔菲研究所里出来的书,开始读研时也特别想做复杂性科学,后来经历了实验室的洗礼与转行,现在这方面的兴趣又回来了。世界是复杂的,用分析的方法是不靠谱的,整体研究其实需要各种基础知识的铺垫,我现在似乎有了最基本的技能集与知识面,而且这方面的知识似乎也没人很好的总结过,如果以后到高校教书或许开门通选课来传播下。今年读书的另一个感觉是不像之前先完全认同吃进去作者的想法再反思了,而是一边读一边思考,产生这个区别的原因在于之前道理虽然知道但事实不了解,现在我会用网络资源去实时验证书中内容,也因此发现写畅销书的这伙人夹带私货是非常多的。今年读了《为什么》,这还得感谢冯主席跟中信出版社的赠书,这本书虽然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可能并不通用,但指出了很多科研中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学术论文里很少被人讨论但又很重要,有的问题例如辛普森悖论虽然在不同学科里都存在,但研究人员并不重视或装看不见,说到底还是科研职业化的副作用,为了生存大家都选择性忽视难题而喜欢排列组合式有结果有产出的课题。娱乐书籍方面看了《进击的巨人》,大概20年就会完结吧,应该是个轮回结局。《银魂》也完结了,《海贼王》都出现 Laugh Tale 了,37岁的金田一一没有成为侦探而是变成了废柴上班族,逻辑或文学结局永远赶不上现实来的魔幻。电影方面去影院看了《复仇者联盟:终局之战》,我不是漫威影迷,凑个热闹。回国跟某人看了个罗小黑,也挺有意思的。然后发现了纽约图书馆可以借DVD,就把吃灰树莓派接了个光驱跟投影仪,在家里窝床上看电影。搞了个手机VR眼镜,玩游戏很爽,就是游戏比较少。另外也搞了个开源掌机玩10年前的游戏,但感觉还不如到视频网站二倍速看别人玩,动不动几十小时的通关时间我实在没有。博物馆今年去了大大小小十几个,纽约的除了MoMA,Met跟自然历史博物馆,纽约市博物馆、Cooper Hewitt 还有 Frick collection 也值得一转,20年应该主要去非曼哈顿的博物馆转。
今年环境黑板报已经运行两年,用户达到了4000,比我去年预想的3000多了不少。虽然群里面不如刚开始活跃,但似乎找到了可持续的输出模式,每周一更轮班写。这样的节奏我比较喜欢,对于基于兴趣办的公众号,只要坚持就够了,太多的用户留不住也不用留。统计之都编辑部那边其实我主要就是分配下稿件,今年有了月读发文量高了不少,线性模型那篇文章也是我感觉特别好的。今年码农拿了统计最高奖,相信对于学科是有很强的方向性指导,统计学要落地面向需求去发展新方向,各学科数据结构都等着统计学家设计统计量来描述,而编程则是必不可少的技能。明年的统计之都会对观点类文章开绿色通道,文章有观点有讨论,学科才有前进的余地。今年我博客上出现了纯虚构类文章,例如那篇无国界博士组织,王站长读了竟然以为真的存在这个组织要放到黑板报上,幸好拦下来了。
2019的世界越来越割裂,不同意见的人没了讨论与难得糊涂,只会谩骂与发泄。也许因为真相太复杂,很多时候人们不再关心事实,而是选择坚定不移的站队。我去年说今年经济不好,其实现在来看数据还不错,但眼下我认为数据里的水分很高,支持经济基本面的不是面向需求的实业而是一种面向未来的信心,人没信心也得吃饭穿衣,但市场上一旦出现恐慌就可能引发灾难。2020年会怎样谁也不知道,风大雨大气候变化,不过只要我把日程排满去探索,似乎也没什么过不去的,内心非常平静。也许,因为我花巨资捐了个教名吧。对,我现在是个正式的主教,可以主持婚礼的那种。
Ra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