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1 字

分工促进效率吗?

前一阵子我从超市搞了一只生鸡回公寓,前后折腾了四五个小时好不容易烤熟了,但不好吃,超市里现成的烤鸡价格比生鸡没高多少还好吃,我折腾这么一把看起来就是浪费时间。在烤鸡问题上,我确实不专业,前段时间网上火的王刚的硬核炒菜就是因为大量使用宽油劝退了很多人,但真实的情况是餐馆里做菜用宽油太正常了,因为可以反复用。反观家常菜,倒一锅油做一道菜不是不行,就是不经济,普通人家里没矿哪有条件天天宽油,这个技能点完全训练不到。很多菜你只能在馆子里吃可能不是因为你不是厨子,而是你就算会步骤也得不到日常练习来巩固技能熟悉火候。在这里分工是经济问题。

最近组里的程序员发邮件说需要化学家帮忙把化合物的InChiKey给找出来,她只管建模做预测,然而即使我去找 InChiKey,也不可能搞清楚几百种化合物InChiKey是否正确,或者说,面对一个十万级化合物数据库,任何化学家都不可能是专家。好比我虽然母语是中文,但字典里的字我也认不全,博士学位更多是某个专业方向的认证,不代表知识博到可以胜过维基百科或搜素引擎。另外XX家在西方文化里更多是职业认证,STEM出来的都可以自称工程师或科学家。这里的问题在于,这个程序员打算开发一个通过InChiKey来标注化合物的工具,但她并不打算了解任何化学知识。好比我去开会见到很多人开发的蛋白组学工具改都不改就说可以做代谢组学,但问题是数据本身统计特征是不一样的,最后都可以换成一个样品-特征矩阵是不假,但特征间的关系不但不独立,还跟科学背景有本质联系,建模不考虑这些是非常危险的,可以流程化或模块化的工作里分工会促进效率,但必须保证各环节不需要反馈而各自独立,否则进行分工会导致一个环节出问题全局崩溃。各家自扫门前雪不能保证路整体是畅通的,单环节最优有时反而降低全流程的交互,这里分工是独立与否问题。

分工促进效率在今天看起来既是原理又是事实:作为一个原理,它几乎根植于所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理念之中;作为事实,我们几乎天天可以感受到它。分工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有些场景下专业的人可能什么都做的很好,但他一样会去做自己最擅长或收益最高的事,这叫做比较优势,是国际贸易与全球化的一个基础。但我最近越来越感受到,分工促进效率是一个窗口原理,也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某个原理几乎不可撼动,是铁律;但当环境发生变化后,原理将退化为一个观点,也就是说,是否实现完全依赖执行人对某个观点的信心与外部条件,信心强且环境允许那么观点就可能促进实现,没有信心或条件不允许就实现不了,有点算命的感觉。是否经济是分工的意愿前提,是否独立则是分工可行与否的前提,你有动力进行分工且分工后可行才有可能促进效率。

现在的职业划分可以不恰当分为两种,一种是流程模块化的,一种是全局反馈的。简单的事最初大都是流程化且一个人就能掌控,但为了环节的最优效率,模块化就很重要。但问题人作为个体从事模块化或螺丝钉的岗位工作是反人性的,时间长了就成了角色扮演游戏了。例如拍电影的导演,可以啥都不干按剧本来,也可以实时调整加入自己思考,很多电影我们看明星或剧情,有的则感叹导演的好坏,但好电影一定要有个全局导演而不是螺丝钉导演。这里倒可以类比软件开发,你定义了一个类或对象与对应的方法函数可以省掉重复编程,但这个抽象过程会损失对细节的控制,在你想做微调时,就要重写类型定义,当类型定义过于复杂时你可能会感到大炮打蚊子:明明一段代码可以搞定,现在加上类型后会特别复杂。科研软件经常存在自定义不足问题,很多研究人员被软件给限制了,而其实可以从底层轻松绕过但软件开发者通常不会给这么大的自由度。此时效率根本就上不去,分工越精细,流程管控的额外损耗就越大。所有的行政部门都容易滑到官僚主义,因为管理这事从外部去做经常出现外行管内行的问题,而外部管理通常还有权力,这会让内行无法有效传达声音到其他部门。很多人痴迷于流程化的稳定感并觉得做螺丝钉也挺好,下了班放飞自我,我觉得这是割裂了自己去迎合社会的角色扮演,稳定是暂时的,如果体制变动岗位裁撤,不思考吃老本的人总会被第一个拿下。当然,体制也有体制的优点,大的实体没有体制靠自觉也是灾难,人各有志,不能强求。历史上看,国家运行中官员开始不是职业化的,而是经验的临时的威信的,但人口上来后很多低频事情绝对量会增加,此时职业官僚化就会有助于国家稳定。

全局反馈职业则要求每个个体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处理,以解决问题为最终目的而不是在程序上空耗。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不会超过五级,管理等级里如果超过五级,那么效率几乎一定会很低,甚至超过三级都会有问题。我个人比较看好小10人以下团队扁平化可替换的组织结构,分工会根据工作需要灵活变化而不是固定到一个部门,工作也应该是项目化的,这样的工作会有挑战性,对个人成长有利且效率不见得低。当规模过大时就及时剥离或有丝分裂,新形成的小团队一样是全栈独立的。在职业生涯尝试多种不同分工或许会带来更多的洞见,专心钻研一个小方向要看个人意愿,如果有兴趣就不会耽误事,如果没兴趣要么找合适的人,要么干脆别做。服务业或问题导向的行业里能分工模块化的工作要逐渐交给机器来做,人则应该更多去从事全局反馈职业,一方面是因为个人会有自我认同,另一方面则是机器在面对复杂场景时计算资源要么不足,要么反馈不够灵活,起码经济上现在还做不到替代人。

效率不是目的,程序也不是目的,解决问题才是,如果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就业稳定,那么提供岗位更重要。我一直怀疑这两年贸易争端的双方根本都知道全球化促进效率,但岗位上如果全球大分工会造成发达国家穷人闲人团体的出现,这些人没钱没技能没未来有时间有选票,所谓贸易保护的核心其实就是安置这些人,给他们一些实际机器或发展中国家可以替代的工作与相对体面的薪水。而发展中国家如果自动化技术到位,其实有相当比例的人马上就会失业。要知道,对很多地方而言,自给自足可持续的经济模式并不需要全球化分工带来的高效率。如果一个小镇实现充分就业,那么面包卖1块跟卖2块没什么区别,工资能覆盖就行。但如果为了让面包卖1块让小镇支柱的面包厂倒闭,那么会产生没收入的人,此时1块的面包有些人也买不起了,这个场景下就不要指望所有人,特别是发达国家里制造业的从业人员把全球化看成最佳选项。在加拿大,有些超市是提供自助结账的,但很多地方的超市在放上机器后不久就撤掉了,不是自助结账不好,而是他们担心这样会让很多本地人失业。很多全球化的鼓吹者看到了全局效率,但忘了这个世界目前还是人根据自己利益做决策的,当全局效率带来的优势不明显而危害就在眼前,自然会出现贸易保护主义。这种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只是技术大发展的一个浪花,未来的缺口不是效率不够高而是能不能给所有人发工资的理由。此时,低效其实是促进就业的一个手段,不过历史会怎么发展谁也说不准也没必要信誓旦旦地认为哪一种会赢,历史没有假设。

分工促进效率吗?其实这个问题是架空的,预设了效率是理所当然追求的,如果把问题换成分工促进某个具体问题解决更合适。山无常势而水无常形,分工与效率说到底都是手段,一味痴迷于手段间的关系不如落地思考实际问题的逻辑组织结构,认知水平的提高要高于拿锤子找钉子的工具优先原则,切不可舍本逐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