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93 字

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好比自然数,你找不到最大,但从数学进入物理,温度与尺度便有了极限。从物理走向化学,反应就有常数。从化学走向生物,细胞就有生死。越近生活,可能性就越低,反过来说,只有较低的选择数,生活才能继续。很多人不明白地理为什么不被看成科学,很简单,最高的山、最深的湖、最冷的日子最咸的海,一切答案都唯一,也就是说规律演绎在这里不总是起作用。而生物、化学、物理、数学间的规律性也是逐渐增强的,规律性越强,演绎空间就越大,反之,规律里噪音越多,演绎空间就越小,掌握规律的局限性就越大,不如直接掌握事实或其归纳的经验本身,所谓的规律可能是过拟合。

信噪比是一个很神奇的指标,在不同领域里所谓专业背后的东西基本就是规律与经验的集合体,越贴近实际问题或复杂系统,规律的约束条件就越来越多,此时经验事实就比科班出身要有用的多。而区别规律与经验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看反例,反例比例越高,规律就要不断增加限制条件,而其实限制条件多的规律跟经验之间区别并不大。但是,如果有人从经验事实中提炼出了信噪比更高的规律,那么优先掌握此类规律的人能力并不会低于几十年如一日的所谓工匠。当然,很多经验已经被升华成了玄学,这时候千万不要尝试争辩玄学问题,多数自洽的玄学系统是不具备可验证性的。

求知者最好首先掌握信噪比高的知识与规律,这样想象空间就比较大。但是,实际问题很少能被规律演绎出来,更多的时候需要案例来补充规律的局限,感受现实的复杂与噪音。理工科,特别是数学物理计算机这几个专业,其理论构架相对完整,相关工作可以完全在自己学科理论构架里完成,理科不存在学派,大家共识度很高。而文科从开始接触的就是事实、案例与感受,规律性的东西不强,反例随手抓都一把,不同理论可以并存,容易出现学派。从文科转理工科思维复杂度下降很多但抽象化带来的难度陡增;从理工科转文科则要面对大量感性认识及规律共存所带来的复杂性。

现代化过程个体层次学术发展实际上走的是文科转理工然后转回文科的过程。最早的理论体系不是经典就是教条,由于经典与教条构建了完备的逻辑自洽系统,人类文明是可以很好与之共存的。但科学规律的发现或地理大发现开拓了眼界,全新的经验事实会将经典与教条冲击地七零八落,此时理工科开始兴盛。科学、资本主义、唯物主义、专业化、标准化乃至现代化都是一脉相承的。然而,人们逐渐发现构建在科学体系之上的社会系统并不能带来无限的幸福感,甚至幸福感本身就需要一定稀缺性来保证而现代化解决的却是物质稀缺性问题。此时不可避免地很多人要回归经典系统的认知方法,其实现代社会里各种形式的宗教正在赋予人们生活的精神意义与追求的幸福。同时这两年我们看到对所谓博雅教育的重新提倡,其实是社会中个体转文科的序幕。

烧烤摊里喝着啤酒点评全球经济形势的出租车司机与咖啡馆里讨论简·奥斯汀小说的白领在现代化社会里并无区别,而聊天与扯淡所需的谈资是无法从公式里推导出来的。附庸风雅不是吃饱了撑的,而是天性使然,否则就觉得人生没有意义。而理性讨论多数情况下不适合生活所需,因为理性世界里规律性太强而没有太多讨论的必要。对于理工科思维为主的人而言,早早晚晚都会意识到,这个世界也许可知可解,但复杂性也超越了个体认知极限,需要一个意义系统来维持生存。

额,写到这发现又跑题了,我其实想写的是估算法,一种从独立信息中推算现状的方法。这是一种很方便形成经验知识的方法,不同于纯数量级推导的费米估计与基于调查的报告,估算法更像是一种综合侦查手段。我也没形成理论,就用案例来演示吧。

电影业如何赚钱

每年院线电影搜索后大概知道2016年有450部。根据这里可以知道中国大概有4万多块屏幕。按每天每块屏幕放5场电影计算(一场电影90分钟,5场电影附加清场入场时间大概是这个数),全国日排片应该在20万场电影左右。一年7300万场电影,平均票价按照40元计算,总票房应该在292亿,但这是在一场电影1个人看的条件下计算的。

新华社给出了457亿跟接近14亿的观影人次,也就是说平均票价只有32块,比我估计的低,但即使按这个估计,14亿人7000多万场电影,每场看电影的也就20个人,按照这里的说法,全是小电影院也得100座,那么一般电影的上座率不到20%,难怪电影宣传费用有时比制作费还好,人气还是很重要的。

根据这个回答 新片会给5%的机会,也就是每天1万场,每场平均票价32,每场20人,每天最高票房640万,但是目前单日票房纪录是《速度与激情8》的接近5亿,中间差了接近80倍,不过也好解释,排片给到50%,每场100人,票价贵一点就可以实现。但总盘口是固定的,大片占大头,小片平均数是一定达不到的。

小成本片子票价定到25,每场10人,每天1万场给排3天,总票房是多少呢?251010000*3 = 750万,根据分账规则大概有1/3能给发行方,也就是250万,宣发跟制作各占一半,也就是125w,拍一部片怎么也得1个月吧,每天支出4w,一个剧组一天4w经费,或者说一共125w经费,我想能拍出什么质量大家心里都有数。但有意思的是,125w制作经费的电影其实就有可能盈利,那不如就随便拍拍算了,反正有人看,哪怕就上映三天,每场就10个人……所以你看,有时候不用大IP,不用小鲜肉,靠劳动人民的随机心态进电影院(90分钟电影院出现10个人大概是个泊松分布),你都有的赚,为啥不拍?当然如果你用了,聚集了人气,那自然是翻倍的赚。

不过真实情况也有可能随机都进不去10个人,上线1天就撤掉,无所谓继续压缩成本呗。再不济就拍网络短视频,萌宠搞笑啥的,毕竟B站爆料9w粉up主收入一月两三万,其实一年下来感觉比电影行业里中位数薪酬要高出至少一倍。

至于根本不打算上映的,那八成就是洗钱了。

每天全国看电影的总人数约400万,全国地级行政区334个,二八效应前66个城市占掉320万,后面160个城市只有80万人口看,也就是一个城市5000人看电影,中国地级市怎么也有百万人口,不到百分之一的人(不算重复的)的兴趣爱好规模大致如此,大城市情况也差不太多,但更容易抱团是真的。

上面这个估计并不是直接去搜索行业报告或咨询内行得到的,但是,搜索的数据互相之间应该是利益独立的,这样这个估计我感觉比较靠谱。形成这种调查意识不需要专业知识,但一定需要思考数据独立性。

城市华人有多少

前面说的是电影院,我们再看下城市。我所在的城市刚进行过大选,注册选民有10万人,每年5-6%的增速。要知道自然生育率绝对打不到这个数,所以这是个移民城市。家庭的中位数收入是8万加元,大概40万人民币。居民中华裔选民5000人,但实际人数要多很多,因为华裔留学生与永久居民是不算在内的。通过黄页网站可以发现,华人论坛注册人数5000而日活在300左右,亚洲餐馆有约100家,华人旅游公司10家。

商业指标可以反推人数,家庭中位数8万的话个人收入应该是4万,旅游公司人数按照10人算,员工成本每年就要40万,人力资本在这边旅游业算一半的话一年要营收80万,我看了下他们旅游路线的报价,大概每个人平均500加元。这样每年要有1600人次,这样10家就要16000人次。按照我的观察这边人每年大概会出游两次,这样估计华人会有8000,不用旅行团自己玩的跟这个数应该差不多,这样华人应该有15000左右。

同理我们来看亚洲餐馆,100家平均规模5人左右,500人按4万收入就有2000万规模。这样餐饮业要想干好就要有4000万的营收,每天每家就要有1100加元的流水,这边吃一顿平均也要11块(包括且主要是快餐的)。这样人流量每家要有100人,但其实这100人里按经验比例估计至少20%是华人,也就是20人下馆子。也就是华人每天有2000人下馆子,一周有14000人,一周去一次应该是均值,也就是说华人大概也就是14000人。

同理,你也可以用华人超市里料酒、陈醋与老干妈的销量来推算华人人数。甚至当地华人微信公众号与家庭厨房群规模的大小来进行反推。但我估计这边华人规模应该在1万到2万之间,不然支持不了这边华人商业的规模。

平均人

上面我用了很多经验数据,但其实经验是靠不住的,平均人也不存在。不过从身边的状况估计整体状况就是要依赖这种平均人,只要你的估计行为不对结果产生干涉就问题不大。打个比方,如果你打算调查人口,但可能你知道这个数高了或低了的影响,此时数据调查本身就容易有偏差,而且是不经意的。但是,如果你用相对稳定的非线性犯罪率与报案量关系去估计可能就问题不大,因为报案量对人口的影响你事先并不直接知道,也就很难产生偏差。经验数据的使用非常灵活,如果你大概知道一些背景数据,那么走到大街上就可以随意估计当地的经济状况。

我当年外出采样,如果这个城市没去过,从车站到旅店我肯定选择出租车。同时,我肯定会问出租车司机当地的房价、人口收入与餐馆的一般开支,这样我会对当地消费水平有个估计。还有就是观察水果摊与自行车修车摊的密度来判断区域生活水平与人口密度。当然,这些都没啥用,只是个人兴趣。不过我感觉这对训练应对较复杂的情况有帮助,而且也可以是不是自己给自己出个课题然后利用网络资源来搜集材料。其实网上很多公开的财报与行业报告里已经隐藏了很多显而易见的问题与机遇,写这些的人可能完全没从某个角度想过。这种思路科研上跟生活中都用得上,虽然不是天天用得上。将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快速转换为应用是很有意思的,同时我觉得也是很有必要训练的生活技能。熟练掌握后你会发现虽然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但在你当前状况下很多场景里都有明确的生理或经济限制,也算是某种洞察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