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0 字

幻化残生中的研究生

幻化残生,也就是环境、化学、材料跟生物这四大学科的近似谐音,属于各类研究生中实验比例最高的专业。然而,其生存现状并不乐观:

首先,这四个学科属于建立在脑力劳动之上的体力劳动。例如前处理、过柱、表征、养细胞、涂板子、野外采样等等,流程性非常强,到时间点上不论节假日还是凌晨饭点都得待命,但有时又会发现找个本科生带上两天也能做出来。一个尴尬的事实是实验学科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就是取代人工操作实现流程自动化与便携化,当实验简单到轻轻一按时,研究生训练得到的技能瞬间贬值,更尴尬的是实现这个过程需要的背景知识是物理、机械跟电子工程而不是幻化残生,会某项实验技能短期可以取得不错的成果,但长期看几乎一定会过时。

其次,特别拼先进仪器技术,进而导致平台建设重于人才培养。今年这个技术能发顶刊,明年就可能被取代了,有些特殊资源例如光源没有背景想约个机时难得要命,如果不进行一些高开支实验可能编辑就直接拒稿,而先进仪器装备的价格奇高,所以从经济角度,这四个学科都属于很烧钱的。那么这里的尴尬就是你的才能受限于仪器平台,从研究机构角度看,投资仪器显然比投资人才培养在初期更有效果,而人才培养初期其实也就是仪器操作。这个没啥办法,现在很多科学问题的回答其实早就脱离了理论导向阶段,而是我有一个问题想回答,但目前技术回答不了,也就是假设早就有了,就等着新技术检验。你去看这些年诺奖,很多是技术获奖而不是理论获奖。也就是说,实验学科比起人才更需要仪器平台资源。

再次,这几个学科产业转化基本停留在前言里,毕业后除了年龄比同专业本科生大了不少,在满足业界要求上本质区别并不大,这进一步导致本应分流到业界服务社会的博士硕士继续留在学术界造纸,而想从学术界熬出头你看前人经验借鉴意义不大,很多人没考虑时代造就的红利窗口期而大谈特谈自己的奋斗,但要知道此一时彼一时,目前学术界的门槛比10年前高了很多,同样的奋斗强度10年前进高校很容易,现在可能博后都没人要。如果本科转行也就算了,但到了博士转行就真的是在奉献青春了,当然这可能是无法避免的。

这些现状经常搞得研究生自身怀疑人生,看着转行金融、咨询、IT的同学心有不甘,用学术理想充值的生活把自己隔离在实验室内,但走出实验室的柴米油盐变量太多,控制不来。同时,你又会很惊奇地发现,这些年报道的学术界年轻有为的青千、优青与各路人生赢家基本都是这四个学科的;而且从经费分配跟论文影响力上看,这四个学科也是超级大户;再从经济学角度去看,你会发现围绕这四个学科的仪器、耗材甚至样品测定跟论文润色服务都已经形成了成熟产业链,行业利润十分惊人。注意,这些产业是对科研进行支撑的而不是业界,如果只是这些行业高速发展而产业界没有起色,那事实上是在用纳税人的经费吹肥皂泡,不会长久。

这并不奇怪,实验学科的知识与技术更迭速度是非常快的,从走进实验室那一刻,你就会发现师兄师姐用的技术学校里根本就没教过或仅仅做了个展望,系统的学习基本上都被传帮带模式替换。如果你自己不去问为什么,大概率你师兄走的弯路你还得走一遍,你师姐画不出的图你也画不出来。更尴尬的是,有时候你会发现,如果你的想法是属于排列组合出来的,那么其实仪器公司完全可以替你做,他们不做并不是不会,而是等着收服务费,你发你的纸,我赚我的钱,各取所需。在这个场景下如果还没意识到自己的民工本质,那大概率是要做一辈子民工的。

曾经有人提过学术界存在生态位,大家各做各的相安无事,但这个想法现在看比较天真,因为现在竞争者基本都不是来自学科内,而是其他学科的入侵,如果这个问题你自己学科的人搞不定,别的学科就会过来。例如发现一种新材料,如果你觉得意义不大不掺合短期没啥问题,但做材料的表征完了得找应用出口啊,环境、生物、化学都有,你是无法限制某种研究只关注自己学科问题的,技术有自己的生命力,总有人会转过去,事实上这可能是目前科学进步的一个范式:个别学科突破,带动其他学科发展。

基础学科对新技术的接受度要快于应用学科,一个常见的模式就是某个数学模型首先应用在物理,然后化学,然后生物,然后是边缘综合学科例如环境、医学,然后就是社会科学。当然也存在某些从应用角度出发的模型后来被应用到其他领域,金融与生命科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案例。但你应该发现一个问题,要想解决现在的问题,通常老路是不通的,要么回归基础学科,要么从别的学科借鉴,不论哪一种都需要你持续学习新知识,特别是外学科知识。有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你去看看那些最聪明的人在用什么,然后想想能不能用到自己的学科框架里。

实验学科的发展有时候是很残酷的,初期势必牺牲掉一批掌握过时技术的研究生,这个国内外都很常见,但国外业界会吸收一部分,国内则是学术界大面积收留,这个问题的后果就是现在很多教授对于学生无力指导,看到概念就回来让研究生试,研究生自然苦不堪言,毕业后就业方向非常窄。但同样是实验学科,高能物理、生物统计的毕业生转行就相对容易些,因为可以去做码农,至少生活水平对得上学位。而很多实验学科的研究生对此并不感兴趣,甚至完全不懂,思想上停留在努力实验发论文拿教职的简单规划上,不喜欢接触社会就只接触仪器。这其实是最大的偷懒,科研是需要脑力持续投入的,如果是实验学科还要加上体力。不但要持续学习,还必须要主动学习,关心前沿,而这又是研究生的普遍弱点。

学科前沿是一个很模糊的东西,对幻化残生而言,教科书上的实验技术是一定落后于科研的,此时对学术前沿的感知要么来自文献,要么来自会议或培训,坦白说,这两个方法都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夹杂很多人的小算盘。好比你想在微信里打开淘宝链接,不是不行,就是要通过复制过程恶心你一把,但其实这种经验过程你也没啥办法。另一个方法是各种文献信息学指标,例如H指数,被引率等等,但这些指标属于后验指标,你得至少等文章发表过去两三年才能开始评价,但这两三年中也会有一大把新趋势出现。还有个方法就是自己当期刊编辑或审稿人,其实这个是很多教授的独门秘笈,因为你会比其他人早好几个月知道新研究的动向,但研究生拿到的审稿机会本来就少,高水平期刊更是不会找研究生审稿。所以其实对于很多研究生而言,想了解前沿跟他人的研究动向几乎不可能,而根据我的观察,如果同行坐到一起聊天你对新动向一无所知,那么对方也就不会在你身上浪费时间了。有些出版方跟研究机构也会发布一些热点文章,但多数基于编辑经验,并不一定准确。

我之前曾写过用文本分析来探索前沿,但我估计很多人也就是看个热闹,并不真的会用。也罢,这个坑我挖的我填,我做了一个在线app来探索最近三年学科趋势:

https://yufreecas.shinyapps.io/journaltone/

之所以选三年,是因为我感觉三年以上用引用指标更靠谱。这个应用保留了最大的自由度,你可以简单修改期刊或关键词用默认代码绘制相关趋势,或者直接尝试修改成看五年甚至十年的趋势。但我需要声明的是这个app我放到一个免费在线平台上,每个月流量有限,超了就没法用了,所以我建议你本地安装运行。源码在此,此外,本地运行时多数包cran上有,但有一个方便抓pubmed数据的包是我自己写的,你需要从github上下载安装:

devtools::install_github('yufree/scifetch')

其实,对于幻化残生的研究生而言,主动了解科研趋势只是一方面,了解你自己才是更重要的。当你觉得不好时,不要总是怪罪时代跟环境,也想想自己身上的问题;当你一帆风顺时,不要总觉得这是自己勤奋与努力的结晶而忘记了科研浪潮的背后推手。随波逐流不会过的太差,但放弃思考是绝难在学术界生存下来的,不要真的幻化残生了。

师兄只能帮你到这了,剩下的,我也没想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