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5 字

留学生、隔离与适应

留学生

作为国产土鳖,在海外做博后接触最多的除了土著就是华人移民、各国留学生与国内访问学者,这里面还是有很多有意思的现象,而这些现象其实对应了几篇非常有意思的论文。

首先我们看一下国内来的留学生群体。目前国内的留学越来越低龄化,很多接触到的国内来的本科生,往往在国内读个一年高中就跑来这边读高中,用这边高中学历来申请学校。大学读完了基本都是身份导向,学签转工签,工签转枫叶卡,枫叶卡转公民。你如果问为什么不回国,他们的回答往往不是常见的国内机会不好,而是认为国内没有认识的人,主流社交关系都在国外,一回国跟回炉重造差不多。这是个死循环,出国年龄越小,人际关系越在海外,越不可能回国。而且很多本科生的高中同学其实在国内也是高中同学,有个留学生跟我说他们国内一个高中班,到了高二整建制的来了北美,这种情况怕是一个也回不去了。

另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留学生中还存在鄙视链。高中过来的鄙视大学过来的,大学过来的觉得研究生过来的太多国内习气不合群,而他们又都鄙视国内交流项目过来的,认为交流生都是拿国家钱混经历,选的课还简单,语言也不行。同样的鄙视链在华人移民中也存在,最早的移民多是劳工移民,八九十年代流行技术移民,前十年是投资移民,最近是留学移民,鄙视链基本就是按照出国早晚与学历来的。国外生活处处需要职业代理人,找华人并不见得比找老外有经济优势,但年龄约长,越喜欢找固定的华人代理人,其实老外也一样。我跟一个刚办移民的博后聊天,他海外博士曾在国内工作过一年,但终究还是觉得国内环境不适应跑出来了,他目前就打算拿身份了而且也坦然说不希望国内发展太好,因为这样就会说明自己选择国外身份是错误的,他希望国内能发展到过的很舒适但比国外还差一点点的状态。这个想法大概在留学生跟移民的内心里都有点吧,不信你去mitbbs上转转就知道了,我倒觉得这个现象其实背后有博弈论的影子。

还有一个现象是留学生置产。这是个经济问题,很多学生来读书到银行开户问的第一件事就是房价,一般来说,本科来了买房,交了首付把不住的房间出租,租金可以抵消月供,等毕业要回国或外地工作时转卖,读书的时间房价的上涨其实还能赚一笔作为工作启动资金。也许你觉得首付存在外汇管制比较难,我只能说私下的外汇交流挺多的,存在庞大的代理人市场,要不然比特币也不会中国人玩的多,此外国外有定居亲戚朋友需要国内置产的两方利益交换就可以了,当然这个比较吃信任,所以只能亲戚朋友。有位银行职员曾跟我吐槽中国人怎么那么有钱,经常全款买房,买的车也都是好车,一身加拿大鹅,我赶忙解释那些人国内也是有钱人,不代表平均水平,另外奢侈品国内定价比国外高一大截,他们买是因为便宜。

再就是家长陪读现象。有次跟访学博后聚餐,很意外发现带孩子来的孩子都是学校本科生,说白了很多访学博后出国一方面是学术交流,另一方面也算是陪读。另外陪读家长一般都是母亲,有当地华人说美国西海岸是小三村,加拿大东部则可看作正房陪读村,至于一家之主大都身居国内经商赚钱。不得不说还是国人精打细算,懂得规划自己,处处“精致”。

然后我们再看下另一个群体,港台留学生或移民,一个特别的现象就是这两拨人互相独立,就连华人学生会也是两个,显著区别就是语言,港台留学生英语更好,私下用粤语。据说97年左右大量香港人移民加拿大,后来又回去一拨,但这也造就了这个群体的人口基础。不过我遇到的港台人都是比较友善的,基本默认不聊政治,也听说过有台湾留学生打飞的回去投票展示优越性,不过台式民主也算是一道别样风景了。

还有三个我们的近邻留学群体,一个是韩国人群体,一个是日本人群体,另一个就是印巴人群体。韩国人群体跟中国人比较像,勤奋好学,比较鲜明的特点就是韩国人专属教堂,感觉他们的传教士也算是一道风景了。日本人群体则很难发现,因为他们国际留学生读学位的非常少,一方面是因为本国好学校不少,另一方面半终身雇用的日式企业对大三学生要搞什么内定实习,你要跑国外了,回去根本找不到工作,也就是海归在日本并不吃香。但也有例外,那就是如果你去语言学校溜达,会突然发现扎堆的日本人,打听下才知道日本留学主体大都是学语言的,为了企业国际化,语言学校没有学位但有语言环境,时间也就几个月,而且女生比例奇高。这一方面说明日本人留学其实为了国内就业,另一方面,出来读的也大都是不喜欢日式大男子主义的女生,这个现象我们后面分析。至于印巴人,虽然英语带口音,但真的很主动去交流,抱团现象明显,家庭观念强。其比较特色的就是留学生之间相互认识,互相扶持,确实存在移民一个人,带来一大家的现象,而且普遍没有任何归国意愿。

再有就是中东、南美与东欧留学生群体。这三个群体不知为何经常系统性被忽略,其实也都各具特色。中东留学生大都是来自伊朗,也是勤奋好学,应该说伊朗是个被制裁太多的地方,好好的从世俗国家搞成宗教国家了。但在那个人口基数上人才数量很庞大,灯塔国不欢迎他们,就跑枫叶国了。另外就是我见过的都很能说,滔滔不绝,喜欢打听事,这种八卦文化在中东据说比较普遍。南美留学生也属于比较抱团的,但模式是巴西人单独抱团,其他人抱团,估计也属于语言隔离。南美上世纪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到今天感觉还没缓过来,但新兴领域的科研势头也很猛。跟南美人打交道要注意其宗教信仰与家庭结构,一般男士比较健谈活泼,但当家的其实是女士,组里的巴西小哥为了给女友买香水也吃了一个月的简餐。南美人相比中国人更熟悉日本人,可能是南美有数量不小的日本移民,跟他们聊日本动漫会发现也基本就是《七龙珠》跟《足球小子》,对了南美人周末会踢足球,他们主要社交就是足球与健身。东欧留学生跟我们思考方式也比较像,可能是冷战造就的,人口中波兰人非常多,语言上英文都挺好,有机会要去尝试波兰水饺,学术上对数学非常自信,也比较勤奋。

除了上面这些,还有比较小众的西欧留学生跟东南亚留学生,接触很少,非洲留学生在国内天天见,这边并不多。最后就是加拿大当地人,普遍喜欢嘲笑美国人,特别是大选之后,但比较安于现状,对海外留学生存有迷之优越感但又表现的非常尊重你且尊重规则与多元文化,有时候让人哭笑不得。他们比较喜欢跟人打交道的专业,所以理工科基本是留学生天下,有自己的圈子,留学生基本进不去,但CBC就可以,主要是关注话题不同,脸书跟推特是他们第二家园,给我感觉就是单纯、理想主义但内里是有点排外的并且不太愿意主动了解世界其他“落后”地方。

隔离

好了,扯了那么多的现象,现在说点理论。我现在感觉国内外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国内其实是一元文化而国外存在更多的多元化,这个差别很可能是很多问题的根源。我们用日本来举例,日本就是单一民族国家,当其做学生时,也是大量派出留学生到海外学习,但当其发展起来后,其留学生就更多是实用主义了。中国虽然不是单一民族国家,但基本可以看作单一文化国家,中国人在海外两极分化比较重,要么就彻底认同海外生活,也不打算回来了;要么就根本不认同,在海外构建自己文化圈或就是实用主义,学成归国。但目前来说,留学生中前者比例占优,但如果国家能均衡发展到日本那个程度,后者比例就会提高。而且由于20-30岁的人际关系对事业初期发展很重要,所以出国年龄越早,前者比例会越高,这个也是很多海外优秀人才不想回去的主要原因,担心回去被国内熟人文化玩死。

国外的多元化则是陌生人文化主导,强调反歧视与文化尊重,更简单的词汇就是政治正确。国内来的人会觉得有时候政治正确会效率低下,例如吃顿饭要先发个调查表问问食物禁忌与是否素食主义;建筑物设计里必须有残疾人车位与通道且经常见到所有车位都满了但残疾人车位还是空着一排;平时聊天需要注意各种雷区…这些跟前面提到的现象有关,一个社会如果是移民社会,那么所有团体都会为自己的文化与习惯争取政治上的尊重,这样的社会就存在单一文化社会里根本就意识不到的不尊重。例如你在沙特可以随意说娶多个老婆但你就是不能说喝酒的事,同样的话放到国内就成了无法理解的论题,而多元社会的人群构成很复杂,所以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你会感到所有人对你的尊重,前提是你需要政治争取,如果不争取,还不如单一文化社会,歧视更严重。

这可能是国内推广女权、LGBT还有其他反歧视最大的难题,如果你生活在多元社会,权利分散而文化多样,大家就可以讨论小团体的问题。但如果这个国家文化惯性比较大,那么这个问题就变成了要么西风压倒东风,要么东风压倒西风,结果很容易把争取权利的一方搞得极端化与妖魔化。不过应该说虽然国家是单一文化的,但城市却可以是多元的,越是大城市与新城市,那些在原有环境不满的多元团体就容易聚集,最终发现自己的局部绿洲。灯塔国就是这么构建出来的,不管前提是原住民几乎死光。而前面提到日本留学生女性为主,很多人其实是不打算回日本,因为那里大男子主义横行,女性事业发展空间有限,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这本质上是隔离问题,所有人都希望生活在最尊重自己的环境中而拒绝不舒服的地方,人又都是两足动物,所以不高兴就用脚投票。最后结果就是大家都在自己认为最适应的圈子里抱团取暖,不关心其他人的生活。这个隔离问题我在之前说过很多次,而且我不认为这是个很好的现象,或者说隔离现象还有一个孪生现象——适应。

适应

所有人都是用脚投票,但其实这有个隐含前提,那就是已经做出了选择,观点明确。现实中,这个前提很有问题,多数人是在观察观点而不是发表意见,投票时不见得全心全意。目前我们可以看到两种聚集模式,一种就是按照谢林隔离模型所描述的种族隔离聚集,另一种则是以色列正统犹太人的街区黑化模型,前者我提过很多次不赘述,后者的含义则是当地人转化了外来人的文化,从外来人的角度就是适应了当地的生活方式。所以一个人跑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实际上有两种选择:融入或逃离。如果这个人不愿意适应当地文化,那么他就会逃离或者自我隔离;而如果他愿意去适应,就会融入新环境并从内部加入自己文化的组分。

中国文化其实是很欢迎其他文化融入的,但比较麻烦的是不太欢迎整合其他文化。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西方国家,表面上是很欢迎移民但内在却排斥。所不同的是,西方国家存在政治正确的斗争来促进适应的发生而中国文化尊重传统基本是跟政治两条平行线,自由发展。所以适应性问题其实应该当成某种现代人素质进行理解式宣传而不是填鸭式宣传。所有人都不喜欢听别人说自己做错了,但引导他自己得出自己观点需要改进或变化是很有必要的,否则就是单纯情绪宣泄与抱团取暖,并不解决实际问题。

适应问题其实也不是单一文化国家与多元国家之间的转换问题,搞成多元化却有可能出现“政治正确”而加深隔离现状,而是一个普遍存在尚未解决的问题,古话说就是要达到“和而不同,周而不比”的状态。目前大趋势是表面的文化多元化与内在的认知割裂化,不论国内国外,不论网上网下,不论职业年龄,具体怎么处理,只能说是个个人持续内心斗争决策与对外权益斗争的过程,很难一劳永逸。

参考文献

  • 选修c站密歇根大学的模型思考课程,阅读参考教科书
  • 选修SFI的复杂性科学导论课程,阅读参考论文
  • 选修c站斯坦福与UBC合开的两门博弈论课程,阅读参考论文
  • 这是我的相关笔记本:yufree.cn/notes

最近重心转到科研,不会三个主题去写了,比较累。上面的参考文献如果能通读,则会显著提高对社会的了解,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