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系统
在加村的公交系统是令人发指的,且不说单程定价3.25加元跟间隔时间至少20分钟,动不动就搞罢工也让人崩溃。最近附近一个离城区20分钟车程的小镇举行枫糖节,查了半天才发现去那里的公交工作日都是一个小时一班,只是因为节日会临时加开。而且小镇内部是没有公交路线的,也就是没人引导很难找明白路,手机也基本没信号,可以说公共基础建设很差。但是当你真正进入这个小镇会发现,家家户户的房子都比城区大,后院也大,一般都放个游艇。镇子里银行、诊所、健身房、商区等服务机构一应俱全,回来后查了一下,这边房子价格中位数在36万加元,而城区价格中位数39万加元。北美这边汽车的普及率从汽车发明出来后不久就一直很高,车对于居民而言是必需品而公交系统却不是,公交系统只对底层居民、早期移民(包括留学人员)与游客是必须的,在这个大前提下很多地方不通公交是理所当然的。
这点跟国内比较很不一样,例如在北京,靠近地铁跟不通公交的地方天然存在很大的价差,有时候如果房子附近被规划成地铁出口,价格瞬间就会涨起来。但这边很差劲的公交系统似乎根本不影响定价,原因也很简单,公交系统对住在这边的人没有太多的附加值。有些小镇甚至会抵制市政公交系统的渗透,除了部分居民有摩门教的信仰外,公交会把流浪汉从城市输送到小镇上,而相对富庶的小镇天然具有排外倾向,一通投票就可以把政府影响降成零,至于手机信号,同样也没必要,不欢迎你来。但如果你进入小镇,又会发现居民其实都很友善且热情好客,也就是说,你来可以,不要住下来。
公交具有连通属性,但与之对应的是如果家家户户都有车,公共交通既多余又不盈利。同时,公交还让穷人有了进入富人居住地的可能,而富人又是自认善良且友善的,应对一个两个落难的人很轻松,但一车车的送过来就成了经济与道德的双重负担了。此时,小镇的民主集体投票就会展示出一个拒绝姿态,对居民是负责,对其他人呢?对不起,我压根就要从制度设计上消除你接触我的可能。也就是,地理隔离。
地理学第一定律
地理学是文科,但不代表文科就没有定律。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的Waldo Tobler教授就提出了一个很模糊但又很独特的定律:
Everything is related to everything else, but near things are more related than distant things.
不过孟子他妈可能有个更简单的成语版本来解释这个现象:孟母三迁。
如果两个主体空间离得近,那就更容易产生相互影响,听上去跟废话一样,但却有出奇的解释力。世界上城市的分布大都是城市群的聚居结构的而不是均匀分布在国家领土上,也正是这种结构可以在现代社会里催生有竞争力的创新土壤,这种自发结构天然吸引人才,提供机会,推动变革。而其余星罗棋布的小城镇则基本丧失了最好的人才与劳动力,走向衰落,至于更均匀分布的乡村,不都已经工业化运作了么,社会经济结构在现代社会的影响下脆弱不堪。而那些催生聚居的东西,通常是某种资源,教育、医疗、人才甚至是矿产或港口。在钻石教授的《枪炮、病菌与钢铁》里就反复强调农作物与家畜在地理上的分布是如何导致了不同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很多制度所依赖的基础跟个人或许有关,但更多是其背后那片大陆的位置与形状。例如在相对狭长的南美大陆上气候变化很大,农作物的耕种经验就很难像横向发展的欧亚大陆那样有广泛的适用性,这样农业社会的政治经济组织关系就很难形成。
不过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交通的发展也就是远近的定义。如果两个地方空间距离是20公里,在走路主导的年代,这大概需要一天,而马车就把发生联系的时间缩到一个小时,而小汽车呢,大概十几二十分钟。人的工作是受生理周期限制的,每天都要睡觉休息,如果我固定每天交通时间,那么技术发展会让我可产生物理交流的空间尺度越来越大,但受限于生理而不是无限大,这个有限空间就是地理学第一定律起作用的地方。但要注意的是,这个区域之外,就是隔离。
回看公交系统问题,小镇居民事实上是通过私家车享受了现代社会连通属性带来的较高的经济收入但规避了公交连通带来的城市化弊端。也就是说,地理隔离可以保障一部分人的生活质量总是高于另一部分,而那一部分人甚至意识不到高质量生活的存在,毕竟根本就可以没有让你接触的机会。但如果小镇居民的收入下降了呢,那么小镇就会被现代社会抛弃,拒绝新技术的态度会让他们失去竞争力,人口流失进而衰退。当然,此时他们会更乐于用人口优势去投出一个保守派领袖,打断国家层面与外界的联系来享受回过去的辉煌。这都是基于人性可以预测的,所有圈子内部的平等性都高于外部,利益也相对一致,当你访问一个这样的圈子时会感到里面的人都很好,经济条件也好,学识也广,能力也大。但当你想进入这个圈子时就会发现,其实其背后都是一个有限空间,进去的人也都不想出来还希望下一代继续在圈子里,因此门槛就会逐渐提高:作为外来户你看看可以,但也就是看看。这个有限空间就不仅仅是地理学上的了。
切蛋糕
隔离会制造事实上的两个物种,两个生理上一致的物种在地理隔离下会走向生理隔离。此时很多人会跳出来说,互联网打破了地理上的隔离啊,信息传播都是瞬间的,这不就是最大的公平吗?互联网确实打破了地理隔离,但其实没有对社会层面的隔离产生太多正面影响。在A网站火的一塌糊涂的某个ID在B网站可能一个人都没听过,而A网B网的用户都可能是千万级别的。当年贴吧火爆时动不动就会出现各类爆吧,这有点类似地理空间里的游行示威,互联网只是提供了一个只需要敲打键盘就可以宣泄情感的途径,但并不解决问题。理解这个过程需要掌握一个切蛋糕的思考方法。
回到公交问题,其实公交车跟私家车是潜在的竞争对手,争夺的是所有人的出行需求。对于居住密度高的大城市,其实公交系统更有利于降低城市整体交通负担。前期大放异彩的出行共享并不新鲜,所有的公交系统都是共享经济且更为节能环保,只不过私家车的自由度更高。不过国内城市住宅从一开始就基本没有house这种房型,大部分人住的基本是condo,这个人口空间集成度的住宅方式不太允许一人一辆车,能做到一家一辆已经不错了,这个条件下可共享私家车的基数本就不大,引入的共享模式最后一定会发展成类似出租车公司的模式。因此国内的人口居住行为基本就决定了必须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限制私家车并鼓励租车。短程公交或绿色出行,中远程租车可能是国内大城市出行的理性选择,私家车买了一周用不到一次的话不如考虑租车,省下车险跟车位的钱可以租更安全的车而不是买一个功能很全但一年用不上一次的车。只不过国内车还有炫耀属性,考虑那个就只能痛并快乐了。
假设1000万人口城市出行日总需求1亿公里,那么蛋糕已经放好了,就看怎么切。绿色出行比例越高,大家整体健康收益越高,但具体到个人可能就会降低生活质量。同样城市的设计规划也影响蛋糕的大小,你搞了一个小区全是高层,可容纳5万人,但就设计了1千停车位,那后果要么就是小区天天爆满,要么就是住进来的都是不需要车的人,无论哪一点都会影响定价与居住意愿。例如前面的小镇,如果没有枫糖节,完全可以不建大型停车场,这样什么活动都不会规划到这边,也就实现了隔离,要知道从交通上隔离是最简单直接的封闭措施,基本上公交跟停车场的规模与建设方式一旦确定,这个地方的蛋糕就出炉了,吃蛋糕的人数也就确定了。而且割裂化的社会结构一旦形成就会主动创造排外文化,无一例外。
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首先搞清楚你需要多大的蛋糕,然后看看现在你所居住的地方藉由地理学第一定律可以提供多大的蛋糕,再就是衡量下自己能切到多少。盲目跟风的恶性后果一般就是社会上某种总需求的蛋糕并没变化多少,但一旦跟风人多了,不但你本来能拿到的蛋糕少了,付出的代价也更多了。商家是最喜欢营造跟风的氛围的,毕竟多数人善于精打细算自己的小账本,但对全局总是盲目的估计。
当公交系统成为降低房价的因素时,这个地方的社会隔离就真正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