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完饭,食堂门口的书摊还在,上去瞅了下不是成功学就是些畅销书的盗版。信手翻了下,突然看到有本旧书,三联的,书名《第三次浪潮》,书皮上有国家计量局的藏书章,估计是他们搬家论斤卖掉的。老板要价10元,我指了下定价:2.40元,老板说就因为是老书才要这个价。
这本书除了封面上有个章估计是没人看过的,原理也很简单:图书馆选书第一定律就是书要侧着看。一般而言如果一本书看的人多,精彩的地方都会表现出与周围章节不同的颜色,举个例子,如果你拿到一本短篇小说集就看看书的侧面,有黑线的那一篇代表那几页看的人多,内容一般都有亮点;如果是专业书籍,那就是重点了。这本书拿到手侧面出了年代久远泛黄之外并无黑线,这说明看的人不多。
图书馆选书第一定律的一个引理就是如果书侧面从前往后颜色递减那么写的应该一般或深奥。好比背单词,一般都在abandon这个词abandon了。这个现象常见于《百年孤独》,后边那些章节真的就是百年孤独,很少有人坚持下来。这本书就没这个问题了,因为我估计从未有人读过。原因也很简单,不到100页的地方就有粘页的现象,你很难想象一个读者会略过粘着的两页直接看下文吧。所以基本上我倒可能是这本书的第一个读者。
读书这事吧,作者大都是贩卖观点的商人,如果你是张白纸,很快就会被写满各种别人的观点,然而人在思考问题上多半又是喜欢保持观点一致性的,如果你看到两份描述同一件事的资料完全对不上,那么这就是形成自己观点的起点。《第三次浪潮》的作者早些年是马克思主义者,后来发现马克思的现实版社会主义跟资本主义其实是相似的,据此他搞出了自己的一套理论,也就是三次世界浪潮。
我读的慢,现在只读完前两次,但不得不说还是很有洞察力的。要知道这本书成书于81年,但书中提及的很多观点现在去看依旧不过时,而这本书出版时是要归于国内“未来学”的分类的。79到89的十年虽然不比后面经济发展的速度,但思想上的开放是空前的,当然也是各路神仙出没的十年。前言里既有译者对未来学一本正经的介绍,也有那个年代常见的“本书中译时删去了个别章节和段落”,更得客观的说上一句“从根本上说,本书的观点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相违背的”。额,似乎又扯远了。
同很多后来的畅销书的观点一样,把浪潮看作人类文明的发展阶段,第一次浪潮是农业的出现与发展,第二次是工业革命。但不同的是这本书更多关注了浪潮间的对比与每个浪潮间的特征。在作者的视野里,第二次浪潮的特征是标准化,专业化,同步化,集中化,好大狂与集权化,而所谓的左或右本质上都一样,工业文明是一种体制,这种体制不会受到个人意志的干扰,而市场在其中起到了核心作用。
因为市场割裂了生产与消费,所以你会看到无穷尽的生产欲望与有限的消费能力是不匹配的;你也会看到不论美国还是苏联,权力之巅的不是所谓的企业主或工人,而是被市场弱肉强食理论绑架的代议制技术专家与权贵,而体制也允许通过个人的流动来保障整体的永续;你还会看到市场意愿早就的不平等所推动的民族主义情结与大帝国伪装在各种经济体制下对有限资源的控制;甚至人的思想也工业化了。人们开始认同征服自然与社会达尔文主义并由衷相信未来一定是幸福的,这个社会的运作是可以预测且也应该高速运转的。厚古薄今的人可能会夸大农业时代的田园山水与十七八世纪英国工人的悲惨,然而这都是一厢情愿的表象,而用史实打脸才是喜闻乐见的。
就读到这,我的感觉作者的批判还是很有力度的,他的看法现实版依然在流行,特别是思想上的。工业化文明是很虚伪的,有的只是利益交换与价值流动,而这一点被很多人当作了成熟的表现,从那一刻起,他们就也成了体制上的螺丝钉了。有什么比量化的数字更有说服力?又有什么可以把阴谋论的想法扫除?事实上最后也只能接受现实了:要么放荡,要么盲信,似乎夹在中间的都是岳不群。
但,那又如何?真的东西往往既不善也不美,难道一定要改变自己的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