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0 字

银河系期刊巡礼-JofNR

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真汉子,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小桂子,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软妹子,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女汉子,阴中之阳也。 ——《素问·金匮真言论·改》

前段时间Nature上出了篇吐嘈p值的文章,一时间各伪精英渠道点赞转发,纷纷就各非统计专业滥用显著性问题发表深入不浅出的看法。其实问题焦点假阳性有一个深层次根源,那就是实验者畏惧阴性结果。举个栗子,我重复测定某污染物对某癌细胞的致死率,重复10次,每次5个平行,其中有3次结果显示与空白差异显著。那么这个实验者一拍大腿:终于凑够3次阳性了,写文章去,可把我累坏了,失败了这么多次才成功,想想还有点小激动。但这样的结果一般都是假设有问题的,换个课题组抱着验证的心态去尝试可能根本重复不出来。实验理想重复如结果无较大变化,其本质上支持假设不成立,爱迪生实验灯丝n次那不叫重复实验,每次材料都不一样好吧。

不过搞科研的人功利心都不重(我一本正经说的),很多单纯的可爱,据此为了不让后来人吃亏上当,他们中的一部份选择将阴性的结果也去发表,这就有了今天要介绍的两份正经期刊:JOURNAL OF NEGATIVE RESULTSJournal of Negative Results in BioMedicine

这两份期刊都是专职发阴性结果的,前者关注生态学与演化生物学,后者关注生物医药领域。两者均为开放获取的同行评议期刊,后者从这个月开始连初稿带审稿人意见一同公布在文章正式发表的电子版链接中,这是一项非常大胆且值得推广的举措,或者说连同期刊本身的定位都是很有实验性的尝试。因为作为一名科研人员,你有义务将你的成果的产生过程公布,而审稿人也有义务将自己的意见在文章发表后署名公布。往往因为太过在意同行评议的公正性,很多人就直接将已发表文章的结论进行演绎,这里面的问题圈子里的都明白。

回过头来看看阴性结果的实质,其实就是传统假设检验乃至再往上推证伪的现实演绎。科研本身就处在学科发展的前沿,前沿理论要比经典理论更容易受质疑,正是存在质疑,才有进步,如是而已。这两份期刊很好的践行了这一理念,相信伴随科学的去权威化进程,这些工作的重要性会逐渐凸显出来。

目前Journal of Negative Results in BioMedicine 已经被pubmed收录,非官方影响因子也达到1.15(汤森路透那个所谓收录前百分之几期刊进入SCI并计算IF的做法暂不吐嘈)。此外,我们可以看到类似Altmetric这样将互联网SNS的想法用在追踪学术期刊影响力的新鲜事物也在成长,去看看google的PR算法也是根源于学术期刊的评价,现在其远房衍生物开始反过来推进学术成果的评价了。

我是不会告诉你们因为最近实验得到阴性结果而发这篇文章这件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