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55 字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

注:该笔记写于十年前,前后断断续续写了两年约四万字,现于2020疫情居家令期间重新发布,仅代表当时观点,原始发布在科学网博客。现在看当时我还是很偏激的,不过有些看法明显是过时的,只是当时的我对事实了解还太少,现在也是。

引子

现在我承认作为一个理工科学生对于历史的忽视将会对其学习方法产生不良影响。高中的文理分科并不需要对此负责,因为现行的高中的历史课本不论对文科还是理科生都没有表现出史学尊重事实的基本原则。学习高数的时候贾老师反复对课本中定理没有标明作者而感到气愤,当时我的感觉是只要能用就可以,纠结于这些细节没有现实意义。但现在可能不会再这么说了,尊重历史是人类文明中的精华之一,沿着某学科历史发展的脉络会发现很多学科之外的东西,把这些联系到一起才能最终帮助我们回答一些更本质的东西。另外,我看书很少做笔记,找得到的只有早些年对《论衡》做过的简单记录,这个习惯很不好。笔记是一种神奇的东西,其对于丰富我这种记忆力只能留给最简单的表达方式的脑袋瓜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全球通史》的作者是斯塔夫里阿诺斯,选这本书来做笔记目前还没有特别的原因(毕竟还没开始看),或许读到一定的时候就会因为不感兴趣而放弃掉,但这不重要,我愿意将自己的观点与作者观点进行对比来达到一种反省的目的,而获得这种反省是我对历史类图书的唯一要求。

看书先看前言是很重要的,要不然思维是不能进行很好的收敛的,这样就极容易产生“感觉很热闹,但什么也没留下”的读后感。这本书有多个版本,因为作者已然去世,第七版已然成为绝版,而这里看得也正是这一版本。前言中作者坚持了一个观点:新世界需要新史学。有一种观点的大致意思就是写史的人事实上写的是他自己时代的史学观点,没错,简单的罗列是赶不上一个历史年表来的清楚直接的,而罗列之外的东西显然是受作者本身世界观、人生观的限制的,说的更直白一些就是人本身就是受时代限制的。本书的作者显然深知这一问题,所以其并没有打算去通过对前人的批判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而是很务实的提出要用新的史学来帮助解决新的问题。那么最新的问题在作者看来就是面对出现的种种社会环境等问题,人类需要从聪明的灵长类转化为明智的人类。其实,这一问题也不断被不同的人以各种方式提出:人的伦理能否战胜自身的堕落?人类的短暂寿命能否承受信息化的文明数据?我们的各种探索是以理想为出发点但能否到达幸福的终点……毫无疑问,就每个人而言,这些问题并不会带来除了烦恼以外的东西,但思考的步伐不能停止。这并非出自什么法律义务而是出自责任、尊重、理想等一系列不属于任何一个人却又不断出现在每个人的生活之中的东西,它并不虚无而是像斯芬克斯之谜一样会以各种伪装出现,你可以忽视但去要承受相应的后果。当然,我见到过的学历史的大都很乐观,作者也是这样。相信未来,这种生生不息的态度恰是人性中最闪光的一点(没有之一)。

OK,let’s go.

第一编 史前人类

且不论复杂的第四纪各种变化,地球终究是因为出现了人类而变得与众不同了,人类是否是进化的终点是值得思考的但却带有不小的空想色彩。人类的起源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我们来自非洲还是多点起源?这个问题有着各种答案,有个有意思的基因调查曾指出现在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人类基因竟可以集中到一个来源而很多史前人的基因却莫名奇妙的消失掉了,这好像很有利于Adam与Eve的故事,但其也存在样本选取上的问题及技术上的不确定性。然而,有一点是确定的,史前人经历了从基因变化向文化进化的过渡,作者提到了一个社会矛盾:如何解决自身知识的不断增长与如何运用这些知识的智慧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这与前言中的内在思想不谋而合,当然反复提及必有其现实意义的。通过作者的描述可以了解到史前人的生活可能并不如现在一样方便,但就其生活的年代而言,其生活方式及其所产生的文明也具有很高的适应性。说到这里,我想起很多人提到的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方面认为原始人类似共产主义,很幸福;另一种观点则指出其存在的杀婴及崇拜传统的习俗衍射出其并不幸福。我们不能用自己的幸福观去套在一个不同的环境中,生存一直以来都是硬道理。当然上述状况是发生在采集、狩猎为主的旧石器时代。总会有一些人不安于现状的,这很重要也很残忍。农业的出现将我们带入了新石器时代,从结果上看我们似乎更“先进”了。我给先进加引号是因为这种带有对比色彩的词我一贯不喜使用,总有一种盲目的自大在里面生根发芽。农业,给了我们更大的自主的同时也加速了旧石器时代生活方式的分解,其摸索出的生产方式对于我们能够从自然界中独立出来审视规律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这里作者提到了3000年前秘鲁山区的raise field agriculture,其培养出的作物要比我们引以为豪的现代农业生产出的作物要大得多,看到这我们并不能得出古人比我们更强大的结论,但至少提醒了我们:智慧创造可能性,可能性拯救未来。当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建立了村庄之后,定居也会成为一种孕育美丽文化的新土地,这是文化多样性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不是全部。史前一万年的带有平等特色的颠沛流离逐渐被稳定的家庭定居生活所取代,这会产生什么?作者在最后一章作出了描述。人性是一个说不明白的东西,性善or性恶?作者给出的描述是两种都存在的史实,所以人性是需要加一个环境限定的,加什么呢?我们的伦理能给出答案吗?只要抱定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的信念与不断积累的文化传承,我相信人类会以实际行动给出一个负责任的答案的。

下一编将锁定公元500年之前的欧亚古典文明,改日继续。通过今天的阅读,我认为本书作者不啻为一个大家,因为他看的很透而这种阅读是很快乐的。

第二编 欧亚大陆的古典文明

前言里反复提到的全球史观是本书的一大特色,本人史学外行,不过这种超大尺度的研究角度在新兴边缘学科中是比较常见的。当然,越大了就越不好说特性了。从石器时代到古典文明史书上往往通过典型事件来进行区分,但总体说还是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新工具的广泛使用(这里作者用发明个人认为有待商榷,有需求有动力但没有需求也总归有人去干些莫名奇妙的事)与社会制度的变革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这里有人惊呼:这不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吗?差不多意思但两者关系在作者看来是互相作用,共同促进。这里作者提到一个现象:也许部落生活是清闲快乐的,但国家的组织形式所产生底层农民劳苦工作带来的高生产率淘汰了前者。有点物竞天择的意思,但历史发展却并没有完全淘汰掉部落生活,而是在不同环境中以适者而不是强者生存的方式保存了下来。可以说,对环境与自身认识的不断进步将帮助人类找到新的方法,而那些动不动用别的环境中不完全规律来教育子女的方式则应该是人类文化中糟粕。

社会关系的不平等与性别关系的不平等在作者看来是各种古代文明的共性,这种通过讨论共性来研究基本规律的方法对于研究者的本身要求很高,因为证伪的方法很简单——反例,写教材的人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当读者发现反例时会自然的推翻教材的权威性,而多数的中学课本都是这样编的。教材是激发读者思考以获取新知的重要工具而不是是非词典,试想一个将竖式解乘法作为金科玉律的学生面对铺地锦算法时会何等的吃惊,而其本质却是一致的,没有批判与反思的教育怎能面向未来?扯远了。分别来看,社会不平等是以纳贡关系为基础的,而性别不平等则与经济生活息息相关。看到这里有人可能说:我熟悉的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分法哪去了?抱歉,中学教材上的分法基本是个废柴分法,属于拿来主义的畸形产物。讲完共性后作者介绍了几种文明类型,美索不达米亚的城市文明、埃及的帝国文明、克里特岛的海洋文明、印度河文明、中国的商朝……等等,夏朝哪去了?这个不怪作者,夏朝不被国际公认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找不到可信的史学证据。1996年开始搞了个夏商周断代工程,搞到最后都快成国际大笑话了,夏代可靠存在的证据还是模棱两可。其实,纠结于是否存在已然没了现实意义,大陆教材上照样有夏而港台却没有。事实有时就是不给面子,但给自己造面子的行为是得不到任何尊重的。总之,不同的文明由于其自然社会环境的不同产生了一些特点而寻找背后形成的原因要比执着于谁是强者,谁出现的早等面子问题有着更强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独讨论了游牧民族并将其作为这一时期文明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个更本质的就是内因了)。游牧民族的入侵可以看作是所谓野蛮人对所谓文明人的胜利,但是像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却出现了反例,这与文明的同化作用有着密切关系。这其实在我们这里更明显,文化上的优势同化了入侵者并使之成为自身文化的一部分,这才是真正的进步过,但后面会看到作者其实对希腊文明的完全崩溃所孕育的新文化更有兴趣。当然写东西就脱不了一些环境影响,谁都有这种局限性,而过分的强调却并不能说明谁对谁错,最多算是不同观点的交流。想从别人的言论中找到结论的是一种可怕的懒惰,而动不动就好为人师的态度也是对别人独立思考能力的蔑视(我很清楚自己就有这毛病)。

今天就到这里,这种边读边写的方式确实比较累,不过感觉挺不错的。最后用清华大学的完整校训来结尾: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独立精神,自由思想。

今天去书店才知道这本书并不便宜,北大出版的第七版修订版两册原价要近100元,有个没前言没序言封面破损的盗版合订本还要30元,如果读或收藏的话建议网购一套正版,约70元的样子。不过如果跟我一样是个穷学生的话就点这里,这样主要费的就是电费了。今天的笔记要做到第二编完事。

在第四章作者提到的主题是欧亚大陆古典文明在初级阶段的一致性。这一观点的尺度就比较大了,但不容置疑是其根源为技术进步。有人曾比喻当今世界的发展犹如一列快速运行的列车,但目的地在那里去无人知晓——当人们在某一方面的进步导致有了新的认识世界的角度与方法时,传统就显得不堪一击但在击碎传统后又会发现自己也不适应了。困惑正是引导人们发现新知的本源,特别是在技术进步领先了文化进步时。所以我们可以在这一时期看到古典文明中不同世界观人生观的交锋,甚至后续两千多年的多次文化进步都要从这里来寻找依托或根据。那个时代的先贤(这个词应该没用错)所形成的区域文化特质至今还深深影响着他们的子孙后代。然而,另一项更重要的就是商业交流,因为只有通过商业交流所带来的认知困惑才可能是推动文化发展,而没事到处游历的人虽然在个案上更重要但发现新知最多说明一个人了不起而传承这种知识则需要更务实的态度。作者在这里分商业纽带与文化纽带进行论述,相比之下,作者并未向我刚才那样说谁更重要或谁产生了谁,而是尽可能地罗列了事实并很谨慎的表示两者都对一致性产生影响但之间关系并不特指——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实例:很多像我这样的读者急于从文章中发现一种简单的表述方式,这样不会在看完后一团浆糊,而作者则是以一种严谨的态度来论述问题,其给出的结论的前提条件很多而且如果仔细读会发现其文章的前后照应非常全。这个实例说明读者与作者态度上的不同可能产生理解上的偏差,说简单点就是观其大略跟断章取义有较高的相关性,而在曲解作者本意上是非常有效的。当然我尽量去理解作者本意但笔记中出现的应该是经过我加工后的文字。本章最后提到了宗教问题,这在天朝属于敏感问题,但依我看在本科中有必要开一门神学的公共课(先别喷,我是无神论者)。我们学的哲学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说明自己的正确性上不遗余力而在对比其他哲学流派时一笔带过,这是一种NC行为,其最NC的地方在于只讲了其他流派的缺点而完全不讲或曲解其存在的历史意义。其实有兴趣可以在天朝做个小小调查,当你让受调查者耐心的完整看下哪怕一套神学著作后那个人不皈依的可能性会小的可怜,而对于科研领域的人也完全适用,只要然他看看科学基督教的教义及相关作品马上就会呈世界观颠覆状(当然这是夸张,但我对当前的教育手段有验证的信心)。简单说,我们的大学给我们的主流化思想教育其实毫无意义,在面对一些理性外衣下的东西时接受这种教育的人都要从其中学甚至小学课本中找答案而马上就发现自己上当了。那么为什么要开神学?要对比才有思辨,要容许有不同声音才会有新声音,强迫一个人接受某种世界观是不道德的,把东西都铺开了让学生选而不是替学生选,至于结果……那个谁也管不着。当然这里也要交代下,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无神论者就一定要对有神论有着足够的认识并在认识过程后仍然能够给自己而不是别人一个认同无神论的答案。世界观人生观这玩意走到一定程度是根本妨碍不了科研与政治的而更多考验一个人的心智,就像两千多年前先贤们所面对的迷惑一样。当然那时流传下来的基督教与佛教在作者看来仍然具有社会担当的作用,这里也对那些能够深入理解其教义并甘于为了人类进步走下去的有神论者表示敬意,殊途同归。

接下来的几章分别论述了希腊——罗马文明、印度文明与中国文明,这里要是写原因很容易就让人扣上地缘政治学的帽子,为什么不太敢说呢?因为这一学说曾为二战服务过,虽然有点成王败寇的意思,但出于对战争中罹难的人及来之不易的和平的尊敬就不说了。生存下去是人类生生不息的基本基础,而怎么生存不同民族有不同答案,希腊人在亚历山大大帝之前给出的答案缔造了辉煌的古希腊文明,有时候看着那些思想结晶时真搞不清人类的认知水平究竟是进步还是退步了。希腊、罗马,终于在西罗马帝国被入侵灭亡后进入了中世纪,这中间的历史过程其实看几部电影就明白了,但要是详细说原因恐怕还是直接读更好一些,总之希腊——罗马文明为后续的西方文明打下了一个剽悍的基础。至于印度文明,除了知道阿拉伯数字是他那里搞出来的以及一些纪录片外之前并不了解,这里不好说,但印度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的存在肯定不能仅仅用所谓的等级种姓制一个原因来解释,相信精通梵文的季老能体会到这一时期的印度文化的精髓,作者虽然罗列了不少但感觉也不是特别了解。至于中国文明我也不说了,这里截至到了汉代,作者关于中国的一些描述让我很不适应,另外不知是不是为了凑全球史观其中一些表述跟我看到的资料差异较大。下一部分作者提到了文明的衰落,作者认为在出现城市文明后事实上只有三大发明是有重要意义的——铁器、字母、铸币。这里就老老实实接受四大发明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YY行为吧,本应对外宣传的倒成了对内宣传,这种自娱自乐的精神颇有某Q当年的风范。事实上在受到外来侵略这件事上,只有欧洲地区是最本质被入侵了:先是欧洲当地土著后是匈奴,但也正是这种遭遇在一定程度上更容易接受推陈出新。印度跟中国都有着强大的吸收同化外来入侵者的能力,这种强大的能力不仅保存了文明也阻碍了一些“火种”的出现。当然作者这一章的分析也很有看头,有些有意思的人物与观点在电影与新闻报道里也经常表现出来。但我在想如果当年没有今文经的传承与古文经的发现,中国会不会也会出现一个完全不同的时代?或许这些都是细节问题的同时——历史是不接受假设的。

最后,作者总结了这一时期,有一点很有意思:俗文化与雅文化,这种在亚欧大陆同时出现的文化现象,而这也是区别于新石器时代的一大特征。现在国内也有研究这个的,郭德纲|周立波。其实如果你是一个务实的人那么每一编的最后一段都是必读的,因为这里体现了作者的以历史角度对现实的观察。至于最后的问题:文明究竟是诅咒还是福音?我想这取决于我们共同的选择,谁都要承担责任但又不是哪个人能担当得起的。

下次将聚焦于欧洲中世纪。

第三编 欧亚大陆中世纪的文明

这一阶段从公元500年到1500年,应该说这样一种划分是没有太大争议的,1500年左右确实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这一点作者在第五编里做了单独说明所以这里就单纯地指出所谓中世纪的起止年代。在第一章节里作者还是优先关注了这一时期欧亚大陆上出现的一致性及其原因。当然如前所述欧洲是比较特殊的,首先提及的是商业纽带,这个说实话不是那么明显,中亚有伊斯兰教帝国收过路费,东亚的几个王朝忙着打仗且到了明朝郑和下海转了几圈后事实上还开了海禁防倭寇(当然这两件事并不能简单联系,所以作者对这一时期的海禁也很困惑),不过这一定程度上也使得下一个时期的开端地理大发现有了实际的意义。然后作者提到了技术纽带,好的,这里作者提到了中国的三大发明:印刷术、火药、指南针。那么我上一篇笔记中曾说过四大发明是一种YY行为,现在我可以为反驳它找到点依据了,事实上三大发明这一提法是培根提出(虽然他不知道这三大发明是哪来的)。但说它YY我也还能提出些证据的,印刷术无可厚非,但火药跟指南针在中国是用来驱邪与看风水的,真正把它们用到军事与航海上应该是商业头脑不错的穆斯林干的(如果有人说元代的火铳也用在军事那我也承认,不过那种水平的技术并没有使其替代冷兵器成为主流军事用品)。至于说纸的问题,因为考古界发现了西汉的纸(这个还有点争议)所以蔡伦的地位并不如原来高,但纸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的确是巨大的(这个作者也提到了)。但印象中有个出国的同学曾说国外不太了解四大发明,所以这一提法的YY本质还是比较确定的。我更倾向于说在中世纪这一时间段中,这四项技术传到后来四处闹事的欧洲是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但对天朝而言,这四项技术的意义要大打折扣了。有意思的是目前西方不太关心技术的祖宗而天朝却一直告诉自己的后代说我们的技术是他们技术的祖宗,这显然是一种自我YY的文化特质。另一个纽带就是宗教纽带,木匠儿子的种种学说在保罗与彼得的宣传下日益扩大,甚至务实的罗马帝国皇帝都不得不把它作为国教,罗马教廷的存在为中世纪的前期打上了一种阴影,宗教迫害是为数不多能够与民族歧视相提并论的东西。但要说好战,伊斯兰教也毫不示弱,几次十字军东征的目标基本就是伊斯兰教帝国及其他的异教徒与无神论者,而伊斯兰教的圣战一直持续到今天。其实仔细研究可以发现伊斯兰教早期是受基督教的前身犹太教影响(主要是一神论)的而且套用天朝思路犹太人跟阿拉伯人都是一个祖宗的后代(好象是闪米特人),这两家掐架确实有点不尊重祖宗。东亚则更多的受佛教影响(但有意思的是佛教发源地的人现在更多的信伊斯兰教或印度教且佛教到了中国也显然的因地制宜了),宗教更多的伴随艺术确实成为了这一时期特殊的纽带。这后作者提到另一个因素——蒙古帝国。这个帝国促进了欧亚一致性但方法不太人道。整体来说这一章的讨论有点牵强,作者似乎找不到更多的论据,其实这一阶段甚至说1500年之前,一致性的东西更多的是通过商业、宗教来带动而限于当时的能力,这些东西除了技术进步更多的可能是给人们特别是能掌握这些信息的统治阶级或精神贵族茶余饭后提供了谈资(这是我YY的)。

在接下来的五章里作者分别叙述了伊斯兰教、突厥蒙古人的侵略、东罗马拜占庭文明、儒教与西方的革命。伊斯兰教是三大宗教中出现最晚的一个,但伊斯兰教在中东乃至欧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创始人先知默罕默德的经历无疑要比耶稣剽悍得多,而其后续的哈里发也是相当的剽悍。有意思的是早期想信伊斯兰教似乎并不太容易,从哈里发的角度看信伊斯兰教的人多了税收就少了而这一情况在社会暴动后就缓和了。当阿巴斯王朝坐享优越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经济收益时我们就可以听到《一千零一夜》的精彩故事了,但这属于扯皮,伊斯兰帝国的剽悍在于其保存了能让欧洲崛起的希腊文明、传播了来自天朝的东方文明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这一时期其贡献不容置疑。从一个理工科的学生角度看,那一时期伊斯兰帝国绝对是世界科技中心,而对于欧洲人而言其后来文艺复兴的老底也差不多是伊斯兰帝国保存下来的。

至于突厥与蒙古人的侵略,可以进行注释的就是突厥人经常从雇佣军的角色反客为主从而成为侵略者,这招对阿拉伯人与蒙古人都很好用,而蒙古人的征服行为因为没有文化上的认同且自己民族的人数与其占领地人数不成正比也是来得快去得快。同时在作者看来,这两个民族的入侵实际上为伊斯兰教形成欧亚大陆上的一股制衡力量做了推动作用的同时也通过战争传播了文化并促进了不同起源文明的相互影响。作者在这一章最后提到了经院哲学的消极影响,天朝的经院哲学是什么?十三经?但现在似乎经学复苏的动向很大,希望天朝大学真的能将其积极影响而不是消极影响给复苏了。下一章作者讲述了东罗马帝国的命运,自西罗马帝国挂掉1000多年后东罗马帝国才在奥斯曼土耳其的入侵中灭亡这是很不容易的。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十分尴尬,西面有当时代表野蛮人的十字军及一批意大利商人骚扰而东面也有波斯、伊斯兰、土耳其等东方力量的入侵,而其囿于历史较为保守的生存策略也终究限制了自身的发展,这一点跟天朝有相似之处。

作者似乎也看到了这一点,在对天朝的叙述中就表明了这一点,作者是比较赞同科举制在公平选拔人才上的作用但他也尖锐的提出了其弊病——削弱了创造性,培养了顺从性(其实现在也是这个样,历史在开玩笑啊开玩笑)。另外,作者在这里关于儒教的发展中提到了朱熹的理学并将其命名为新儒学,而儒家思想的发展实际是更曲折的,但对政治产生影响确实是朱熹理学的一个重要表现。这里作者对中国文明传承的稳定性作了分析,值得一读。本章后面作者分析了日本洋葱式借鉴型文化,其实日本在这一阶段就很会把外来文化内化为自己的文化,他也干过海禁的事,但不同于天朝,日本是因为自己不给力,天朝则应该是认为自己太给力了。当然,末期的日本战国史一直是其游戏的一个主题(不可否认其游戏设计真的不错),但仔细看过这段历史就发现其战争规模并不比天朝占山为王的山贼与官军间的较量大多少,所以作者直接没提这一故事良多的时期。

然后作者费了一章的笔墨来讨论西方文明,其实就是欧洲文明。欧洲中世纪给人更多的印象是东征的十字军、教皇及骑士,但其实应该更精彩。在此将其与下一编作为下一次的笔记主题。

接上文,关注欧洲中世纪实际上是基于世界性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大循环中在合上寻找原因的研究观点。作者开篇就提出了新西方文明在多元性与适应性上对欧亚大陆其他种类文明相对封闭的优势,这一点上对后人在选择稳定与改革上提供了一些启示。首先,作者关注了中世纪的政治体制——封建制度、采邑制度及教会。这三种制度分别在政治、经济及精神这三大领域里统治着中世纪的欧洲。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欧洲的封建制度更像战国时期的中国,而目前我们认为的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中很大一部分不属于这种制度而是一种高度集权的帝国发展模式,这一模式短暂出现在欧洲1500年以后的几个国家后就被资产阶级改革的洪流推翻了。同时放宽了看这种模式也出现在罗马帝国等更早的奴隶制国家发展模式上,所以没必要强调社会形态更迭的顺序性,每个区域的历史发展都有其独特性所以很难用一种所谓普遍存在的理论来指引现在的发展,因地制宜而已。这里值得一提的就是中世纪的教会,自从保罗与彼得从亚洲来到欧洲后基督教的发展就一直不那么顺利,但伴随西罗马帝国的崩溃教会的作用从单纯的精神寄托走到了世俗统治,教会的权利在不多加大中迎来了宗教改革,此后天主教与新教分道扬镳,这是后话不提。至于欧洲的骑士是可以参考日本的武士来理解的,而中国文化中对应出现的应该是以尚武任侠为主要表现的侠客形象。从地理位置上看,欧洲相对偏远的地理位置使其更易免受侵略的影响(其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他们还扮演了入侵者的角色),而相对丰富的资源也使他们能更快的发展。但很容易想到的是为什么在拥有这些良好的条件时他们之前没有崛起?作者给出的解释就是他们一直缺乏相应的技术。撇开这个观点不谈,作者能够提出这种反思就是很可贵的。我已经当了16年学生并至少还要做一段时间的学生,在我看来,好的老师总是给我问号与叹号而所谓称职的老师总喜欢给学生句号,这种称职的模式有利于传承但极其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然后作者从技术角度讨论了欧洲的一些优势,我认为值得注意的就是欧洲人对劳动的重视与尊重,而这种态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这里面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士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中国的技术发展更为务实,这种务实的态度有其本身的局限性。当作者谈到经济发展时,14世纪的大萧条是很值得注意的。14世纪的欧洲是笼罩在疫病、战争、饥荒等一系列兴邦级天灾人祸中的,但当这些都过去后还真是慢慢变好了,这绝不是源于灾难本身而是源于人的反思与进步,所以天朝就别做那种多难兴邦的梦了,扎实的预防要比宣传生命奇迹强无穷倍,我为什么突然来这句是因为最近看了一部叫做掩埋的获奖被禁纪录片,有兴趣请自行翻篱笆解决。另外,作者又提及了出现在欧洲松散政治体系下的自由民,而这在专制的帝国中很难出现,至于自由民的作用就有他们中大多数经商的人来体现了。很庆幸,这些商人后来把握了国家并为自己的人民带来自由与财富;很遗憾,他们给世界带来了几百年的压榨。同时,这一政治体系为君主国的统治带来一些特色,世俗的君主从查理大帝后开始向罗马教会效忠,但伴随其自身实力的增长教皇的影响力也在减弱了,配合其国内经商的自由民的经济支援,国家的概念逐渐在欧洲形成并加强。作者这部分论述为读者形成了一个关系网,从中可以看出那种将发展单纯归因于某一或某几都是欠妥的,互为因果,互为影响是历史发展的一大特点,将历史问题简单化的做法背后一般都有断章取义的可能。之后作者谈到了文艺复兴的酝酿,这里值得注意的就是大学,大学是由教会学校发展来的,其作用更多是求知而不是赚钱、更不是为统治阶级服务,而这种原始的求知需求应该是永恒的。而这里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存在于中国厚古薄今的教育方式与务实求稳的工具色彩态度很大程度影响了中国科学原理体系的形成与技术的不断进步。在论及西欧的扩展时,十字军东征是值得注意的,他们是宗教热情的产物,也是技术进步的产物,也是欧洲不断发展的产物。也许这些也可以被理解为结果,但欧洲在经历了14世纪大萧条后明显有了更多的扩张需求。当他们将冒险作为一种生存发展事业而不断努力后,后面的故事就不难想象了,地中海这一文明中心逐渐被西欧所取代了。最后,作者特别关注了西方的女性,前面说过,农业文明造成了女性的性别劣势,在西方其由封建制度与教会制度体现。单论基督教,教义上应该是人人平等的,但考虑不同人对教义的理解这一教义在执行上总是灵活性很大。女修道院就是这样一种产物,她们把自己交给了上帝(感觉像尼姑)。而世俗生活中女性也很不自主,在城市中女性确是享受与男性一样的经济权利,但不享受政治权利,而在乡村则是有干不完的话,看来东西方在这一点上差异不大。其实作者这段叙述告诉了我们一个不算光彩的事实:不论发生了多大的历史变革,女性似乎始终是习俗的受害者和弱势群体。其实,今天也一样,起码作为一个学理工的男生可以相对容易找到工作,而女生更多选择了升学或转行。

最后的启示作者对“一事成功,事事领先”的观点做出了批判并提出“遏制领先法则”。的确,领先从来都只是结果而不是原因,我们必须以变易变来适应世界的千变万化。

第四编 公元1500年以前的非欧亚大陆世界

这一编所以被独立主要是因为在地理大发现之前非欧亚大陆的历史发展相对比较独立,不同文化间交流相对较少或没有欧亚大陆那么密切,但作者能写着一部分就在形式上暗示了全球史观。首先介绍的是非洲,阿拉伯帝国崛起之后非洲好像从历史书上销声匿迹了但事实却是好像很少有人愿意穿越撒哈拉沙漠(事实上7000年前那里还是个畜牧区)去考察这个似乎并不开化的地方,当然开不开化是有点一厢情愿的。这里作者列举了一些非洲文明的考古发现来说明非洲的冶铁技术可能是原生而不是欧洲传过去的,其实作者会把这拿出来说就暗示了西方史学界对自己文化的认可度要远高于那些所谓野蛮的文化,其实这种光环效应对于每一个所谓的成功者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能否跳出这种思维更多的要通过严谨的证明而不是联想。铁器的出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这也直接促进了社会分工的出现,紧接着就是贸易的出现,其实相同的进程也在欧亚大陆上进行着。事实上,由于公元6世纪安拉的出现,穆斯林在非洲对外贸易上是起着重要平衡作用的,近些年非洲也有关于中国瓷器出土的报道(这里不要想当然地认为是郑和带过去的,因为要求阿拉伯商人不从中国进些瓷器实在是有点魔幻色彩)而更重要的是非洲为欧洲提供了可以与亚洲交易的黄金(这里面的关系还是找个阿拉伯商人说明比较好一些)。但曾在非洲出现的诸如加纳、马里、桑海三大中世纪帝国文明高度发达的程度是毋庸置疑的,当然当其受到贸易衰落与北部侵略的严重影响后也很快消失于历史长河中。其实整体来说非洲也曾经是中世纪一个不能简单用落后与愚昧来形容的地方。从结果上看,欧洲的崛起为其赢得了几个世纪的话语权,但从过程上说,无论是当时所谓最先进的中国、被宗教压迫的黑暗欧洲还是由贸易而兴起的非洲,其都以更适合自己生存的方式演绎着文明的发展而这时他们也不会多么在乎后人辉格党式的点评。

在对美洲与澳洲的阐述上作者是以维京人展开的。根据其论述,维京人(也就是北欧海盗)在11世纪就发现了美洲但搞了100年后发现那里也不怎么好住,看似更开化的哥伦布代表欧洲再次发现后显然不觉得这是个问题,他们用入侵就解决了。说起来印第安人跟我一样属于蒙古人种,但他们30000年前就跟我的老祖宗走上了不同的进化道路。由于他们进入的是无人区而不是入侵到别的土著(相关人类学数据请自行查阅)的地盘,其生存压力就小不少了。而中世纪这个时期的印第安人也产生了其独特的农业文明,他们使用的语言文字及农业生产方式因为不同于入侵的西班牙人而被认为是异端,后果就是今天的研究人员发现其复杂程度要远超当时的欧洲甚至现代的一些农业生产方式。如果说因为某样东西不同自己的文化传统而且看起来也比较三俗就给扣个落后或愚昧的帽子,那么可能出问题的就是你自己。如果你认为自己已然站在最高峰去看别人那就像相当于否认了更高峰的存在,这很可怕(但经常会有这种情况出现)。美洲这一时期拥有三种不同类型的文明形式:玛雅文明、阿斯特克文明以及印加文明。逐渐消亡于10世纪左右的玛雅文明属于典型的刀耕火种式文明,但很奇怪的是其无声无息地退出了历史舞台,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似乎最近的2012情结把这些都忘记了而更多钟情于其关于新纪元开始的预言。单就历法而言,玛雅人的历法周期确实是非常的准确,别的就不好说了。至于进来又有人提出的一些关于预言验证及所谓的神启,反正说的比较细的基本都被后来发生的事证伪了,说的比较粗的就看个人怎么理解了。其实我大可以举一些被证伪的事来说明一些问题,不过面对未来我们目前的认知水平还达不到能把某一事件的所有影响完整列出来的地步,这点相信搞生态的体会会很深。不过相比中世纪欧洲人在教会的愚民政策下认为自己会赶上世界末日审判的精神状态现在大可以看得淡一些。相信未来不是以通过否定可能性来获得的尚方宝剑,它仅仅是一种态度。从人类与黑猩猩走上两条进化道路以来人类就无时不刻的面对灾难,事实上这种要求生存下去的本能应该对一些恐惧免疫掉了,当然我说的是伦理上的免疫而不是认知上的免疫,认真的生存下去就好了。预言这种东西应该是有跟没有都不会影响我们太多的,充其量不过是一种无聊的表现。死亡不过是每个人的最后一站,但当你发现你所在的生命列车好像没有走到你预想地方的时候不要慌张,这不过是换一条路到站而已其并没有改变要到站的事实何必自寻烦恼。其实在玛雅这个问题上说了这么多似乎也反映了我对其也比较在意,这不过是一个有着精确历法的逝去的文明,如果在某些未出土的文明中也有类似的历法而其结束的日期是2000,那又会怎样?历史不讲可能性,而人们在认知上都或多或少存在按照惯性思维的选择来组织知识的倾向,所以我也就说到这里了,有些选择权一直是在自己手里的。阿斯特克文明有点像古罗马文明而玛雅文明有点像古希腊文明,有点意思吧。而阿斯特克人对于献祭的热情却是一种可怕的存在,要知道,疯狂的敌人就是更加疯狂。印加人创造的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帝国,很明显兄妹通婚这种乱伦行为也确实为保持血统纯正做了贡献,当然这里就事论事,并不是说兄妹通婚符合现代伦理观,例如欧洲王室间的通婚给研究人员提供了血友病这一遗传病的很好素材。然而当西班牙人来到了这里,一切都变得脆弱了。在作者看来,三大文明迅速退出历史舞台有一个重要原因——不交流。这与其专制与宗教不无关系,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传染病。有人就提出过明朝是因为黑死病灭亡的观点,虽然这种观点比较极端,但在美洲大陆上似乎类似的现象确实导致了人口急剧下降。不论怎样,美洲大陆上的居民却为世界后来的人口爆炸做了贡献,那就是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的传播。好,我们再来看一下澳洲,澳洲人的封闭性就更强了以至于现在澳洲土著人要比美洲土著更稀少。毕竟,我们不能对一些还生活在旧石器时代的土著人说些什么,但无论如何都不应该认为自己就很聪明了,人类社会的悲剧就在于总是五十步笑百步,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作者单独拿出一章来说明欧洲扩张前的世界,欧洲,带着一种陆地上的孤独感与压迫感开始向海洋说话了。但当他们发现自己的一些优势可以带来世界的霸权后,他们却又毫不犹豫的动手了。

最后就是启示,面对这个500年前的世界,人们在为自己的行动寻找着理由,但这不应成为种族主义,特别是基因作用发现后的种族主义大行其道的理由。人人生而平等,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文明间的交流却对文明的进步及有意义,因为交流才有平等。北欧人,曾经的野蛮人,在几场博弈中取得了胜利,但这从来都不说明有什么人种与胜利的联系,因为人之间的差距很小很小,而所谓的“胜利”之间的差距很大很大。

看来在28日报到之前我只能对1500年以前的部分做笔记了(《全球通史》主要部分是在最近这500年),剩下的部分只好等下次遇到长假有时间再说了(不过可能很遥远了)。我想那种认为通过读过这样一本书就认为了解了世界史的想法是很功利的且除了记住几个名词外也不会使人更加明智(有这种思路我建议直接看大事记年表更合适),所以看这样的书更多重在反思,像这种通史类文章会更多的帮助人们从历史中去找到些闪光的东西。好,废话不多说,进入正文。

第五编 公元1500年以前各孤立地区的世界

这一编作者关注了两个基本问题:1500年对世界史的意义和西方人崛起的原因。这两个问题如果我来回答的话是这样的:1500年后世界各地与之前的时期联系的密切度不在一个层次而这更密切的关系却由西方人来实现的。但很明显这只是从联系这一个角度,我相信以作者的水平会给出更多更合理又更全面的答案。

作者首先分析了西方扩展时的穆斯林世界,应该说1500年所处的时代是穆斯林的天下,伊斯兰帝国带着商人与宗教纵横于亚非欧三各大洲并在其地理交汇处成为了霸主。这里作者对其通过经商传播宗教的方式作出了论述而这种方式会以两种论调出现在不同人撰写的史书中:文化侵略与文明传播,这两种都带有一定的偏见。事实上,这应该算是一种区域性的文化交流而当时的人们会选择更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之后,作者论述了由突厥人发展而来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可能更多人的印象在于其搞定了苟延残喘的东罗马帝国但这些来自于小亚细亚的土耳其人并不只是对异教徒的领地(很不幸,他们西进时黑死病、百年战争及宗教内部矛盾可能是其获胜的主要因素)感兴趣,他们在攻占君士坦丁堡后又攻下了同一宗教信仰的叙利亚及埃及,相信他们的苏丹总会找到进攻理由的,所以一般战争的起因表面都是道德层面的而本质大都是利益集团间利益的再分配。当然有一种情况除外,那就是为所有人的利益而战——也就是民主,但试问能有几次战争不混杂别的因素,换句话讲有时候不混杂别的因素根本就打不起来。接下来出场的是萨菲帝国,萨菲帝国这名字可能不熟但换成伊朗或波斯就比较容易理解了,萨菲帝国属于中东的一个强国他与奥斯曼土耳其、神圣罗马帝国及西欧的君主国间有着超越宗教的联系(虽然当时宗教的对立是无可辩驳的),但这里我想更多去关注下萨菲帝国内部的宗教矛盾——波斯人的什叶派与土耳其人的逊尼派。中东是个火药桶不是没有历史传统的,便是同一类信仰都会相互掐架,而对于处于大陆商业枢纽的国家这是很好的利益再分配借口,所以当一种利益上的仇恨被不断抽象出来作为伦理规则时其产生的战争恶果便可能是对人类文化最轻蔑的讽刺。再向东走的莫卧儿帝国则在印度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很好的HX了伊斯兰教与土著的印度教。但这也仅仅是形式上的,阿克巴皇帝搞出来的神圣宗教虽然融合了很多种宗教,但因为理解这些有着混合与妥协的东西对于劳苦大众显然是过于超前了而没有流行,但免掉人头税却让他得到了更多的民众支持,很显然老百姓都喜欢实实在在的东西。紧接着作者分析了出现在1500年左右的这三大帝国的强盛之处,强大先进的军事力量(但他们并没有太把技术当回事)、集权下相对高效的行政队伍(这取决于统治者的才能)、高度发达的经济(这是地理位置决定的)都会促进其发展但也要清楚只要做一点微调就会变成衰落的原因。很快伴随统治者的平庸甚至昏庸、对西方的妄自尊大及对传统的盲信,这些帝国很快就成了曾经落后的西方人眼中的肥肉(其实这种情况到今天在某个神奇的国度也或多或少的存在,只不过现在可以披上更光鲜的外衣了)。愚昧与狂妄或自卑是一对好兄弟,他们创造了许多神奇的时代。伊斯兰帝国满不在乎落后西方的发展,这没有迎来尊重,迎来的是今天的北非、中东及南亚(这里可以将石油的影响排除掉后考虑)。

接下来作者关注的是天朝,天朝当然不会出现伊斯兰帝国中宗教派别的矛盾,因为我们的文化传承没有断过而外来的文化经常是被同化的对象。大一统精神很大程度上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特点但不见得总是优点。事实上,天朝的朝代更迭对文化传承影响不大,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作者更看重的是天朝的科举制度与儒家伦理,而当时的天朝却十分自信的轻视了大陆另一端发生的变化,然后大家就都知道了。我不想在天朝的问题上多说什么,因为作为一个天朝人显然做比说来得实在。后面作者谈到了德川幕府时代的日本,作为一个受过日本历史题材游戏毒害而关注过日本历史的玩家,我只能说:历史很精彩,结果很无奈。其实,这种无奈正是社会剧变的先兆。

再下面一段是关于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这段其实主要说明的就是上面第二个问题。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文艺复兴跟促进科学精神的发展是八杆子打不着的,文艺复兴复兴的是美学与哲学,其实文艺复兴的作用在于人文主义的兴起,而这对于个性的解放意义重大。我时常想,明代也有点文艺复兴的意思但对于天朝却是无果之花,这背后究竟隐藏了些什么或许可以从欧洲这段历史找到答案,我能想到的就是天朝没有出现政教合一的统治层而天朝人民作为受害方又实在是耐受力太强、传统惯性太大。至于宗教改革,很遗憾,我看到了路德跟加尔文的不懈努力,看到了妇女地位的略微上升,但这除了给心灵空虚的大众在寻找皈依时多了一个选择外并没看到什么突破性的进展,相反,因为不同的信仰者在相互指责中互相残杀他们事实上不断违背着他们教义创始人的一片苦心。但宗教改革很好的削弱了宗教的世俗影响力从而回归了其本职工作,这解除了一个影响其对外扩张的精神枷锁。如果去找,相信你会发现在很多帝国中也有类似的状况,但出现了不同的结果时需要做的就是在去寻找这些事件背后更本质的原因,这是当下新闻工作者需要明白的,因为忍受一些拿现象当本质的报道是很累的,而有些人总是很巧妙地利用了公众的常识与认知误区来标新立异,自以为是其实也是愚蠢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介绍完了影响西方崛起的精神因素后作者又关注了其经济与国家建设,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技术,虽然1500年这个时期据工业革命还有些时间,但技术(不是科学)的进步也是显而易见的。在这当中航海技术与军用装备技术是最突出的,这里有人会想到指南针与火药,事实上除了这些经阿拉伯人改进的技术外欧洲人在造船、大气环流及火炮的改进等技术上的进步也是其崛起的重要原因,但这里不见得是因果关系,因为这些技术并不都是那个时期才被发现,同时我认为正式将这些技术运用到海洋这片领域人才的出现是推动西方崛起的主要原因,至于为什么在那个时期出现就要问问他们的想法了。什么想法呢?经商。资本主义就是这个时期出现的,不获利就灭亡的生存法则瓦解了教会的传统统治,进而开始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能与资本主义相提并论的就是新型君主国的出现,新型君主国的君主开始从商人手中争取支持而不是教会,政治更多的成为了权力与利益的争夺战,在这种不间断的争执中特权在逐渐消亡或行使主体在不断扩大,前者要求平等而后者带来了战争。事实上,在欧洲历史的初期更多选择了后者,而这个扩大的主体就是商人。很显然,商人的贪婪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而这种动力一直被压迫的原因则是多方面,有些事客观条件的限制而有些则是道德层面的压抑,后面的日子对虔诚而善良的教徒来说不啻为黎明前最黑暗的时期。

最后一段,作者依然给出了启示,那就是理论的依据要是理性而不是信念。没错,想当然是探索真相最大的敌人,那种相似就可能来源相同的想法会被史实所嘲笑,那么看看我们自认为得意的现代人吧:星座还是多数人废寝忘食研究的对象,神秘主义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披着科学的外衣重装上阵,迷信从未离我们远去而是填补了现代人空虚的心灵。这或许跟这一编的主题有点跑题,但作者的睿智却跃然纸上,真相是需要探索的,短暂的生命确实是在跟求知欲开玩笑但放弃求知可能意味着永远的愚昧,这不应为人所追求。

ps:这篇写得并不好,其实之前的文章也有写的不好让我有删掉的冲动,但掩饰过去是一种愚蠢与虚伪的表现(不可否认的是在之前在别的平台上我就做过这种事),而毕竟我写这个只是为了记录自己读书的感想而不是传播福音。但如果有些观点方法能够对解决问题有所启发,那就是最好的结局。

一年半以前我说等长假再开始写,不想这成了奢望,以后一年能有一个月假期就烧香了。同时前面1500年的东西也忘得差不多了,虽然我又重读了一遍,但那也是半年前的事了。再这样拖下去,学生时代恐怕都完不成这个笔记了,总有些东西可以推迟但不能取消。

第六编 新兴西方的世界,1500-1763年

1500-1763,这是一个西方崛起的时代,套用CCAV的话就是大国崛起的时代。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俄国……一个个的国家你方唱罢我登场,这是一个充满新发现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野心的时代,对于某些人而言,海盗这一冒险职业也有了新的意义。那就从伊比利亚半岛开始吧。

16世纪是伊比利亚半岛的世纪。葡萄牙,西班牙相继成为这一舞台的主角。也许我们最大的疑问在于为什么要从伊比利亚半岛开始,但答案却并不稀奇——穷则思变。前面说过,伊比利亚半岛最早受到了伊斯兰教的进攻,而指望十字军东征可能远点,对他们而言非洲是更现实的选择,所以早在15世纪,借助威尼斯人的航海知识与西班牙人对欧洲大陆事务的隔离,以亨利王子为代表的葡萄牙人就打算开辟非洲到亚洲的航线,后面我们看到葡萄牙人的兴趣也始终放在经由好望角的印度航线上。至于西班牙则比较有意思,因为他们可能对航海技术并不如葡萄牙人了解,轻信了哥伦布关于亚洲大陆位置的忽悠,认为大西洋路线要比好望角路线更便捷,所以得到了西班牙女王的支持。这里要注意的是地球是圆的这一想法的来源,其实并不是说麦哲伦转了一圈才被认可,至少在15世纪哥伦布就深信不移,甚至到死都认为自己到达的美洲是亚洲,而古巴也被错误的当成了日本。其实如果没有后续在美洲发现的金银丰富的阿兹克特帝国,美洲路线更像是一个失败的路线——既没钱还浪费了不少钱去发现。再说葡萄牙,15世纪末迪亚斯发现了好望角,而后续达伽马开辟了印度路线。但只开辟了路线不代表成功,有商品贸易才可以,可悲的是欧洲产品比起亚洲产品可以说毫无竞争力。但这个时候美洲发现的金银与印度次大陆乱七八糟的政治格局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利益与野心的促进下,在海炮的轰鸣声中,更多的香料源源不断的经过好望角进入欧洲。当然葡萄牙人对非洲路线的垄断自会招致西班牙的不满,为了在既定分界线(由《托儿德西拉斯条约》划定)的另一侧找几个中转站,葡萄牙人麦哲伦在西班牙的支持下一路西行,转了一圈,好容易发现了香料群岛却碰上了冤家葡萄牙人,被揍的差点血本无归。最后为了跟法国交战,西班牙人放弃了香料群岛的权力换了些金币。总结下,哥伦布跟麦哲伦都是西班牙资助的,但就资助的最初目的而言都算是落空了。其实发现总是这样的,现在看很重要,可当事人可能却并不买账。再说西班牙,放弃了亚洲自然要压榨下另一个所谓的“亚洲”——美洲。在地理发现后,西班牙冒险家卑鄙无耻的征服了阿斯科特帝国与印加帝国,在美洲大陆建立了真正的殖民地帝国并成立了西印度事务院。当然我们也知道伊比利亚半岛的衰落也是很迅速的,原因是值得探究的。作为一个殖民地国家的母国,不论西班牙还是葡萄牙自己的工业并不发达,这就造成了他们成为了殖民地原材料的供应国与欧洲大陆产品的输出国,利润让大陆占走了。更有意思的事,大笔掠夺的金银虽然为交易提供了货币,但在国内造成了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让其他国家如英国荷兰有了可乘之机。而就文化上说,更多的人在富有后选择了成为贵族这一道路,而贵族们对商业兴趣又显然不大,这样源源不断的资源缓解了宗教压力与社会矛盾,却阻止了基本制度的改革,这样的繁荣必然会落败于更大的野心。

看看今天,海湾产油国也是这样的,只有丰富的资源却没有持续的动力,衰落已成定局,只是时间问题。对天朝而言亦是如此,现代化水平不高,通货膨胀,社会矛盾激化,但资源却不够用,摆在我们面前的路并不平坦。读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作者一会说成功的原因一会说失败的原因,似乎成功失败的原因都差不多,只是解读的角度不一样而已。确实是这样的,历史上的事因果律并不明显但却不难理解,很多时候我们总结出的结论事实上是片面的,只是一个抽象,那一个抽象的结论去讨论历史的事实并不全面。我们可以编一个复杂但逻辑缜密自洽的推理小说,但我们永远不能从史实中找出这样一个完全符合逻辑经典的故事。历史学家犹如盲人摸象,自己给出自己的解释,综合了这些解释的学生却也不见得可以还原史实,那么历史还重要吗?难道除了经验上借鉴与参考就毫无价值了吗?不,我们的智慧是经由记忆传承的,我们现在的知识构筑于这些记忆之上,真正的历史未必比这些知识重要,我们的逻辑,我们的数学,我们的艺术……都要经过这一途径传递(其他的方式效率太低,当然也存在不传递的例子),而这些知识所对应历史的偏误正是我们需要了解的新知,不断的了解历史,就是不断的了解自己,完善自己,至少在可预见的时间内这个过程不会停止。真相只有一个,而某些情况下探索真相其实比真相本身更有意义(这当然是功利主义的说法,更委婉的说法则是我们是有智慧的,没有理由停止探索)。

如果说16世纪是伊比利亚半岛的世纪,那么17世纪就是荷兰的天下。由于伊比利亚半岛垄断了美洲与亚洲的贸易,对于欧洲大陆的国家而言,从西北欧开始扩张成了不二之选。相比伊比利亚人的贵族精神,西北欧的领导者更为务实,对经济持更积极的态度。西北欧在1550到1650这一个世纪中,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事实上这一时段后过不了几年,光荣革命就发生了。当然,西北欧国家刚开始是不敢与伊比利亚人为敌的,他们开辟了北美的航线,得到了鳕鱼这一价值不输于金银的资源,为了从北冰洋到达中国,英国人还开辟了俄国的东北航线,建立了莫斯科公司,同时在西北方向发现了哈德逊湾。当然上述的发现并没有真正意义上改变亚洲航线没开通的事实,因此英国人就想通过商业优势来在美洲殖民地上捞一把,但可惜的是西班牙人警觉地发现了这种趋势并动用了无敌舰队,但历史就是喜欢开玩笑,无敌舰队被英国人团灭了。这样西北欧人发现了伊比利亚人的软弱开始蚕食他们的殖民地,最快下手的就是荷兰。荷兰人的崛起来自于他们对商业的执着,他们制作的船只基本没有防御功能,单一的依赖了较低的成本与较大的容积,同时他们实行了国有制改革,成立了东印度公司专门进行贸易活动。前面说过,国营公司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内部成本,效率较高(例如苏联)。咖啡树的引种与港口的开辟也为其商业化道路提供了保障。然而我们又该如何看待18世纪荷兰的衰落呢?从上面不难看出,荷兰的优势在于把握了时机,应用了新技术且采用了更有效率的体制,但归根结底,时机是有时效的,技术也会随应用而公开,体制只要下定决心也是可以改变的,但资源是没得改的,要卖东西就要有资源,有工业,荷兰都有但不够。法国与英国相比较就有地缘优势了,所以紧接着荷兰的就是英法的崛起与竞争。前面说过,荷兰的目标是亚洲,但更广阔的市场却在美洲,英法的崛起就是把握了美洲的同时放弃东印度群岛,专心打理印度市场。但因为条件接近,英国法国自然成为了竞争对手(德国意大利呢?他们这空还算不上国家,也就是还没统一)。在英国法国之间拖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四次战争后,英国取得了胜利(但这跟百年战争没关系,那是中世纪的事)。其中,1763年《巴黎和约》的签订标志了英国的胜利,法国人被赶出了北美与印度,专心的回去孕育大革命了。仔细看一下,这段历史乏善可陈,一个单纯的替代与被替代的过程。但这个时段却发生了很多意义深远的革命,查了下目录都是后话,就不提了。

关于俄国作者单列一章,起码在我的印象中,欧洲发展好像是差不多的。但显然这是个偏见,就像教口语的加拿大老外所言,他们无法区分日本韩国与中国人而在中国,区分美国人、西欧人与加拿大人则是不可能的,我们只对自己圈子里的人比较熟而圈外的好像都一样。对欧洲人而言,俄国人可能只算是东部的一群帮忙防御蒙古人的屏障,而且在西欧内陆开发差不多的时候更多人的注意力放到了海外殖民地上也无暇东顾,这样俄国人就开始了东部的开发。说起开发,很多人可能想到俄国人如何越过蒙古人这一屏障的,事实上自金帐汗国建立后,俄罗斯人就算是被纳贡的对象,正如我国历史上发生的一些故事,交贡这种方式对于保存自己民族的力量是很有利的,基于此俄罗斯人建立了位于森林深处的莫斯科公国。韬光养晦多年加上几个统治者相对明智,俄罗斯很快就积累了可以向可汗挑战的资本并在不久消灭了分裂的金帐汗国中了两家,然后俄罗斯人翻越乌拉尔山,进军西伯利亚平原。这是一次很有名的东扩,其规模并不亚于同一时期发生在北美的开拓活动并且俄国人一路东进直接开拓到了中国北部,这也直接导致了《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但论及开拓后的移民就比美洲差远了,美洲可以吸收欧洲所有国家的移民并且相比较而言如今美国地区气候要优于西伯利亚气候,事实上如果单纯比较加拿大地区与西伯利亚地区其相似性则更强,而西伯利亚则单纯的吸引了来自俄罗斯的东欧人。伴随着奥斯曼土耳其的衰落,俄国人又适时的向南发展,吞并了乌克兰,再往后就是沙俄的崛起与苏联的成立与解体。作者在这里考察了苏联与美国的民族状况,就人数而言,少数民族在这两个国家是差不多的,但为什么苏联解体后很快出现了民族独立而美国没有呢?有观点认为这要归因于苏联只是单一的联合了国家却没有出现明显的混合而美国从一开始就是一种移民混居的状况,这里面的历史因素不言自明。

作者单独用一章讨论了全球统一性的开始,确实这种从1500年开始划分世界历史的方法是值得说明的。1500年前算是地区孤立主义,除了像马可·波罗这种少数人外,大多数人的足迹并不会跑出一个洲,然而到了1500,伴随地理发现与一系列的拓荒运动,几个相对孤立的地区开始有了稳定性而不是暂时性的联系,虽然这一过程伴随了一些可耻的交易。时至1763年,也就是7年战争的结束,世界大部分的海岸线被探明,甚至伴随移民与跟当地人的交流对这些地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当然,北美西海岸、澳大利亚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内陆都是一片空白,更不用说南北两极更是被隐藏在了宗教秘境之中。不得不承认的是,美洲的发现、移民与殖民过程将美洲变成了世界种族成分最混杂的地区,而伴随着人,农作物特别是玉米和马铃薯进入了世界人民的大菜单中,同时物种的入侵也开始了,不过如果因为惧怕危险而放弃交流那就过于保守了,毕竟保持原状也不见得安全。经济角度看,“南北美洲和东欧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品,而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并愈益倾全力于工业生产”的世界经济格局基本成型,细心的话会注意到,亚洲并不是原料产地,事实上欧洲人直到19世纪都没有真正开辟亚洲的消费市场(除了鸦片),时至今日我们还在讲扩内需,因此欧洲最初希望从亚洲找黄金的想法事实上被移植到了美洲,而亚洲本身在这一阶段并不比之前几百年有更大的变化。那么这种1500年的划分对全球究竟有没有意义呢?还是有的,亚洲没什么变化但欧洲人已经可以从海上过来了,东印度公司也开始逐步运作……总之,人们的眼界开阔了,一度作为野蛮人的西欧人从谦卑中恢复过来逐渐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对非欧文化的极端蔑视中。将这个过程简化就是伴随着发现,神秘不在,崇敬不在,有的只是“原来如此”、“不过如此”的感慨与赚钱的野心。其实,这一阶段本质上还只是一个发现阶段,航线的开通并不意味着移民,人们也并未表显现出与时代相应的智慧,但跟之前旅行家不一样的是,这些发现从一开始就带着铜臭味,这个味道足以把人们的欲望勾起,去实现符合时代的价值实现。

这一编的结束作者在历史对今天的启示中讨论了关于地区自治与全球统一的问题,从1500年开始全球倾向于由欧洲主导的统一,但事实上西方文化在经历了世界大战后有了更多的挑战,西式民主or共产主义还是更古老的传统帝国或是宗教民族国家,答案不会唯一也不可能唯一,所谓最优化问题用在全球发展趋势上始终是苍白的。事实上更大的问题可能在于我们可以找出现有制度的不足却很难提出一种统一的发展目标与战略,那我们是否采用鸵鸟策略来规避这种失落?还是说那人类的命运去赌一把,走向统一或是分裂自治?其实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挟持别人去实现自己的野心,现在虽然没有事实上的新大陆,但值得探索的东西还有很多,管好自己的事可能更为重要,当然对于未来盲目的乐观也并不是一件坏事。

一年半不写历史类读书笔记感觉很不顺手,写的也没状态。但既然又开了头,这次怕是要走到黑了。

第七编 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

如果把1500年后的世界史在进行划分,第一刀切在1763上是因为《巴黎和约》确立了英国走上了世界帝国的道路,进而导致了当今世界三分之一的人说英语,而第二刀的划分则意义更重要,伴随着1914世界大战的爆发,西方的优势则更直白的宣告于天下——世界不过是欧洲人的盘中餐而已。那么反观1763到1914,一个西方优势的总趋势不言而喻。以上是作者的思路,我想说的是在读书时如果你总是顺着作者的思路,你会一直有种很合理的感觉,事实上,这种感觉很不合理。看电影时多数人不会注意其中穿帮的地方是因为有带入感与类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表现,书本的这种效应其实更强。从小到大我们的教科书从来都会给我们呈现正确的东西,但少有错误的东西,可以理解那种所谓的怕把人教坏了的家长式思维但这种思维很保守,只注重了知识的积累却放弃了知识的自省。反思,只有反思才会发现问题(这种词义重复的做法是用来强化记忆的,你也可以自己去想想,是否在有些情况下你开始情绪是平稳的而随着某些强调的反复出现而变得激动(这里我又使用了情景再现的写法来让读者认可,而事实上情景再现只是强调了你记忆中一部分而掩蔽甚至置换了真实的场景(这里你应该脑补了一些例子但事实上可能根本就不存在一种叫做“情景再现”的写法(利用人们想当然的看法,很多书的作者刻意或者无意创造了自己的空间,当你认可了这些空间里的专有名词时你会更容易被带走(我说的就一定对吗?即使它符合你的经验就一定不容质疑吗?但过多的质疑会让你很累的,其实看书多数情况下是很累的(注意到这一句里面的概念偷换了吗?(算了,到此为止吧,这种过程没有尽头的,你看到这一层就已经被我带着走了,但别担心,这只是手段,了解手段会有助于反思)))))))。作者的这种分法更多是基于自己的全球史观的主线形成的,如果换做中式历史,这一段就要伴随生产力的发展了。其实,历史就是这样,你越是打算从里面找出一些所谓的规律,你就越可能偏离真实的历史事件,但单纯的历史事件的罗列又没有多少意义,所以如果你要读历史就要有一个你看到的东西并不全面的心理准备,事实上,即便你看到的不全也没多少关系,因为没人可以证明你看全了。高明的作者总喜欢罗列别人的观点、做出小结然后谦卑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但事实上,他们都会回避关于对错或其他类似的价值判断问题,因为没必要,这种问题的出现只会招致不同观点持有者间毫无意义的辩论而不会有任何新东西出现。当然教科书在编写时理论上不应出现作者自己的观点或所谓的指导方向,因为这些判断过程要由学生自己来进行,作者要做的是启发而不是告诉读者这个领域已经研究透了,没前途了,这种话只有政治家喜欢说。

让我们回到正文,作者首先介绍了欧洲的科学革命与工业革命,加上下一章讲的政治革命,这一系列的革命过程为西方的称霸铺平了道路。先看科学革命,科学革命是一个完全西方化的产物,他反对将思想家与劳动者相分离,将形而上的道与形而下的器进行了结合,让经验上的东西升华为理论并在后期让这些理论进行了应用与实践,与东方文化或其他文化不同的是这些理论没有神秘主义的外衣,也没有模棱两可的解释,有的是一种强烈的现实感,人人可得,人人可用。这种现实感来自于既得的验证(例如牛顿定律)或简单的形式(例如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或可见的理论应用(如蒸汽机的广泛应用)……而这些反过来又促进了人们的需要,进而加强了这种感觉。也许是人们从原来宗教的、高高在上的知识中感到了太多压抑,这些显而易见的,伸手可得的知识真正让人们感到了自我的强大。当然,如文中指出的“正如以往哥白尼的天文学体系废除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中心地位一样,达尔文主义似乎废黜了人类在地球历史上的中心地位”。

人们这种自我的强大是转瞬即逝的,特别达尔文主义被应用到社会学时,其造成的后果更加无法想象了,我们赶走了上帝,迎来了空虚。再看工业革命,所谓工业革命并不如字面上那样发生得很迅速,按我的理解,这个过程是配合着地理发现后商业的兴起而造就的。商业的繁荣在于它让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之前那种小农经济中的商业事实上是一种少数人才可以享受的福利,看看商品就知道了——香料、丝绸、金银。普通人是很难融入其中发挥购买力的,但地理发现后,商品变成了食物、饮料、矿物……这样普通人就会从贸易中收益并参与其中,这样就出现了创造需要的效应,也就是说,丰富的原料降低了成本,较低的成本引发了需求,较高的需求移到了更多原料的获取。这是一种在不受资源限制条件下的循环,正如今天看到的,一旦一个领域出现了资源限制,这个循环会很快的自然消亡。当然,回到500年前,资源限制这话还是太超前了,但贸易量的增加也不仅仅只体现在欧洲人身上,在美洲,殖民者也有利的开拓了当地的贸易,后面可以看到这在中国也发生了,并如美国一样,唤醒了民族意识。回到工业革命,我们已经看到了贸易量的增加,但生产不出来还是不会出现工业化,因此,需求引导了创新,以前一些不起眼的技术被发明家或工程师改进最终造就了蒸汽时代、钢铁时代与电报时代。现在看来,这是一个历史上的黄金时代——资源没限制,技术要求不高(相比现在),不断有新发现出现。不过,这只能说是一种挥霍,而现在我们的一些行为,百年后也会是一种挥霍,可能我们的时代在人类的发展史中算的上最好了,当然这里忽略了当前的技术进步。再看看工业革命的影响吧。首先就是工业化在全球的传播。第二就是人口的增长(经济与医学同时进步)。第三就是全球的城市化,农业成为了工业及贸易的原料供应方(这当然建立在够用与可交换的基础上)。第四就是财富的增长与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五就是自然而然的新消费主义的流行,这一点值得注意,以往的人们只对吃喝感兴趣,现在财富的积累使需求变得不再单一,本来买必需品的会去买体面商品,而买体面商品的会去买奢侈品,消费的欲望与商业相互影响,出现了所谓的流行、所谓的时尚、所谓的销售……看看中国这30年,是不是有点眼熟呢?,没错,它就是来自于18世纪英国的新消费主义。第六则是妇女经济角色的转变,妇女开始走出家庭,走向工薪经济。前面作者总结的似乎有点重复,不过不影响理解。之后作者分析了工业革命对非欧世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殖民的欧化过程与新帝国主义的出现,一方面每个工业化国家都想要一个不受国外竞争影响的殖民地,另一方面,对殖民地原住民的控制也因为工业化的需要被加强,这样新帝国主义的新也就体现在它不仅仅占有了殖民地,还深刻的改变了殖民地当地的经济模式与社会模式,而这些帝国间也会因蛋糕分配问题出现摩擦。更重要的是,它催生了民族主义的崛起,正如在西方工人间催生了社会主义。

政治革命是这一时期另一个重要的议题,其实质是 结束了人类分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是由神注定的这种观念 。其实不往下看,对比下前面的科学与工业革命,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所有的革命都带有强烈的自我解放的意味,而这个时代也确实实现了人性的解放,只不过忽视了一些现在看来很棘手的问题(如资源、人口、环境问题等)。再看政治革命,其主要成分有三个——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我感觉严格的区分这些成分意义并不大,只能说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社会诉求,资产阶级更容易接受古典自由主义来实现个人价值而无产阶级则认为自身利益受到了剥削进而支持社会主义,至于民族主义则广泛而普遍的出现在殖民地或自己民族内,其内在动因也无过于有着认同感的圈子内感到了外来压力进而反抗。其实,抛开这些主义与诉求,政治的核心其实是调和不同团体间利益矛盾或文化矛盾,这些所谓的主义只能算是方法而算不得答案,它们只是迎合了需要答案人们的需求而被创造出来的,其本身的合理性往往被某些看似高尚的理由掩盖而显得很强。事实上,有认同就会效果,所谓优劣仅通过案例或雄辩很难区分,你会看到无论持那个主义的都会首先满足其信徒生存的基本需要,生存才是硬道理。而所谓的政治主张都会出自于这种生存下去的欲望,只不过会根据现状调整具体的策略而已,虽然会有些策略泯灭了人性或冷血,但这些判断多是一些局外人做出的而生命的存续并不如想象的那么美好却也不影响我们去追求自己心中的“美好”。一个人往往要通过一个团体才能现实的实现一些东西,如何组成这个团体,如何最大限度的统一内部想法,如何让团体存在下去……这才更像是政治,其实互联网已经给出了很多的尝试,例如论坛、小组、百科……答案会不会已经有点眉目了?或许吧。下面分着看一下欧洲的几个政治革命,首先是英国革命,它可以说来源于宗教而终于妥协,当《权利法案》颁布时,乍看上去他确立了国会的最高地位进而贯彻了自由主义,事实上这却可以看做一种制度层面的妥协——正是因为谁也不敢保证自己一定是对的,所以大家一起来为自己的命运做决定并负担相应的责任才显得重要,不威胁公众,不干涉他人成为了这一主张的原则。当然,国会议员的来源也引起了一些关于公平的讨论这也催生了一些社会革命的影子,但最终还是资产阶级的东西保留了,而略显超越时代的公平要求也会因为力量不足而流产,当然后来我们看到了社会主义的实践。第二是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人类理性的一次大传播过程,他在经济上宣传自由放任,崇尚自然而然的发展,反对政府的干预;宗教上宣传消灭宗教狂热与不容异说,这使得理性层面终于出现了可以怀疑神的信条,基督教传统首次出现了明显的破裂;政治上提倡社会契约,宣传了人民有权利自己下放统治权。总之,启蒙运动可能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深入每个人的心灵,但至少在其影响下,出现了实践者与成果,这就是进步。第三是美国革命,美国革命是可以看做一个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结合体,它创造了美利坚合众国这一新型的国家,它基本没有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且实践了启蒙运动,这一象征自由与机会的大陆国家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法国革命则因其充分发动了民众而显得意义非凡,没有那一个国家的革命可以做到法国革命这样如此高的参与度,当然,越高的参与度就有越多的问题当革命出现了战争并跟爱国主义结合后,恐怖统治似乎成了不可避免的结果,但法国革命成功的把革命意识传播到了全欧洲,就这点而言意义重大。接下来作者讨论了民族主义、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都是些公说公有理的政治主张,不否认他们也确实是产生良好结果的主张,但不多说了,在我看来都是大实话。这一章章末作者提到了政治革命中的女性,但影响很有限,流传到今天的所谓历史事实有时真的很不公平,它可能忽略了大量的背景而让我们看到历史是如何如何被英雄或人民所创造,抛开历史看看现实,大多数人平淡无奇的生活可能都被忽略掉了,而这其中可能有些很重要的线索,当然这也可能只是一种臆想吧。

看了下下面作者分俄国、中东、印度、中国日本、非洲、南北美洲和英国自治领及波利尼西亚几个地域讨论了这一时期的趋势,下次笔记一并完成。

接上文,先看俄国。如前所述,俄国事实上与西欧是有差距的,在这一时段里,俄国人在西方人面前只能说是个学生。究其历史原因,一方面,东正教与天主教的分离造成了交流的困难,另一方面为了抵御蒙古人,俄国人自愿隔离了自己,这使得西方的一些变革根本就没能深入到俄国,因此我们可以把俄国归入半东方专制主义的范畴内。但当俄国人摆脱蒙古人之后,其统治阶级猛然发现自己已经落后了,在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大帝的不断推动下,俄国上层阶级的欧化不断深入,但其人口却主要是由农奴构成,他们的变化却少的可怜。在这种微妙的情况下,由少数旅欧军官发动的“十二月党人起义”因为缺乏民众支持很快失败了,而俄国的思想家也很快分为了西欧派与斯拉夫派(对应于西方化与民族化这两种发展趋势)。但就这一趋势而言,似乎在中国、奥斯曼土耳其等国也有类似情况,大致可以看做一种对外来文化的普遍应对模式,时至今日,我们也不难发现活跃在网络上的所谓“公知”也有类似的表述,我更乐意把这一过程看做分类过度的表现,国家的发展就像是新陈代谢,其自然发展会呈现相应的发展对策,对策没必要有一个意识形态的标签,面子上的事太罗嗦只是一个照顾心理感受的过程。在俄国,这种争端不是以辩论结束的,而是以西方社会无法抗拒压力造成的克里米亚战争(1856)结束的,结果很明显,对专制与民族抱有幻想的梦破灭了,俄国开始了变革,首先进行的是解放农奴,事实上,俄国解放农奴要比美国解放黑奴意义更大,因为《解放宣言》关系到的黑人并不全面,甚至可以说是少部分。其实对于宣传保持冷静是很重要的,数据比口号更可信,但没有口号可能都产生不了数据。回想一下,历史上确实出现了很多初始目标与结果不符的改革与发现,但无论先如何接受结果再分析要比抱着原有想法死磕来的明智——反馈(或者说试错)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但念经却是最省事的。但解放农奴事实上让农奴发现了自己被剥削的现实,所以配合城市无产阶级的骚动,俄国产生了社会民主党。所谓社会民主党,在这个时期指的是具有社会主义指导方式的政党,但伴随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经济发展,社会民主党分成了孟什维克(修正主义)与布尔什维克(正统)两派,而在这个时段的俄国代表中产阶级的立宪民主党却实际起了领导作用。综合一下,在这一时期末期,俄国事实上各阶层都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而这些主张间也有较深的利益冲突这一切为1905年的日俄战争与1917年的革命谱写了序曲。再看看俄国与亚洲其他国家的关系不难发现无论是远东部甚至超过白令海峡的阿拉斯加、南部的阿穆尔河流域还是中亚的哈萨克草原,俄国在都是处于优势地位的,这形成了西欧-俄国-远东这样一个由强到弱的演变,虽然俄国这一时段是在学习西方,但显然他也在利用西方的经济技术优势扩大着自己的影响力,皮毛贸易是主要的推动力,而其在中国阿穆尔河流域的土地侵占则因为中国在这一地区无人居住,控制力几乎为零,但俄国人还是还是恬不知耻的通过《瑷珲条约》与《北京条约》将自己的势力范围合法化。至于中亚,俄国人可能更多地把它当作一个原料产地,这也就可以解释苏联解体后,各中亚国家很快就按照自己的民族内聚力组成国家,也就是说,俄国人并没有将西方文化输入而是简单的把这一部分交给当地人自己打理。不久,当俄国人的野心与日本人的野心碰到一起就发生了日俄战争,这个战争在世界史上是意义深远的,它标志了日本独立性的成功与西方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许多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但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的教科书对这一段历史持回避态度,单纯的看做了帝国主义列强间利益冲突的表现。在我看来,作者多少夸大了意义,其实就这两个国家而言并不能很好地代表西方与东方,充其量都是西方的小弟,但不可否认其在当时可能是具有一定现实的宣传意义。但这场战争的失败却给尖锐的国内矛盾火上浇油,很快革命浪潮席卷俄国,沙皇颁布了《十月宣言》,其独裁统治得到杜马的削弱,但矛盾并没有缓和,一战爆发,俄国再次爆发了革命。这是后话不提。总结下吧,俄国经历了一个欧化的过程并且很快走上了了帝国主义扩张的道路,但这个过程被战争终结,原有的内在矛盾不断加强致使内部革命的发生。从这点上看,如果没有日俄战争,还真是很难说俄国的专制制度会持续多久,想想日本其实也是差不多,只不过日俄战争换成二战罢了。

中东也受到了西方的影响,不同的是,中东原本是没有像俄国沙皇这样的中央集权的,中东各部分是作为神权国家统一于奥斯曼帝国,所以异质性要高于俄国,因此作者将中亚分为了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及小亚细亚以南行省这三部分讨论。巴尔干半岛主要由基督徒构成,受西方影响较大,民族意识觉醒早,所以这里的一些国家纷纷独立。小亚细亚则相对保守,一方面是伊斯兰教的信仰不同,另一方面则是中产阶级的缺乏。在这里可以注意到作者对中产阶级在西方化过程中的作用似乎十分看重,这点不难理解,中产阶级一般的代表了那些吃喝无忧但还没到不愁的资产阶级,他们相对抵制暴力革命但也不甘忍受现有制度的不合理,他们一般性的追求自由与平等但却不见可获得底层人民的支持。诚然,在今天的天朝这种人也很多,他们有时会在网上搞得轰轰烈烈搞得明天就像要大干一场,但你明天到菜市场一转,一切照旧。当然,群体性事件的高发也说明内部矛盾的尖锐化,但那种砸烂一切重建的想法也是不切实际的,因为要想造成这个结果没有个造神运动或一致的精神需求是不可能的,而这在信息时代也是基本发生不了的,恐怕当下配合经济发展的启蒙式的改良更可能出现。再看小亚细亚,虽然西方影响小,但在俄国扩张的威胁下,土耳其人选择了军事上的现代化,这种做法事实上也最终造就了在奥斯曼帝国被推翻时的主力军恰恰是受西方影响更深的军队,这一点上跟辛亥革命也有类似的地方,换言之,总想着只学西方技术而拒绝其思想的想法是很幼稚的,思想这东西只要有交流就会有智慧的火花。在小亚细亚以南,阿拉伯人收到的影响则主要通过拿破仑的侵略来被动完成的,在默罕默德·阿里这样一个有着冒险家背景的统治者手里,埃及迅速进行了欧化并成为一个强国,但这种依赖统治者的发展模式会造就帝国却不是英国的对手,很快埃及的强大就被限制到了其境内而不是阿拉伯半岛其工业化进程也受到了西方强国的抵制。西方强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当然可以不在乎别国的统一与独立,这句去了西方也成立。

上面我们看到的地区受到的影响大多集中在统治阶级或社会的上层,但在印度,英国人的影响可以深入到村庄。构成印度的基本单位跟1000年前没多少区别,还是村庄,其对村庄种姓及家庭的忠诚淡化了民族精神的形成,因而我们可以看到英国人要想办事找政府基本没用,得找到乡村一级的自治会才行,其内部的矛盾也被英国人利用作为一家王公反对另一家的借口,进而让英国人自己成为这一地区的主人,当然印度本地的商人也在巩固英国人统治方面功不可没。然而到了1857年,印度发生了一场被誉为民族运动与独立战争的起义,但这可能只是某些印度作家的YY,作者推测其本质可能更像是王公地主引发的军事暴动,当然孰是孰非也许戴着有色眼镜的的我们(当然有些很难自觉)是永远搞不清的,我们需要的是证据,但有些时候,证据可能也不能排除掉所有的可能性,所以看历史有时是不能较真的,因为自证是很困难的,比这更困难的是意识到自己的论证有漏洞。再看印度,如同埃及一样,其本来应该发展的工业也被英国扼杀,但医疗卫生条件的提高却造成了人口的增长,这样过剩的人口没有工业去消化而重返农业,这被印度经济历史学家称为“流产的现代化”。事实上,现在第三世界国家也普遍面临这种问题,不过现在看来已经升级了,现在第三世界国家工业化程度倒不低了,但却并没有捞到太多好处,工业品的钱被跨国公司拿了大头,自己反倒承担了环境压力。虽然英国人对印度的经济影响可以深入村庄,但底层的民众还是大多数未受教育,倒是上层的统治者受到西方影响并最终导致了印度的独立。其实印度的民族独立也有类似俄国的两种势力,不同的是最后获胜的是第三种势力——及接受西方的思想与知识也从内部去改革印度教,拉姆·莫汉·罗伊,这位被尊称为“近代印度之父”的领袖不但改革了印度教也引导了民族主义运动。有意思的是,民族主义所需要的统一却是英国为了经济需要强加给印度的。罗伊的继任者则是一位激进派——提拉克,其改革运动在中产阶级间广泛进行,只是由于民众基础太差也没实际形成什么风浪,当然,再往后的甘地则利用宗教充分发动了群众而实现了民族独立。总体看,印度的独立性是很有限的,其种姓制度的传承使得底层民众基本没机会了解西方,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了中国,但中国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不是种姓而是土改。

接下来作者考察的是中国与日本,单从时间上看与西方正面接触早的应该是中国,毕竟1840年就打了一架而日本直到1853年才接到马修·佩里的信,但照实说日本人的反应要比中国人快。先看中国,我想近代史的史实不用说都很清楚,从我的个人经历看,小学学过,初中学过,高中学过,大学也学过,哪怕我是理工科背景都反反复复学了四五遍,反倒是世界史与中国古代史只有初中接触过,讽刺的是哪怕学了这么多遍内容似乎差不多且意识形态渗透严重,用高中历史老师的话说就是“有人指责高中历史违反史实达100多处,专家立刻纠正,哪有那么多,也就50多处。”你指望这种普及教育来获得基本常识基本是空想,出门就要闹笑话。就中国而言,清政府尝试了自上而下的改良,但群众基础太差,而辛亥革命的成功是里程碑式的,但基本还是换汤不换药,革命更像是一场改朝换代,一旦走到统治层,那种根深蒂固的专制思想还是会复发。时至今日也是如此,高中时的同座问我想不想当官,我说没兴趣,他说怎么会没兴趣呢?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啊。这句对我触动很大,不管是企业还是国家,似乎权力对中国人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在面对不公时消除不公不是首先要考虑的,让自己成为受益者才是首先要考虑的。我也参加过几次所谓的社会实践,一到乡镇层次,感受最深的就是唯领导讲话是从的风气越重,酒桌上的座次,敬酒的顺序……这些繁文缛节让人作呕,但那些官员还会语重心长的告诉你:“小伙子,学着点!”学你妹啊,我知道他们并非有意,这也确实是一种生存之道,但种先装孙子再让别人给自己装孙子的做法太孙子了。权力是被赋予而不是争取的,有多大权力办多大事,高人一等与看得起你是一个意思。也许你会说,其接触的更高层次的人就很好,有文化很谦虚,跟乡镇不一样。没错,乡镇代表了基层的不开化,当下高层大都下过乡,上过大学,出过国,见识不一样,但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更深,你指望一个理想主义者当权是不可能的,在那些位置理想不值钱,保全自己才重要,谁提拔了谁,谁跟谁是一拨的……这些东西他们分得很清楚,至于办事吗,只有不触及别人利益且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才是首选,他们是太平官,这种官无害也无益。话说回来,这种牢骚也就是牢骚,你只能说不好却说不出怎样才好,或者你所谓的好也只是一厢情愿,但每个人都可以用行动来表达意愿,所以最终的结果往往是既不太好、也不太差。再看日本,日本的中央集权一直也没很好的发展,这使得其社会结构的多元化要强于中国,而多元化的社会更容易接受外来的影响,原有的闭关锁国带来的稳定有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加上商业经济的发展,可以预料日本本土也有可能产生资本主义。这里有人会问,中国也有类似的资本主义萌芽啊,但商业发展再大没有思想支持也只是一个怪胎,商人从商赚钱,有钱了买官置地也能赚钱,加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所以商业的规模一直不大。日本就不一样了,虽然也有小农经济,但自身资源的匮乏是其不得不选择对外扩张或发展商业的内因,而其自身也没有所谓天朝的尊贵感,这使得其一接触西方文明就很快的内化并快速实现了现代化,而很快也就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从这点上看,日本与俄国的发展道路差距不大,当其发生冲突时,其胜负自然对这两国的命运意义非凡,而其对应的象征意义即白人被非白人打败也如前所述,对世界其他殖民地的人们有着不一般的榜样力量。

再看非洲,前一编曾经说到非洲可能更多的作为一个原料供应地来提供奴隶,欧洲的影响也仅仅停留在沿海。但在这一时期,我们看到了工业革命,看到了科技革命,这就使得美洲对奴隶的需求不断下降,加上人口贩卖本来就有来自宗主国的伦理压力,时至1833年,从英国开始宣布奴隶交易的不合法,之后断断续续持续了接近一百年,那条充满罪恶的中央航道成为了历史。但欧洲人废除奴隶贸易也有经济动因的,人力资源已经过时,本土开发可能更加有利可图。于是在这一时段,人们开始对这块黑暗大陆进行探索与开发,当他们发现大量的资源后,非洲的殖民过程也就不可避免了。由于非洲大部实在是还停留在部落社会,欧洲人基本没遇到像样的抵抗,当然利比里亚与埃塞俄比亚这两个国家很艰难的取得了独立。从影响上看,经济上自不必说,自然是使非洲卷入了货币经济之中,而文化上则通过欧洲人在教育、医学与宗教上的传播,使非洲当地人的传统被严重破坏,政治上则培育了一部分有民族独立精神的本土知识阶层,他们能强烈地感受到西方的不公待遇。这种由外来文化导致的民族精神觉醒倒是这一时期比较普遍的情况。

接下来要说的南北美与英国自治领跟上面的情况不太一样,最大的不一样就是其民族构成中外来移民的比重要远大于本土居民,所以欧化这个说法倒不如用本土化更贴切。但应该注意到北美与拉丁美洲也是有区别的,虽然这两个地区都先后取得了独立(或者成为英国自治领),但在拉美本土居民的影响还是大一些,而且拉美地区主要是受西班牙与葡萄牙的殖民影响,这与美国受英国影响也是有差异的,而中美洲地区则会受到非洲移民影响,印第安人的影响在拉美也要大于较为稳定的北美。总之,在美洲大陆上我们看到的国家模式是迥然异于其他大陆的。

最后一个地区是波利尼西亚,这个词的意思是众多的小岛,而这些小岛所在的地区则是太平洋。这一地区资源是比较匮乏的,因而其并不受欧洲殖民者的重视,但文化上却有较高的同质性以至于欧洲人发现在夏威夷与新西兰竟可以使用同一种语言进行交流,这可能暗示了太平洋的岛屿上的原住民可能是来自于公元前1000年受人口压力影响的拓荒者,他们可被称作“太平洋上的北欧海盗”。但既然在这一地区存在航线,那这些地方就不可避免受到西方商业的影响,甚至当西方基本瓜分完了世界其他地区后,这些小岛中具有战略意义的一部分也被西方国家占为己有。由于这一地区发现相对较晚,虽然情况与美洲差不多,但这些群岛上的居民没有受到太多的种族灭绝式的开发,当然这也意味着其可能受到更深远的文化影响。从库克船长的记录里我们可以看到一旦土著人接受了自己处于“落后”的现实后,他们原有的生活就会很快放弃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土著人原有的生活是闲散自足的,甚至被誉为“天堂岛屿”,但欧洲人的介入使得生活的欲望被提高了,而伴随欲望的提高,幸福感似乎也慢慢流逝了。这种情况其实在天朝也不少见,只不过当我们意识到时已经太晚了,所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像是旅游的噱头,而除了少数人,很多传统传播所需的社会环境也不复存在了。章末,作者提到了关于气候变化的危机,这里推荐一篇土摩托的书评

编末作者讨论了全球统一性的巩固,简言之就是西方优势的巩固,这个不言自明,西方在这一时期技术上的优势保证了其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至于先进性吗,这个当事人说了算。但不可否认的是西方人自己产生了自我中心的优越感,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了今天。当然,这种优势也在遭受挑战,这些挑战一般性的来自于民族意识的觉醒,当然这种觉醒也会出现诸如盲目排外与完全西化的表现,最终可以看到只有接受西方先进的东西才能较好地抵御西方,而日本这种学的较快的国家则更进了一步,他已经打算通过扩张来实现自己的崛起了。好了,行文到此我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作者一直在寻找一些国家强大或衰落的原因,但有时这些原因似乎是相似的,换言之,如果与西方接触即能兴国也能亡国,那么原因就更可能在自己国家这一边。读书也是这样,如果两本书的观点不一致但例证却一致,那就是看法角度问题。读书时最好做好读者与作者间的转换,因为有时作者只是想让你接受观点而不是严谨的推理,这时候作者有意无意会使用一些暗示,如何区分?自己想吧,这种事听来的不靠谱。认知的过程其实就是个提问的过程,答案不唯一,有时是根本没答案的。不幸的是我们总醉心于去寻找甚至是生编硬凑一些答案或模式,但谁又能说这完全没意义呢?

在这一编的启示中作者提到了马克思的预言,也就是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将先在发达国家爆发然后席卷全球的理论,当然事实却是发达国家的无产阶级更多的采取了社会民主党的方式参与竞选,倒是在无产阶级其实不多的第三世界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那为什么会出现这一过程呢?这是由于发达国家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事实上降低了暴力革命的可能,而第三世界国家则更可能因为发达国家的剪刀差而让真正的剥削成为了可能,而且这一过程也往往会伴随着民族独立运动。由上可以看出,革命往往是从下层发生的成功率高或者具有延续性,而其基础动因往往与当地居民的切身利益相关。马克思的语言偏误可能是其对非欧国家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套用西方发展模式的思路上,而不幸的是,自从世界被贸易相连,地域上的不平衡性就不再独立发挥作用而是被加剧了。

文中观点不乏偏激之处,有的却也像无病呻吟,我既反对强加观点也反对中庸或犬儒,读者自便。

今天就要返京了,这本书也刚好读完,看了下笔记大约4w字,其中不少内容也有重复,不过本来想的就是边看边写,成为现在的状况倒也正常,接下来就是本书的最后一编。但需要提前声明的是一般由于距离现在较近的历史史实并不一定得到充分的公开,而50年或者更长时间后政府才会公开相关资料,加上观察者自己的问题,有时很难给一个近期发生的事件定性例如伊拉克战争或金二去世,所以对于近期发生的事作者所言可能会有偏误,这也是存在于现在新闻报道中最严重的问题——撰稿人总会用先验的观点来评判一些事件,当然,这里只是说明存在问题,目前能避免这种问题的方法似乎还不存在,但抱有质疑的态度是很重要的。

第八编 1914年以来西方衰落与成功的世界

前一编的时段中的确是明确了西方的优势,从这一编开始,我们将看到这种优势是如何消失,又是被什么所替代。先看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的史实不多陈述,先看下作者对其根源的分析。文中有五个重要背景因素,但究其本质主要是列强间的竞争关系与民族主义的兴起,这里单列了一个关于不可逆军事时间表的原因,这一点参考雪崩效应理解,有些决定如宣战或全国动员,一旦发动就会牵扯大量的人员资源流动,这一过程事实上不可逆。那么如何去看竞争关系与民族主义呢?竞争,也就是经济上的矛盾是发展的必然结果也就不用解释了,民族主义则是以对民族自决的政治要求体现的,这种要求很容易发展成极端的政治主张,事实上,极端事件的造成包括一战与今天的中东问题都是有民族主义渊源的,这种主张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可以将杀人变成“合理”的进而激化矛盾。其实,并不是说民族精神不能存在,只是其煽动性及其后果都是难以预料的。一战就是因斐迪南大公的遇刺引发的,其实对于西方列强,如果没有利益冲突,这种少数民族的过激行为在奥地利与塞尔维亚之间进行外交妥协是存在可能的,但背后的德国与俄国却把这作为了一种机会引发了战争并迅速将战火烧到了西线,但这不是运动战的年代,以防御武器为主的一战西线很快就演变成了消耗战,而东线也出现了俄国的退却,时至1917,战争已让交战国国民苦不堪言,也正是这一年爆发了俄国的两次革命,第一次属于资产阶级革命,但临时政府并没有满足俄国人关于和平与土地的需求,这时候苏维埃却明确承诺了这两点,这使得十月革命爆发。十月革命在我们的史书里有着很高的评价,但这里要指出的是这一革命可能更多是反映了俄国人民对和平与土地的迫切需求,因为新的布尔什维克政府同德国签署的《布里斯特-立陶夫斯克和约》事实上是割让了俄国大片的土地给德国来换取和平,这种方式似乎很眼熟吧。1917年另一件事就是美国参战,这件事也不能仅仅用美国反对侵略来解释,毕竟法国人英国人赊了不少物资,要是他们败了美国也得破产不少大企业。不可否认的是,美国的介入是战争力量发生了质的改变,同盟国迅速的就垮台了。战后我们比较熟的是巴黎和会,但一战更重要的是国际联盟的成立,国联的两项基本职能——维护和平与关心国际范围的卫生、社会、经济及人道问题中第二项的作用发挥更明显,而更重要的第一项,如同现在的联合国,经常被大国忽视。一战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威尔逊的《十四点和平纲领》中关于民族自决原则的确立,虽然一开始是应用在欧洲境内,但其精神则传达到了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国家,这种精神连同十月革命的社会主义理想,一同主导了很多非欧国家的民族运动。仅从结果上看,似乎欧洲的霸权主义在战后被加强了,因为战争将中东一些民族国家变成了欧洲的势力范围,但事实上欧洲的经济被严重打击而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则渔利不少,就欧洲内部而言其对自身政治制度的怀疑也因十月革命而加强了。总之,一战为后续的殖民地独立埋下了思想的种子。而一战后不久那些殖民地当地人便开始了反抗列强的活动。我们不能简单的将这种反抗的胜利归因于民族精神的觉醒,一个民族自决的口号是需要有人认同才能起作用的,更直接的是,即便你所有人民都认同了没有相应列强的妥协或衰弱也无法完成。这里我们看到了土耳其、中东、印度及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但有运动不代表成功,很多国家主权上独立了但经济上没独立还是白搭,你当然可以通过关税或政策来保护民族产业,但看看当今的朝鲜你就明白这要付出的代价是怎样的了。

在1929年以前的欧洲这个时间段里,社会主义成了欧洲的主角。从一开始,社会主义俄国就经历了三年的战争来对付反革命与外来干涉,而按照马克思所言,这种社会主义革命是要在多国同时爆发的,所以德国就成了社会主义传播的关键,但结果却是产生了资产阶级的魏玛共和国,原因自然可以从德国与俄国或中国的差别中找,看一看社会主义革命前的俄国与中国,很明显的一点就是工人与农民都有着迫切的过上幸福生活的愿望——工人被剥削,农民无土地,但德国就不太一样了,德国的工人阶级与农民的生活水平都还不错,没到活不下去的地步,这就注定他们更容易接受社会改革而不是革命。其实想想看,大多数的国民只要不是过的太苦或者愿望太强烈,都会更多的期待社会改革的。但在相对贫穷的中欧其他国家,革命总是反反复复,几个上台政党上了台就脱离群众,结果是出现了倒退,民主没出现,独裁倒符合了民众急切的心情而成为主要选择。在多种多样的独裁形式中一种新的体制登上历史舞台——法西斯主义。细看法西斯的宣传口号你会发现它融合了社会主义、民粹主义与一党独大,当然我这里说的是意大利。今天我们会先入为主的认为法西斯是罪恶的,但需要始终明确的是为什么一种后来被证明错误的制度会有市场,甚至影响世界。污蔑敌人就是贬低自己。再看看西欧,西欧则因为经济问题陷入了失业与自由主义衰落的状态,这点不难理解,经济繁荣会掩盖内部矛盾,一旦经济衰退,内部矛盾必然激化,从这点上看,现在的天朝并没走出这个圈子。但到了1929,伴随《洛迦诺公约》的签订,似乎一个和平的年代到来了,一切都在走向正常。

1929,这一年的经济危机是两次世界大战间重要的分界线,而要搞清其意义就不得不讨论苏联的五年计划。首先,苏联的五年计划是一种经济实验,起源于战时共产主义,由于战时共产主义过于忽略基层的感受,战争一结束列宁就推行了新经济政策来发展一部分资本主义,但在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摒弃了新经济政策,代之以中央集权经济,其表现形式就是计划经济。这里我们看到苏联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种为了将来而忍受现在贫困的发展模式造成了其与农民之间联盟的破裂,当然,这也可能只是作者一厢情愿,至少在某神奇国度的历史书中就从没有类似的表述。同时,西方世界发生了经济危机,这一危机与五年计划的成功让人们看到,不但西方的政治制度不靠谱,连经济制度也不太靠谱,这种失落感很快为希特勒把握,“经济上独立”,为本民族寻找“生存空间”成了流行的理论,正如后面看到的,这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这里需要记录的是生存空间这种提法,生存是第一法则这是毋庸质疑的,但前面加上民族就显得有一种特别的排外性。按当前资源消耗的速度,我们迟早会面对由资源或环境问题造成的“生存空间”不足,到时会不会再次出现这种思想的复苏呢?事实上,这点无法避免,除非你打算让所有人放弃现有的舒适生活去降低资源消耗,否则总会有人为了更多的占有资源而侵犯别人的资源,或许科学技术与伦理会给我们第三种选择(这可能最乐观),但这也是政治上最不靠谱的选择,政治家都是短视的,他们只有最快的迎合民众才能保全自己的政治生命。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1929-1939年这是一个走向战争的时期,在这一时段,日本入侵东北,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西班牙内战,德国电话接管奥地利……所有这一切发生的很不自然,为什么不自然?这么多的违反国联和平原则的战争怎么就没受到所谓文明一方如英国、法国、美国的干涉呢?实际上都有干涉,但他们并不关心受害者,他们关心的是自己的利益不要受损,他们都忙着跟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这里面也有苏联老大哥的身影,他们从一开始就宣布了中立,包括法西斯的起源地——意大利。关于苏联,其实我们的历史书写的很客气了,不过稍微反思你就会发现,为什么波兰被入侵苏联竟然没动静?类似的反思会有很多,我们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所以在历史的阅读上会忽略一些国家的空白时间,也许你会说可能空白时间没多少意义,但自从全球被贸易联系到一切,每一个国际事件都有着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没有任何表态也是一种表态 ,这种表态在国际事务上更可怕。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以后这段历史实际都很熟了,这里就列举一些不熟的史实与作者的一些观点作为笔记吧。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广泛采用了机动部队,这使得一战时期的防守优于进攻的思路被进攻优于防守的思路替代;
  2. 苏联参与了波兰灭亡后的瓜分活动并扩大了自己在波罗的海的影响力;
  3. 法国马其诺防线对应了德国齐格菲防线;
  4. 空战中的不列颠战役是二战的较大转折点之一;
  5. 德国对苏联的进攻在开始阶段得到了当地苏联人民的支持,这得问问苏联的一些侵犯个人利益的政策;
  6. 斯大林主义在残暴程度上败给了德国种族主义分子,他们把杀人当成产业来做了;
  7. 1942年轴心国的表现可以用基本胜利来形容;
  8. 1943年墨索里尼垮台并进了监狱,但德国人把他救了出来并组建了一个傀儡政权;
  9. 二战对欧洲与亚洲的旧秩序破坏严重,其留下的权力真空部分造就了殖民地革命与冷战;
  10. 战后的民族独立运动很大程度受西方国家当初胡乱许诺的影响,巴勒斯坦就深受其害,希腊也是如此;
  11. 苏联人1943年解散了共产国际来加强与西方列强的友好关系;
  12. 联合国实际跟国联的待遇差不多,搞国际非政治合作还可以,维持和平得看大国心情;
  13. 作者对文化大革命的评价是毛不愿接受日益拉大的收入差距和这些计划以此为基础的官僚主义的个人统治而发动的,并且认为这是苏联停止援助的一个原因(请对照历史核实)。

之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核能、取代劳力的机器、航天科学、基因工程、信息革命、绿色革命等,其实这倒不是关键,关键在于作者认为这可能是现代社会苦难的来源,当然这也呼应了这本书开头提到的我们的技术进步要领先于我们明智使用技术的觉悟而造成的一些问题。其实就我个人而言,我最看重的是信息革命,更直白的说就是互联网的出现。目前,是否会上网实际已经将两类人分开了,一类人拒绝信息交流,一类人欢迎信息交流。信息能否交流、交流的好不好实际上影响到每个人的认知水平,我们不再像以前那样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去积累知识,我们只需知道如何得到想要的只是似乎就可以了,同样,信息时代也对我们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如果不能适应较大的信息量就无法准确的判断与使用知识,而判断与使用知识的过程本身也变得越来越浮躁,这是一个相互博弈的过程,也许不久我们就能看到答案。接下来作者分析了战后经济的发展,我想这段写的并不比天涯或猫扑的普及贴来的直白,简单说说吧。战后的经济最终发展到滞涨的一个内在原因是资本实现了一体化的全球生产,却没有实现全球消费,当然这跟次贷危机还不是一回事,在我看来次贷危机是属于虚拟经济无法对应实体经济的表现,但总的来讲都是全球的剩余价值太多了跟实体经济循环不起来而金融行业却在做钱生钱的活,同时还有大量的人吃不上饭。而且,目前最大的错误就是害怕犯错,一味的保守只会助长不满气氛的形成,到时候可能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导致无法想象的后果。第三世界的国家总是很容易取得政治上的胜利,但经济上却总是彻底失败,我们拥有大城市,却没有与之对应的现代化思想,当然目前天朝还好点,有些亚非拉的兄弟就不好说什么了。我们不得不面对全球化,这是从第一次农业革命就注定的结果,交流与包容可能是不多的解决冲突方法中的一个。关于妇女,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妇女最大的受益可能是更好的避孕效果与受教育机会,这些都使妇女的权力得到了一定的保障,然而,打着文化传统招牌的性别歧视依然存在,该何去何从并不是一两声呼吁就可以解决的。最后作者对这次技术革命提出了自己的担忧,我们目前改造世界的能力已经太强了,但我们面对的挑战也都浮现出来了,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充分使用我们的大脑,让它适应现在这个世界,人类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最后一节的启示充满了作者的美好期望,但愿吧。

《全球通史》是一本富有启发意义的史书,其中观点未必经得起推敲,但一定有值得你思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