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字

评分

我有个很坏的习惯,就是喜欢看评分推荐后再去看书、电影或游戏,后果就是越来越难享受前互联网时代偶然看到佳作的感觉了。有时甚至看了原作之后去读负面评论时会刻意让自己也尖酸刻薄,这样好像会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但其实鉴赏能力是个很神奇的东西,我想自己有的时候其实是想告诉别人我有,但鉴赏过程不是一个学术交流过程,很多时候非常自我,没有交流价值。或者说,一瞬间的共鸣对我以外无意义。

自诩独立思考的人往往却是最喜欢参考大众评分,至少从理性角度不浪费时间。我曾经装油猴插件去显示文艺作品的各类评分,例如豆瓣、IMDB、烂番茄、goodread啥的,然后会设定一个阈值,低于这个分就坚决不考虑。这样有好处,等一伙自诩读过书的人聚一起闲聊,会发现这些作品都看过,品味类似,很多可以交流的点,从而形成某种优越感。后来某一天,我突然想到,并不是我选作品选的好,单纯就是这类人搜索用的关键词是一样的。你可以试下,年年把前一年畅销作品的书评影评等东西都读一下,持续五年,你会发现自己成长没成长不好说,但会意外找到一批同样按你路线读书观影的人。这里无意评价这类人的小心思,而且多半大多数书都不读的人根本就分辨不出来,只是说这种功利化读书的策略就像是资本原始积累一样,首先得先有个量放那边。

说到底,信息时代的捷径红利还在。你照着一些书单排行榜去积累,确实会比瞎找要好,但如果大家都这么干,那么无可厚非都会进入复读机状态,你的口味会逐渐与给出书单的人接近,思考方式也会受影响。有时候我看完一部电影,本来没啥特殊感觉,但去豆瓣看了几个影评后,原有评价就自动向高票靠近,从本来的没观点变成靠近大众观点。但此时我已经丧失评价独立性了,也许很多解读真的帮助我发现了作品中的闪光点,但我又不是为了能吹闪光点而看电影。有些时候我会发现,很多线下的讨论其实就是对某几个高赞影评观点的延展,而这个观点本就是过度拔高的,因此就像是复读机在互相播放。要说毫无价值吧,有时候延伸的话题其实更有意思,要说有价值吧,但也没跑出高赞评论的逻辑框架,这种感觉很神奇。

因此,我目前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基本只看作品不怎么看评价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评价这东西哪怕就是同一个人,不同年龄看同样的东西,感受也不一样。我最近重读了几本之前读过的书,观感可以说差异极大,那些第一次读让我惊艳的观点再看到就没那么耀眼,而第一次读没注意到的点反而引起了我的兴趣,同时,褪掉光环后很多内在问题也能看出来了,这些很多影评都没看到,或者他们用其他我看不懂的方式表述过了。另一个原因在于,之前我看作品是照单全收的,也就是默认里面都是对我有益的东西去认可,这也是后面盲从评论的原因。但现在我会默认一个距离感,很多情感我感受不到就是感受不到,很多地方我觉得没说透就是没说透,但这些都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我的时间花在某个作品上也谈不上浪费,好的坏的体验都是体验。

说到底,我去看一个作品,是一件自我而非功利的事。我会有一个评价,但也更多是对内的交代,我对其他观众不想产生任何影响。很多差评中评的作品其实也有闪光点,优秀的作品我看不出优秀也没法给一个好评。我觉得公开的评价系统对于走出校园的人而言是误导更多的,你觉得评价重要,就不自觉去迎合大众口味,也许这有助于你的谈资,但很容易被人操纵成传声筒或复读机。传声筒与复读机有商业价值,但对个人成长而言没大意义,个人的成长与否也不是外界可以量化评价出来的。现代社会善于打造理想人设去影响个体,但个体本就不需要理想人设。理想人设是社会价值观许诺的口头支票,给个体一种我追随某个理想就能实现自己个人价值的错觉,不过最后个体会发现你按流程走下来,社会还是关心那些指标头衔而不是关心你这个人。那么,为什么要参与这个评价游戏呢?

量化一直是现代社会强加给钢铁丛林猴的价值观。给你个可追逐的目标,你自己就会动起来,哪怕这个指标会不断更新变得越来越难。我觉得自己过去太过纠结好坏,刚有网购那会,我会对着一条差评思考自己那几十块钱值不值;毕业后,我会天天看谷歌学术上引用数有没有增加;看个娱乐电影我还要先去查个评分然后算下自己今天走了多少步烧了多少大卡的能量。跟评分系统打交道是件无趣的事,5.9还是6.1的差距根本就不是我能分辨出来的,我好像在适配社会正态分布,全然忘了正态分布恰恰需要个体独立性。我的时间就那么多,用在哪件事上都是体验,不应该有值的体验跟不值的体验,值不值都是形成个人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理性视角下我又会不断去寻优,搞得好像寻优本身就是我活着的意义一样,但我不是为了证明寻优好而存在的,那只是我的一部分。

我的存在意义在酸汤肥牛,也在纽约街头,在M48星云,也在DDR2内存,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也在四库全书……我的存在不需要社会意义,但需要我自己的认同。

然而,在我写下这篇文章的今天,我还是很不自信的将其复制给了ChatGPT,让它提下意见。

当然,我懒,没改。